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之冠”枇杷全套栽培技术

枇杷又名芦橘、金丸、芦枝,起源于我国四川大渡河中下游地区。因其柔软多汁、风味甘甜、肉质细腻,兼有生津润肺、健胃止咳的功效,在民间素有“果之冠”的美称,深受人们喜爱。

1.园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不易积水且地下水位低于地面1m、pH值5.5~6.5、排水良好的地块,提前构建好排灌设施。

2.定植

定植最适宜在2月份春梢萌发前完成,苗木宜选用营养袋苗,要求嫁接口愈合良好、生长健壮、根系完整。

定植密度宜选择株距3.5~4.5m、行距4.5~5m,每亩29~42株。定植前1~2月挖好挖深0.8m、边长1m的定植穴,施足底肥。

种植苗木时将苗木垂直种入,然后回土压实,盖上少量细土,使根颈低于树盘地面2~3cm,浇定根水或薄淋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后覆盖树盘。

3.幼树管理

(1)适时施肥:幼树冒新梢后开始追肥,可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高氮复合肥;之后每梢两肥,基本要求是薄肥勤施。

(2)树形管理:在主干高40~60cm处短截定干,留3~4个主枝,每主枝上再配2~3个副主枝,借助竹竿、木棍或绳子采取撑、拉、吊改变枝条方向或加大角度。

(3)扩穴改土:定植次年开始,对定植穴以外的深层土壤进行改良,一般结合施重肥在夏季、冬季进行。

4.结果树管理

(1)施肥管理:疏果后施入春梢壮果肥,如平衡型复合肥+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同时结合叶面喷施磷钾源库+尿素+硼源库;夏梢期施梢期调节肥,主要以速效性肥料为主,以补充果实生长消耗的营养,恢复树势,促进夏梢、根系的生长以及花芽良好分化;秋季施足有机肥+矿质元素肥+活土君复合菌剂,为开花提供需要的营养,并提高植株抵抗病虫害和寒冬低温的能力。

(2)水肥管理:在幼果发育期夏梢生长后期至夏枝延长枝生长期、花穗形成期应及时灌水,连续雨天及时排水,避免果园积水。

(3)修剪整形:冬春季修剪在2月之前结合疏果进行,疏除衰弱枝、密生枝、徒长枝、枯枝;采果期进行夏季修剪,对有叶结果枝保留5~7片叶短截、疏除无叶结果枝或果轴,采果后对一些结果老枝组回缩,短截强营养枝。

(4)花果管理:包括促花、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几个部分。促花可依据树势水平选择肥水促花、环割促花、药物促花等;疏花穗在花穗已明显但尚未开花时进行,5个枝头留2~3个花穗,3个枝头留1~2个花穗,叶果比保持在20:1;疏果在幼果尚未迅速发育之前、冻害威胁解除之后进行,祛除残裂果、低质果,每穗留4~5个果为宜;疏果后即行套袋,以减少病虫果、日灼果等,兼防鸟害。

5.病虫防控

枇杷病害主要有斑点病、角斑病、灰斑病、炭疽病、日灼病等,虫害主要有桑天牛、梨小食心虫、介壳虫、黄毛虫、蝽象、螨类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