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与怀人,且看小山如何倾诉



临江仙

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斗草和穿针都是一种小游戏,《荆楚岁时记》有载:"五月五日有斗百草之戏"。晏殊有词句:"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离别与怀人,且看小山如何倾诉


而穿针,则是七夕的时令游戏,谓之曰"乞巧",唐代诗人林杰有《乞巧》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离别与怀人,且看小山如何倾诉


诗人开篇两句即写初识和曾逢。转而又着力写佳人的美:罗裙好象浥了香露一般鲜艳。而"玉钗风"大约化用温庭筠"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之语。除了写穿戴美还写了妆容美——眉黛凝翠,粉面羞红,美得不可方物。

离别与怀人,且看小山如何倾诉


只可惜佳人行踪飘乎,使人难以捕捉,"初识"与"曾逢"似乎都不是有意的安排,而正因为是短暂的邂逅,才使得诗人念念不忘。

相会时光短暂,美好的人仿佛流水、恰似行云,一去不复返。白居易亦有《花非花》云:"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意韵相似。


离别与怀人,且看小山如何倾诉


酒醒之后,独对屏风,那上面曾经映着佳人的倩影,锦屏佳丽,相得益彰,如此美好,而如今锦屏空在,倩影无踪,只能在梦里相寻。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属自然。韦庄写过梦:"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苏轼写过梦:"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梦中依稀相对,以慰相思。然而小山即使是在梦中,也依旧难寻音讯,佳人杳杳,只有飞雨落花,丝丝朵朵,无边无尽……"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相较而言,小山的惆怅更甚几分了。

离别与怀人,且看小山如何倾诉


同样的主题,小山还有另一首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与第一首先写"魂牵"再写"梦萦"有所不同,第二首词用倒叙的手法,先写梦醒时分的寂聊,再忆说去年相对时节的美好,而结句依旧写佳人如神女,行迹似彩云。此词中的联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直如神来之笔,最是牵动人心。

离别与怀人,且看小山如何倾诉


离别是生命中的主题,诗人用其妙笔,将这一情愫娓娓道来,读者感之,回肠荡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