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幼兒園大都是花花綠綠,而國外的幼兒園大都以灰白色為主?

企鵝視角


我覺著就是自以為是的審美吧,設計者覺著孩子應該喜歡這種花花綠綠的東西,就流傳開來了。就好比國內生產的兒童牙膏,千篇一律甜膩膩的水果味,可是我家孩子就是特別不喜歡這種味道,後來在歐洲生活的親戚帶回來那裡的兒童牙膏,只有淡淡薄荷味的,孩子用了好多年。


曬曬大板兒牙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關於問題中說的中外幼兒園對於用色方面有很大差異。我曾經參加過中外幼兒園設計用色方面的相關講座培訓。我的答案是:

外國的兒童設計項目更側重將開放性、無目的性、自然性納入活動空間,那麼對於身為使用者的孩子來說,他們只需要在這方寸的土地上揮灑他們的無畏和想象力就夠了。中國設計師則喜歡先入為主搭建場景、“設計”遊戲,用顏色和各式玩具將孩子的活動限定在成人視角里“好看”的一兩個特定場景,呈現的就是紅的綠的具象的描摹的,彷彿需要用斑斕色彩將孩子鎖定在特定空間中。

中國和外國不一樣的,但都會有給孩子想象空間和認知途徑,以前父母只是把孩子養大,最近十幾年來,雖然意識到了對孩子能力開發的重要性,但沒有科學的方法,屬於探索階段,只能把孩子託付給託兒所、幼兒園來教育。但國外對於幼兒教育要比我們成熟的多,許多父母、祖父母就接受過“祖傳的”幼兒教育,所以國外的幼兒園更注重對孩子能力的進一步開發,至於早期認知、想象的教育可能人家在家就完成了。

在大多數中國人眼中,幼兒園就該是五顏六色的。認為在兒童的世界裡,顏色豐富多彩會使他們更加喜歡這個世界,喜歡五彩斑斕的世界,在美術學上鮮豔色彩會讓人興奮,更加充滿活力,黑色色調和暗淡色調會使人精神壓抑。

幼兒園的主體是小孩子,而不是五顏六色的裝飾。為了凸顯這個主體,採用簡潔的設計會比複雜的得到更好效果,就像是美術館的裝飾總是簡潔的,這也是為了強調放在裡面的藝術作品。

我們並不該以成人的眼光告訴孩子,這個就應該是綠色,那個就屬於紅色。從而容易產生固化思維,有時候該把決定權交給孩子自己,讓建築迴歸使用者。

空間的鮮明反差和各種不確定性,並不急於為孩子們作出任何前提和假設,只盡力為他們提供可以舒展想象力的自由空間。

或許在這樣的碰撞啟發中孩子們會開始尋找他們成長過程中屬於自我的定位。











喵小羅老師


水泥廠、工業區、藍翔技校這種比較簡潔,灰色的白色的牆,喜歡這種顏色的,可以把你們的孩子送到這種環境裡。為什麼國外的東西一定就是對的?跪久了吧? 大自然的顏色,有什麼不好?那些兒童玩具為什麼都是彩色的呢? 心裡真是太自卑了,杭州的地鐵還是彩色的呢,一群槓精



杭州女裝尾貨大丫丫


為什麼中國的幼兒園大都是花花綠綠的,而國外的幼兒園大都以灰白色為主?

花花綠綠,代表生氣勃勃,生命旺盛,安全有序,多好啊!

灰白色彩搭配,簡潔乾淨,接近自然,更富空間感。也不錯。

說實話,這是審美觀念的差異,並沒有好壞對錯之分。我們沒有必要去褒揚或者貶低誰,這是客觀看待世事應該有的態度和胸懷。

我是一個教師,看過中國無數的幼兒園,內部裝飾成花花綠綠的色調居多。由於職業的緣故,到外國也會有意無意的去參觀他們的學校。從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我都看過,不是所有的幼兒園內部裝飾都是灰白色。學校裝飾品的好壞,與學校的經濟水平,審美觀緊密相連。但是目的都一樣,為了給孩子們創設一個更有利於成長的環境。

中國近年來經濟水平進步提高較快,為幼兒園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很多幼兒園都很漂亮,這是值得大家高興的事。希望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我們要有肚量,接納中外幼兒園的優缺點。努力做好自己的事。


春哥1


文化不一樣、觀念不一樣、沒有對錯一方,設計本來就是由著孩子身心發展來定的。國外雖說風格極簡,但是偏智力開發點吧,給你一個空間自己創造。我個人認為孩子還是需要明亮的空間讓身心開朗。就像嬰兒要用顏色刺激有助於視覺和智力一樣。大家都做的東西肯定是有道理的。中國和外國不一樣的,但都會有給孩子想象空間和認知途徑。顏色並不是孩子認知事物的必經途徑,可以是其他方式的,看怎樣去培養罷了,孩子就是喜歡打鬧玩耍,他們可以自己製造、也可以藉助設計事物的輔助達到孩子們內心追求的,想娛樂的。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重形名,而輕本質,是教育的失敗。

幼兒園的空曠,原木色、無色、淺色等,更有助於激發兒童的想象力。

一個包容的老師比什麼都重要,充滿安全感的氛圍是兒童發展的重要基礎。沒有一個人是由別人教育出來的,他必須自己教育自己。兒童生來具有一股發自內心的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及熱情。維護這種好奇心和熱情是教育的核心。

“以自我為中心”是幼兒階段的突出特點,尊重兒童的個性是未來發展基礎。包容錯的,讚美對的,從而正向強化,進而培養安全感,以此奠定適應社會的基礎。

兒童的思維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只有接觸實在物體才會通過觸覺、味覺、嗅覺認識世界與環境,以此激發基因中的潛能。

玩具應當是自然的、原木的,泥土砂石給孩子帶來的快樂遠遠超過高科技的玩具。傳統的布娃娃,沒有眼睛和鼻子的那種,看起來村氣,卻可以激發兒童的想象,開發智力。

遊戲是兒童成長的維生素,它的意義在於投入而不被叨擾,成人的作用不在於教導,而在於陪伴,在陪伴中發現可資讚美的資源。為不言之教,包容是最好的教育。


張鐵軍158


土唄。中國什麼不是花花綠綠 要麼大紅大綠 上海外灘夜景 燈光紅的 綠的 粉的 ...…特別鄉氣。中國大媽穿的衣服 紅綠花 難看的很。中國兒童穿的衣服 由其女孩 不是紅就是粉 或綠 有的孩子膚色又黑 穿上這些顏色的衣服特別傻氣。這一點跟歐美學一學行嗎?


用戶1042591695595


那個給你個簡單的回答,建築設計的,不是我們不願意設計的高冷一些,更多的去強調空間感對於兒童發育的重要性,但是-、a甲方,家長,老師,規劃局都覺得幼兒園重要的是色彩不是空間我們能怎麼玩兒?另外塑造色彩比塑造空間省錢


catcherryer


審美差異。中國成年人被定格為以“紅”為主色美,至於幼兒園的美化,也是以成年人先入為主的思維而定,很少有人從幼兒心理學專門研究,自以為只有花花綠綠才是幼兒喜歡色調。其實幼兒的環境應該是開放性,幼兒的色彩應該是多樣化,幼兒的玩具應該是個性化。


星空55906


心理學家認為,長時間身處於過多的色彩的環境,會刺激和干擾人的視覺器官和大腦,使人精神不能集中。所以,把幼兒園裝修成畫一樣,其實對兒童成長是不利的,什麼是對孩子成長環境好?堆金砌玉?不,是把孩子放到接近原自然生態環境中生活,對孩子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