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裡的味道——社飯

在我家鄉,”社“是個重要節氣,老人們對社看得重。而社一般是指春社,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另還有秋社,立秋後第五個戊日,鮮有聞及)。每臨春社,祖母就要祖父翻黃曆,算定“社”是哪一天,然後她要張羅過社的食物,或盤算是不是走趟人家,去女兒家過“社”。“走人家”是我們那裡的俗話,意思是走親戚。

我們那地方重男輕女思想不重,作為父母一年到頭勞心勞力,實在想休息了,就到女兒家住幾天,這不僅是女兒的榮幸,也是父母的寬慰。我祖父一年到頭不走人家,總有忙不完的事。而祖母每年總喜歡到姑姑家幾趟,祖父母只有一個女兒。所以,祖母有時會感嘆,怎麼就只有一個女兒呢,多一個就多一個可以走動的地方。

祖母的社飯做得很好吃,米粒韌實有嚼勁,香味十足,而我姑姑同樣有此手藝。社飯是我十歲前吃過的,後來一直在記憶力裡。多年後,我竟然憑著記憶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做出了社飯。

記憶裡的味道——社飯

蒿菜


首先是摘蒿菜,蒿菜有多種,要選這種紅色莖杆的蒿菜。摘的時候多選擇山間野地的,這樣會少一些農藥、化肥、草甘膦的汙染。


記憶裡的味道——社飯

臘肉,去骨,切成細丁。

記憶裡的味道——社飯

野蔥,切成段。

記憶裡的味道——社飯

蕨菜焯水後,切小段。

記憶裡的味道——社飯


我對蒿菜的處理是焯水,然後切碎,再捏去苦水,成末。

記憶裡的味道——社飯

傳統的處理方式則是切碎放水中浸泡,擠去苦水。這種方法香氣應該更加濃郁一些。


記憶裡的味道——社飯


對飯的處理很重要,飯最好先蒸到五六成熟,如果不能蒸,就加少許水煮成乾飯粒。然後與臘肉、蒿菜、野蔥、蕨菜(還可根據個人口味加豆乾、花生、紅茶等物)充分攪拌再用電火鍋中小火燜熟(如果農村有柴火灶,那就不用這麼複雜了,可以一次到位,味道會更幹、更香。還有好吃的鍋粑。)


記憶裡的味道——社飯


看看這成品吧。

我在準備此圖文的時候,某同志正在鄉下做,我說“步步拍”啊。結果社飯整出來發圖來看,差距很大,在此就不上傳了。這也說明傳統正在遺失。

在江口也見有人採蒿做社飯,倒不是覺得人們懷舊,而是吃野菜的人多起來了。而過社是古農耕生活裡一個重要的節氣,春耕秋收,樸樸實實地延續,樸樸實實地道理。今年的春社是在陽曆3月17日(陰曆的二月初九)。春雷響過之後,萬物又一次生髮,儘管少年老去,在此依然要衷心祝願生命不息,節氣如常,陰陽平衡,人間大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