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泉坛辽钱系,会同纪年又一品


独步泉坛辽钱系,会同纪年又一品

同,乃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年号(公元938—947年)。会同年间的铸币有会同通宝与会同元宝,皆为珍稀辽钱。而辽代自太祖神册年开始,在其铸币体系中,首铸纪年钱,并成传统,一直贯穿于整个辽代各年号铸币体系之中。

自神册纪年钱后,辽代各年号纪年钱后世发现多少不一,时间早迟不一,最早入谱记载的是大康七年、六年。而随着本世纪初开始,大东北地域辽金钱币纷纷下山出林,之前未曾发现或记载的辽代各年号纪年钱陆续发现,这其中便包括了会同纪年钱。

正如会同元、通宝钱珍稀一样,会同年号纪年钱发现更为稀少,亦更难得一见,某种程度上说,其较之元、通宝钱更为珍稀。故,今日赏泉,特将愚帐中所藏此品“会同元年”纪年钱择出,拍照亮相,遣之于博客公展鉴赏,以飨藏好。

首识书相。清晰可见,本品面文“会同元年”四字,书体楷隶兼具(“元”字隶书写法),旋读,光背。其字书写中规中矩,笔划清晰,间隔有距,横直竖立,可谓干净利落。其字形大小适中,布局协调。整体书相,规矩而自然。而和辽代其它行用钱书相拙率相比较,纪年钱的书相往往更为规矩端庄,所谓那种拙率感“辽韵”要明显弱一些,可可能与纪年钱本是纪念币性质有关,有辽钱深入认识者不难明白,此不赘述。藉此,品文识书,本品书相凸显官炉铸品之特征,其门得开。

次观铸相。一眼可见,本品铸制规整有加,直径约为25.84毫米,重约5.63克,厚薄适中,小平形制略偏大。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复观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毫无故作高凸之态。其背廓稍见平漫,然亦清晰可辨。无需细表,观铸识体,本品规整干净之铸相,可谓非官炉铸制莫属,其门再开。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识其生坑锈相,典型东北冻坑窖藏出品。其锈裹缚,虽不浓烈,然锈痂皮壳老道,叠嶂紧缚钱体,锈色纯真,深浅相间,分布十分自然,锈质坚硬而不糟。薄锈之处,可感包浆凝重熟老,踏实而不虚。续可识其乃青铜质地,铜色凸显老旧。毫无疑问,辩锈识浆,本品之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其门又开矣。

一番鉴赏,余不多言,此枚“会同元年”纪年钱,三相一材,开门见山,无可置疑。目前为止,据相关发现披露,会同纪年钱主要为折三、折五大小,而小平形制则十分罕见,未见公展记述,因此,此枚小平会同元年钱更显珍贵,虽然未曾成套,然亦是丰富其形制和纪年钱的实物,故而十分值得收藏矣。


独步泉坛辽钱系,会同纪年又一品


独步泉坛辽钱系,会同纪年又一品


独步泉坛辽钱系,会同纪年又一品


独步泉坛辽钱系,会同纪年又一品


独步泉坛辽钱系,会同纪年又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