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老母親接到城裡住,可她怕給兒子添麻煩堅決不來。該怎麼辦?

老盧悟生活


想把老母親接到城裡,可她怕給你添麻煩不來,怎麼辦?

看你提的這個問題,就看的出來你是一個孝順善良的孩子,你媽媽也是一個很明理的人。

一、為什麼老母親不願去城裡

原因1、從古至今都說養兒防老,所以不管再苦再累都生活在希望裡,都說:孩子大了就好了。真的嗎?

給你說個真事:

我們街上的劉嫂,每天早上很早就在街上撿破爛,晚上很晚還是看見她撿。他老公去世早,一個兒子大學畢業在縣城工作結婚了,兒媳各種攛掇讓老人賣了自己的住房,給他們付了首付。後來有了孫子,劉嫂就在城裡幫忙帶孫。這樣過了幾年。孫子三歲的時候,親家母來了。兒媳說劉嫂啥都不懂,讓自己的媽媽來接送孩子讀幼兒園。開始幾天還相安無事,後來兒媳就和自己媽媽一唱一和的說起,人家誰誰的婆婆媽在家裡養雞鴨有土雞蛋吃,誰誰的婆婆又在家裡種菜,有無公害蔬菜吃。婆婆一看這陣勢,是要攆自己走的意思呀,可是去哪裡呢?不走難道等兒媳明攆?沒辦法還是回老家,回了老家就借住在親友家沒有住人的房子裡,沒有零花錢就只有撿破爛賣。

原因2、冷飯冷菜吃的,冷言冷語受不了。

兒子沒有結婚前是自己的孩子,結婚以後他有了自己的一家人,就不要再置身其中了,畢竟陪伴他最多的是兒媳不是老孃。

我的堂嫂就是,當時兒子兒媳就說你跟我們去城裡吧,我們要上班,你幫我們看孩子。家裡一把鎖鎖了,誰都羨慕她進城享清福去了。其實是給兒子家裡當免費保姆了,帶著孫子,做著兒子家的一日三餐洗衣拖地,累的腰疼。週末了,小兩口說上班累了要休息,還是一日三餐,一樣不少。就這樣到孫子上學住校了,兒媳的臉色就不好看了。看到這個情況,堂嫂就回了老家,還好房子什麼的收拾收拾還可以住人,避免了沒有地方睡覺的尷尬。

原因3、距離產生美,不會有太大的矛盾。人與人相處還是有點距離才可以。為什麼在冬天的時候太陽照著我們是溫暖的感覺,因為距離遠,夏天的太陽就沒有人能受的了。

同事小趙和老公結婚七八年了,從來沒有見她吐槽過自己的婆婆媽,而且還時常見她和婆婆逛街買東西。同事們向她取經,她笑著說,我就不明白你們幹嘛要住在一起,我在另外一個單元給婆婆他們租的房子。我們上班了就把孩子給婆婆送過去,回來又去接,婆婆也從來都是不請她,不會來我們住的屋子。想吃婆婆煮的飯了給她打電話就把飯給我做好了,我們處的像兩家人一樣,客客氣氣但是又不失親熱,孩子也帶了,飯也吃上熱的了,我們自己的小家二人世界也不受影響,多好。

二、怎麼做呢?

1、你媽媽不願意去你那裡,可能是覺得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習慣了,真是這樣的話,你可以經常帶媽媽去城裡逛一逛,去你的居住環境走動一下,讓她感覺到你現在的生活條件也適合她長期居住,接她小住幾天,讓她慢慢適應。

2、看你問題裡沒有說到結婚與否,但是你媽媽肯定也替你打算了,擔心若是和你長期生活在一起會影響到你們。這種情況你應該尊重媽媽的選擇,真的心疼她,可以帶著媳婦家人常回來走走,讓她感覺到你們很在乎她。老人其實不圖兒女回報,能看到你們平安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3、不想給兒子添麻煩,只是母親的託詞,不想讓兒子為難才是真的。母親為難的肯定是婆媳關係,你可以讓老婆經常給母親打電話問候,同她多聊聊天,既給她解了悶又增進了感情,讓她放下顧慮。

總之,讓母親生活的快樂是最好的前提,只要她高興去不去城裡生活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們有了那份心就可以了。願生活幸福!!


珊桃shant


老母親有老母親的想法,如果她是真心實意不想來城裡住,最好還是尊重老人家的意見,不要強迫。我有一朋友的老母親住在鄉下,子女擔心她一個人住,萬一有啥不測,沒人管,多次勸她到城裡和子女住,都沒同意。曾經有一次,她同意來城裡住,但天天沉默不語,唉聲嘆氣,鬱鬱寡歡,沒住到一個月,就鬧著嚷著要回老家,沒辦法,子女只好把她送回去了。究其原因一是她在城裡住,人不熟地也不熟,哪裡也不敢去,更沒人與她拉家常,生活很鬱悶,找不到快樂;二是日常生活不習慣,城裡講究多,規矩多,老年人很難適應;三是整天無所事事,孤獨無聊,渾身不舒服,覺得還是在農村住起自由自在。當然,如果老人家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那就另當別論了。


糧農二代


如果是獨生子女的話可以說服二老!

如果還有其他兄弟姐妹可以尊崇老人的決定!

還要考慮二老在城裡熟不熟悉,寂不寂寞!

不知道你老家是否農村

我曾經也接父母到城裡跟我住,但是沒有朋友,別人說話他們也聽不懂,沒有交際,會很孤單,天天想著家裡的哥哥姐姐家的大孫子孫女的,還老上火!

如果父母不願意來,就進來多回家看看,陪陪吧!

反正我現在是每天早上一個電話,晚上一個電話,沒啥事的時候就往老家跑,年齡大了就越想多陪在父母身邊!


特二83164561


我家前面的一個叔叔,她女兒把他接過去在深圳住了七天,他對女兒說,明天我就要回鄉下了,在這裡,我要憋出病了,我想我的家。如果母親可以自理,讓她住鄉下吧,人到一定的年紀了目光所到之處都是回憶,平常多視頻,多打電話,回去以後多跟鄰居走動,讓鄰居多關注一下


劉米糖


【敬老光榮】母親怕給兒子“添麻煩”,其實就是怕萬一不睦的婆媳關係,影響到兒子的夫妻感情,為這樣通情達理的老人點贊👍👍。兒子應該根據母親的身體、吃住條件等等實際情況,來決定母親是否來城裡居住。切記: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情況發生。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今天你敬老,明天敬你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A光明使者A


記得是九五年的時候,我剛剛結婚有一年,我從外地回來的時候回到了家裡看望父母。我在父母家裡住了幾宿。

有一天父親小心翼翼的把我悄悄的叫到一旁,跟我說明天看看有沒有回去的車,如果有,你就買張票兩口子回去吧。我不解的問父親,我來了這才幾天跟您們還沒待夠呢,幹嘛這麼著急?父親跟我嘆了一口氣說你不知道的。晚上你的母親本來就有肺炎毛病。可她知道你願意吃她做的飯菜,天天油煙嗆著自己的喉嚨就不好,晚上咳嗽的時候就用手帕輕輕的捂著自己的嘴。有兩回臉都憋青了。

我問他為什麼老咳嗽的時候用手帕把嘴堵住呢。我也好奇地等著父親說是下文爸爸看了一口氣,然後拍了拍我的肩膀說,你媽媽說了大兒子在那屋,如果劇烈的咳嗽,孩子會睡不著覺或者被驚醒的。聽了父親的話,我的眼淚順著眼角流了下來,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天真的怕太讓母親為我們待在家裡忙前忙後了,我找了藉口跟老婆回家了。

如今作為中年人更是思念自己的父母,更是懂得父母的恩情,所以說總有想跟父母們住在一起的想法,這種想法說了幾回以後父母總是敷衍我。後來有幾次家庭聚會的時候,我又提出想讓父母到我的家裡注意陣子,我父母說這邊真忙不去了,這就是老人,有的時候她真的是不想和你們住一起,所以說作為兒女的也彆強人所難,等到父母身體真的不好了,到時候再接他們也是好的。


伊春美食美客


想把老母親接到城裡生活,老母親怕給兒子添麻煩不願意去城裡,這才是母子真正的情深意切,太令人感動了!

我認為我們應該尊重老母親的自由選擇,因為你老母親極有可能除了怕給兒子添麻煩以外,還可能有故土難離的情感在裡面。

順著為孝,可以讓老母親依舊生活在她最喜歡的地方,等她到最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再接她進城吧。

老母親老了,總會有需要你們照顧的時候,你們平時的時候應該經常過去看一看老母親的生活起居,也可以經常的勸一勸她能夠跟著你們回家,只要你們心誠,再加上她逐步的年老,總會有一天老母親就會跟著你回城裡的家。




居安思危164299745


你好,其實我倒是覺得如果母親的身體沒有什麼問題,住在鄉下更適合她,

因為如果搬到城裡,人生地不熟,整天只能悶在家裡,你們要上班。又不能時時刻刻陪在身邊,她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只會每天坐在家裡等著你們下班回家,

如果在農村,那是她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有熟悉的環境,有相熟的鄰居,沒事坐在一起聊聊天,更能讓她心情愉悅,

其實,能做到孝很容易,難的是順,當父母老了,我們能做的是順從他們的想法,也許因為母親不想搬到城裡,你會在節假日的時候就得多回去幾次,但是如果是換來父母的自在與心情愉悅,我覺得也是值得的,

我的父母就生活農村,我們也曾想讓他們搬到城裡,可老爸說,我並不適應那的生活讓我去只是活受罪,

也曾碰見被迫進城給兒女看孩子的老人,他們說,來這裡只是迫不得已。沒有辦法,如果真有選擇,寧願在家種地,也不願意來城裡受罪,受罪這個詞,我聽了不止一個老人說,原來在咱們眼裡的享福,在父母看來是在受罪,

所以還是尊重父母的選擇,等到他們真的需要照顧的時候,我們再好好商量


誰的六塊五


年輕人想法是好的,你是一個有孝心有良知的人。但是老一輩的在老家住慣了,她們己經習慣了那種田野生活,閒時鄰里之間話話家常。突然之間住進城裡,其實他們住得並不舒服,每天在家無人說話,又不敢出去走,怕走錯路,度日如年的感覺。想回老家農村,又怕兒女們不讓她回去。

有孝心是好事,但必須明白母親想要的生活,只要老人高興,就是兒女們最大的孝敬。




美子趕海66


凡是一個家庭勤與敬是最為重要的,要想家道興旺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和家人遵循這個道理。這個勤與敬就是很多幸福家庭美滿的秘訣。如果你有心去驗證這個道理,那就去調查一下那些讓人羨慕的家庭都是遵循這個勤與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