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己亥年是無春之年,這是古人為了適應寒暑的變化,根據月球環繞地球公轉所需的時間規律,在一個適當的年份中,增加1個月的‘閏月’制度,而導致在農曆中每19個年頭有7個年裡沒有立春的現象。而我則天真地認為,這是由於古人顧及春的累,為春放的年休假。所以心中不免產生惜春的遐想。

一年之計在於春,不待揚鞭自奮蹄!這就是春的脾氣秉性。正因為春是歲月輪迴的起點,是年輪樂章的序曲,所以她又像一位母親,為了孩子們的希望和夢想,而不顧嚴冬的冷酷和大地的拒絕,與冰雪搏鬥,與嚴寒抗爭,不知疲倦地破冰、鬥雪、風來雨去、耕耘播種,千方百計開闢新的途徑,打造一片嶄新的天地。所以從古至今,文人們不斷詠春、贊春、歌春、念春,既寫春的風,又寫春的雨,留下了諸多美好的散文詩句,寫盡了春的絢麗多彩。

我對今年的春頗有另一番感悟,隨筆寫下來當留作回憶吧。


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己亥年的冬天特別漫長,也許是由於因為我一入臘月便染上了感冒,還發了熱,直到臘月十二凌晨,得知母親患流感肺炎去世,心裡著急,出了一身大汗後,熱竟然隨之散去。因此,我總認為是終年九十五歲的母親將我的感冒帶走了。

我知道春已離我們不遠了,可我的心奈不住地輕輕地扣問著、期盼著。

不,不要打擾春,春太累了,讓她在地底下的棉被裡酣睡吧。我讓自己翻開書本,尋找春的文字,閱讀並朗誦了徐志摩的詩句:迎著綠色的陽光,黎明將夜的門打開,樹枝挑起一縷縷風兒,大地敞開胸懷,最後一粒殘雪消融……。


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幾天裡,自己被綿綿的詩語感染著,彷彿春好像立在了眼前…。對,春總會來的,因為春天是我們的。

半個月過後,春離我越來越近了。人們開始忙於寫春聯,送福字,剪窗花,繪年畫,辦年貨,到處充滿了熱熱鬧鬧的年味氣息。誰也沒想到,己亥臘月,卻突如其來一隻“毒疫”,打擾了正在季侯的庚子之春。

人類越是恐懼嚴冬,害怕寒冷,期盼春暖花開,狡詐詭異的“毒疫”偏要來給嚴冬逼進一股更為陰森的瑟瑟冷氣,它喬裝打扮,偽裝隱蔽,伴著流感乘虛而入,隨時隨地準備侵害病人虛弱的身體,製造疫情危機。


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由於“毒疫”表現出極大矇蔽性,初咋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便乘著深冬凌冽的嚴寒,向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武漢席捲而來,迅速製造了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其雷霆之勢,大有趁大眾都還沉浸於春節返鄉之機全面下手,妄圖在神州大地上製造更加慘烈的人禍災難。

一時間,網絡微信上,有關中國突然遭遇新冠肺炎病毒侵襲的消息鋪天蓋地。聽罷,這隻“毒疫”的名字前面還加了“新冠肺炎”,可見“新冠”是生面孔。再一琢磨“肺炎”可是老熟人啊。我倒吸了一口冷氣,不禁沉吟著,吶呢著,反思著百年老電影裡的老肺病,反映了那個戰爭年代平均年齡低於半百的健康狀況。當今健康水平已達平均年齡七十六歲以上,肺病這個字眼也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怎麼它又回來了呢?我一時腦袋裡轉不過彎來,可見問題就出在那“新冠”兩個字上,這兩個字不白給。


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我瞎琢磨的毛病總也難改,接著我又論證起自己剛剛全愈的那場感冒,對照給自己留下的心形足印,也是心有餘悸。若不是母親及時帶走我的那場感冒,這回必是淪陷其中了。

這也許讓一些仍在麻痺的人覺得我太過敏感,更難聽的會說:你這是在自作多情,你遠離武漢千里之外;你得的是普通的感冒,是自然災害;而新冠肺炎是什麼?是外來病毒的入侵所至的一種傳染病。你純粹傻帽兒吧。

我並未為這樣的幸運而開懷,反而後怕的很。我的幸運,只不過是與地點和新冠病毒只打了時間差。我的後怕,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在臘月二十六(1月20日)央視連線採訪時公開宣佈,此次疫情呈現人傳染人現象。疫情首先出現在武漢,但不一定是發源在武漢。這是人類的病,不是國家的病。


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所以我們誰都不可以掉以輕心啊。

勇敢面對“毒疫”,是中華兒女唯一的選擇,全力發現救治生命,是醫務工作者的首要職責。全民動員、舉國阻擊“毒疫”,是與之殊死搏鬥的有力舉措。

大自然季候的春還未來,祖國的大江南北,卻呈現出一道綠色的春容,那是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築造起了歷史上最美最壯麗的希望之春。


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臘月29日(2020年1月23日)凌晨兩點,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稱宣佈,自當日10時起,武漢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超千萬人口的九省通衢之地與外界統統隔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雖然武漢金銀譚醫院已有數十名醫護工作者被傳染,但是以鍾南山、李蘭娟、陳微等專家指導組和各地醫療隊冒死率先趕往武漢前線,猶如平地生長起了參天大樹,白衣天使猶如樹冠上朵朵盛開的玉蘭花,為患者撐起了生命之傘。

庚子除夕(1月24日)到了,一年一度盛大的春晚從大屏幕裡屆時與全國人民相見,豐富多彩的節目吸引了億萬個家庭,但與往年不同,人們是在一種不安的氣氛籠罩下觀看和度過的。燈火闌珊處,不再有人影綽綽、賞心悅目或津津樂道的風靡夜景,有的是全國人民為武漢吶喊助威,為武漢加油!


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這四面掀起的聲聲吶喊,多像是春天的東風,將那皚皚冰雪的崑崙山融化;這八方連綿不斷的馳援,多像是春天的花海,織成了萬丈絲錦飄向青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似春天潺潺解凍的冰河,穿過高聳的危崖奔瀉而下,湧入黃河,湧入長江,奔跑到黃鶴樓前。

正月初一(1月25日),黨中央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又有了更大的舉措。宣佈全國成立東、西、南、北、中5個疫情防控定點、醫療機構和集中隔離點,組成消防安全技術指導專家組,全國嚴格實施隔離,實現“隔離不隔愛、隔離不隔心”。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實行一村一寨、一社一區人流出入的登記制度,14億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由此展開了全國範圍內徹底的、全面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真實上演的一首《春節連心曲》。


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經歷過篳路藍縷的武漢人民,有黨和億萬人民的堅強後盾,爭分奪秒,敢與時間賽跑,上百臺機械鳴響春天的序曲,上千名工人創造春天的奇蹟,千萬名網友勁鼓春天的風帆,數千張床位落座春天的大地。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療機構拔地而起,將成為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安全島”。

這一天是正月十一(2月4日),庚子立春了!

也就在這一天,春不在沉默,急速飛出冬天的洞穴,睜開眼睛目睹人間奮戰的情景。驚歎這熱氣騰騰抗擊“毒疫”的戰場;驚訝六名以身殉職的醫生;驚奇有效控制疫情的高明;驚喜炎黃子孫攜手同心創造春天的奇蹟。她除了驚喜還是驚喜,因為她看到了自己在人類心目中的地位。她張開臂膀擁抱了武漢,擁抱了江城楚地最俏麗的梅花。


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正月初九、初十兩天裡,老天爺也急切地在北方栽種著雪花,正月十一,用白霜鋪地的宏偉壯觀和堆銀徹玉般的靚麗風景迎接2020年的春天。

可見,上天不僅惜春,更是敬春啊!

春的步伐雖然輕盈,卻有震耳欲聾的造勢,上崗的第二日,就安排下了一場鵝毛般的春雪。她以母親的雄姿,不負使命,迅猛地向寒冬戳去。向妄圖蕭殺生命的“毒疫”揮擊。放眼中國大地,更有組合拳使出。31個省區市已根據各自實際,依法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各項防控措施在法治的保障下迅速有力地得到貫徹落實。人民解放軍、醫療馳援隊、抗疫物資、醫用防護設備從全國各地奔赴疫區,鐵路、公路、航空等公共交通及時響應部署,為救援打開“綠色通道”,一場全民大動員在神州大地生動上演。


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春天是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象徵。正月十五,全國建立了16個省支援武漢以外地市的一一對口支援關係,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強病人的救治工作。建立和實施方艙醫院,最大限度地擴充收治患者的容量,避免一些確診的患者在家庭或者在社會上造成對其他人員的感染。

真是天佑中華,兩旬過去,接二連三的、紛紛揚揚的春雪喜降華夏大地,萬物因潤澤而漸漸復甦,大地啟封了對春意的拒絕,揚起了萬物對生的慾望和激情。人們吸吮到春的氣息和芳香,春的無限魅力揮之而來。她用獨有的柔和入律於自己的序曲,激勵羽毛乍開的雀兒開始歡唱;她以浩蕩的東風抵禦砭骨朔風的碰撞,溫暖著抽蓄冷顫中的樹枝開始伸展;頻繁地霏霏細雨(偶爾加雪),溼潤澆灌剛剛萌芽的枯草;用料峭的春寒,與迎春花那可愛的笑臉合留下倩影。春天,正以博大的胸懷、各種方式和姿態,來撫慰著疫情給人類帶來的創痛。


希望的春天(劉洪雲原創)

那隻囂張的“毒疫”害怕了,看今日最新消息!新增確診病例202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6例。“毒疫”大踏步退卻了,帶著被人類追打的偏體鱗傷要逃之夭夭了!

春天是我們的,因為她和我們,心心相惜,充滿活力,詩情畫意。都是面揹著死亡,營造著新的生命。我們人類的心裡駐著的是一個永在的春天。


2020-2-27於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