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多安主动撤走在叙利亚的重型武器,是认怂还是出于别的考量?

行走在云端上的人


埃尔多安这次主动撤走在叙利亚地区的重型武器装备,并非是土耳其在叙利亚战场上认怂了,而是出于别的考量。土耳其在叙利亚地区有着自己潜在的利益,是不会轻易放弃在该地的军事力量存在的。



土耳其需要履行同俄罗斯就叙利亚伊德利卜局势达成的协议。3月5日,埃尔多安和普京在莫斯科对伊德利卜局势进行了会谈,土耳其和俄罗斯达成了停火协议,而协议内容就包括土耳其需要将部分部署在叙利亚伊德利卜冲突降级区的重型武器撤至国内,所以土耳其为了遵守这一协议不得不做出“战略性后撤”。当然土耳其并非所有军事力量都将撤出叙利亚,还有部分军队被派往至M4高速公路南部和俄罗斯一起进行联合巡逻。


土耳其这次将大部队撤回国内,能够有效的减少伊德利卜地区的动荡局势,同样也能够减少土耳其士兵的伤亡,不然反对派会因为伊德利卜问题对埃尔多安进行更加猛烈的抨击。

目前土耳其国内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难民问题,数年的叙利亚战争已经让土耳其接纳了上百万的难民,而土耳其想要寻求欧盟进行帮助,但是遭到了拒绝。更甚之的是在希腊和土耳其边境地区已经囤集了众多难民,土耳其不惜和希腊发生冲突,试图来反抗希腊不开放边境的行为。而这些难民在土耳其很可能将面临更多的恐怖袭击、疾病等,所以土耳其不得不减少对外界的干预,增强对本国的应对能力。


Global防尉


近曰,有三条消息令人敏感和深思:

一是有报道说,土耳其主动撤走了布署在伊德利卜的重武器。

二是有报道说,叙利亚政府军大规模地从伊德利卜向东北部转移。

三是有报道说,埃尔多安向普京提议,俄土共同开发叙利亚石油。

俄土在伊德利卜问题上签订停火协议后,各种矛盾消息充斥媒体,比如,前几天说土耳其刚签订完停火协议,却又不断向伊德利卜大举增兵,并扬言单边行动,收拾叙利亚政府军。可这两天又传出土耳其主动从伊德利卜撤走重武器。扑朔迷离,匪夷所思。

姑且不管这些消息是真是假,但确实存在土耳其和俄叙伊战略方向转移的可能性。

目前,土耳其可谓四面楚歌,陷入绝望的境地:国内反対党和民众对埃尔多安强烈不满;向欧洲‘’开闸放水‘’,遭至北约強力阻击;而在伊德利卜又取胜无望,同时西北部库尔德武装蠢蠢欲动。

我在上个评论中简单分析过,被逼红了眼的埃尔多安,最后要么孤注一掷,与俄叙伊联军在伊德利卜拼个你死我活,要么联手俄叙伊联军对付东南部的美库联军。如果上述消息是真的话,那极有可能俄土在签订停火协议时,达成了联手进军东南部地区的共识,将战略方向转向美国。

做为土耳其来说,其军事介入叙利亚战争的战略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打击库尔德。二是捞取点土地。做为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战争的目的,一是消灭叛军,捍卫巴沙尔政权。二是赶走美国,维护自己在叙利亚的战略利益。

土耳其要想打击库尔德,首先必须要赶走美军,在这一点上与俄罗斯利益是契合的。在捞取好处方面,俄罗斯己经划给了土耳其一片隔离区,今后允许土耳其参予叙利亚油气开发,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主权不改名换姓,隔离区和油气开发都不是问题。至于叛军问题,把他们调到东南部去打美国就是了。

由此可见,土耳其和俄叙伊联军,若是联手一路向东南,将美国赶出叙利亚,是有共同的利益基础的,存在很大可能性。

从实际局势看,土耳其若与俄叙伊联军死磕,不仅没有胜算,还将被库尔德人坐收渔利,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俄叙伊联军也不想与土耳其叫劲,两害相权,美国才是俄叙伊最大的敌人,也是彻底结束叙利亚战争的最大的障碍。

土耳其和俄叙伊联手对付美国,不仅化解了双方僵持不下,进退两难的局面,避免相互残杀,美库渔利,更重要的是为双方找到双赢的出囗。

实际上,俄土叙伊联手对付美库联军更容易一些,毕竟美国在叙利亚不占天时,地利和人合。甭说在叙利亚面对多股武装力量的夾击,即使在伊拉克的大本营也不安稳,叙利亚政府不欢迎,伊朗在伊拉克的十万民兵也不会消停的。


远山344


近日在叙利亚发生了三件大事,分别是:土耳其从伊德利卜撤出重型武器;土耳其提议和俄罗斯共同开发叙利亚石油;叙利亚政府军开始大规模从伊德利卜撤出,并且部署到东部地区。

图为土耳其从叙利亚境内撤出的自行火炮和重型卡车,这些重装备的撤出,预示着伊德利卜局势将会缓和较长的时间。


这三条消息其实是互相关联的,但是归根结底,都指向了一个结果:叙利亚伊德利卜的战事要告一段落了,土耳其和俄罗斯达成了停火协议,叙利亚政府军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库尔德人控制区。

图为土耳其重型军卡车队,他们是输送土耳其重装备的基础力量。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就曾经表示,“伊德利卜的战事结束后,叙利亚政府将会把注意力放在解决幼发拉底河东岸地区的问题上”。叙利亚的幼发拉底河东岸目前全部被库尔德人武装控制,该武装是美国支持下的代理人武装,叙利亚政府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轻松。

图为运输ACV-15装甲车和M-60A3主战坦克的土耳其重型卡车队伍。


相比于在伊德利卜的反对派武装和土耳其驻扎的军队,幼发拉底河东岸的库尔德人武装力量更强,而且背后有美国的支持。但是相比于伊德利卜,库尔德人控制区和叙利亚政府的关系并没有非常恶化,双方的政治接触一直在进行中。

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伊德利卜战事的停火和局势降级,直接让叙利亚全国局势从内战中走出来,转向了战后建设和政治谈判时期,叙利亚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剩下了俄罗斯、土耳其、美国三个主要的外来国家,以及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和美国支持的库尔德人武装两支重要的叙利亚本土武装力量。

叙利亚政府既然准备把注意力放在幼发拉底河以东,那么伊德利卜的问题肯定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搁置下来,如此,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也就无需担心叙利亚政府军的突然打击,作为监督停火和背后支持反对派武装的土耳其军队,也就没有必要在叙利亚保持太强大的军事存在了。

图为在伊德利卜战役中被摧毁在公路上的土耳其坦克和重型卡车。


要知道,重型武器可不是永远处于完备可用的状态的,他们的机械故障很多,在战场上也非常需要维护和保养,甚至需要在前线建立维修基地。土耳其并不是一个大国,不具备在前线构筑机械工厂的实力,这些重装备在经过了上一阶段的战时高强度使用后,都需要进行维护,如果要维持他们在前线驻扎,那么土耳其就需要从国内调动大量的技术性后勤力量到伊德利卜前线,这样对于土耳其的国力损耗很大。

图为运送M-60T坦克的土耳其军车队。


当年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无法维持在伊拉克的大量重型装备,也不愿意将其撤回,毕竟撤回也要耗费很多资金,于是就地将1000多辆M1A2主战坦克出售给了伊拉克政府军、沙特军队、埃及军队,由此可见在不作战的前线维持大量的重型装备对于物资和财政都是无谓的消耗,土耳其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所以,随着叙利亚局势的整个缓和,土耳其从叙利亚撤出重型装备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海事先锋


3月11日相关媒体从叙利亚政府军SAA处获悉,土耳其已经开始从其军事观察点撤离相关重型武器装备。不过土耳其军队并未从观察点撤离,撤离原因主要是由于埃尔多安与普京在本月5日达成了停火协议。所以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已经暂时不需要这重型装备来应对叙利亚政府军和亲政府武装了。事实上目前在伊德利卜的部分地区仍然还有零星的交火存在,对于这一点埃尔多安也在先前发出过警告,若协议的承诺无法遵守,土耳其将会重新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土耳其并不是认怂,只是表明一种渴望和平的姿态。

(埃尔多安与普京在莫斯科)

然而事实上协议到现在还没有真正达成,因为毕竟普京和埃尔多安之间所发表的联合公报还没有效力,需要双方技术官员就细节进行谈判,并具体落实成为文本。俄罗斯代表团是在本周二到达安卡拉的,人来了土耳其也就放心了,不过目前只是部分撤离,而且土耳其的无人机还在每天在伊德利卜进行侦查。协议真正落实需要等到下周,而在M4公路联合巡逻需要从15日开始。

(双方代表在安卡拉)

伊德利卜是土耳其的核心利益所在,不仅关乎土耳其边境安全以及在叙利亚的政治利益,更是关系到埃尔多安本人的政治命运,所以他不可能有任何妥协。当前最终要的时就是要迫使阿萨德和停火,无论是“春天盾牌”军事行动,还是与普京进行谈判,这都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只有实现停火,那么才会稳住伊德利卜叙利亚难民的恐慌情绪,若不然上百万的难民将可能会失控,涌入土耳其,后果不堪设想。

(土耳其难民营里的叙利亚儿童)

这次虽然土耳其与俄罗斯达成了协议,但是这种协议以及停火自土俄在叙问题展开合作以来有很多,没有一个能够延续,基本也就能维持几天而已。问题根源在于双方都只是叙利亚内战的外部参与者,看似可以主导各自的代理人,然而却没有办法解决叙利亚根本矛盾,包括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宗教矛盾等。除了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与反对派之间冲突之外,土俄都在试图扩展自身在叙利亚的利益。所以也就造成了当前的这种“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局面。

(叙利亚局势,SOUTHFRONT)

伊德利卜未来仍然大概爆发冲突,因为叙利亚政府军的战略目标并未没有完全达成,虽然攻占了萨拉齐布,并且打通了M5号公路,但是通往沿海的M4号公路仍然被反对派武装所控制。土耳其与俄罗斯在M4公路进行巡逻,是没法保证不会冲突的,更何况他们都是即是游戏规则制定者,也是参与者,想要反悔,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理由而已。叙利亚是内战,联合国的违和监督机制只对国家之间的冲突有用,不能介入一国的内部冲突。所以没有第三方监督的停火,没有任何保证,再次爆发冲突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M4号公路)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古姿


土耳其,是叙利亚内战最大的获益者,军事占领了叙利亚阿夫林地区,将其搞成了土耳其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行政人员、公检法人员等早已到位,居民换了土耳其身份证,中小学校全都用上了土耳其教材等。
此外,土耳其在“和平之泉”军事行动以后,在土叙边境叙利亚境内原库尔德人的地盘上,设置了占地面积将近2万平方公里的“安全区”,未来打算在此安置因内战而逃到土耳其的数百万叙利亚难民。伊德利卜,再次实现停火,土耳其出兵叙利亚,力保伊德利卜不失,叛军不被叙利亚军队全歼,将其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成了制约叙利亚政府的重要筹码,叙利亚军队对阿夫林地区鞭长莫及。
土耳其,出兵叙利亚,打击库尔德武装,打击IS恐怖分子,甚至最终打击叙利亚政府军的目的,基本上都达成了,强大如俄罗斯都不愿为了巴沙尔政权,而与土耳其军队在伊德利卜兵戎相见,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对土耳其妥协了。在“春天之盾”军事行动发起前,埃尔多安打电话给普京,说土耳其要打击叙利亚政府军了,请莫斯科不要挡道。显然土耳其的警告起了作用,在土耳其军队空地一体化打击下,没有了俄罗斯战机提供的空中保护,叙利亚最善战的“老虎师”,被打成了“病猫”,丢下战损的坦克、装甲车、火炮等重型装备,撤出了伊德利卜降级冲突区。
与莫斯科达成伊德利卜再次停火以后,土耳其军队将在冲突中战损的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通过大型拖车,从伊德利卜拉到土耳其进行修复,事实上谈不上土耳其主动撤出在叙利亚的重型武器,土耳其也并未对谁认怂。
土耳其,是叙利亚内战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参与叙利亚内战的外来势力中,获益最多的国家,目前,缺油气资源的土耳其,相中了叙利亚东部资源丰富的油田。据媒体报道称,埃尔多安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提议,为帮助恢复叙利亚经济,两国共同开发叙利亚的油田。这位土耳其总统表示卡米什利这个地方有石油,我们来通力合作吧。
对于埃尔多安的建议,普京并未否定,非常爽快地就回应埃尔多安说,“这是有可能的”,看来土耳其、俄罗斯和叙利亚,非常有可能在油气开采上进行合作,同时三方联手无疑将给占据代尔祖尔油田的美军以极大压力。最终,将美军从叙利亚东部油田挤走,也成了可能。

国平军史


目前对于埃尔多安来说,它真的是没有退路了,唯有这一次机会也可以说是唯一一次机会实现和平的机会,将自己的部队撤回国内。他也知道真正的把战争进行下去的话,他占不到什么便宜,推翻巴沙尔肯定是不可能的,有俄罗斯在死保,而且保护巴沙尔政权的还有伊朗,伊朗和土耳其关系本身也不错,依然也不希望土耳其的军队和叙利亚军队直接进行军事对抗。之前埃尔多安很多豪言壮语都没有实现,但是借此机会他向世界表明他想真正的实现和平,并不想侵略别的国家。这也正好对他之前所说的狠话算是一种很体面的借口吧。


我觉得这一次实现停火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因为从俄罗斯这一方面肯定会说服叙利亚的,只要土耳其没有明确说要侵占叙利亚领土,伊德利普省或者划为它的国土,那么这个土地仍然还是叙利亚的,只是暂时被别人占着而已。因为仅仅现在力量是完全无法与土耳其对抗的,后面需要靠智慧,靠谈判才能解决问题。

更关键的一点,俄罗斯和土耳其共同巡逻m4公路附近,可以保住叙利亚前期经过血站所换来的成果。也可以阻挡恐怖分子或者反对派势力对政府军的攻击。现在的反对派手中的武器可是很精良的,都是土耳其甚至是北约或者美国提供的,对叙利亚政府军来说形成巨大的威慑力。叙利亚政府打了8年的内战,武器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已经经不起再大规模的战争,飞机大炮坦克所剩无几,完全需要俄罗斯的空军基地进行空中协作才能向前推进。但是这样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消耗,俄罗斯也消耗不起。

埃尔多安这次必须实现永久的和平的另一个原因,他在国内遇到了问题。很有可能影响到他的政治生涯。因为他的行动对入叙利亚的入侵根本不是正义的,很多死去的士兵的家属质疑政府的军事行为的合法性,好好的让自己的士兵失去生命,而且貌似反对派也在利用这样的事情来攻击埃尔多安,会不会在什么时候再次发动一次军事政变,埃尔多安还没有没有上次那么幸运,那真不知道了。这样的后果他不得不考虑,目前土耳其还面临着和欧盟关于难民的谈判的问题,难民安置的问题,记得上一次在跟俄罗斯谈判停火的期间,土耳其议会还发生了混战,可见国内也是不平静的。可能他现在也明显感觉到了,如果这次军事行为不能取得什么成果的话,或者没有一个体面的退兵过程,他的政治生涯可能就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当然了,我们看到阿尔多安在测评的过程当中,同时也警告,如果哪一方违反相关协议,他还会重新采取军事行动的。其实就是告诉大家我是遵守协议的,请你们不要破坏气氛,我真的没有退路了。


刘小妹正高二


并非认怂,土耳其有自己的考量。埃尔多安主动撤出部署在叙利亚的这批重型装备,只是土耳其所部署的武器装备之小部分。虽然此前土耳其两个装甲师被部署到伊德利卜的传闻已经被证实是虚假消息,但是土耳其往伊德利卜增派特种部队和装备是事实,土耳其并没有弱化在伊德利卜的军力部署。


据悉,土耳其征用卡车将被击伤的装甲车和坦克运回国内修整,有理由相信,土耳其一方面也是畏惧俄罗斯的实力,一方面也是急于修整。5号达成停火协议以后,虽然征服阵线和政府军有少量交火,但是土耳其的确没有继续搞事了,土耳其在莫斯科的强大压力下被迫让步,俄罗斯之前就宣布过“如果土耳其继续全面战争,俄罗斯将无法保障土耳其战机在伊德利卜的安全”,其实已经警告了埃尔多安。土耳其在伊德利卜耗的时间越长,对土耳其越发不利。美国及北约虽然嘴上宣称支持土耳其,但是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在2015年

土耳击落俄罗斯苏24战斗轰炸机以后美国第一时间撤出了安卡拉的爱国者反导系统,所以土耳其深知,西方靠不住,俄罗斯不能惹。
因此这些装备的撤离,一方面是践行停火协议,一方面也是战略收缩,避免多线作战让土耳其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潭当中。伊德利卜现在局势初定,土耳其正在将精力放在难民问题上。


标枪毒刺


埃尔多安要是认怂,就不可能对叙利亚政府军宣战,发动“春天之盾”军事行动,在俄罗斯巨大的压力下,打击叙利亚政府军,以此帮助土耳其支持的伊德利卜叙利亚反对派。



2020年开始,俄叙联军大规模攻击伊德利卜后,很多人都在想土耳其这回是没办法,因为埃尔多安先后请求俄罗斯停火,然后求助美国及其北约都没用,似乎已经无计可施。

可是结果呢?埃尔多安却直接派兵进入叙利亚境内,对叙利亚政府军发动攻击,击落3架叙利亚政府军战斗机,摧毁数百辆重型装备,消灭叙利亚政府军士兵超过2500人(土耳其单方面公布),可是对叙利亚政府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为没有了俄罗斯空天军的支援,叙利亚政府军能力有限。



不过土耳其也有分寸,并不会一直攻击下去,埃尔多安就是想用一场实际的军事行动,给俄叙联军施加压力,然后迫使它们签署停火协议。事实证明埃尔多安做到了,为伊德利卜的叙利亚反对派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其实埃尔多安也并没有撤走在叙利亚境内的重武器,而是重新进行了部署,只是把处于不利位置的重武器,再次部署到其它重要的安全区域,免得到时候遭遇严重打击。

因为无论是埃尔多安还是巴沙尔,或者是普京,都知道这次的停火协议只是暂时的,再一次爆发冲突不可避免。并且急于进攻的一方还是俄叙联军,因为俄叙联军想早点结束伊德利卜战役,这样距离叙利亚内战结束也就不远了。
所以趁着停火的这段时间,不管是为了防御也好,还是为了进攻也好,双方都会进行军事部署,这样就可以确保在下次冲突爆发时,占有一定的优势。


资讯所长


埃尔多安撤走布署在伊德利卜的重型武器,一是因为3月5号和俄罗斯达成停火协议;二是北约成员国不实际支持土耳其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三是土耳其已达到在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的部分目的;四是土耳其军事实力与俄罗斯还是有差距的,一旦两国爆发全面战争,土耳其承受不起;五是土耳其不愿意和俄罗斯彻底撕破脸,这不符合土耳其的国家利益,要知道,土耳其进口过俄罗斯的S400系统,土耳其会长期用土俄关系作为和北约讨价还价的筹码;六是(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埃尔多安虽然狂热,但绝不是一个傻瓜。


清青的鱼


土耳其撤出伊德利卜区域重武器并不是认怂的表现,5号土耳其和俄罗斯达成停火协议以来,目前叙利亚利境内伊德利卜局势明显好转,没有再出现大规模交火冲突行为。也就是说双方达成的停火协议已得到各方执行,按约定土耳其和俄罗斯将于15号开始,在M4战略公路南北两侧6公里范围内,进行联合巡逻并维护治安。

即然已经谈好冲突降级区剩下的事就得靠各方维护,土耳其至少在伊德利卜获得想要的结果,现在还有一个更麻烦的难民问题需要处理,所以开始往回撤重型武器是很正常的行为。10号媒体公布的照片显示,包括M60坦克、ACV-15装甲车辆在内的100多件装备正在撤回路上。

当然协议是针对冲突各方的,除土耳其按约定开始撤走部署的重武器,也有报道称叙利亚政府军从该地区向东北部转移。很明显各方对于这个协议已经认定是即成事实,叙利亚政府军缺了俄罗斯空天军支持肯定无力再战,收复伊德利卜成为未来的目标绝不是现在能实现。

即然交战各方都做出积极的表态,土耳其从伊德利卜撤走大型装备首先是执行协议约定,降低再次冲突可能。另一方面因为难民问题正在和欧洲僵着,这个时间点也没精力在伊德利卜继续闹事,所以先把装备撤回省点钱和精力下一步就是和俄罗斯联合巡逻,另外最重要的就是从欧洲手上获得点好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