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泉壇遼錢系,會同紀年又一品


獨步泉壇遼錢系,會同紀年又一品

同,乃遼太宗耶律德光之年號(公元938—947年)。會同年間的鑄幣有會同通寶與會同元寶,皆為珍稀遼錢。而遼代自太祖神冊年開始,在其鑄幣體系中,首鑄紀年錢,併成傳統,一直貫穿於整個遼代各年號鑄幣體系之中。

自神冊紀年錢後,遼代各年號紀年錢後世發現多少不一,時間早遲不一,最早入譜記載的是大康七年、六年。而隨著本世紀初開始,大東北地域遼金錢幣紛紛下山出林,之前未曾發現或記載的遼代各年號紀年錢陸續發現,這其中便包括了會同紀年錢。

正如會同元、通寶錢珍稀一樣,會同年號紀年錢發現更為稀少,亦更難得一見,某種程度上說,其較之元、通寶錢更為珍稀。故,今日賞泉,特將愚帳中所藏此品“會同元年”紀年錢擇出,拍照亮相,遣之於博客公展鑑賞,以饗藏好。

首識書相。清晰可見,本品面文“會同元年”四字,書體楷隸兼具(“元”字隸書寫法),旋讀,光背。其字書寫中規中矩,筆劃清晰,間隔有距,橫直豎立,可謂乾淨利落。其字形大小適中,佈局協調。整體書相,規矩而自然。而和遼代其它行用錢書相拙率相比較,紀年錢的書相往往更為規矩端莊,所謂那種拙率感“遼韻”要明顯弱一些,可可能與紀年錢本是紀念幣性質有關,有遼錢深入認識者不難明白,此不贅述。藉此,品文識書,本品書相凸顯官爐鑄品之特徵,其門得開。

次觀鑄相。一眼可見,本品鑄制規整有加,直徑約為25.84毫米,重約5.63克,厚薄適中,小平形制略偏大。其鑄相顯示,方正圓矩,平坦地章,穿輪乾乾淨淨。復觀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處,毫無故作高凸之態。其背廓稍見平漫,然亦清晰可辨。無需細表,觀鑄識體,本品規整乾淨之鑄相,可謂非官爐鑄制莫屬,其門再開。

再察鏽相。展目本品,可識其生坑鏽相,典型東北凍坑窖藏出品。其鏽裹縛,雖不濃烈,然鏽痂皮殼老道,疊嶂緊縛錢體,鏽色純真,深淺相間,分佈十分自然,鏽質堅硬而不糟。薄鏽之處,可感包漿凝重熟老,踏實而不虛。續可識其乃青銅質地,銅色凸顯老舊。毫無疑問,辯鏽識漿,本品之鏽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其門又開矣。

一番鑑賞,餘不多言,此枚“會同元年”紀年錢,三相一材,開門見山,無可置疑。目前為止,據相關發現披露,會同紀年錢主要為折三、折五大小,而小平形制則十分罕見,未見公展記述,因此,此枚小平會同元年錢更顯珍貴,雖然未曾成套,然亦是豐富其形制和紀年錢的實物,故而十分值得收藏矣。


獨步泉壇遼錢系,會同紀年又一品


獨步泉壇遼錢系,會同紀年又一品


獨步泉壇遼錢系,會同紀年又一品


獨步泉壇遼錢系,會同紀年又一品


獨步泉壇遼錢系,會同紀年又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