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一个在"底层"成长的平凡女孩,要如何过好想逆袭的一生


《简爱》:一个在

1847年31岁的夏洛蒂·勃朗特出版了《简爱》,一百多年来,经久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

甚至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女孩必读的"爱情启蒙圣经",因为里面的女主角简爱是个在受尽磨难的逆境中,敢于反抗,还能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以及平等的"独立"女性。

不仅在当时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即使现在,她的精神依然可以激励这很多女性的人生。


《简爱》:一个在

以上,就是大众主流对这本《简爱》下的定义,也是年少时在"言情"玛丽苏皮囊下,勉强看到的一些比较正面的意义。


前几日,偶然看到书柜边蒙尘的这本《简爱》,再拿起读时,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喜爱阅读一些非虚构类的现实作品,所以结合此前阅读的一些偏历史类的书籍之后,却推翻了此前对这本书的认知。

要知道,这本书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自传体式,一个生长于维多利亚时代(大致为1837年—1901年,英国走向世界巅峰的关键时刻。)的女性,本身具有的超时代的"独立"女性反抗观念,并非多么不可思议,毕竟当时的整个英国主流的文化都是如此,似乎埋藏在大部分英国人血脉里,就充满了探索和进取,冒险和扩张的精神。

但是问题是,她在作品中表达的反抗,却更像是一种建立在肉体和精神双重叠加标准上的"平衡",而不是真正两人"高度"的平等,反而有点"标准"的相互救赎感。

或许是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眼光和思想,都不免带着本身时代烙印的桎梏,甚至于影响深刻而不自知。所以,即使整个国家,整个世界都在不断变化,工业革命的成果已经被发挥到了顶点。

于是延伸至社会的变革,以及思想上的翻天覆地,都是一种强烈的时代特征,很明显《简爱》正是如此,它是被包裹在"言情小说"外衣下,对那个时代反抗阶层,批判奢靡社会,要求"平权"的现实主义浓缩"画像"。


《简爱》:一个在

但很可惜,许是受到作者本身夏洛蒂的"视角"限制,这种反抗、批判以及要求,都带着一种哥特风格(也就是十八世纪末流行的带有恐怖、鬼魂等强烈超现实风格的作品类型。)的《神曲》式宗教思想的影响,所以不免显得荒诞而缺乏真正的现实意义。

所以那个"幸福"的结局,所谓终于得到了"精神平等"的最高追求一般,显得如此虚妄,且似乎也寓言了其本人的结局——这一生,"爱"是最终的追求。(夏洛蒂38岁找到"真爱"结婚,不到一年,发生意外,以一尸两命终结灿烂的一生。)


《简爱》:一个在

面对苦难逆境,反抗的不仅是"命运",也是自我

被维都利亚时代抛下的"简爱"

或许是源于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夏洛蒂笔下的简爱的童年经历,被刻画的地入木三分,父母无依的孤女身世,本身就足够可怜,再加上寄人篱下的凄苦,亲人的无故欺凌等等,无一不让读者们产生天然的同情感。

也适时地收获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共情"感,是的,因为简爱本身经历的苦难逆境,会让人天然的有一种莫名的期待,这是每个时代都会产生的一种所谓"逆袭"的爽感。

也是一种可以隐射大部分处在"中、下层"的人们的一种现状,尤其是女性们,不只是在当时,那个正处于阶级壁垒森严的维多利亚时代,受困于本身阶级的人们,却因为时代的变革,而被迫承受所谓"金钱"带来的更加分层的阶级划分。


《简爱》:一个在

简单来说,就是其实简爱本身应该被划分在"中层"的,但是因为穷困,所以被迫承受了原本"下层"应该经历的生活,错位的认知下,才显得简爱的经历如此可怜。

那么,与其说简爱在苦难的逆境中,始终坚持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不如说是在对自己"阶级"认知的反抗,或许也是作者夏洛蒂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厌恶以"金钱"去重新划分所谓的"阶级"分层。(作者本人及简爱都是"牧师"家庭出身,本应该呆在中产阶级里的,但是当时的英国处于工业发展的巅峰,自然是金钱至上,以至于"拜金主义"盛行。)

所以,这或许也是简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在当时看来,极具反抗和反叛精神的,所谓"追求平等与尊严"的观点由来,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对当时社会各种诸如,"拜金","追求发展","工业奢靡"等等现象的一种厌恶与批判。

其实很多读者在看这本《简爱》的背景是19世纪时,总会有个粗浅的所谓"男权社会"的认知,总认为当时的女性总处于社会的边缘,得不到"自由"的权利。


《简爱》:一个在

但其实或许过于片面,一则,夏洛蒂也好,她笔下的简爱也好,其实身处狭隘的英国南方地区,远离高速工业发展的北方,对那里社会的开放与进步是"看不见"的,所以受限于传统南方的认知,以及身边狭小的现实,才如此感慨;

二则,正如每个作者的思想,其实都受限于时代的桎梏一样,夏洛蒂本身的一生经历,其实都源于她身处的地区,所以这种带着真假参半的自传体小说,才有如此矛盾的悖论感,是的,真实的前半段,以及虚拟做梦的后半段的格格不入。

试想,如果真如大众认知的"男权社会",女性被完全边缘化的话,那么简爱可以拥有薪资的当家庭教师,是否是不可思议的"独立女性"的象征,这个职业可以让她自给自足,相对自由,何来有身不由己的被束缚感?(可以让女性找到一份"自由"工作的时代,不应该是女性完全被边缘化,只能依附家人,嫁人的"束缚"时代。)


《简爱》:一个在

这也是本人并不看好《简爱》所呈现的追求"平等的尊严"一说,

因为她所认为的,或者说所做的,还是被桎梏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拜金主义"的影响,变得用"金钱"去衡量所谓双方的"平等"。


《简爱》:一个在

宿命般的相爱——必然的分离

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在现实的"考验"

尤其是简爱在对待"爱",或者说婚姻的观点上,更是极富有欺骗性,表面上是一方不屈的"灵魂的契合"与"心灵上的平等",其实正如她那段极具煽动性的表白(口号)一样:

You think that because I'm poor and plain, I have no feelings? I promise you, if God had gifted me with wealth and beauty, I would make it as hard for you to leave me now as it is for me to leave you. But He did not. But my spirit can address yours, as if both have passed through the grave and stood before heaven equal.

其实无论怎么翻译,都会有不同的悖论,而看似是一种倔强的追求自由与平等的灵魂"对话",但实际上,如果按照直译的理解,把所有名词,都具象化为贫穷、不美、矮小、低微、美貌、财富等等的话,其实何尝不是一种自以为的"等价交换"?

是的,那些缀在"如果"后面的,简爱认知上必须"拥有"才完美的,才能与罗切斯特"平等"的财富与美貌,其实都是一种"不平等"。

只有现实不能"平等"之后,简爱才从心灵(灵魂)上试图寻找一丝属于自己的"骄傲"(尊严)去捍卫想要的爱情。


《简爱》:一个在

这看起来像是一种宿命般的相遇,相爱——两个人灵魂的高度平等契合。

但实际上是建立在一种相互的,从表面上看像是"门当户对"的婚姻结合,比如简爱是一个按她自己说的,不美、穷、矮小,但心灵美,有学识的"独立"女性,而罗切斯特则是不帅、有疯妻、脾气不好,但多金,有高于一般人"修养"(认知)的"中产"男性。

但其实,真实的现状来说,他们之间最大的认知错位在于,两人理解的"门当户对"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对简爱来说,当一切表面上的,诸如金钱、外貌、年龄等等标准得不到统一时,就转向所谓的"尊严和精神的平等",看似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抗争精神,但实际上不过是为了爱情的妥协。

而对罗切斯特来说,他其实什么都有了,比如疯妻换来的是财富(海外贸易的继承庄园。),比如苦闷的生活换来的是"游历"时的情妇滋润,以及延续的下一代女儿的诞生,而其本身社会地位不差,但缺乏的正是一个所谓"灵魂的伴侣",所以他才会爱上简爱。

《简爱》:一个在

但,正是这如宿命般必然的相爱,却是两人认知上的巨大差距,当幸福的"顶点"——婚姻的到来,一切被撕开原有的样貌,被打破的不仅是简爱对美好灵魂伴侣的幻想,更是对鼓起勇敢进入"新生活"的阻拦,于是她退却了,痛苦地离开了。


《简爱》:一个在

玛丽苏式天降"遗产"——高明的"圆满"

被"自我"平衡的,肉体与精神平等的"尊严"

其实如果把故事停止在这里的话,或许就只是一个凄美的悲剧,但经典之所以得以经久不衰的流传,是因为它的核心主旨,永远是超越时代的,正如作者夏洛蒂一样,她很高明地把原本的"爱情"直接升华为一种"精神"。

把小爱演变为大爱,把受局限的情情爱爱,放大到属于时代"最高"的象征,即追求永恒的"主题":自由、尊严与平等。

其实从整个故事来看简爱的一生,她从历经磨难的逆境中崛起,再到后来的反抗"命运",不顾世俗眼光,勇敢追求自己所爱,即使身份、年龄以及所谓社会地位差距都是那么明显也不怕。

再到后来快结婚达到幸福的"顶点"之时,却得知"真相"选择离开,看似是一种敢于反抗,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勇敢",但实际上,就后续被安排的落难时,恰好的救助,徘徊时,更多的选择(圣·约翰的求婚。),以及最后如一般玛丽苏情节中的天降"遗产"桥段。

无一不是一种试图用顺应时代标准的"期望"(诸如当时盛行的"拜金主义"等。)去"圆满"一个属于简爱的成功人生。


《简爱》:一个在

其实换句话来说,这种虚拟的幻想设计,都是源于作者夏洛蒂对时代的理解与妥协,她想象中的反抗,追求的自由与尊严的平等,无一不是建立在当时时代的"正轨"标准中的。

也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式的肉体(也就是外貌、出生、自身条件等等。)与精神的高度统一的"平等"。

于是,作者夏洛蒂给简爱的最"圆满"的设计,也就是她可以想象中最好的"结局"——简爱拥有了缺少的金钱,达成此前不完美的"肉体"缺憾,而罗切尔斯拥有了"真正"的本我,达成此前不完美的"精神"缺失,两个各自残缺的半圆,终于高度地让两人的"肉体"与"精神"完全严丝合缝地契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圆"。

正如舒婷的《致橡树》中写的一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这种看似双方都不完美的爱,或许才是对于两个人来说,最"圆满"的结局。也或许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追究自由、尊严的完美平衡。


《简爱》:一个在

写在最后:

其实于本人来说,读《简爱》是一件很复杂的阅读感受,一方面惊艳于她超时代的思想高度,一方面又可惜她对时代的单一认知。

或许时代的局限性是谁也逃不过的思想桎梏,所以带给读者的观感才会经久不衰,毕竟,几乎所有时代所共有的内涵——关于只有、尊严、爱与平等的追求,都是最美好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