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正熱播的電視劇《安家》和現實中的房產中介比較,怎麼樣?

一斗米之力


由安建執導,孫儷、羅晉、張萌、王自健、田雷、孫佳雨、楊皓宇、張曉謙、王藝哲等自帶笑點萌點實力派演員,主演的都市劇《安家》於2020年2月21日正式開播。

講述了年紀輕輕的房似錦,已是安家房產中介公司的金字招牌。她在上司翟雲霄的授意之下,臨危受命到靜宜門店與徐文昌共同擔任店長的故事。

房似錦空降門店第一天,就把安家靜宜門店情況摸得清清楚楚。反觀隔壁兩家競爭對手,在店長帶領下喊口號做早操就氣不打一處來。

經過幾日相處,房似錦跟店內員工也有了個大概瞭解。不瞭解還好,這一瞭解可算是驚掉眾人下巴。安家上海靜宜一個小小門店,竟是臥虎藏龍老中青一代什麼人都有。

有50高齡的當地人爺叔謝亭豐,銷售向來都是喜歡年輕有活力的員工。房產銷售更是如此,像這種高齡老油條小職員房產銷售,只要業績差點分分鐘會給淘汰。

謝亭豐能在店裡待這麼久也是奇蹟,因為就算謝亭豐願意只拿底薪幹活,公司也還不願意養一個高齡普通職員,這都是職場宣而不語的潛規則。

有混吃等死漂亮美眉朱閃閃,作為一個房產新人入職已經兩年零三個月一單都沒開。這種員工放在現實中,無論是哪個房產公司都是絕不能容忍的。

更別提朱閃閃在門店只是充當吉祥物的作用,發傳單不會、找客戶也不會、什麼都不會只會在上班時間打扮聊八卦。房產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店長能包庇屬下這麼久還不被撤職也是活久見。

小職員朱閃閃職場硬氣生活更硬氣,兩博士一起奮鬥都買不起一套大點的房子,她竟然能靠房產中介底薪在上海生存兩年多,還動不動就要買香奈兒確實了不起。

啥時候房產中介底薪都能讓人衣食無憂了,怪不得有985名牌大學畢業的小職員也在店裡工作。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魚化龍,雖說是公司總部剛派過來歷練不久,但是這會不會有點大材小用啊。

現實生活中,房產銷售一直都是秉持人海戰術。入職門檻也比較低,985高校人才幹房產銷售還是很少見。少見不代表沒有,房店長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就說明了一切。

為了能讓宮蓓蓓醫生買到合適的房子,房店長一人搞掂毛坯房裝修設計包找人精簡裝修好。

啥時候房產中介這麼厲害,都能全程一條龍服務啦,購房者再也不用為毛坯房裝修操心直接拎包入住。

房產中介要是都有這本事,還不如去開一家裝修公司給自己當老闆。房店長確定是開外掛房產中介無疑,難怪敢放出豪言沒有她賣不出去的房子。

現實生活中,房產中介真沒有像電視劇中那麼高大上,大多數銷售都過得不容易也沒有影視劇說的美好。

《安家》存在著誇大事實的成分,打著給房產中介職場的旗號,實則是一部嬉笑怒罵的職場喜劇。把它當作茶餘飯後消遣的影視作品就好,就像武林外傳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客棧裡。

房產中介確實有可能帶你走上人生巔峰,但是這個行業要面對的困難也非常多。每天早上空喊口號那兩家房產中介更像是真實的生活狀態,並不是說入了房產中介這行鈔票房子男朋友不久將來統統都會。










小登忠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本人也是中介。我來說一下我感覺現實跟電視裡面的不同點吧。 第一點、在現實生活當中,店長不會跟業務員去搶客戶。店長更多的職責是幫助業務員搞定他搞不定的客戶。 第二點、感覺賣房太簡單了,一套那麼大標的的房子就看那麼一兩次就成交。 第三點、現實生活當中沒有中介會去把一套十幾年沒賣掉的房子,進行二次裝修拿去賣。房子都不是他的根本得不到授權。 第四點、我做了這麼多年,中介都沒有看到過一個人,做了兩年一個賣單沒開過一個租單也沒開過。 這是不同點。 那也有相同點。就是一個門店的業務員,例如婁山關開一個處女單,所有的同事都為他高興, 為他慶祝。 這個很多店都是這樣的 ,總體來說,我個人感覺這個片子還是不錯的。





東坑鉅子


安家

為了騙房似錦的錢告訴他爺爺沒死

讓她馬上打錢,房似錦把僅有的5萬都給他媽了

回來後發現爺爺死了,他媽媽沒給爺爺治病

生氣責備他媽為了錢什麼都乾的出來

小時候她媽媽要給房似錦扔井裡

被爺爺救了

現實當中不會這麼嚴重










天下闖闖


我是芝芝,在三亞從事房地產經紀行業7年。作為一個房地產經紀人,我從自身從業的經歷來聊一下。

首先,安家中的中介,賺錢比現實中的簡單多了。客戶好多都是主動找上門,一個單子也跟不了多久就有成交了。而實際上,我們的客戶,很多都是隻看房不會立即買房的,帶看幾十組客戶中,可能才會有1-10個準客戶,再從中有0.5-1個客戶成交就很不錯了。

其次,安家中的中介,佣金都收的挺多。實際的中介行業,經常會碰到客戶要求打折的,佣金收不齊是很常見的事情;

第三,中介行業,每個從業者背後都有很多艱苦和辛酸,安家裡的和現實中的人物出生背景也許會有偏差,但基本反應的背後社會現象是一樣的。人與人之間只有相互理解、真誠相待,才會越來越溫暖,處處都是家。中介從業者,也是有道德有感情的普通人。

最後,希望人間處處充滿愛。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芝豪宅


《安家》熱播,觀眾被分成了明顯的兩派,一派說假,一派說,挺真實,特別貼近現實生活。

主要是國產劇裡窮人日漸稀少,忽然在其中出現一對買不起房的博士夫婦,群眾一下覺得:啊呀,太接地氣了。

但是真正買過房的人,對著裡面的房產中介,越看越不是滋味。《安家》跟《深夜食堂》一樣,買了日劇版權,原來的名字叫《賣房子的人》,原版則是《賣房子的女人》。女主角是一模一樣的鐵面無私型,但原版裡女主的定義本來就是個怪人,一個完全不介意世俗眼光的人。日劇裡經常出現猶如漫畫角色一樣的人,只要不妨礙別人,並且表現出超高的職業精神,就能獲得別人敬重。

但國內的中介,怎麼可能搞這麼古怪呢?原版女主角和孫儷飾演的女主角,有個最大的區別,北川景子說話中氣十足,沒一句廢話,一到公司把每個人的上月業績報了一遍,所有人銷售額從一百多萬日幣,最高到六百多萬。最後說出自己的銷售額,上月業績為1518萬,然後攬下最難賣的一套山坡房,放出名言:沒有我賣不掉的房子!

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從進門開始說話就透著一股軟綿無力,無精打采,神情是幹練的兇的,但那一口氣出來就跟後宮裡剛被人暗殺不成,還揣著口氣的皇后一樣,她要報仇雪恨,但是使不上勁……

這種房產中介有嗎?

我沒見過。

當然有也不奇怪,你看好多中介都說,《安家》描述的就是他們的真實情況。中介朋友們,你們是不是忘記了自己做中介到底幹嘛的?

我第一次看二手房是在五年多前,那時候孩子還小,準備在市中心買套老破小學區房。當時跟著中介去看了無數又小又破又糟心的房子,那時上海的房子完全是賣方市場,特別是學區房。一套三十平米以內的房子,通常要價在一百五十萬到兩百萬,還不是特別好的對口小學,只能勉強對口到一個普通的區重點。

買房子的人和中介都很卑微,穿著鞋套走進老破小垃圾堆一樣的房子,裡面總有個老大爺拿著手機給你看:看看,今天幾十個電話找我,你們中介要賣就趕緊賣,我現在一口價絕對不會還,不誠心的人你就不要帶來。

中介和我在房子裡謙卑地笑笑,爺叔是個狠人,掛牌180,迅速調整成一口價208萬,還十分慷慨地表示,他用了幾十年的空調和冰箱,都可以無私送給下一任。

當時我對中介的印象是,真不容易,那是個掛著兩塊高原紅,一臉淳樸的西北男生,可能剛剛開始闖蕩社會,拿到的房源都是硬骨頭。

那一年很關鍵,如果你在那一年買了房子,算是趕上了房市飛速增長的末班車,過了那一年,手裡沒房的人,要想買房子,別管你是碩士還是博士,都有點像痴人說夢。

上海的二手房交易市場,置換,是最重要的一個詞。

所以當海清飾演的博士孕婦,跟同樣是博士的老公,嘮叨為什麼我們都是博士,連一套房子都買不起的時候,我一點都沒生出同樣的唏噓。

有一種人,雖然很優秀,但一直沒買得起房,因為他從十幾年前能咬牙買房的時候就相信,房價會跌的。每次房價飛漲,他都是那個堅定局勢馬上會改變的人。

博士為什麼買不起房?因為她買房的思路不對。第一,她放著臥室全朝南,完美戶型的房子不要,要了一套過道房。朋友,你還打算一輩子在閣樓看星空嗎?住在上海的人買房子,從來不會考慮買一套定終身的房子,從老破小開始,你才有了立錐之地,可以慢慢換到兩居室,三居室。第二,肚子都那麼大了,還執著地看了一年房子,她真的不考慮房價在一年內漲了多少嗎?要知道完美的房子從來都是沒有的,但好出手的房子是要拼手速搶的。

第三,這對博士夫婦買房最大的bug是,他們好像一點都沒考慮二套房首付70%的問題。兩人都有上海戶口,穩定工作,公積金,一天到晚嫌房價貴,你們為什麼不假離婚一下,一個人淨身出戶,去買一套只需要30%首付的房子?話說我有一對朋友夫婦,想要這麼買房,絞盡腦汁在民政局門口想假離婚的藉口。結果進去工作人員十分拎得清,開口就問:是為了買房子吧?

一個日本的中介,可能需要從客人的情懷出發,因為日本買賣房屋章程相當規範,為了賣豪宅,中介要穿著客戶喜歡的愛馬仕去拉關係。但是一箇中國的中介,你搞這些詩和遠方幹嘛?

房子不等人,好房子更不等人。

而買房子的人,首先要弄到一張房票,怎麼才有上海買房的資格?有的中介會建議你,去韓國留個學,半年後回來就可以申請上海落戶。有的中介深明大義,還提供結婚服務。

其次中介市場良莠不齊,你一定會遇到幾個坑你一把的中介,也會遇到幾個深感優秀的中介。

有油頭粉面型中介,一開始就能把任何事都攬下來,你說想要首套房利率,他說這個容易得很,你說房子還不錯但是價格不滿意,他說這個肯定能談下來。我曾經看過一套不錯的房子,但產權十分複雜,是一個外國人和他的上海女朋友一起買的,後來外國人跟女朋友分手了要回國,把這套房子在朋友那裡做抵押,套現一筆錢走了。於是產權裡出現了三個人,中介拍著胸脯說,沒問題,你要看中明天就讓老外飛回來。我又找了另一家中介,問這套房子的情況,這家中介明確說:這種產權不明晰的房子,他們沒辦法做。

也有讓我覺得十分欽佩的中介,前兩年跟朋友去看房,中介小夥子一看就思路十分清晰,去的路上首先告訴我們,這一片區最近兩年房子的漲幅,小區之間的差價是怎麼導致的,之所以交易不火爆,原因是沒有好的學區,但優點也是有的,房子新,大,屬於改善型住房。你聽著他侃侃而談,就覺得賞心悅目,碰到一個思路清爽的中介,其實挺不容易的。

更厲害的,是那種平常花了大心思在業主和保安身上的。你看過小區裡的某戶型,覺得不是很滿意,中介告訴你,有個相同戶型的也是他賣掉的,但是人家現在改造好了,整個房子利用率非常高,要不我打個電話問問能不能去參觀一下?你說不要了吧,多麻煩啊。中介笑著說:沒事,我跟這個業主很熟的。這時你就想,啊,這個中介跟上一任客戶這麼好,應該還不錯吧?

你前腳剛跟著某某中介走出小區,後腳就接到電話,其實那個小區還有兩套房源,要不要也去看看?

看房後合同一簽,這集故事就結束?那是日本故事,上海的買賣二手房,從定金到首付到貸款,再到真正的交易,這中間還有無數大小波折呢。

只要你經歷過一次買房賣房,就知道故事精彩得很,並不是那些浮於表面的“我為什麼買不起房”和“沒有我賣不掉的房子”。

如果想在上海看星星,據崇明島網友證實,那裡的星空還算清楚明亮,可能是全上海最適合看星星的地方。


小小黑格子


第一,店長不會和員工搶客戶,這點有點過

第二,裝修房子再賣,這種沒有見過,根本不會批准裝修房子,也沒有那麼多的錢敢去裝修;

第三,客戶不會被牽著鼻子走的,比如過道房,是頂樓,夏天熱冬天冷,偶爾會漏雨,我不相信客戶沒有考慮這些。很多不利因素,客戶都得綜合考慮,而不是因為一個可以看到天空的窗戶而決定要買。或許電視不能體現太細節吧。

第四,賣凶宅,一般買兇宅是因為便宜,也不會那麼運氣好,正好碰上專門買兇宅的,這也是劇情需要吧。

第五,房源範圍大,哪裡的房子都可以賣,都卡可以租,房源能有那麼多嗎?尤其是二手房,一般都是管一個片區,太遠也沒有能力去涉及。

第六,新房佣金是開發商出而不是客戶出,這裡都是客戶出

第七,現在都不會死纏爛打,不分晝夜給客戶打電話,容易被拉黑和投訴。

第八,客戶不會一次性把需求都告訴中介,也有的不會真的把預算告訴中介,這個其實是個大難點

還有很多,不吐槽了,電視嘛,傳遞的就是一個奮鬥,一個全能兒,只要努力,只要專業,都不是問題。難度其實比電視體現的大多了。


澤橄欖而依桐


不說《安家》和現實中的中介有什麼區別,這裡列舉一下生活中的一些親身經歷,大家大概就明白了

1、提供虛假房源

提供虛假房源是最為常見的套路。無論網上掛的信息描述房產價格有多低、面積有多大以及裝修有多好,看到這些信息不要高興的太早,如果你信了,那麼你就是在被套路的路上了。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你相信了,那麼就會打電話過去諮詢,而中介往往都會告訴你沒有這個房源了,不過還有一個差不多的房源,價格條件方面都差不多。於是你信了,然而當你去了就會發現根本不是一回事。

2、避免買主與房東直接接觸

購房者看中房子後,可能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無論怎樣中介都不會讓你與房東接觸,所有的事情他都會說全權替房東處理,還說房主在外地,讓你交定金。然而,等一切敲定了之後,這時你的定金已交了,那麼就會有各種各樣的中介費出來,並要求你交納。

因此記得交錢之前一定要跟房東見面,最好當面敲定所有事宜,這樣才能避免中介在其中放套路。

3、費外收費

有些中介公司收費標準不透明,普遍收取“貸款服務費”,但如直接在銀行辦理貸款並無此費用。一些二手房中介以拒絕辦理過戶或扣押房產證為要挾,過戶前惡意提高服務費。此外,一些中介機構還利用市場壟斷地位,聯手提高中介費。

4、真假客源查看銷控

購房者有時候會發現某些樓盤售樓處十分火爆,於是產生了“再不買,房源就沒了”的壓力或者“這麼多人都買,這個樓盤應該不錯”的緊張感。其實很多樓盤都會僱傭一些兼職人員到場,營造售樓處看房人多的假象,所以有一些售樓處有很多年紀稍大的叔叔阿姨。


就以上這些吧,我覺著或許太過於現實了,《安家》裡肯定是不會出現的,但是這才是真真正正存在的,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青檸快看


大家好我來說下我的觀點

1:安家這部劇剛播出評論就炸了,最大的吐槽就是該片脫離了生活實際,劇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把一套超級奇葩的戶型順利的賣給了婦產科醫生龔蓓蓓,前提還是這個房子被房似錦裝修過的。

現實生活中怎麼可能有中介對於房屋特定用戶所進行全面裝修再出售給對方的呢,這是不可能的事,假如對方不買單,那麼那麼大的損失裝修費用可不是一筆小的數目。

2:看房子的時候房似錦堅持讓龔蓓蓓一人看房,然後再帶她老公看房,現實生活中可不會有這麼要求客戶的,現實客戶看房就好像祖宗一樣供著,而且看房無數的龔蓓蓓就被房似錦的幾句仰望天空跟詩和遠方就搞定了。這也太理想主義了吧,現實生活中買房不可能那麼輕易草率的吧。

3:房似錦的一句話很現實:我們只是幫助客戶下決心,必須真正瞭解客戶的需求,用戶痛點,才能一擊而中。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買房是任何一個家庭無法迴避的問題,但是高昂的房價讓多少人止步了,除了那種土豪除外,人的需求總是很多. 面積,地段,戶型,價格,周邊配套等一些,現實中好房子多的是,關鍵看自己的錢包鼓不鼓,有多少新成婚的家庭為了一套房子花上了三代人的資金。

一棟樓裡面的房價有很多等級,朝向,樓層,戶型,面面俱到不太容易做到的,只是解決了最剛性的需求,因此(幫客戶下決心)說的很現實啊。很多。

4:房似錦的做法看起來太過於功利性了,有些冷血,但現實生活就是這樣,但是像徐姑姑哪樣為對方著想的中介反而太少了,現實生活中的中介就是這樣。

5:通過房似錦賣出的第一單房子說下成交的主要幾個手段:只說客戶需要的方面,片面的誇大房屋的優點,對於缺點避而不談,(房似錦對龔蓓蓓就是用的這一招),

再就是利用託,熟人和鄰居等等能用上的一切關係,造成房屋很緊缺的假象,營造購買的氛圍,讓客戶感覺撿到了寶,(房似錦對嚴叔看房就是這樣)

還有就是一旦發現對方有買的意向,立馬催促其交定金,籤合同,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比如嚴叔籤合同的時候,兒媳婦就提出了要加上自己的名字,這時候心軟的徐姑姑就提議老人首付一半,按揭一半,而房似錦呢就希望對方全款買,以便於龔蓓蓓的那一單順利進行,就片面的說按揭利息要比全款的多出一百萬,需要賣八十萬個包子才能掙回來,這一下把老人嚇的不輕,立馬簽了合同。

最後總結一下,買的不如賣的精,為什麼呢?雙方的信息量不對等,買方不知道底價,而賣房知道的信息量就很多,你只有買房了,他才有錢掙,肯定想方設法讓你買。所以蠻遇到一個靠譜,有良心的中介是很幸運的事。






妍邦影視


我就是隻看了孫儷賣給海清飾演的那個醫生的房子的時候那段,孫儷帶著她去看房,就那一段,我說下自己的感受,因為我也是在前段時間買了房子,看了有一年,才買的。我覺得就是當時那個情景,孫儷的態度以及專業度,我真的很認可,就是我看了大概有50套房子,打過交道的中介也是30幾個,沒有一個能夠到達她的水平不說。就是感覺帶我看房的中介真的是有點太低級了,專業性不說,對於房子的瞭解程度基本都差不多。

一上來就問你照著多少錢買,你大概能掏多少首付,給我感覺特不舒服,最起碼你是不是應該問個地段啥的,是買兩室還是三室,總之我遇到的中介估計都是一個培訓模式出來的,都是這樣。

往死裡抬價,這是最要命的。這個不過我碰到的不多。最要命的是那種,剛入行的,都鬧不清你是不是剛需之類的,就給你找一大堆不合適的房子。白浪費時間。

不過,肯定買房子慎之又慎,多看看沒壞處的。怎麼說呢,感覺他們賣房子都不走心,做事情也是馬馬虎虎,有的時間長了,經驗老道,就飄了,總之,感覺不太好,經過自己長時間大量的看,研究,找到合適中介,後來還是買到合適的房子了。


澋宋


直接拋結論:真實的房地產中介跟戲裡的真的不一樣。

1、真實的房地產中介遠比電視劇裡的辛苦和殘酷

在電視劇裡,店長讓經紀人去派傳單,經紀人都覺得很反感。但現實生活,這些工作是經紀人每天必備的工作,而且大部分都是自願去做這些辛苦的工作。有績效的壓力、有個人生活的壓力、有領導的壓力,這既是經紀人的家常便飯,不去做就沒有客戶,沒客戶就沒有成交的機會,沒有成交就要吃土了。

雖然現在國內大多房產中介都標榜自己有底薪,而且還不低,對不起,實際情況是底薪和按提成績效算工資,哪個高按哪個支付給你,而且無責底薪是有期限的,期限已到對不起,你可能不適合這份工作。沒有真正養你幾年不開單,拿著底薪混日子的。

類似吉祥物:朱閃閃這種,入職2年業績還是零,天天領底薪的還活的悠然自得的肯定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剛入行的經紀人,吃住的費用都是個問題。哪敢隨便拒絕領導的要求,都是主動去想辦法做事。

正常來說,剛入行的經紀人,每天至少要打200通電話、找到3個意向客戶,做10條網經,可能還要出去踩幾次盤、帶幾個客戶。有時候一張單,經紀人要跟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從接到客戶到帶客看房再到談判,可能都已經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成交之後還要幫助客戶辦理過戶、網籤、按揭等一系列的工作。

能夠成交收到佣金還好,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前功盡棄,經紀人一分錢都拿不到,只能自我安慰。能熬下來的經紀人業績都不差,熬不住的也就自己離開了。一間門店一年能有40%以內的人員流失率已經是非常優秀的門店了。

做了三四年以上的資深經紀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客戶群體,平時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每個月都有業績。房地產經紀人的收入呈現明顯的“二八原則”,20%的人可以賺到錢,剩下的80%要麼繼續努力耕耘,要麼離開這個行業。

2、中介人員很難介入裝修改造

安家中房店長憑藉針對性的房屋整體裝修,憑藉自己的口才,化劣勢為優勢,輔以“詩和遠方”,讓最挑剔的客戶下定決心“買它”!也順利賣出了這套掛了十年都賣不掉的房子。

但實際裝修是個線下作業很重的工作,依靠專業性很強的工長和作業流程,經紀人很難會自主變更參與裝修改造設計之中。

裝修是一場持久仗,而不是靠中介人員的一廂情願來實現,試想一下,萬一房店長沒有推銷成功這一單怎麼辦呢?為了下一個客戶拆了重新改裝麼?

3、同門店內撬單是不存在

《安家》劇中房店長翹了店內同事的單子,還翹的這麼明顯,這如果在現實中,肯定會被開除的。尤其像這種連鎖機構的中介房產公司,對於這方面管控是十分嚴格的。

目前業內比較流行的就是:ACN合作網絡(Agent Cooperate Network,經紀人合作網絡)。是指在遵守房源信息充分共享等規則前提下,同品牌或跨品牌經紀人之間以不同的角色共同參與到一筆交易,成交後按照各個角色的分傭比例進行佣金分成的一種合作模式,是共生經濟在居住服務領域的首個落地模式。

這個的核心在於把整個服務鏈條細化,然後根據不同人在各個環節的貢獻率進行分傭,從而使分傭機制趨於均等化。

例如在一單交易中,有“房源錄入人”、“房源維護人”、“委託備件人”、“房源鑰匙人”、“房源實勘人”、“客源轉介紹”和“客源成交人”等角色,合作網絡中的經紀人可以通過任一個環節的貢獻最終獲得收益。

這種的好處在於:1)提高資源利用效率;2)降低內部惡性競爭,推動良性競合;3)促進精細分工、人才沉澱。4)提升服務品質,消費者受益。

4、中介行業的管理層真的沒那麼風光

《安家》劇中從北京空降到上海做店長,同一個城市、同一個行政區域的市場情況都不一樣,更何況跨城市呢?這些在店長層面很少見,更高級別的城市管理者倒是可能會存在。劇中的空降店長房似錦演出了上市公司CEO的霸氣,鐵腕管理者的典範。但實際中真實的中介店長,其實是當爹又當媽,生怕自己的業務員出現什麼問題。

房地產中介行業是拿業績說話。管理者自己沒有什麼業績,是沒有資格去管理他人的。很多門店的業績是靠幾個資深經紀人的業績來維持,久而久之,這些資深經紀人就會有懶散的心態。這種懶散會影響團隊其他成員。

店長不敢輕易開除他們,如果店長不能平衡門店的狀態,很容易被一些老油條拉下水。一旦把這些資深經紀人趕走,這些資深經紀人會立馬走進旁邊的門店,成為這個店長的對手。

店長是最難做的崗位,哪有那麼多光鮮亮麗,都是責任和壓力。

現在很多中介公司都在做股權改革,店長佔有一定的股份。有點類似於阿米巴模式,店長作為股東需要按照比例自負盈虧。這種模式沒有晉升障礙,也不存在店長壓榨經紀人,只要經紀人自己有能力達到經營門店的能力,可以晉升合夥人。這種方式是最能激發店長和經紀人的激情。

總結一下:

《安家》這部電視劇還是挺有意義的,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中介、認識中介。

裡面的一些銷售技巧確實值得現實生活中的房產銷售學習;房產中介真的沒有那麼可怕,大部分中介都是真誠地幫助客戶解決各種房產問題。

真實的中介更加辛苦,行業競爭也更加殘酷,但哪個行業又不是呢?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電視劇存在劇情設計的必要,有些情節過於巧合或者戲劇化,不必當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