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吗?该如何解决?

韦福胜



语过添乱


不善于表达的人会不会产生心理问题,可能因人而异。

有的人只是嘴笨,不会说。有些人确实是多多少少有些心理问题了。

我就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说说我的感受。

我很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跟人说话都不敢有眼神接触,记得小时候有次去亲戚家,一整个中午,我都没有说一句话,导致亲戚家一个阿姨误以为我是哑巴。

后来我发现,我是真的没话说啊,别人问我就答,人多的时候我可以躲在角落,就我俩人的时候那叫一个尴尬,我心里也急,可我真的没话题。

同学们出去聚会,我一定会找个角落。

后来上大学,有个特别开朗的好朋友,追求者很多,她跟我要好,主要是有什么心里话可以给我说,而我嘴巴严。另外,我家庭条件差,穿的又土又差,而她是家里的小公主。

每次她叫我和她一块,人群中她左右逢源,尤其异性对她献殷勤,我简直就是妥妥的一枚绿叶。

我特别敏感,总害怕哪里做的不好惹大家不高兴,又觉得大家是不是都不喜欢我。

我总会不自觉的去揣测别人不轻易流露出来的细微表情,琢磨他们是不是不高兴,是不是嫌弃我了。

因为自卑内向,朋友很少,生怕哪句话说的不好惹人生气。

在家也小心翼翼看颜色,生怕做的不好被嫌弃。

我怕开口说话,从来不打电话,以前是发短信,现在是发微信,微信一定是文字,不发语音。

害怕别人说我忘恩负义。

我曾遇到一个贵人,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每次我们交谈,我都要表达感谢,但又不能每次都挂在嘴上。

后来毕业,也是发短信微信问候,其实我心里每时每刻都记得他们的帮助,也想着要回馈给他们。但是因为嘴笨嘴巴不甜,又怕别人说我忘恩负义。

总之,活得很艰难。

我学的幼教专业,上班后,孩子、家长、同事都觉得我太严肃。我尝试改变,因为和家长打交道实在太频繁了,我发现皮笑肉不笑的感觉太难受了,那简直不是我自己。

后来微笑成了一个标志,叫我自己都分不清真假。

最终还是离职了,又恢复了原状。

现在,为了孩子,努力做出改变。

心理问题也不一定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比如轻微的敏感,会比神经大条的人更加关注到细节之处。

不要太强迫自己,慢慢来。





苏清岩


是的!本人年轻时就很不善于表达,朋友们都说我嘴笨。二十岁我当了兵,班里头学习多开会多,班长有意无意的,老点名要我发言,还“逼”我参加营团的各种汇报演讲比赛。哈!两年过后,我就有点口若悬河的意思了。当然,有许多人不能走进解放军这所大学校,享受逼着自己讲话的快乐。这也没什么打紧。我介绍一个法子你们试试,保证有效。那就是自己给自己“封”个“官”,有空就讲几句,做个简短的报告啊!介绍一个朋友啊!给恋人或爱人讨论一下情爱啦!坚持不懈,要不了多久,口才好了,胆量也大了,气魄也爽了,感觉真是好极了。


倩洲光美


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说我[害羞]

我是一个非常不善于表达的人,会不会产生心理问题我也说不清楚。但我知道不善于表达在一定情况下是不自信的。

我从小应该就是属于比较内向的性格,话不多,还好性格比较随和,和谁都能玩到一起。

随着慢慢长大,上高中是时要住校而且又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慢慢的性格应该放开一点点了,这也算是一种成长吧!

后来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因各种原因吧,我选择做了一段时间的直销,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大胆说话的同时学会交流……我每天给自己定下陌生预约10个名单的目标,并留下电话,微信或QQ ,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这也许也是在夸我自己吧!当然不说大家都能想想出来,这期间会造多少人的拒绝及白眼和不屑的样子,刚开始确实张不开嘴,但必须要突破,只能硬着头皮上。时间久了就好了,要想成长必须要经历一些东西。慢慢的性格也就放开了,我身边的朋友及老家的朋友,不管是见面时还是通过电话聊天的时候都说我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说实话,心理还是满高兴的。

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有时候真的会好吃亏,要学着改变自己。只要自己真正的想去改变就一定行!




lv雨晴


不善于表达的人,内心应该是敏锐的,他们不善于说出他们的意见,不善于与旁人沟通,人的性格很难改变,小时候我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上大学后开始逐渐改变,打工赚生活费,甚至为了改变自己的内向,专门去找市场调研做,很难但很有意义,工作十几年到现在沟通出差已经没有了问题。人总要学会表达,毕竟是社会人,要生活的。

另一方面,不善于表达的人,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他们的思维应该是活跃的,这也给他们在某种领域,提供了更好的思索以及发展。

正视自己的内心,不管善于表达还是不善于表达,都能有自己的一方精彩。


想个名字挺难


我原来也不太爱说话,现在作小生意,接触的人多了,你自然就会表达了,前两年我那位和别人暖昧,骂架我啥时都骂不过,现在他骂一句我有两句等着他,逼急了啥不会说,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嘴笨,只要你不要养成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习惯,你就没有不会的。


用户5769120729828


其实我觉得还是看个人,其实现在生活节奏快,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问题,跟善不善于表达不一定有直接关系,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可能活得还比较累,比如一个团队中善于表达的人可能会占主导地位,也许是团队的调和剂,但是人都有需要发泄的时候,背负的责任多没有好的出口也会出现心里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能在团队中只是执行者,压力也不大,还有些不善表达的人是慢热,可能觉得有些事跟亲近的人说说就好,并不想对所以人表达,或者他又其他良好爱好专注于其中,这些可能都是人情绪的出口,有了出口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也能保持良好心态。

有心理问题该怎么解决如像我就会时不时的焦虑,我会找自己的爱好,看一些搞笑的综艺、电视剧,要是看不进我会找一些缓解焦虑的电台听他们故事跟着他们一些方法保持平静,有了心里问题一定要发泄出来,大哭或者其他好的方式。



沉浸美食


表达,是为了向外界传达个人意愿的方式。有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肢体表达等方式。

人的性格有内向外向之分。往往内向性格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无论处在任何一个环境任何一个团体,都需要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是团体沟通的需要,也是人与人关系的润滑剂和沟通的桥梁。任何表达当时只要是恰当的,能正确的传递自己内心的想法,就是最有效的。

语言,是打开心结的钥匙。表达首先从语言开始,那就是要学会说话。内向不善于表达的人,往往会在一定情景下产生自卑感、挫败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很难有知心人,处于恋爱期的男女双方尤其需要表达。

要解决因为表达导致的心理问题,首要的是要突破自己的心理界限,完成从不敢说到敢说的转变。这是第一步。

第二,要勇于走出封闭的自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改变自己的现状。比如大声的阅读,多参加集体活动,勇于自荐担任某个任务小组的负责人,参加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等等,类似的活动参加多了,自然避免不了要和人沟通交流,经验多了,敢说话了,才能学会开始表达自己。

第三,如果有比较严重的心理负面情绪,不能讳疾忌医。心理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合适的派遣渠道,就有可能导致越来越自闭,更严重的可能导致抑郁症。派遣负面情绪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运动、旅游、爬山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有意识的让心理负面情绪得以宣泄,有助于解决因为表达不当带来的心理负面情绪。

早点正确认知自我,早点找到合适的方式,学会表达自我,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家庭。有心理问题不可怕,不去解决才可怕。

祝你早日走出心理的阴影,活出精彩的人生!


比邻星C


不善于表达≠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不善于表达只能说明这个人话很少。性格有可能相对没那么外向。在人际关系当中大多数时候都是潜水的一个样子。不太喜欢出风头。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下说出自己的意见。人多的时候保持低调会让他很有安全感。

人都有自己觉得舒服的状态,享受其中就好。没有必要刻意去改变。如果真的想改变的话。建议多交点朋友。尝试和各种各样的人交谈。改被动为主动。主动去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活动。鼓励自己在众人的目光下发言。增加自己的胆量。适应被大家关注的目光。为人也要较之前热情。看看周围有哪些人需要帮助。帮大家做一些小事。会无形当中增进别人对你的喜欢和了解。这样别人就更愿意倾听你的内心。越被喜欢你就越想表达。越想表达你就越被喜欢。慢慢的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人也会变得热络起来。想会表达就要乐于和人沟通。所谓熟能生巧。表达的多了,表达能力自然就练出来了。

还可以多关心一下时事、热点、新闻、足球等等。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话题可以聊。气氛不会那么干了。

锻炼加坚持一定会改变一个人。很少有人是天生的演说家和沟通高手。想要改变自己就要有决心和行动。做好这两点。假以时日必定有所成效。所以,加油。为了成为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加油!



是个小美丽呀


世上人凡多,不善于表达者无数,有人天生语言迟钝不会说、也有人认为言多必失不想说、还有人觉得说多错多麻烦多不愿说、更有人就是一闷葫芦说不出来!比如我就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很多场合想法繁多就是词不达意,有时内心愤怒又怕恶语伤人,有时说了人家不理解反而引来反感,更有时表达后人家认为你傻,自己后悔不该如此言语,就这样循环往复,发现变得越来越沉默。

其实话不多的人大部分或善良或自卑或迟钝,他们羡慕那些长袖善舞、语言犀利、社交能力强的人。他们没有很多朋友,他们和人相处往往是一个优秀的听众。朋友们也可以肆无忌惮跟他们分享秘密,因为他们不会是个大喇叭。

不善于表达的人如果能自我消化排解负能量,那他不会有心里问题。如果生活不幸福缺少关爱又无法表达就会很危险,时间一长他们会抑郁会伤心会得心理疾病精神分裂,严重的还会自杀!

这类人需要强大自我内心,找准心里目标并心无旁骛的去执行。更需要家庭社会给予更多温暖少去指责他们就会安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