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賢教育今日資訊:教育部明確迴應:大學開學可能要繼續往後延

建賢教育今日資訊:教育部明確回應:大學開學可能要繼續往後延

昨晚(3月13日)《新聞1+1》,主持人白巖松連線教育部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就開學前要做好哪些準備等問題進行解讀。

針對大家非常關心的高校開學時間,王登峰表示,大學的開學可能要繼續往後延。

建賢教育今日資訊:教育部明確回應:大學開學可能要繼續往後延

王登峰表示,大學的開學其實跟中小學遵循的原則是一樣的,但最大的區別在於,大學生的開學涉及到跨省流動的學生。目前,我國有4000多萬的大學生,其中有1000多萬是跨省流動,其他還有3000萬是在省內流動。如果加上中小學,整個學校開學就是三個多億的人口在全國範圍內的流動,所以呈現出人員流動範圍最廣,聚集程度最高的特點,對社會的影響也最大,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

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解決就近的中小學開學的問題,在中小學基本上開學或者在疫情得到更進一步控制的前提下,再考慮大學的開學。所以可以明確,大學開學要相對往後延。

很多21考研的同學都很焦慮,都說考研要趁早,本來基礎就很一般,回不去學校,那要怎麼備考啊!開學延遲,但考試日期不會延後,聯想到開學後的密集課程轟炸,備考時間一定會被大大壓縮。競爭越來越激烈,難道我們還可以心安理得的荒廢時間嗎?

No!No!No!


每一個行動的最佳時機就是當下

“待在家裡≠在家裡發呆”,考研黨的學習計劃萬萬不可被擾亂!


很多考研的小夥伴都反映,晚上的複習效率比較低下,人也會比較感性,腦袋會像“卡殼”了一般,怎麼也轉不動,可是又不忍心浪費時間不學習,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好好和大家聊聊這件事。

先彆著急,晚上雖不適合再進行“填鴨式”學習,但“梳理總結式”複習卻是恰恰適合在晚上進行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試試哦。


1、靜下心來梳理筆記

大家在考研複習中一定要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這不僅是對知識的一種梳理,也是通過“寫”的過程來加深記憶。如果白天看了太多書,做了太多題,腦袋不想轉了,那就不妨試試梳理筆記吧,哪怕只是把白天的筆記整理一遍,也是一種複習。況且在梳理的過程中,大腦對於知識的整體脈絡也會更清晰,同時,這也是一種轉移複習壓力的好方法。

2、溫習白天的內容

大家白天已經複習了很多內容,晚上大腦基本就處於高負荷狀態,這種情況下儘量不要再給大腦加壓了,這個時候不妨把複習過的內容再仔細看一遍,看看有沒有漏掉的細節,這樣能夠不斷加深記憶,相當於鞏固強化複習。

把晚上的複習看做是白天的補充,做好一天覆習工作的收尾任務,千萬不要一股腦只顧上走,不注意腳下的基礎,基礎有多牢才決定你真正能攀登多高。

3、認真做一套題

做題,是另外一種總結梳理式複習。有時候到了晚上,如果再看書的話,我們的精力就很難集中了,而做題,就成了一種對意識的約束,是一種“強迫”自己投入的好方式。當我們沉浸於題目中時,精力不知不覺就集中起來了。況且做題是對白天覆習效果的最好檢閱和運用,相當於在無形之中鞏固強化記憶,比單純看書、做筆記的效果都要好很多。

4、不以學習為目的的閱讀

如果以上你都不太願意做,又不想徹底放鬆做與複習完全無關的事,那麼就試試進行不以學習為目的的閱讀,但卻與學習多少相關,不是完全浪費時間。比如你可以讀一段英語美文,不為記單詞也不必分析句子,只需要靜靜欣賞語言的美就可以。

再比如可以讀一些與專業課相關的課外讀物,不以學習和記憶為目的,只為對專業更多一層感性的瞭解和認識。這些都可以在考場上為你無形加分。

5、不要整個晚上都複習同一門課

想象一下某天你和小夥伴一起去吃飯,鄰桌有四個美女或帥哥。愛美是人的天性,你肯定會忍不住的瞄兩眼。但你應該不會在自己吃飯的半個小時只盯著其中一個吧。第一看多了會審美疲勞,第二長時間可能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可以適當的轉換目標。考研複習的科目也是美女或帥哥。

整個晚上只看一門課會感覺疲勞,而且效率低下。因此晚上覆習可以適當的看兩到三科不同的科目,這樣效果會好些。

6、晚上學習適量喝白開水

不需要多喝,根據自己情況適量即可。

不建議去喝咖啡或茶,咖啡刺激神經系統,這屬於強迫大腦興奮起來,同時還消耗體內維生素,更何況晚上學習是用腦的,不要為一時的精神亢奮而去喝咖啡。還有牛奶喝了會犯困,可以晚上睡前喝。

7、保證充足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睡眠不足,到了晚上容易犯困,做題無法集中精力,背政治也效率不高。

大家晚上不要盲目地複習哦,晚上的時間利用得好,就是對一天最好的總結,也是開啟新一天的動力。

考研的比拼,更多的是自我約束和自我提升能力的競爭,合理安排時間和複習規劃也是其中重要一項。希望大家都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做考場上的最終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