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上的交流:父母要學著幫助孩子宣洩精神情感

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很多時候,和父母進行情感上的交流遠遠勝過物質上的需要,尤其是處在生理發育期的孩子,他們有太多的迷惑、興奮、悲傷等情緒需要一個可信賴的傾吐對象,而父母無疑是最佳的人選。

情感上的交流:父母要學著幫助孩子宣洩精神情感

你是否碰到過這樣的情況“你的孩子本來一直都是乖巧可人,突然有一天,他放學回家,忽然和你硬碰硬地孩子大吵了一架。你一定很生氣,想要給她點顏色瞧瞧。或是你一向勤奮好學、成績優秀的兒子突然有一天宣佈他逃課一天,還打算跟老師抬槓,你一準火冒三丈,想要好好治治他。

也可能你一向規規矩矩的孩子某一天把自己關在房裡拼命摔東西,任你喊破喉嚨也不開門,你肯定有一種想把門劈開進去揍他一頓的慾望。這其實都是因為孩子的情感無處宣洩,只能按照自己理解的想法去釋放。如果處理不好的話,這種情況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都造成一定的影響。

情感上的交流:父母要學著幫助孩子宣洩精神情感

孩子的盡情宣洩能夠使他們的精神情感得到慰藉。譬如孩子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件對他來說很不尋常的事,像幫助同學解決了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內心感到高興愉快,或者第一次目睹了一起小車禍,或者在他周圍發生了一件新鮮事等,他會很急切地想回家告訴父母,但是,當踏進家門時,父母卻不在,整個家空空蕩蕩的,如果父母長期不在家,你能讓他和誰去講?

情感上的交流:父母要學著幫助孩子宣洩精神情感

當孩子的感情沒有地方宣洩,他可能會去酗酒、抽菸、玩遊戲,再下去就有可能產生社會問題了。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一些孩子在學校滋事、打架,甚至被勒令退學時,而這些孩子總會遭到父母兇惡的責備:“你怎麼那麼沒出息”“人家用功讀書,你卻每天鬼混,科科都不及格”

這類父母的眼裡只有父母的尊嚴,孩子的錯誤等一切責任都歸於孩子的頑固,但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耐心深入細緻地與孩子進行過情感上的對話。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情緒發洩出來,這對他們的身心都有好處。儘管有時他們的方式有些過激,你也應該給予充分理解。

情感上的交流:父母要學著幫助孩子宣洩精神情感

你所需要做的不是阻止他們,更不是大發雷霆或使用暴力,而是讓他們懂得發洩自己的情緒不能拿別人當出氣筒,也不能失去理智,總要適可而止。

當你的孩子情緒平復後,你會發現他比以前更懂事了,還會為自己的過激行為感到慚愧,並對你的寬容心存感激。這時,你再適時說教,他一定心悅誠服,豈不一舉兩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