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原來

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陝西漢中地區,是當年諸葛亮北伐戰爭的大本營。漢中的勉縣,有後主劉禪下詔修建的武侯祠。

今天勉縣武侯祠,文物薈萃,僅歷代碑石近百通,還有許多佚失的碑碣,散見於歷史文獻中。


在這林立的碑碣裡,不乏涉及南陽的內容。如,現存的唐碑,是目前所知較早記述諸葛亮躬耕隱居於南陽的唐碑。


該碑題為:《蜀丞相諸葛忠武侯新廟碑銘並序》。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此碑,是中唐時期德宗貞元十一年,即公元的795年所刻立。


也是全國現存武侯祠廟碑刻中較早的一通。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其中,碑文介紹了諸葛亮是隱居求志於南陽,待時而出:


伊昔武侯,踠足南陽。退藏於密,不曜其光。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同時,碑文中的諸葛亮“踠足南陽”,要比刻於唐憲宗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的成都武侯祠著名唐碑《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中的“躬耕南陽”早14年。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唐代的南陽,已經是一個非常明確的地理概念,就是指今天的南陽市。該碑對於我們瞭解諸葛亮與南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勉縣武侯祠除唐碑以外,現存的碑刻中還有不少涉及諸葛亮與南陽的內容。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岳飛將軍在南陽所書的諸葛丞相"出師二表",算是珠聯璧合中的經典了,也逐漸成為南陽以外諸葛亮紀念場所不可缺少的文化了。


而在諸葛亮北伐戰爭的前沿基地、在諸葛丞相的長眠之處的武侯祠,這個珠聯璧也確實顯得格外有意義。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那諸葛亮,就是為了報答南陽的知遇之恩,實施成都的北伐宣言,結果長眠於此、後人並在這裡建祠祭祀的呀。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站在定軍山下的武侯祠,如同立於武侯墓旁一樣,我們同樣能感受到諸葛亮《出師表》中的"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豪邁氣概,和九百餘年後嶽將軍"揮淚走筆"
的無奈與悲憤!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今勉縣武侯祠,還保存有《重修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廟記》碑。

這個"廟記",是明成化二十一年,即公元1485年,由陝西漢中府儒教授範寇撰文,漢中府儒教授任永修書丹。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該碑內容,敘述了諸葛亮與南陽的關係,以及諸葛亮與劉備建立起來的魚水君臣關係:

惟侯是時,高臥南陽,不求聞達,先主以帝室之胃,三顧於草廬之中,憣然而起,許以驅馳,知先主之足以有為也。


清代的果親王,曾於雍正十二年,即公元1734年來勉縣主持修建了武侯祠,並留下了詩刻,內容讚頌了諸葛亮的南陽際遇和他鞠躬盡瘁的悲壯人生:

遭逢魚水自南陽,

將相才兼管樂長。

羽扇風流看節制,

草廬雲臥裕籌量。

丹心一片安炎鼎,

浩氣千秋壯蜀疆。

……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清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劇作家李調元,曾於乾隆年間拜謁了武侯祠,並作有包括歌詠南陽諸葛亮文化的《謁武侯祠》詩一首。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五丈原頭淚滿顏,

武侯高冢定軍山。

龍崗伯仲釣耕外,

魚水君臣寄託間。

風過琴臺松冷冷,

兩淋戰鼓草斑斑。

三分未了孤忠恨,

猶有靈魂日暮還。


清嘉慶六年,即公元1801年,沔縣縣令馬允剛敬錄了《忠武侯梁父山吟琴吟碑》。

諸葛亮在南陽躬耕壟畝時,時常吟唱《梁父吟》,他是通過巜梁父吟》來抒發自己遠大的志向與胸懷。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

裡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本祠道人王一奎作有《謁武侯廟》詩,也對諸葛亮、劉備的南陽際遇大加讚賞。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謁武侯廟

隱隱南陽結草廬,

君恩三顧費躊躇。

三分天下懸圖畫,

分裂疆域魏與吳。

六出祁山志不磨,

五丈秋風奈若何。

三家宮闕今安在,

惟見先生廟巍峨。


中華民國四年,即公元1915年,一位稱作渤海居士的史儒俊路過勉縣,拜謁了武侯祠,有感而發,作詩一首。全文是:

廬荊襄、葬沔陽,

定軍山前即是臥龍崗。

立碑碣,建祠堂,

父子兄弟列成行。

回想當年破曹日,

赤壁鏖兵助周郎。

伐魏和吳先籌定,

六出祁山義尊王。

勳雖垂青史,

終歸無有鄉。

觀此地,雅風光,

馨香俎豆千秋亨。

冬青搖院內,

石琴橫几旁。

萬巖秀,兩柱香,

西臨一帶囗滄浪。

古柏蒼松聳天際,

琦花瑤草送芳芳。

徑曲曲,殿蒼蒼,

猶如抱膝隱南陽。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我對史儒俊大作首、尾句的理解是:

結廬在荊襄大地之南陽的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請、知遇之恩,而出師伐魏,結果卻長眠在了北伐途中,葬於沔陽。定軍山是諸葛亮興復"漢室"策源地南陽臥龍崗的延續,站在山頂如同立於崗上一樣,都能感受到諸葛亮"北定中原"的願望。

沔陽武侯祠寧靜曲徑,殿堂蒼茫,來到這裡如同到了南陽臥龍崗,見到了抱膝長吟的諸葛亮。


民國十七年,即公元1928年,拜謁勉縣武侯祠的文人郭世芳,以崇敬之情題詩一首。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詠諸葛武侯

中原逐鹿,南陽臥龍。

三分天下,偏安蜀中。

精忠貫日,意氣吐虹。

一朝俊傑,千古英雄。

誰能與比,伊呂周公。

聊掇數語,以志高風。

作者對諸葛亮歷史功績及人格魅力予以極高的讚揚。


————

“悠悠勝蹟南陽情”

系列短文之二十

歡迎批評指正 歡迎擴大宣傳

————

張曉剛:原來,這裡的唐碑先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

1986年6月8日於勉縣武侯祠


遨遊在金戈鐵馬、萬花紛呈的三國時代,陶醉於文韜武略、人才輩出的鼎足之世,鍾情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武侯文化,耕耘在三顧遺蹤、萬代景仰的臥龍沃土——我其樂無窮。

——張曉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