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的家庭里,对于有钱就有话语权的兄弟姐妹们怎么看?

平静珍惜


农村有句老俗话:“长哥当父,长嫂当母”。什么事都讲究长幼有序,比如,哥哥不成家,弟弟不能结婚,姐姐不出嫁,妹妹就跟着独守闺房。而且哥哥姐姐往往“客串”父母的“角色”,居高临下地教训弟弟妹妹,因为哥哥姐姐最先走向社会挣钱养家,养活弟弟妹妹们,所以在家庭有话语权,有管教弟弟妹妹的义务,从小到大,弟弟妹妹们必须象尊重父母一样,尊重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在弟弟妹妹心中有较高的地位。

在农村,哥哥姐姐是做出牺牲的,比如我两个姐姐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放弃上学机会,把上学的读书机会让给了我们弟弟妹妹了,在14岁就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由于没有学历,只能在家干农业,招工提干没有她们的份,姐姐经常为此闹情绪,把气撒在我们的身上。记得有一次,姐姐洗衣服回家晾晒,发现我与同伴们玩,要我回家写作业,我没听见,姐姐把洗衣服的棒槌朝我猛力一扔,差点把我打骨折了,我瘫坐在地上,吓得姐姐抱起我问我腿肿没肿,哪儿痛,并使劲按摩痛处。兄弟如手足,兄弟姐妹们之间应该互相尊重,有意见应该直言不讳,不用藏着掖着。更不能互相猜忌。哥哥姐姐在家庭事务和生活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说两句,有话语权我们应该理解一点,我想大多数兄弟姐妹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弟弟妹妹好,都是恨铁不成钢,说话语气重一点,我姐姐70岁了,回娘家经常把我骂得狗血淋头,我对姐姐是敬畏的,养成不敢顶嘴的习惯,他骂我,我就躲得远远的。

在农村长子、长兄承担着照顾父母的责任,父母大多与长子一起生活,并且承担照顾弟弟妹妹们的义务。弟弟妹妹们有什么事总是找哥哥姐姐,可又不让哥哥姐姐有话语权,这公平吗?有事就想起兄弟姐妹们,没事忘记了兄弟姐妹们,挑兄弟姐妹们的“刺”,这样会使兄弟姐妹们情感产生裂隙。做为兄弟姐妹们都应换位思考一下,为什么人家有话语权?真的是他们有钱吗?我认为,家庭话语权与对家庭贡献与牺牲,及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是对等的,你想拥有话语权,你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有在家族中较高权威,才能压的住兄弟姐妹们,否则,没有人听你的,也就没有话语权,这与金钱没多大关系。一个家庭必须要有一个当家的人,一家之主来拍板定妥,否则没有凝聚力,什么事也干不成。当父母老了,无力承担一家之主的责任时,兄弟姐妹们当中,总有一个人出来替父母分忧担责,协助父母处理家庭事务。

“打虎亲兄弟,上场父子兵”,农村人常说,一奶同胞,一根藤上结的瓜,总是有人贫穷一点,有人有钱一点,十个手指头还不一样齐呢,但十指连心。兄弟齐心,其力断金,每逢挑战、困难、天灾人祸,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所能依靠的,所能指望的人,还是兄弟姐妹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