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礼】竹丝画帘源流考证

竹丝画帘又名竹帘画,古称竹锦、竹帛、竹绢等。材料为竹子与蚕丝。中国是竹子文化大国,更是丝绸发源国,早在黄帝时期人们就广泛利用竹子编制各种实用器具,螺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川渝古称巴蜀,气候土壤皆适合竹子和桑树生长,古人多喜倚竹而居,事农桑渔猎而生生不息。古蜀文明的始祖蚕丛,以农桑立国;鱼鳧时期已经有了捕鱼用的竹网;巴蜀先人善用竹编和丝织,常用的竹弓竹箭竹筷竹篓竹绳竹刷等,几乎人皆会做,其中竹刷就是将竹片刖成细竹丝扎成束;丝织工艺也很先进,奠定了竹丝画帘材料和技艺上的基础。

周朝出现了在竹片上面刻字,即用于祭祀或占卜的竹签;战国时期出现将竹片串连起来,这就是竹简,用于刻写,老子、孔子等先圣的智慧才能保存,《诗经》、《春秋》、《道德经》等古籍才得以流传千古。竹简在秦统一中华后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承载主体。

竹简可以说是竹丝画帘的起源。其材料相同,形式相同,用途相同,竹丝画帘也可以看作就是竹简的精细制作版或艺术版。

早在舜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刺绣(《尚书》记载),后人将刺绣与竹帘结合制作出绣帘,并逐渐演变成竹丝绣画帘。

(千年传承丝竹画鉴赏)

【国礼】竹丝画帘源流考证
【国礼】竹丝画帘源流考证
【国礼】竹丝画帘源流考证
【国礼】竹丝画帘源流考证
【国礼】竹丝画帘源流考证


广安丝竹画 祝福满天下

历史悠久•世上罕有•

中华绝技•荣及国礼•

图片说明:丝竹画(又名:竹丝画)

中国竹丝画帘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文责任人:许祖金 东湖飞龙

图片联号:一三一八三 九○九八○八

图片权属:广安武胜竹丝画艺术馆

基地:武胜白坪-飞龙AAAA旅游景区

荣誉出品:广安市宝印艺术馆

展厅:广安市游客接待中心

总部:广安市奎阁经开区大桥路66号

做真正的共享文化 做真正的共享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