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幼儿园大都是花花绿绿,而国外的幼儿园大都以灰白色为主?

企鹅视角


我觉着就是自以为是的审美吧,设计者觉着孩子应该喜欢这种花花绿绿的东西,就流传开来了。就好比国内生产的儿童牙膏,千篇一律甜腻腻的水果味,可是我家孩子就是特别不喜欢这种味道,后来在欧洲生活的亲戚带回来那里的儿童牙膏,只有淡淡薄荷味的,孩子用了好多年。


晒晒大板儿牙


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关于问题中说的中外幼儿园对于用色方面有很大差异。我曾经参加过中外幼儿园设计用色方面的相关讲座培训。我的答案是:

外国的儿童设计项目更侧重将开放性、无目的性、自然性纳入活动空间,那么对于身为使用者的孩子来说,他们只需要在这方寸的土地上挥洒他们的无畏和想象力就够了。中国设计师则喜欢先入为主搭建场景、“设计”游戏,用颜色和各式玩具将孩子的活动限定在成人视角里“好看”的一两个特定场景,呈现的就是红的绿的具象的描摹的,仿佛需要用斑斓色彩将孩子锁定在特定空间中。

中国和外国不一样的,但都会有给孩子想象空间和认知途径,以前父母只是把孩子养大,最近十几年来,虽然意识到了对孩子能力开发的重要性,但没有科学的方法,属于探索阶段,只能把孩子托付给托儿所、幼儿园来教育。但国外对于幼儿教育要比我们成熟的多,许多父母、祖父母就接受过“祖传的”幼儿教育,所以国外的幼儿园更注重对孩子能力的进一步开发,至于早期认知、想象的教育可能人家在家就完成了。

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幼儿园就该是五颜六色的。认为在儿童的世界里,颜色丰富多彩会使他们更加喜欢这个世界,喜欢五彩斑斓的世界,在美术学上鲜艳色彩会让人兴奋,更加充满活力,黑色色调和暗淡色调会使人精神压抑。

幼儿园的主体是小孩子,而不是五颜六色的装饰。为了凸显这个主体,采用简洁的设计会比复杂的得到更好效果,就像是美术馆的装饰总是简洁的,这也是为了强调放在里面的艺术作品。

我们并不该以成人的眼光告诉孩子,这个就应该是绿色,那个就属于红色。从而容易产生固化思维,有时候该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自己,让建筑回归使用者。

空间的鲜明反差和各种不确定性,并不急于为孩子们作出任何前提和假设,只尽力为他们提供可以舒展想象力的自由空间。

或许在这样的碰撞启发中孩子们会开始寻找他们成长过程中属于自我的定位。











喵小罗老师


水泥厂、工业区、蓝翔技校这种比较简洁,灰色的白色的墙,喜欢这种颜色的,可以把你们的孩子送到这种环境里。为什么国外的东西一定就是对的?跪久了吧? 大自然的颜色,有什么不好?那些儿童玩具为什么都是彩色的呢? 心里真是太自卑了,杭州的地铁还是彩色的呢,一群杠精



杭州女装尾货大丫丫


为什么中国的幼儿园大都是花花绿绿的,而国外的幼儿园大都以灰白色为主?

花花绿绿,代表生气勃勃,生命旺盛,安全有序,多好啊!

灰白色彩搭配,简洁干净,接近自然,更富空间感。也不错。

说实话,这是审美观念的差异,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我们没有必要去褒扬或者贬低谁,这是客观看待世事应该有的态度和胸怀。

我是一个教师,看过中国无数的幼儿园,内部装饰成花花绿绿的色调居多。由于职业的缘故,到外国也会有意无意的去参观他们的学校。从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我都看过,不是所有的幼儿园内部装饰都是灰白色。学校装饰品的好坏,与学校的经济水平,审美观紧密相连。但是目的都一样,为了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更有利于成长的环境。

中国近年来经济水平进步提高较快,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很多幼儿园都很漂亮,这是值得大家高兴的事。希望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我们要有肚量,接纳中外幼儿园的优缺点。努力做好自己的事。


春哥1


文化不一样、观念不一样、没有对错一方,设计本来就是由着孩子身心发展来定的。国外虽说风格极简,但是偏智力开发点吧,给你一个空间自己创造。我个人认为孩子还是需要明亮的空间让身心开朗。就像婴儿要用颜色刺激有助于视觉和智力一样。大家都做的东西肯定是有道理的。中国和外国不一样的,但都会有给孩子想象空间和认知途径。颜色并不是孩子认知事物的必经途径,可以是其他方式的,看怎样去培养罢了,孩子就是喜欢打闹玩耍,他们可以自己制造、也可以借助设计事物的辅助达到孩子们内心追求的,想娱乐的。



幼儿园老师李猫猫


重形名,而轻本质,是教育的失败。

幼儿园的空旷,原木色、无色、浅色等,更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一个包容的老师比什么都重要,充满安全感的氛围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儿童生来具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及热情。维护这种好奇心和热情是教育的核心。

“以自我为中心”是幼儿阶段的突出特点,尊重儿童的个性是未来发展基础。包容错的,赞美对的,从而正向强化,进而培养安全感,以此奠定适应社会的基础。

儿童的思维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接触实在物体才会通过触觉、味觉、嗅觉认识世界与环境,以此激发基因中的潜能。

玩具应当是自然的、原木的,泥土砂石给孩子带来的快乐远远超过高科技的玩具。传统的布娃娃,没有眼睛和鼻子的那种,看起来村气,却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开发智力。

游戏是儿童成长的维生素,它的意义在于投入而不被叨扰,成人的作用不在于教导,而在于陪伴,在陪伴中发现可资赞美的资源。为不言之教,包容是最好的教育。


张铁军158


土呗。中国什么不是花花绿绿 要么大红大绿 上海外滩夜景 灯光红的 绿的 粉的 ...…特别乡气。中国大妈穿的衣服 红绿花 难看的很。中国儿童穿的衣服 由其女孩 不是红就是粉 或绿 有的孩子肤色又黑 穿上这些颜色的衣服特别傻气。这一点跟欧美学一学行吗?


用户1042591695595


那个给你个简单的回答,建筑设计的,不是我们不愿意设计的高冷一些,更多的去强调空间感对于儿童发育的重要性,但是-、a甲方,家长,老师,规划局都觉得幼儿园重要的是色彩不是空间我们能怎么玩儿?另外塑造色彩比塑造空间省钱


catcherryer


审美差异。中国成年人被定格为以“红”为主色美,至于幼儿园的美化,也是以成年人先入为主的思维而定,很少有人从幼儿心理学专门研究,自以为只有花花绿绿才是幼儿喜欢色调。其实幼儿的环境应该是开放性,幼儿的色彩应该是多样化,幼儿的玩具应该是个性化。


星空55906


心理学家认为,长时间身处于过多的色彩的环境,会刺激和干扰人的视觉器官和大脑,使人精神不能集中。所以,把幼儿园装修成画一样,其实对儿童成长是不利的,什么是对孩子成长环境好?堆金砌玉?不,是把孩子放到接近原自然生态环境中生活,对孩子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