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之风骨》

秋风瑟瑟,凉意习习。偶有闲暇,一时兴起,郊外赏秋。感受秋日之阳光,秋意之气息。


虽已是十月的深秋,却没想郊外秋色仍不太明显,到处都还是一片盛夏景色,竟也欣赏到了一幕幕夏日的湖光山色。漫步于林荫小径,不经意间,行至一荷塘畔,一池秋荷影入眼帘。顿觉与四周盛夏景色不同的是,另有一番景象,池塘里尽显“秋日残荷”秋色之美……

《荷之风骨》

秋日的荷塘里,退去夏日浮华,满池残荷,秋风摇曳,残叶枯梗,风情雅致。没想到岁月的枯黄竟将生命演绎得如此凄美。驻足细观,有卧于水面之上,有立于池中,梗扶叶,叶托梗,相互依存,瑟瑟坚守于秋风寒水之中,千姿百态,倒映池中,交映成趣,美不胜收,甚是惊艳。


忽然觉得,有些风景,需要有些许悟性才能看到心里去的。犹如眼前的残荷,纷纷凋败,参差落下,迟暮凄惨……仿佛如同拂落千年的文明,静静地沉寂在这露重的秋。一池残荷,虽颓枝败叶,余辉残蓬,却清风透骨。在一隅平常的角落,从容的凋谢,哪怕身形憔悴枯槁,傲人的风骨依然如画如歌,这是何等的苍凉,凄清,却又苍劲、深沉,独具韵味,引人叹服。

《荷之风骨》

残荷,虽身姿消瘦,却满身傲骨,虽迟暮,却生命不息,坚守冬日至春生。虽成枯叶残梗,亦如同落日夕阳,有着别样的风韵。被残荷之美所诱,不禁感叹,残荷之美,令秋色别有韵味。其实,凋零,不是美的谢幕,而是美的另一种表情,正所谓是,“不问飘摇风雨痕,何需回忆旧时身。光阴每段无虚度,盛花衰荷情同深”。


深秋的荷塘,虽一片凄凉,但那纵横交错的枯枝败叶,在斜阳余晖的映衬下,却呈现出一种凄美的诗意。枯枝凋零的残荷,没有了一副张杨的开放模样,亦失去了所有取悦与人的颜色。但是,历经秋风冷雨的打击与磨练,真正没有枯萎的却是她的坚韧饱满,以及潜藏在孤独美感后的铮铮傲骨。


荷的一生,一碧一黄,一荣一枯,折射出迥异的人生姿态与境遇。或亭亭玉立,或铮铮瘦骨;或遥远益清,或凌霜不屈。秋日残荷,虽没了夏荷的碧绿与生机,却迎来了生命的苍劲与沉淀;虽枯败清瘦,却散发不屈的傲骨。凄清却不失洁净,颓败却不失风度,落幕却饱含厚重。荷之风骨,令人萧然起敬。

《荷之风骨》

一池残荷,生命尽头,呈现了对命运轮回的渴望!在凄美中积蓄重新绽放的力量!此情此景,总觉得,有一种美,需要跨越时光的长廊,在繁花谢尽才能悟出其灿烂。从容的凋谢,那怕身心憔悴,傲人的风骨依然如此诗情画意。其实,人生也像那荷一样,人生的风华正茂与风烛残年,就如同夏荷与秋荷。用残荷的意境去解读人生,会更能让人真正感怀释然!


站在秋风中的荷塘边,抬眼望去,荷塘一片满目碎萍。残荷一池,气象万千,想来也未尝不是一种萧条的美,将枯败蜕幻成了风骨。残荷之美乃萧瑟凄楚之美,悲壮孤傲之美、坚韧顽强之美。静品岁月风雨,淡读时光苍茫。愿人如夏荷,亦如秋荷,心如莲花,一路芬芳。


清池残荷,秋风夕照,凄美诗意,如画如歌,秋色无限……(2019年10月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