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水果賣不掉甚至翻到溝裡,而我們這卻非常貴?

手機用戶19638135972


對於常在網上瀏覽的人都曾看到過,在水果滯銷時,不少果農將水果扔、倒掉,而在不產水果地區的朋友們,在自己所在的地區購買此類水果,價格卻還是非常的高。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哪幾個?下面給大家講下:

1、果品問題:水果賣不掉倒溝裡的水果,有些是次果,這些水果是收購商不願意收購的。這些次果有網購經歷的朋友可能也曾遇到過,就是看商家拍的水果是個頭大、味道正。自己收到貨卻發現,果實大小不一、果形不端正,味道有偏差。有些人可能就會想,果品差些可以想降價銷售啊?這就涉及到第二點。

2、運輸、轉手問題:水果產地客商收購價格再便宜,但運到外地卻需要經過各個渠道(如批發商、水果店)的轉手。而這每個渠道都要扣除一點利潤,再轉給下一層的渠道。就好比如我在網上購買自己家鄉的油豆泡,在我們當地市場是賣7元1斤,我在網上向老家的“微商”購買,卻要花18元一斤。之所以價格翻倍了,這其中賣的人要賺點,就算是他們自己生產的,也要扣除包裝費和運費。

此類的費用還包括了人工,這個人工有多方面的。像是將水果分揀、打包、裝車,然後運到地方以後卸貨都需要人工去完成,這也需要一筆費用。在到達某個批發地的進門費、運輸過程中因摩擦等原因,造成的損耗等,都需要將成本加到水果身上。

3、其他:上述講過水果品質的問題,水果不同的果徑大小不一,收購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果形好果徑大的水果,有賣相。買的人喜歡挑選這類的水果,因此收購價格也會高些。這些果和倒掉的不在一個檔次上,且不同水果都有適宜栽種區和次栽種區。

在適宜區生產的水果,更受消費者的青睞,賣的價好賣的快。次宜生產區的水果,因名氣、果質(果品不如適宜區)等原因,賣的價格相對要低。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市場上見到,賣水果的都會將水果的產地標出來,同一家水果店賣的同種水果,價格分為幾種的原因。

綜上所述,水果不會從產地,直接跑到各地方的消費者所在的地區,這其中需要一條鏈子,才能將水果分發到不同的城市。而處於在這鏈子上的人都需要有利潤點,因此水果的價格離產地越遠,價格也就越高了。

至於我在網絡上看有人講,滯銷還賣那麼貴,該!這其中是存在著誤解,如我上述所講,不同產地的果實價格都不一樣,你當地賣的便宜不一定就是他們區域所生產的。最主要的還是像我所講的,就是果農免費贈送,都需要賠上人工進行分揀、包裝、運輸等附加費用。當然還有最後一個原因,也就是近年一些為了銷售,所打的悲情營銷。


果鄉農人


當地生產量大的水果都賣不出,賣出去經過層層老闆工廠商家到外地價格就自然起來了!要是產量大賣的高到外地價格就要起飛了!我老家就是大量種植蜜桔,基本整個縣城的每戶人家都有幾萬斤的產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