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怎麼樣評論首相關於抗擊病毒的講話?

昌源118


個人持三分之一效應理論。就是說對一個事物的群體看法,在初期基本會形成三分之一的人看左、三分之一的人看右、三分之一的人左顧右盼介於中間。當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事物往往會向某一方向靠近,此時人們的看法就會發生改變,與事物的發展方向趨同的人數就會增加。

說到英國的這種方案,同樣會產生三分之一效應。至於最終是東風戰勝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會隨著疫情的發展、感染對英國民眾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影響程度而發生變化。


常安傳奇


亂噴的大多是對英國方案不懂不瞭解的人,首先英國不是不抗疫,而是把有限的公共資源用於最急需的重症病人,輕症病人自我隔離;其次是延緩疫情爆發,降低疫情的峰值,減小公共醫療力量的壓力,打個比方,一千個病人不要集中在一個月裡發病,而是分在六個月裡發病,醫院壓力就小了;第三,保護老人和孩子,群體免疫力是青壯年輕人的事,雖有犧牲但一勞永逸,我假設個情況:如果疫情四五月份結束了,到十一月又爆發了,而且有可能以後幾年都是如此,你們怎麼辦?最後我想說,這個方案不是約翰遜這樣的政客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醫學家們給出的方案,要知道一百多年前,疫苗(牛痘)這件事就是英國人發明的!


浦東老吳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英國人怎麼樣評論首相關於抗擊病毒的講話?”

我只能說,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關於抗擊新冠病毒的講話,很達爾文。

在3月12日的時候,英國首相公佈了英國的防疫政策:“群體免疫”策略。什麼是“群體免疫”,按照英國首相的說法,就是讓英國絕大部分的人感染新冠病毒,這樣雖然會有一部分人會因此死亡,但是,絕大部分的人將會活下來,並且獲得抗體,從而獲得群體免疫力。鮑里斯在發佈會上還提醒國民:要做好失去所愛之人的準備。

如果按照英國政府的防疫政策的話,大約需要60%的人感染才能夠讓英國享受到“群體免疫”,也就是說大約需要有4000萬英國人會被感染。而如果按照1%的死亡率來算的話,大約有40萬英國人為此犧牲。而這1%的死亡率其實是在有藥物治療的情況下的,如果被感染了不做任何治療,就有可能像意大利一樣,死亡率會更高。這簡直就是謀殺啊!

其實,英國首相的講話就是一個謊言!哪有什麼“群體免疫”,免疫都是個體的!一個人沒有免疫力,其他人都有免疫力,那麼這個沒有免疫力的一樣會被感染,一樣會因此死亡!他人有免疫力不代表自己有免疫力!被感染的人抵抗不了就會死去,能夠抵抗住就不會死去,而且還會獲得免疫。這才是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法則。

如今,新冠疫情已經全球蔓延,英國的做法不僅是對本國民眾的生命不負責,也對其他嚴防死控的國家不負責。因為,像英國這樣的放任病毒蔓延,就會導致其他國家的防控功虧一簣,從而將全人類都拖到所謂的“群體免疫”策略上。這完全是在拿民眾的生命去玩輪盤賭博遊戲,不僅風險極大,而且極不負責,可能英國也會因此而犯一個“致命錯誤”!


大史官


個人剛看了一篇英國留學生和英國房東對話文章,或許能有一些啟發。

留學生說到中國的抗疫成功,很多省份已經清0了!英國人表示不可思議,但也不是很相信。對數據表示質疑。

留學生說中國用幾天就建立了醫院,收治患者。英國人表示:挺驚訝,但是作秀的成分比較多。

留學生表示中國全力救治患者。英國人表示:尊重自然,生死有命。如果因為疾病死亡也很正常。

早晨也看了一篇德國人寫的文章,與英國人的思想類似,德國人到現在還有大部分認為新冠就是感冒,年輕人不會死,所以他們不會戴口罩,也不會隔離,要求集會。

我個人感覺,我們很多網友用自己的思想去考慮歐洲可能是錯誤的。他們的政府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可能就是民意!

是的!這種根植於基因的價值觀,是很難改變的。他們的民眾覺得很正常,也覺得新冠不可怕。他們自己的命運自己來決定吧!再過幾個月解藥就出來了。


鹹魚的耳朵


最近新冠疫情開始肆虐歐洲,看看歐洲的表現,很顯然他們對病毒的防禦是比較悲觀的。很多國家,面對這一次疫情,都表示無能為力。

意大利失控了,成為海外最為嚴重的國家。西班牙單日增長兩千多人,全國也開始實行“禁足”了。

更讓人無語的就是瑞典,他們已經放棄了對民眾對檢測,若是患了新冠狀病毒,就在家裡自行隔離。

因為患者太多了,國家承受不了,總之,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英國的做法就更是離譜,在英國確診達到1000多人的時候。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認為,新冠狀疫情,在英國已經徹底的失控了。

所以,這時候他提出來了一個新的概念,也就是“群體免疫”。

何為群體免疫呢?

就是做好了讓數千萬英國人感染病毒的打算,這麼多人感染,按照目前的死亡率來看,大部分人還是能夠活下來的。

再說直白一點,就是英國首相在面對這一次疫情的時候,讓民眾選擇了優勝略汰的方法,不給他們救治。

反正大家都得了新冠狀肺炎,能夠活下來的,就不用怕新冠狀病毒了。因為自己的身體裡產生了抗體了。沒有活下來的,也就沒辦法了。

英國首相的這種說法,當然是政府無力應對這個疫情的表現了。

他們國家的醫療資源,不能應對這一次疫情。他們政府的資金也不能應對這一次疫情,索性還不如不管來,讓所有的人都感染吧,總有人會活下來的。

當英國首相宣佈這個消息之後,英國人全部湧進超市購買各種物資,打算自己在家裡自我隔離了。

政府都這樣說了,誰跟命過不去呀,所以,現在最好還是呆在家裡保命吧。

不過,英國首相的這些話,會不會引起社會震盪,這個就不好說了。再過幾天,就有答案了。

不可否認,英國首相這種漠視生命的做法,肯定會是受民眾們的譴責的。

英國還有華人,據報道英國首相頒佈這個群體免疫的策略之後,英國來華的機票漲到了18萬一張,而且還是一票難求。

可見,現在的英國用“地獄”來形容,真的是一點都不為過。總之,這場疫情到來,我們才真正的瞭解到,原來這些所謂的西方大國,竟然是如此一般,不說也罷!


不才講史


其實,大多數英國老百姓還是很支持英國政府放防疫政策的。英國的防疫政策其實也很理性,是針對英國的醫療現狀制定的最合適的辦法。
(戴口罩的英國人)


英國首席醫務官帕特里克.瓦倫斯在3月13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英國政府打算採取靈活的措施,讓英國人獲得新冠病毒的抗體,以便抵禦新冠病毒的侵襲。這就是所謂的“群體免疫”計劃,英國打算讓大多數患者通過自愈的方式對抗病毒,然後獲得抗體,從而戰勝疫情。

這意味著有些人終究撐不下去,會成為這場疫情戰爭中被拋棄的棄子。尤其是那些老年人,一旦患病,很難挺過這場危機。但根據民調顯示,有55%的英國民眾支持政府這麼做,並不是所有的英國人都在指責政府違揹人權,不尊重生命。
(英國首相鮑里斯)


英國是一個醫療技術很發達的國家,英國也早早建立了全民公費醫療的福利制度。但英國畢竟只是一箇中等體量的國家,且英國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度,組織力並不能做到全面嚴防死控。更何況,英國政府認為疫情將會長期持續,要打一場持久戰。

因此,最務實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部分免疫力較差的人的利益,把更多醫療資源留給重症患者。如果英國的大部分國民都擁有抗體,那麼英國就不怕疫情持續發生。這是英國在參考了韓國,意大利,日本等國防疫政策後量身打造的計劃。當然,這會犧牲一部分人的健康。
(女生已經離開白金漢宮)


從生物學上來講,英國這樣做的確可以戰勝疫情。而且,英國的疫情狀況還算好,只有1145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比意大利要好得多,相信英國政府能夠戰勝疫情。


朱興子


英國採用群體免疫對付病毒,是極端理性還是十分缺德?

近期,新冠病毒在歐洲肆虐,越來越多歐洲國家面領著醫療系統崩潰的慘狀。其中意大利和西班牙終於忍不住全面封城,就連最講求浪漫的法國都決定啟動緊急狀態。令人奇怪的是,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卻提出了一個"群體免疫"的策略。通過感染病毒的方式獲得免疫力,從而避免疫情的再次發生。

說到這,一貫以"逆向民族主義"為特色的公知們,對約翰遜首相的說法點了32個贊,說這是難得的"極端理性"?這樣的彩虹屁,還真是活久見。

那麼,咱們今天就來看看,英國對新冠病毒的主動擁抱,面帶微笑,是不是"極端理性"?

所謂"群體免疫",就是要求半數以上的英國人感染新冠病毒,然後一部分重症患者進醫院治療,大部分輕症患者居家隔離或主動傳播。通過病毒感染大部分人,讓英國人獲得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從而避免疫情的再次發生。

閒話少說,咱給英國人算算這個賬:全部人口6600萬,假定50%感染病毒(鮑里斯要求感染60%,我少說點)就是3300萬,其中20%重症患者是660萬,660萬患者即便死掉一半,也需要付出330萬人的生命。當然,如果英國人拼一拼,達到意大利的6%死亡率,那也要死掉200萬人!

也就是說,英國人打算用200萬——330萬人的生命,換取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這樣的豪賭,也就在英國會發生。

為何公知們會說英國人這樣做是"極端理性"呢?

這是因為,這樣做,好處多,也符合英國傳統。

主要理由有三;

1,英國有馬爾薩斯傳統。

英國有很多經典經濟學家,主要代表是亞當斯密、李嘉圖,然後就是馬爾薩斯。馬爾薩斯認為,人口過多情況下,應該用瘟疫和戰爭消滅一部分人口,從而維持這回的正常運轉。

在結合英國人在愛爾蘭土豆大饑荒的行為,你就能理解英國人的所謂馬爾薩斯傳統了。愛爾蘭人一次饑荒死掉了四分之一,現在還恨英國很多牙癢癢。

馬爾薩斯傳統,一句話來說,就是窮人不努力掙錢,死了活該!從政府角度來看,寧可把過剩的資源獻給神職人員,或者丟進地溝,也不能救濟懶惰的窮人。

擁抱新冠病毒,真是極端理性的選擇。

(人類清除計劃劇照,英美 國家一直有這樣的態度)

2,英國養老金不夠用了。

當然,新冠病毒並不只是襲擊窮人,他襲擊任何人,但主要殺死老人。這對於老齡化的英國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喜事。英國僅9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60多萬,100歲以上老人還有十幾二十萬。這些人消耗的養老金,是一筆天文數字。

每個英國老人能獲得500英鎊左右的基本養老金,如果有商業保險和以房養老,英國的老人簡直是剝削所有人。現在好了,新冠病毒弄死這些老人,給英國政府甩掉了報復,何樂而不為?

擁抱新冠病毒,真是極端理性的選擇。

3,英國人正在投入美國懷抱。

當今世界的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趨勢,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法國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主張高福利高稅收,促進社會公平,提升人們的幸福感;另一個方向是美國為代表,主張把政府的公共服務儘可能交給市場,提高效率,提高社會總產出。

而英國,脫離法國和德國傳統,全面倒向美國,徹底成為資本主義國家,這是大趨勢。試想一下,如果英國這次死掉了300萬人,剩下的人第一時間幹什麼?買保險啊!保險公司又能大賺一筆了!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的保險集團綁架醫保制度改革,讓所有的醫療費用都給到了保險公司手裡,老百姓也跟著被搜刮。這套系統,高效的斂財工具啊!

站在擁有馬爾薩斯傳統的盎格魯人角度上,面朝病毒,展開微笑,大概是非常完美的"人類清除計劃"。鮑里斯這樣做,證明他的祖先真的是盎格魯人。

鮑里斯可比薩科齊厲害多了,薩科齊都不敢說自己是高盧人後代。

以300萬人的死亡,換取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先不說,這個選擇,真的是極端理性,極端缺德啊!!


歷史知事


英國首相約翰遜所謂的群體免疫力策略,引發了英國人強烈的不滿。根據世衛組織公佈的數據,新冠肺炎在全世界平均死亡率為3.4%。而同為歐洲國家的意大利,新冠肺炎死亡率已經超過了7%。按照英國首相約翰遜的群體免疫力策略,英國6600多萬人中有70%的人感染新冠肺炎,即使是3%的死亡率。那麼,英國也將有超過13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這不是“草菅人命”嗎?

約翰遜

目前,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多達1143例,一日新增了200多例。而就在英國新冠肺炎疫情越發嚴重的時候,英國首相約翰遜卻提出了群體免疫力的策略。根據約翰遜的說法,在60%-70%的英國人感染了新冠肺炎疫情,也就擁有了群體免疫力。試問,英國老齡人口也接近於20%。

眾所周知,新冠肺炎對老年人的致死率非常高。約翰遜要讓6600萬英國人擁有群體免疫力,要付出多少普通英國人的生命,特別是老人的生命。約翰遜甚至表態,很多人可能會失去至親。甚至於,一位名為瓦格朗的首席科學家公開為約翰遜的“群體免疫力”政策辯護。不論如何,難道英國人真的能夠為群體免疫力政策付出50萬同胞的生命嗎?

瓦倫斯

英國政府對新冠肺炎採取的措施太過於“溫和”,簡直就是“投降主義”。倫敦一位資深病危護理專家,西蒙·埃希沃斯醫生,就非常反對約翰遜的群體免疫力政策。西蒙·埃希沃認為,英國政府應該採取關閉學校、禁止大型聚會,並開始集中醫療資源,如加緊培訓醫護人員,為醫護人員子女提供看護服務等措施,而不是採取被動的群體免疫力措施!

英國在野黨,如工黨、蘇格蘭民族黨、自由黨等,都已經明確的對群體免疫力政策提出了置疑。已經有英國人走上了街頭,抗議約翰遜的群體免疫力政策,稱這是對英國人民的“集體謀殺”!觀察室認為,英國政府提出所謂的群體免疫力政策,其實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辦法。英國政府不願意承擔抗疫失敗的責任,也就是想出了一個對新冠肺炎疫情“無為而治”的辦法!

歡迎大家討論,你如何看待英國的“群體免疫力”政策?


美國觀察室


3月12日,英國政府開始進入抗疫延續延緩階段,我不能理解英國人所有出現症狀的人在家隔離7天,7天后不行再叫救護車;不再對出現輕微症狀的病人進行檢測。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則提出了努力降低峰值,減緩疫情傳播的速度,而不是完全抑制它。如果你非常努力地壓制某種東西,當你釋放時它將會反彈,且會在錯誤的時間反彈。

我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讓八千萬英國人在病毒的攻擊中,依靠自身的免疫力與病毒作抗爭。你身體好,打贏了,就獲得了冠狀病毒的抗體,打輸了,你就死亡了。

假設不經過疫情防控,而只對重症進行治療,有一大半的英國人感染病毒,按照3%的死亡率,英國就將有150萬人死亡,活著的人就擁有了對冠狀病毒的抗體。

英國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肯定是想躲避眼下的冠狀病毒高發期,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用於重症患者的救治,否則大量患者的出與將拖垮整個英國的醫療系統。

這就是英國政府的做法,這就是以犧牲國民生命來取得整個政府不至於垮臺的結果。而這種處理方式是根本行不通的,多年來的流感病毒證明,它們是會發生變化的,是會發生變異的,任何人任何種群都不能經過一次流感的感染而獲得免疫的機會。

再說幾次,冠狀病毒疫苗研製出來後,讓大家打疫苗,打疫苗,才是提高身體免疫力的最佳途徑。

按照英國著名科學家達爾文的理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將來150死亡的英國人有地方掩埋嗎?他們不怕繼續感染嗎?

首相約翰遜的辦法挺腦洞大開的,我們會失去英國現任政府的所有人嗎,我想再這麼搞下去,會的。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庚子年,京師大疫,老佛爺西狩。

英國疫情緊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近日已經暫時遷離白金漢宮,在倫敦以外的溫莎城堡躲避。

英國首相鮑里斯提出來60%左右的英國人感染心臟肺炎病毒,以此讓整個英國獲得群體免疫力。看到這條新聞,幾乎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是驚掉下巴。一個張口閉口講人權和自由的國家,竟然不顧國民的健康。生存權都沒有了,何來人權和自由啊?

對此英國的主流媒體也是褒貶不一。讓大部分是對這項政策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包括著名的醫學刊物《柳葉刀》。《柳葉刀》的主編,同時也是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和醫學科學院院士,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是一個重大錯誤,英國的反應需要從中國的事情和意大利現在發現的事情中吸取教訓,英國的政策並不是基於證據的,因為它忽略來自其他地方的最重要的證據”。

撇開其他的不說,就是讓60%的英國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會造成多少人口死亡,我相信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真的讓這麼多人死於新冠肺炎,那麼英國英國整個社會都將分裂。

英國有6600萬的人口,如果60%的人感染心臟病毒,就是4000萬人。這4000萬人中會有多少人死亡呢?其實從數據也可以看得出來,如果早隔離早治療,死亡率是非常低的,不到1%。但是如果放任病毒蔓延,很多患有其他基礎性疾病的人就很容易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你看一看意大利的死亡率就知道了,高達7%。

如果英國放任這400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率達到7%的話,那麼英國就將有28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280萬人死於一場疾病。這似乎是中世紀黑暗時期的事情了。英國政府敢承擔這個責任嗎?即使死亡率只有1%,那也意味著有40萬人死亡。英國敢做這個嘗試嗎?借他10個膽都不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