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标准高的女孩,容易孤独终老”

朋友讲起一件事。

她说她小的时候,父母偶尔会吵架,而母亲一旦嫌父亲笨手笨脚,父亲就会据理力争:“你觉得找到我这样的男人还不够好吗?我不抽烟、不酗酒、不打牌,这已经很难得了!你看看有多少人能做到?”

长时间的感情,连吵架都会重复得千篇一律。这段话她时不时就会听到,已经很多次。

到后来她真的觉得,一个男性,只要没有伤财伤身的不良嗜好,就「已经很难得了」。在身边的小城故事里,其他男人确实多多少少沾点烦死人的坏毛病,她也越来越觉得,父亲说得在理。

她唏嘘的是,后来自己考去了一座好大学,发现「没有坏毛病」是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条件,没有谁会引以为傲。

大家拼履历、拼才华、拼脸拼身材拼人格魅力,不会有人说——“我的优势是,我没有不良嗜好!”

朋友说,还有个问题,她一直不自信,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挑来拣去」,也不敢去想象以后跟什么男孩在一起。

我说,但择偶标准是个很玄的东西,如果你轻易满足,定很低的标准,高于这个标准的人好像就真的会与你无缘。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发现很多自身优秀的女孩却出于种种原因不敢去爱势均力敌的优秀男孩,不敢坚持很高的标准去选择爱谁。

我觉得不应该。

择偶标准要高,一定要高。

“择偶标准高的女孩,容易孤独终老”


去年我逛街,想买一条黑色纱裙,那条好看得宛如画报,但一翻价签:2950元。

我舍不得买,走出了店又念念不忘,逛到别的店里也到处找黑色纱裙,后来还真让我找到一条很像的,不是相同的款,但上身过后的感觉,乍一看似乎也差不多。

那条只要300块,我就买了。

我当时还窃喜,啧,差不多的裙子,省下好多钱。

但买回来过后,我一次都没穿。

都是黑色纱裙,可做工无法相比。300块那条的平庸和粗糙,每每让我回想起那条3000块的裙子,高不可攀,但我想攀,心里暗想,人家那个剪裁,人家那个细节设计,就该卖那个价钱——每次想着想着,就觉得这款平价替代索然无味。

人真的不能将就,找男朋友更是如此,心里喜欢3000块的那条裙子,其实就无法接受“300块的也差不多”。

无论你怎么说服自己,不够好的人始终不够好,有的人可以因为不够好的人对自己好,而让自己心软接受,我没办法。我不能把感动平移为爱,我的爱,需要对对方有某种不打折扣的欣赏。

这个人好得让我心服口服,那么我愿意在他身上浪费时间,我愿意跟他做所有普通情侣做的事情,这个人没那么好,那勉强凑出来的仪式,也会注解着「不够般配」的尴尬,“一个条件远远不如女孩的男孩攒两个月的工资送女孩奢牌包”,其实无「感动」可言,最怕女朋友突然被一个出类拔萃的男孩追——大费周章的爱拼命地摆弄形状,往往有着一击即败的软肋。

这很现实……一旦条件不对等,以后的算计,和由之而生的妒忌、不安全感、种种慌乱的弥补,都会让人筋疲力尽。

所以我的择偶标准是,我不会因为符合条件的人太少,就改变我的标准。

“择偶标准高的女孩,容易孤独终老”


很久以前朋友的一次分手,没有任何戏剧的理由,在小面馆里她淡然地告诉我:就是觉得他大三了,在学校里没做过任何项目,没担任过任何一个小小的leader,也没有课外的什么做出成绩的领域……实在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

当时我想反驳,没当过校园组织里的所谓“管事的”,好像一点也不重要吧?

后来才懂,对她这个事业型女孩来说,她就是觉得,这个男孩没有什么让她可以欣赏的地方。

这太要命了。

我觉得人的成长是一个爬山的过程,要么是两个人一起从山脚下开始,从都一无所知一无所有的阶段开始,要么是到山腰时遇到同样在山腰的人,到山顶时遇到同样在山顶的人,不然相隔重重树林,对话都被中间的山野阻拦大半。

人跟人真的太不同了。今天看到一条微博,说有些男的把一个帖子当作处女情结的“科学依据”,那个帖子(实际是一个反讽的帖子)里,用正经的口吻写——只有处女的基因是纯洁的,可以孕育出理想的后代,因为处女可以成功遗传「foolish goddamn factor」。(译为:该死的愚蠢的因子)

“择偶标准高的女孩,容易孤独终老”


可怕的是真的有男性信以为真,当作「国外科学研究」的成果——撇开处女情结不说,这至少说明,他们连foolish这种初中英语单词都不认识。

择偶标准上,还是卡严一点好,你觉得什么样的人优秀,那就找什么样的人,不然可能连交流都无法。

我以前也烦自己,怎么就只喜欢万里挑一的款?符合条件的太少了,搞得我想暧昧都找不到人暧昧。

但我也渐渐看开,年轻而固执没什么不好,这说明你有自己想要坚持的东西,因为想要尽快恋爱,尽快推进人生下一步,就盲目降低自己的标准,最后还是自己来尝其中的苦。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只爱自己觉得值得的人,他们个个闪光熠熠,纵使分开了也会觉得认识他们的自己足够幸运。我跟他们也争吵,也伤彼此的心,但至少我没有一刻怀疑过:“我是不是要找一个更好的人呢?”

我知道他们已经足够好了。

我只爱满分男孩,我不想降低任何标准,哪怕长时间孤单,我懂得孤单至少比将就要体面得多。

不将就影响不了任何人,将就就会害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