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育兒!

好久沒有來頭條發文了,只是偶爾發個微頭條,於是發現丟了原創標籤,開通那裡也變為了灰色,可這一篇保證是

原創

漸漸的,80後不知不覺的從年少步入了中年,成為了孩兒的爹媽,父母也越發蒼老,而像我這種遠嫁他鄉又是獨女的80後,更在生活中體味了人到中年的很多身不由己。

中午一個朋友在朋友圈發文說:最近家裡大娃生病輸液,爸爸心臟病住院裝支架,二娃也開始生病,老公忙工作指望不上,媽媽因為爸爸的病,狀態也不太好,現在家裡家外全指著她一個人……

這種感覺我懂,從小做為獨女,被父母千般呵護著長大,婚前連鍋具體是什麼樣的都不太知道,婚後因為雙方老人都不在一個城市,為了買房,還貸款,洗手做羹湯,從做飯小白練就成煎炸烹煮樣樣精通。

有了孩子,因為種種原因,雙方父母都無法幫忙生活的城市照顧,只能兩人挑起照顧孩子的重任,開始也迷茫,無從下手,面對這樣粉嫩的小人,不知道該如何照顧,縱使從懷孕開始讀了很多的育兒書,醫學書,可當面對不會說話的孩子還是不知所措,好在孩子比較省心,幾乎也沒生過什麼病。

可對於孩子出急疹時發高燒,還是被嚇了半死,不明原因,因為孩子出過一次急疹,所以當孩子再次發高燒時很擔憂,一天跑了三趟醫院,好在醫生很認真負責,沒有亂用藥物,孩子退燒又出了一會疹子,心才放回了肚子裡。

後來,慢慢的去聽醫學講座,了接孩子成長過程會生什麼病,也不會輕易給孩子亂用藥物,孩子的抵抗力也越來越強,幾乎很少生病。

孩子是一天天的長大了,可我們的父母卻一天天的變老了,在某一個時刻,發現他們對於很多事物不會像我們小時候那樣篤定的去拿主義,而是小心翼翼的,自己反覆琢磨後,才跟兒女商量,事情應該怎麼去處理。

從年初,因為帶孩子積勞成疾自己一直病著,父母也各種病,於是時不時的跑去父母的城市,照料他們。

年中90多歲的姥爺去世,大家還沉浸在悲痛中沒有走出來,爸爸又被檢查出來得了重病,當時帶爸爸去做進一步檢查時,走進的科室赫然寫著"血液腫瘤科",爸爸看到那些字樣的眼神,我永遠也忘不了……

為了不讓爸爸有心理負擔,我一直在不停的跟他們說笑著,可心裡卻在滴血,去拿每項檢查結果時,都深呼吸,醫院雖然比菜場人還多,可我卻覺得特別孤獨,自己告訴自己沒事的,推著自己向前去拿結果,可看到結果一個不如一個,轉身哭完,擦乾眼淚,笑著跟爸爸媽媽說,還行,還有結果沒出來呢..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育兒!

當醫生要我籤各種單子的時候,手是抖著的,不敢去看那些注意事項,只能機械的去填,去送活檢標本,跟一些樣本的時候,腿軟的不知道自己怎麼走去的。

因為不敢讓剛失去爸爸的媽媽受打擊,我把所有的聯繫方式都改成了自己的,後面簽寫的也都是自己的,處理好了一切,安頓好爸媽,跑去接孩子。

原本以為爸爸只是很重的病,但沒想到會是那麼重的病,接到醫生的電話,整個人愣在那裡,然後體會到了什麼是撕心裂肺,什麼是心疼……

因為爸爸是個很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的人,所以在他面前,在媽媽面前,只能不太露痕跡的偽裝著,說笑著,讓他們有個接受的過程。

自己心裡卻跟滴血了一樣的難受,因為從來沒想過會這麼年輕的時候面對父輩生這麼重的病.....

本身就失眠的我,整宿整宿睡不著,不停的查閱資料,找醫生,害怕恐懼無助,各種感情糾結在一起……

情緒又崩了,有點寫不下去了,明天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