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歌”書法兩個字怎麼寫比較好?

用戶8669674500554


"聞歌″書法兩字如果行書豎寫,可考慮"聞″字寫成縱勢,"歌″字寫成橫式。注意上下二字呼應承接。因為是少字書法,把筆畫寫厚重些,視覺效果較好。把支撐主體作用的主筆誇張突出。

一,古代名家"聞″字行書寫法。

二,古代名家"歌″字行書寫法。

三,古代名家"聞″字隸書寫法。

四,古代名家"歌″字隸書寫法。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這個問題我感覺應該分為兩種情況來分析,一種是聞歌二字作為一個詞組寫作一幅作品時用何種書體來表現,一種是聞,歌二字單獨作書時用何種書體合適。首先來說作為一個詞組寫作品時個人認為行書是最佳的載體!因為行書的自由奔放和書家的內心世界完美契合可以使作品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一百個人用行書的形式來書寫聞歌二字就會出現一百幅個性鮮明的不同作品!這是楷書和隸書,篆書所無法做到的!草書雖然可以,但限於現在只是兩個字,聞歌二字的草書筆畫又少的可憐,草書的優勢無法體現!同時考慮到社會上部分人不識草體,所以也不適合!所以我選擇行書來表達,只有行書最合適!而當聞歌二字單獨作書時我還是從楷書方面來具體闡述一下作書的過程,需要注意的地方!因為行書完成一件作品的不確定性,我無法準確表達出行書書寫時詳細過程,下面我們就只說一下楷書聞,歌兩個字的單獨作書過程!

聞字,形聲字,半包圍結構。在此我們把繁簡二體合在一起說,分為門子框和耳字兩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長一點的橫要注意左低右高繁體字門子框的上部兩端短橫要注意變化,切記勿雷同!門子框和耳字要注意豎與豎,橫與橫之間的間距要相等,門子框的左右兩豎上部左低右高,也就是左豎的起筆處要低於右橫折豎勾的轉折處,兩豎下部要左高右低,也就是左豎的末端收筆處要高於右豎勾的出勾位置,同時要注意兩豎的中間部分要微微向內收,也就是左豎中間部分向右挺胸,右豎中間部分向左挺胸,這樣書寫看上去整個字筆力遒勁,骨力強健,血肉豐滿!門子框的左豎是垂露豎,耳字的右豎可以寫作懸針,但不要低於門子框的右豎出勾位置!

歌字,形聲字,左右結構,左右結構的字存在穿插避讓的問題,歌字的哥左放右收,避讓右邊的欠部,哥字的兩個可的首橫上短下長,口字上窄下寬,即哥字上緊下松,長橫的起筆處可向左伸展,收筆處與短橫對齊。欠字旁居中,上不高於哥字的短橫,下不低於哥字的出勾位置!欠字的首撇略收,弧度不要太大,遷就一下哥字的兩橫,欠字的下撇向左伸展到哥字的下部捺筆向右放開!

一家之言,難免有失偏頗,不當之處請諸位書友批評指正!











戲雲軒


“聞歌”這個名字很有意境,化用詩句“聞郎江上唱歌聲”而來,但這兩個字卻不好寫。不過歷代書法名家中有的寫得非常精彩,給你介紹幾種行草書寫法,照著寫就好了!


一、趙孟頫寫法

分別出自《元 · 趙孟頫 · 楚辭遠遊》、《元 · 趙孟頫 · 洛神賦》:


二、米芾寫法


分別出自《宋 · 米芾 · 張都人帖》、《宋 · 米芾 · 苕溪詩帖》:



三、徐渭寫法

分別出自《明 · 徐渭 · 唐詩宋詞》:


四、章草寫法

出自《隋 · 隋人 · 出師頌》:


五、今草寫法

分別出自《唐 · 孫過庭 · 書譜》、《唐 · 高閒 · 千字文殘卷》:


以上寫法,我喜歡章草的嫻靜之美,又喜歡徐渭的張狂之氣,您喜歡哪一種寫法呢?歡迎留言交流。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每個字的寫法其實會涉及到整個毛筆筆法以及結構的問題,從書體上來說,又有楷、行、草、隸、篆等,它們又各有區別,可以先從楷書、行楷或者隸書入手,基本的規律可以參考啟功老師提的“黃金律”理論來指導,個人覺得筆法就是科學用筆的方法,是讓毛筆的彈性得到合理的發揮、紙墨生髮。



元生之哲


聞歌這兩個字,應該是成語《聞歌起舞》中的兩個字。《資治通鑑》:“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東晉時,祖逖和劉琨二人為好友,常常互相勉勵,半夜聽到雞鳴就起床舞劍,後用來比喻志士及時奮發。

“聞歌”兩個字應當用行書字體寫為好,行書字不拘泥,聞歌起舞是動詞語,比較適合行書字體。


範瑞鋒


用隸書和漢簡寫的"聞歌",不知咋樣😊



四季墨香


我認為這樣比較順手!



天絨飛水一




孤注一擲89


首先看你喜歡那種字體形式,再論怎麼寫比較好,製作了幾張圖片,共欣賞.


東海書畫


豎著寫草書體,橫著寫隸書體,這樣書寫結構章法最得體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