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最大的缺陷是什麼?

2020龍馬精神


朋友們好!!朋友介紹的認識個女孩子!剛開始我們聊的都還可以!之前看到她挺難的!也幫過的她還過貸款!就這個月吧說我倆不合適!想不合適就算了吧!心裡沒有我老去給她發信息也沒意思!就昨天吧又發了張信用卡賬單給我看!知道她難!我現在也沒復工也難!!到底該不該幫麻煩朋友們給點意見!


zyh加油吧2017


漢字的最大缺陷就是冗餘度低,其信息壓縮率太大,導致表達精度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現代白話文的表達精度要高於古文,因為冗餘度高。而英語的表達精度又要高於漢語,因為英語的冗餘度更高。

在進入計算機時代之後,漢字的學習難度、書寫不方便等缺點明顯下降,而信息壓縮大的優勢逐漸體現出來。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漢字在計算機裡的佔比是16字節。一個英文字母佔比是8字節。如果是4個漢字,那麼佔比是64字節。而64字節可以表達的信息有多少呢?理論上漢字按照常用三千漢字為例,則為:

3000×3000×3000×3000=81×10∧12

即64字節用漢字存儲,可以表達的信息量為81×10的12次方。

而同樣64位的英語,只有8個英語字母。

其理論組合為:

26×26×26×26×26×26×26×26=2.08×10∧11

考慮英語並不是以單個的字母表達意思,而是以單詞來表達意思,實際的情況是8個字母構成的單詞都沒多少,所以相同存儲單位,漢語表達的信息量遠遠超過英語。

在未來人工智能,大數據、裸眼3d、全息投影等等,海量的數據信息時代,漢字的高效壓縮比必然能夠使漢字重新走向輝煌,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讓漢字發揚光大。


飛龍在天9783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使用歷史久遠的漢字,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標誌。

毫無疑問,方塊字是人類文明的一個偉大發明。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由象形文字一路演變過來的漢字,其實也是存在一些缺點的。

最大的缺點,就是一音多字。

最知名的一個例子,應該是這個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的《施氏食獅史》。上世紀三十年代,有人建議把漢字改為拼音拼寫。然後趙元任就寫了這一篇神作,去反駁這種荒謬的建議。看看這一篇神文吧,如果全用拼音,讀出來簡直讓人懷疑人生——shi shi shi shi shi~~~再加上抑揚頓挫的聲調,絕對讓人重新發現漢語的無窮魅力。

同音造成的困擾,也是老外學習中文的一大苦惱,同音就罷了,同一個字,意思還那麼多,簡直是要讓外國人分分鐘崩潰。

搜狗拼音輸入法我們都不陌生,但是大量的同音字,真的是影響打字的心情,不少時候,還鬧出各種笑話。

其次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漢字的數量少。

漢字有近十萬個,常用的也就幾千個。英語呢,詞彙共有超過五十萬個,常用詞彙就有三四萬個。

國際會議上的文件,相同的內容,一般漢字寫的是最薄的。

有人要說了,少點好啊,少點就可以省點腦子去記憶了。

其實詞彙量少並不是什麼好事,一字多意的現象就不多說了,其實是挺影響理解的。其次,詞彙少,影響表達的準確性,其實是影響文化傳承與溝通的。從長遠來說,語言文字是越精確越好。

雖然漢字的歷史悠久,文化內涵很豐富,但是漢字學習的門檻高,學習不易,要想精通古今漢字,更是不易,雖然漢字能和中華文明僅僅聯繫在一起,但是從別的文明來看,也增加了瞭解中華文化的難度。

綜上這些,都是漢字的一些缺陷。


更多歷史文化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我個人覺得:漢字的最大缺陷在於,過於注重表意,而疏於標音。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漢字本身是很難自學的一種文字。


漢字的缺陷是什麼?

漢字注重的是形體,而不是讀音。

這就導致文字的寫法非常複雜。以下面這張表格為例,列舉了虎、象、鹿、鳥四個文字的演變。


我們可以看出:

從甲骨文、金文開始,這幾個文字都是根據現實動物的樣子演繹出來的。

等到小篆時,漢字被抽象化。隸書、楷書則予以比相應的簡化、標準化,成為我們今天熟知虎、象、鹿、鳥四字。

但是,這四個字真的是非常複雜,如果沒有人教你怎麼寫,你是很難學會。

這就導致古代長期存在的問題:文盲。

對,古代的識字率長期保持較低的水平,多數的老百姓是不識字的。

不識字不是因為這些人甘於墮落,不思進取,而是因為文字太複雜,所以識字的成本太高。


因此,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才要提出簡化字,就是為了推廣掃盲運動,消滅當時80%的文盲人口。

如此費勁兒的原因,就是與漢字的內在缺陷有直接關係。

當然,簡化漢字的同時,又把一些不應該合併的異體字歸併起來,這是其他問題了。


HuiNanHistory


漢字最大的缺陷?

就是後世子孫無能!

英語真的很好嗎?三個小島的土著需要,如今盛行的拉丁文怎麼沒落了?

俄國人橫行歐亞時多少人說俄語?

日本橫行亞洲時說日語的人覆蓋也很廣,現在呢?!

唐呢?!

漢呢?

哪有什麼先進與落後!

哪有什麼缺陷!落後國家地區有的選嗎?

今天!

如果爪哇人是最先進的國家集體!

爪哇語又先進在哪裡?


莫非34149805843


漢字最大的缺點是表意,如果不認識,根本不知道怎麼讀怎麼念!一旦文明中斷,最後一個會讀,會使用漢字的人死亡,地球發生毀滅性的打擊,破壞了所有關於漢字的讀音與解釋,後人將很難理解漢字的意義,所謂的考古,只能通過自己的經驗憑空猜測,真正的讀音將不會再讀準確,漢字的意義也可能被曲解!用漢字記載的的歷史,後人將永遠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拼音文字的好處是編碼文字,表音,你可能不知道其含義,但知道拼音規則,很容易知道怎麼讀,但意義同樣有可能也永遠不明白!文字是記錄語言的工具,從這一點來說,拼音文字能更好的記錄語言的讀音,使語言能長久流傳!可具體含義的關聯還不如象形文字的漢字容易讓人理解!當這一紀文明毀滅,新的文明重新開啟,如果有人再看到我的這篇用漢字的評論,還會明白我所表達的意思嗎?


宇宙的外面還是宇宙


看了很多回答,幾乎都在說漢字的優點!難道真的沒有缺陷嗎?

客觀的講是有的!雖然漢字相對讀音文字要有更多的優勢,但是也有一個問題,就是漢字很難學!

尤其是繁體字,由於繁體字的筆畫太多太過複雜,很多小孩和成人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能記住,只有不斷的反覆練字。在很多老一代的知識分子記憶中,三字經和千字文是最難學,也是最痛苦的時期。因為在過去的私塾教育中,這兩本是基礎課。只有會寫會讀了,才有可能進入下一步教育。而大多數孩子都無法通過這一關。並不是像現今的小學語文教育這麼簡單,先學拼音,再通過拼音去逐步學習漢字。那時的漢字的缺點非常明顯,也是制約文化推廣的直接原因。1959年周總理在一份對政協全國委員會的報告中就寫到“天津一個工人說,盡邊辦(繁體)三個字學了半年了,總記不住,簡化以後,一下就記住了”。

而我們現今使用的漢字都是源自新文化運動中發起的漢字簡化運動。在1909年由陸費逵最先公開提出漢字簡化。後來錢玄同和黎錦熙都是積極的推導者,胡適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在1935年民國政府就頒佈了第一批簡化字表。但在一些守舊派反對聲中,導致了簡化字改革暫緩了。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已經有了羅馬拼音法和一系列的簡化字表形成了轟轟烈烈的漢字簡化運動。可惜的是在戰亂中的國民政府無暇予以推廣。

新中國成立同時,很快就成立了文字改革研究會,1954年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員會。經過了幾十年的探索和改革,才形成了現在我們覺的方便易學的簡化字體系。但就是已經簡化了的漢字,在一些外國人眼裡也是非常難學的。


王曉強30


漢字最大的缺陷為——致命!

細個陣時小學語文老師講只笑話:有人隨便大小便,門前三包大動肝火,怒髮衝冠,逐以大字體警告‘不得隨便大小便違者罰款’!

有好事者斷句:不,得隨便大小便,違者罰款!

有新聞報道:兩夥計借錢寫欠條:我還欠他咁多錢!

多年後斷句:我還欠,他咁多錢!死雞撐硬頸!

宰我晝寢:意思系即使斃了我我也要白天睡覺!白天睡覺會沒命!

拼音化:有人講,拼音終於騎在漢字的頭上了。我想講,你先去讀‘食獅子’然後再去拼音化成語大詞典順便拼埋廿四史!

中藥:將軍!將軍是什麼?是大黃!屋幾養個土狗‘大黃’?如果下藥寫錯半隻字可能會要命!

戌戍戊?小學語文老師講:橫戌點戍戊中空!冇有口決真系傻傻分不清!

還有好多好多!

才疏學淺想不出來!



黎鍾強


感恩先哲為我們造出這精妙的漢字,中華文明綿綿不斷,常常列於各民族前列,得益於漢字。我們能讀懂上千年前先人的文章,而說英語的人,誰能順暢讀懂三四百年前的文章。

漢字的缺陷,我來說兩個字“重”和“出”。重為千里,千里之行遠也,故應讀“出”chu。而“出”,山壓著山,其意為重,因而“出”應讀為“重”zhòng,這兩個字的意思打個調,才最合適,你們覺得呢?


紅河岸邊


漢字的優勢超出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字,簡潔,精準,隨著中國的強大,有朝一日取代英文是肯定的,現在世界上哪個國家,哪塊土地上沒有中國人?哪裡有中國人漢字就會在哪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唯一的缺陷是多義字,這個可以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