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疫”有我:抗疫志願者中的翻譯同學們


01

張爽是北二外高級翻譯學院2018級本科生,承擔過多次國際會議的英語志願翻譯工作。這次出發前,最讓她為難的是說服擔心自己安全的媽媽:“學校會給我們發防護服、護目鏡和口罩的”、“你放心,我每天都會跟你報平安”、“我去也是為咱們祖國做貢獻呢!咱家驕傲!”。在張爽與其母親的微信對話裡,母親的擔心溢於言表,張爽的勇氣與堅定讓人不禁想為這位1999年12月出生的女孩兒點贊。

翻“疫”有我:抗疫志願者中的翻譯同學們


“晚上8點上崗,11點半左右結束工作,翻譯難度不大。不過,因為我是第一次穿防護服、戴護目鏡,一整套裝備穿好後,說話、行動都很困難,體力消耗很大。連續講話後,會感到有些呼吸困難,要彎下腰來大口呼吸。”3月12日凌晨1時10分,防疫翻譯志願者張爽發來一段影像。半個小時前,張爽結束了一整晚的工作。

翻“疫”有我:抗疫志願者中的翻譯同學們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

千千萬萬的志願者加入戰“疫”

其中也不乏翻譯戰線的志願者們

他們化語言為力量

架起了一座座信息橋樑

與張爽一樣,從接到招募令到防疫一線正式上崗,志願者們一起度過了極速16小時。


3月5日凌晨3:59,一通電話驚起吳斯琪。“您好,我這裡是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號****,有位市民來電需要英語服務,您能幫翻譯一下麼?”“可以的,沒問題。”吳斯琪馬上向外籍人士打招呼。“Hi! This is Interpreter no. xx. How can I help you? ”

翻“疫”有我:抗疫志願者中的翻譯同學們


來電者是一名在蘇州長期工作生活的意大利籍人士,最近他需要從羅馬飛莫斯科,再從莫斯科飛上海,之後再回蘇州。這位外籍人士諮詢的是他抵達上海後需要是否需要居家隔離,以及在哪居家隔離?

吳斯琪繫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研究生三年級翻譯研究(口譯方向)專業的學生,目前在12345熱線擔任英語夜班志願者(每晚20點——次日8點),她的工作不是提供建議,而是把外籍人士的訴求快速準確翻譯給12345服務熱線的坐席人員,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解決外籍人士的問題。


翻“疫”有我:抗疫志願者中的翻譯同學們


唱著“我不想長大”,卻身披戰袍的00後,最終還是長大了。披上校服,大家笑你是小孩,但穿上白色戰甲,他們都是國家的希望。這個世界是一體的,有難有災,大家誰都難獨善其身。新一代們不光有知識有文化,還有責任有擔當。

以前的作文結尾常寫到 一定要好好學習 長大以後做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或許就是這樣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02

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的“零零後”正在經歷成長過程中“最長的寒假”。他們中有一群人,選擇了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抗疫情懷。

翻“疫”有我:抗疫志願者中的翻譯同學們


2月7日,一個名為“2019新冠肺炎-全球報道”的中文網站正式上線。在上海念高三的Tracey最初通過各大微信公號瞭解新冠疫情動態,後來疫情開始在海外擴散,於是能熟練運用英文和西班牙語的她,就去找原文,發現了很多值得一讀的文章,而且其中很大部分都還沒有中文版,她想幹脆做幾篇翻譯,鍛鍊自己閱讀和寫作水平。她說:“在全球化時代,我們與世界相連,中國已經站上全球舞臺,那麼外媒怎麼看中國,就是有意義的話題。何況疫情也不只是中國的事,別國也在應對,也值得關心”。


她把倡議發在朋友圈,同時徵集小語種翻譯人員。很快她得到了同學的響應。Tracey提出了選擇外媒報道的基本標準,首先是確保資訊出自正規、合法的平臺,內容可以是各地疫情動態資訊、走勢分析、疫苗藥物研發、國家應對的政策介紹,也可以是國際組織、醫療科研團隊的深度分析,還有社科人文學者的觀察,也可以是一線紀實採訪等不同角度和專業的報道。


翻“疫”有我:抗疫志願者中的翻譯同學們


隨著疫情在全球擴散,外媒的報道也越來越多,主創團隊在豆瓣、新浪微博上開通了賬號,很多網友主動加入了志願者隊伍,如今翻譯團已經成了30多人的一個大部隊。

有一位網友的留言,真誠地點評了他們的工作,“網上的信息太雜,各種各樣的新聞漫天飛,處在新聞鏈下端的群體只能以善變的心態看待世事。創辦這個網站的中學生做了一件正確的事,不因社會的真與假迷惑自己的內心。無論個人和社會,堅持初心,難也易,希望他們一直做下去,做最好的自己,相信,保持正直、清醒和判斷力,帶著正能量,比什麼都重要”。


墨覺得這次疫情引發了自己對許多問題的重新思考,她長大了很多。“過去經常在網絡上看到‘錢就是為了買喜歡的東西,還有日常支出和購車房一類’的說法,但這次疫情提醒了人們,尤其是易受消費主義洗腦的部分年輕人,必須要有抗風險的能力”。墨說感慨萬千的時候,就把心裡話發在群裡,大家一起聊,彼此打打氣。

翻“疫”有我:抗疫志願者中的翻譯同學們

非典那年,90後的他們在初中、小學,感受到國家對他們的的精心呵護;今年,這群花朵們已經成長為一棵小樹,為守護我們的國家、守護全人類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以前,80後說90後是垮的一代,90後說00後是垮的一代,但是通過這次疫情來看,我們國家的沒一代年輕人都不會垮的一代,當祖國需要的時候,總能散發出滿滿的能量。

這真的是有知識有文化又可愛的一代,她們沒有滄桑,卻有風險意識;沒有經歷,卻有著思考力;沒有與社會的接口,卻有著自己的行動力。能夠明辨是非,做著自己正能量的事情。

以前想著這代人長大國家會怎麼樣,現在慢慢有理由相信國家可以放心交到他們手上。


翻“疫”有我:抗疫志願者中的翻譯同學們


03

“中伊防疫互助小組”的發起人是曾在德黑蘭教過中文的北大中文系在讀博士陳彬彬女士。當伊朗疫情暴發並逐漸變得嚴重時,她瞭解到很多伊朗民眾仍缺少防護意識。於是在2月24號,她發起了“中伊防疫互助小組”,希望將中國的防控知識和經驗,通過社交媒體介紹給伊朗民眾。

目前小組成員已突破200人,遍佈德黑蘭、柏林、新疆、廣東和河南,其中包括60%的中國人和40%的伊朗人,以及2名阿富汗人。

翻“疫”有我:抗疫志願者中的翻譯同學們


小組成員還專門設計了徽章,徽章上一隻印有中伊兩國國旗的巨手握住一支鉛筆,擋在新冠病毒之前,象徵著中伊兩國攜手,用科學對抗新冠病毒。

一些伊朗網友表示,他們非常需要中國抗擊新冠病毒的經驗。收到帶有波斯語字幕的科普視頻讓他們很感動,希望中、伊兩國的人民都能儘快戰勝病毒,擁抱春天。“我們希望把中國的抗疫經驗傳遞給伊朗。”互助小組成員伊朗女學生哈薩尼說。

“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

翻“疫”有我:抗疫志願者中的翻譯同學們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抗擊疫情,不分國界,有的只是一份責任和關愛。凜冬之後,便是春暖花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