老師們請舉一個讓你“太難啦”的事例,你解決了嗎?有何感悟?

李先生美玉生輝


從教二十年來,遇到過無數“我太難了”的事。但唯有一件事,一直小心翼翼地藏在心底,偶爾想起,內心還是酸楚苦澀。今天把我的經歷寫下來,希望能對教師朋友們有所借鑑。

事件回顧

新學期伊始,學校在新學期工作大會上宣佈了一個消息。我和另一個老師執教的班級,因為班級總分排在年級末尾,為了學校發展,學校決定把這兩個班拆分。學生被打散,分入其它班級。

我不記得當時怎麼給學生宣佈這個消息的,只記得說完後匆忙地逃離教室。我不敢面對學生震驚、失望的眼睛,不想看到他們搬著桌椅走向陌生的教室。

雖然我執教的學科學生考得還不錯;雖然不少同事也來安慰我,說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很多,但作為班主任,我不能去抱怨學生,更不能去抱怨付出了辛勤勞動的任課教師們。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是把責任都攬在身上。

我第一次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變得自卑而膽怯。我不願去參加同事們的聚會,也不敢去看我以前教的學生。雖然我很想知道他們在新的班級是否適應,老師和同學們對他們是否熱情。就連站在曾經無比熟悉的講臺上,也沒有了往日的高談闊論,激情飛揚。我變得消沉起來。的確,一個沒有自信的人,還能做好什麼呢?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期是我教師生涯中最灰暗的一段時光。

走出困境

五班,這個我從初一就開始任教的班級,學生們並沒有因為“拆班”事件而懷疑我的教學能力,反倒在課堂上更加配合我,課堂氛圍比以往更和諧、融洽。在他們的課堂上,我總能感到舒心和快樂。這群可愛的孩子,用這種方式來支持我。六班,這個我新接觸的班級,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我也很快獲得了學生們的認可。還有學生在週記中給我寫道:“老師,分班不是你一個人的錯,不要那麼自責。”讓我很感動。而我以前教的學生,有空就來我辦公室聊天,談談他們在新班級的學習生活,對我沒有絲毫的埋怨,還有學生在QQ上給我留言,說我在他們心中一直是一個好老師……這些來自學生們的信任和支持,給了正處在困境中的我莫大的安慰和鼓勵,有這樣可愛的學生,我還有什麼理由繼續消沉下去呢?

收穫成長

是的,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重新站起來的勇氣。我此時更渴望和學生一起創造成功。於是我認真進行了反思和總結,更加清醒地看清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我認真閱讀教育專著,上教育論壇學習充電,想辦法充實和提高自己。精心地備課、上課,研究教材教法,爭取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滿意。課下和老師們交流,取長補短。不久,我感到久違的信心又回到了身上,站在講臺上,我感到更加從容和自信。我已經從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並獲得了成長 。我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漸漸取得了回報,學生的成績在市裡的排名穩步提升,我也連續獲得了學校的達標獎,自己的課也受到了同事的讚許和校領導的表揚。同時被市區教研員招聘為市教研網站的版主。這一切讓我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反思感悟

投身教育行業,總要面對無數的問題和挑戰,挫折失敗接踵而至。有時會壓得你透不過氣來。但要堅信一點,陽光總在風雨後,鳳凰生於涅磐中。你經歷過的所有困難,都會使你更加強大,成為你人生重要的資本。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我相信我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因為有一群可愛的學生給我信任和支持,這就是我前進的動力。


青石論教


說說我最近的一次“太難了”的親身經歷:

上一週,8日,學校發出通知“為了做好新冠肺炎防疫防控及下步開學準備工作,請各位學生自備好口罩。如需代購,以自願為原則,請於10日晚11點前報到班主任處。’’我作為班主任立即轉發到家長群,多數家長關注到了學校通知,孩子沒備有口罩的家長紛紛報數給我了,已經備有了的也說一聲了。最後截止時間前幾個小時,我又多次轉發通知,強調截止時間,就怕有人錯過了時機。

結果,等我統計本班自願購買數量並轉賬繪負責這項工作的領導後,學校也已全部截單後。直到第二,第三天又陸續有三位長打電話詢問我還能不能報名購買口罩,解釋說昨天前天沒有空看孩子的班級微信群通知……

作為班主任,我太難了。明明每位學生的家長都拉進群了,自家寶貝孩子的班級群的多次通知,竟然說兩天了沒有空看。哪怕是一天瞄一次班級群也好呀!

作為家長,在當前疫情勢下,應當多關注孩子班級群裡通知消息,既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更是關心孩子的具體表現。

最後,我只能答應從為自己購買的口罩裡勻一點給他們了,不然,我還能怎麼辦?

要知道,現在口罩太難買了!

唉,我太難了!



靈妙99


我從擔任教師工作以來,一直都是輔導員和班主任,遇到的學生各式各樣,很多至今還讓我哭笑不得,有時讓我下不了臺,極其尷尬也有不少,在我記憶中有一個畫面感至今還無比清晰。

那個學生叫小武,是個在中學階段都積累了無數與各種老師鬥爭豐富經驗的學生,當時加入我的班,幾乎每天都能把各科老師氣暈,他就是我行我素,我一開始經常狠狠批評他,後來還給他家長溝通過,甚至停課反省,有一天矛盾來了個大爆發。一天早晨我的班級內線通知我趕緊來教室,我一進門就看見黑板上畫了一幅畫“武松打虎”,他性武我姓胡,含義不言自明,我當下壓著火問誰畫的,他馬上站起來說“我只想反映民意”,當時我那個氣啊,我直接說去給你家長打電話,讓他們火速到校,沒想到他卻淡淡的說:我不上了,也不伺候你了。說完摔門就走了。我當時傻了。


藤籌勁草


對於“太難啦”這樣的事情每個人都會有遇到過,不過我認為一個人想成為真正成功的人是“太難啦”,無論是成功的企業家,還是成名的歌星,在他們成功的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苦辣酸鹹。就拿我做的一個抖音小視頻來說吧,我做的是“簡譜入門”的小視頻。視頻時長就一分鐘,在這僅有的一分鐘內既要完成講解又要完成試唱也是很難的。首先編排內容,多了時間不夠用,少了表達不清,所以內容要短少精煉,這些必須精心安排。其次講解試唱,受時間影響,講解的每一個字,說的每一句話都要做到畫龍點睛,試唱從音準到節拍都要唱的萬無一失,這樣就要經過無數次的演練。我就拍這麼個一分鐘的小視頻都要花費半天的時間,所以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實在是太難啦,也從中體會到“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真正含義了。



遠墨近朱


一、師生關係緊張,大事不能化小,小事不能化了

在現在的師生關係裡,老師越來越多的成為了背黑鍋的人,一旦不小心得罪了誰,這口大鍋會給扣過來。有時,發生點事情,就會被社會詬病,被家長指責,似乎整個教師群體都存在著嚴重問題一樣。更可悲的是,許多老師都不敢與學生較真,因為一旦事情被放大了,受到傷害的往往是老師本人。

某個學校有位學生在上課間操時不自覺,老師本來沒想怎麼樣,大腿稍微抬了一下,這位學生本能地用手擋了一下,這下好了,手指受傷了。家長不管孩子是對是錯,立即翻臉不認人,與教師、學校沒完了,還獅子大開口,要教師陪五萬元,通過多種途徑,最終才以兩萬元了事。

二、教師的付出得不到理解和尊重

尊師重教,本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愈來愈浮躁,教師群體中固然出現了極個別的害群之馬,但是並不意味著整個群體的道德淪喪。教師在一線辛辛苦苦的工作,一旦發生了什麼事兒,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學校很少站在教師這一邊,有時甚至會丟車保帥,結果,教師只能愈來愈懦弱。

然而,教師群體似乎在人們眼中愈來愈可惡,社會不能理解教師,家長不能配合好老師,學生也與老師矛盾重重,再加上一些專家一味強調對孩子只能賞識,只要老師有一點懲罰,馬上冠以體罰的名頭,事情發展到最後,孩子犯了錯誤不算錯誤,反而老師被社會輿論批評。教師不能得到社會的尊重,這才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三、教師薪酬低,教育經費有漏洞

教師的薪酬低,不是一個新話題了。許多老師在除掉必需的日常生活支出之後,在精神娛樂方面的消費十分拮据,甚至有的年輕老師一直停留在入不敷出的狀態。隨著物價的逐漸提高,教師的薪水問題慢慢變的不得不提。很多教師一個月的薪水在本地都買不到半平方的房子,更別提其餘生活的開支。教育經費雖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真正用到教育上,少之又少。很多學校的科研設施配置不到位,使得一些實驗,演示課程不能正常開設,最終難得還是教師。

四、家長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

教師作業佈置多了,家長會說老師不科學,只知道佈置許多作業;作業佈置少了,只要孩子有了玩樂的時間,家長又會抱怨,老師怎麼可以這樣,抓得這麼松。在一些家長的心中,教師仿若不食人間煙火,甚至希望教師能一天二十五小時都撲在孩子身上!教育的理想狀態是,每個教育人能夠靜下心來,不斷地反思,在教學中點燃智慧,這樣的教育人才能夠逐漸形成風格,有可能得到社會的尊重。而這些教育人也應當包括家長。

五、工作壓力大,教師處於亞健康狀態

當前,一些地方政府評價一所學校,往往就學生看考取了多少重點,學校周圍的產業鏈到底賺了多少錢,殊不知,這隻能離真正的教育愈來愈遠,也使得許多老師都處於亞健康狀態。還有許多學校,追求精細化管理,將教師如同企業職工一樣的管理,點名,績效,作業檢查,亮點要求,無形中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很多老師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停下來,稍微喘一口氣。有的老師每天晚上都不能好好地睡上一覺,很有可能有接到孩子家長的電話。

教師職業需要整個社會重新審視,需要社會各界共同保護。只有真正地營造起尊師重教的氛圍,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文明和諧,人與人之間才會誠信友善。


李奧納多


太難事的我遇到過,解決的方法也獨道。國家號召節能,減排,降耗,我想在這方面搞點名堂出來,就自設科研課題:《陶瓷產品低溫快燒技術研究及應用》,我自學陶瓷技術多年,深知陶瓷行業是高能耗,高排放,低產出的行業。一般陶瓷產品燒成溫度在1300℃,要燒大量燃料才能燒成,又排出大量二氧化碳,汙染天空。

我的設計目的是燒成溫度控制在1150至1200℃,就能使產品瓷化,檢測指標達到國家標準。

首先選料進行坯體配方,由於本縣陶瓷資源豐富,自己又非常瞭解,對原料內部結構瞭如指掌。在篩選過程過中發現一種原料非常好,屬於低溫砂(長石礦形),我以它為中間力量,配上塑性和脊性原料,一個好的坯體配方就成功了,我有非常豐富生產技術,我技術來自工廠實踐,心中有把握。

2014年年初,我申報發明專利,國家專利局受理了,通過幾次互相探討,最終通過答辯,進入終審。於2018年7月發證,在沒有實驗室情況下,在沒有時間的狀況下,在不是科班出身的條件下能搞成它,比登天還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