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显学从"如日中天"到"昙花一现"


墨家显学从

墨子画像

导语:对于墨家显学的消亡,我的叔叔曾经对我说,墨家的消亡,其本质上在于墨家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墨家确立"兼爱非攻"的思想。但是,我认为墨家显学,消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的思想过于超前,兼爱非攻倡导是一种和谐社会,人人平等,大家相互关爱,有一点点共产主义的味道,所以我觉得它是一种超前的政治思想。

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的学术流派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四家。但在秦朝时建立的统一的封建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就开始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儒家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官方主流思想;法家虽然不受到天下黎民百姓的认可,但主宰了两千多年的帝王专制统治;道家则占据民间社会各阶层的广阔天地,成为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寄托,只有墨家在如日中天之后,如昙花一现般的没落,无论是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作为一种组织,都烟消云散,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今天我们虽然能在某些思想家的著作上看到和了解墨家的思想体系,但它只是一块硬邦邦的思想的化石,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太多的影响力了。

兼爱非攻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从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开始,人们大多生活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里,这也是最早的分封制的雏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西周,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纽带成为了统治的,最官方最正统的载体。从西周开始,就确立了一个组织等级森严的血缘社会,一切血缘社会地位关系都为直系血缘纽带所系。个人的生活完全被血缘纽带所捆绑,没有一定的自由性。儒家就是在这种血缘关系所规定的纲常伦理中诞生的。 但是随着春秋以来的兼并战争的持续以及以血缘关系纽带的礼乐制度的崩解,一些游离在血缘社会之外的士族自我定位就出现了问题。一方面,他们中的有些士大夫直接失去了血缘纽带转变成了庶人,有些因为血缘淡薄失去了与大宗之间的联系而被疏远出。这些被血缘中心所素颜出去的人,为了再次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自己到了一些逐渐的形成了互相互爱,相互帮助的强大集体以致后来逐渐形成了"江湖侠客",这便是早期"侠义精神"的起源。

而谈到非攻的起源,则是墨子从兼爱衍生变化而来的。墨子曾断言:"今者士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知道窃人桃李不义,而不知攻城野战不义。少见墨日黑,少见墨日折,则不知此人是否闻黑白之辩。墨子用严密的逻辑辩斥"狭隘的爱国论","是非不辩?"可谓是酣畅淋漓!

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大概就是这样,墨家所提出的兼爱就是当战争爆发的时候,人们不会去明辨是非,而会去赞扬军人是有多么的伟大,但是他们不会想一想,这些非正义的战争都是同种同族的人们之间在相煎何太急。而墨家所阐述的非攻的理解,就是帮助一些弱小的人或国家进行必要的正当防卫。但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墨家必定走向衰亡,古话说,春秋无义,战墨家的侠义精神被各诸侯国所利用,导致了墨家人数急剧的减少,从而导致了墨家学说最终走向灭亡。

墨家思想的起源

在春秋战国那个纷乱的年代里,各国诸侯称霸一方。不间断地进行战争,战争规模也随之扩大。在战争自耕农和小生产者成为了战争的主要物质承担者,他们为了躲避战乱,逐渐形成了一个基层的团体,这是最初墨家学派的雏形。墨子和他的弟子绝大多数都是手工业者出生,在西周时期,由于商业的发展政府设有专门管理奴隶以及劳动者的机构管。到了春秋时期,这部分管理者因为失去职位而被流散全国各地同时大部分的奴隶得到了解放,加之本来就有独立性的小生产者,也加入到墨家使得墨家一步一步的发展了起来。

墨子本人就是一位精通制造机械的人。按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技工,而他制造的器具,重在实用,这与当时中国的小农经济是相吻合的。而墨子本人则在军事器械方面的成就最为擅长,远远超过当时举世闻名的公输班。在读《墨子》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墨子》里所记载的墨家在力学、光学、几何学和物理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是完全有据可循的。墨家学派的成员并非都是从事机械制造的技师,其中也有从事农桑农民和进行商品贸易的商贩。墨子和他的学派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和劳动者们对自己正当的社会地位渴求愿望,极力的控诉了贵族纸醉金迷的腐化生活的不合理性,替广大的黎明百姓来诉说非正义的兼并战争给他们带来深重的苦难,这些都形成墨家学派伸张正义的一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墨子以及他的学派毕竟还是士大夫阶层的,而不是百分之百的普通劳动者和黎民百姓,他们还有求于当时的诸侯王们,担心贵族不到墨家来找与他们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因而对诸侯王们不得不表现出一定限度的妥协性。墨子和他的学派以无私的自我自我奉献和牺牲精神,对反对兼并战争的正义事业做出了出色的贡献,直至最后先出生命的代价。一贯以自由放纵自居的庄子也不得不称赞"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篇)就连敌视他的孟子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称赞他"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告子下》)墨子这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不但感动了当时的人民,也给后代的中国人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墨家显学从

孟子画像


墨家显学从

《孟子书影》


墨家显学从

庄子画像

墨家学派灭亡的必然性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提到墨家的学说有点超前意识,墨家所倡导的"兼爱非攻"的思想,与儒家所倡导的"名贵君轻"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墨家所倡导的思想是全民平等,互相互爱,而儒家所倡导的则是忠君爱国。假使儒家的思想在社会传播开来,将会危及统治者的统治基础,彻底摧毁封建世袭制王朝的统治根基,这在当时是不被诸侯国所认可的最主要原因。

正因为如此,墨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几乎没有办法确立自己的立足之地,遭受各种政治和文化上的封杀与迫害。就连太史公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在《孟子荀卿列传》对墨子也是一笔带过,其中是这样论述的:"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相较于其他长篇大论的诸子传记,曾经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只得到了24个字的记载,连墨子的生卒年月都无法确定。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墨家是失败的。

墨家显学从

太史公画像

虽然今天的我们可以追根溯源的了解他的思想,但我们还可以看到墨家本身对于处理自己内部的接班人这件事也存有疑虑,并没有具体的主张和理论,同时也没有真正的付诸实践,只是对于尚贤思想简单的发展,停留在简陋的思想空想上,在当时看来这有点天马行空的意味。但这毫无疑问是现代民主思想的起源,其理论的深远已经超越了时代。

最后,墨家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便一蹶不振走向没落的原因: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与墨家学说背道而驰,且墨家所承担的部分职能被取代。秦汉后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大潮流,再也没有像春秋战国时的纷争不休、战乱不止,而朝代更迭时的混乱只是短暂的,致使小农生产者和和手工业者被长久的束缚在土地上,无法团结起来为自己争取应有的利益和社会地位,墨家已经丧失了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

上文我们提到墨家的"兼爱非攻"的思想,获得了庄子的赞扬,也给后世的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早在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的君主们,正是利用了墨家这一特点,为他们打了无数兼并战争始墨家成为诸侯争霸的牺牲品,这也正是应验了"春秋无义战"的含义。不过墨家的思想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正面的东西,比如说中国人所倡导的"侠义精神",就是从墨家演变过来的。曾经李斯说过这样一句话:"儒以文乱法,墨以武犯禁",从李斯的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判定墨家的结局。自从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采用了焚书坑儒的方式,废百家的学说,这是一次对墨家学说的沉重打击,到了第汉武帝刘彻采用大一统的政策后,对于墨家来说已经到了末路了,之后统一的思想就在人们的心中深深埋下并生根发芽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墨家所提倡的学说也就彻底中断了。

墨家显学从

李斯画像

结语:墨家从以前的大宗显学到彻底的终结,之中有很多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第一:墨家的本质上还是有大部分的士大夫组成的,在这一方面就说明了墨家对于上层社会具有一定的妥协性。同时,墨家在对于自身的管理上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导致最终的没落。最重要的一点,由于时代的不断变化,墨家的学说不再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大环境的需要,所以墨家的学说从此中断!

参考书目:

钱穆 《中国哲学史》

司马迁 《史记》

《庄子》

《孟子》

《墨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