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肝脏,记得扔掉这些“黄曲霉毒素”食物,别舍不得扔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据研究,我国肝癌高发与黄霉素毒素的摄入也有一定的关系。

那么生活中哪些常见的食物富含黄曲霉毒素呢?

  • 发霉的花生
保护肝脏,记得扔掉这些“黄曲霉毒素”食物,别舍不得扔

花生

发霉的花生里面最容易滋生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是一种非常耐热的物质,在一般烹调加工的温度下破坏很少,只有温度达到280℃时,才发生裂解。如果发现一包花生里面有一颗是坏的,建议把整包花生豆丢掉,因为黄曲霉孢子会飞散出来,很可能这一包花生都被污染了。

  • 变质的大米,面粉等
保护肝脏,记得扔掉这些“黄曲霉毒素”食物,别舍不得扔

大米

市场卖的大米有的是以次充好,或者将新米陈米混在一起,不过最严重的是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大米。黄曲霉素,是货真价实的“毒”!大米存放不当容易发霉,吃不了丢掉造成浪费。大米有异味,这是发热霉变的先兆,处于霉变早期的大米,异味并不明显。米粒显得毛糙、不光洁米的色泽发暗,其硬度下降,散落性降低,用手握可以成团,大致可以大概判定大米发生霉变。建议大家在家中不要一次性购买大量大米,以免存放不当,造成霉变。

  • 变质的瓜子等坚果
保护肝脏,记得扔掉这些“黄曲霉毒素”食物,别舍不得扔

瓜子

经常在吃瓜子或者其他坚果的时候遇到霉变的、苦的,一定要及时吐出来并且漱口,这些苦味就是黄曲霉毒素。

  • 发霉的玉米、绿豆等
  • 保护肝脏,记得扔掉这些“黄曲霉毒素”食物,别舍不得扔

    绿豆

    黄曲霉毒素经常会出现在淀粉较高的食物当中,例如大米、玉米、豆类、花生等等。

    平常食用的这些主食,粗粮都有它的保质期,时间长了会变质。因此每次购买的时候要买新鲜的,并且不要一直存放在家不吃。存放粮食的地方或者家里容易有食物残渣的地方都要擦干净,以免滋生黄曲霉菌。

    • 小作坊自榨油
    保护肝脏,记得扔掉这些“黄曲霉毒素”食物,别舍不得扔

    一些原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发霉,榨得的油中还可能带入黄曲霉毒素。建议大家买一些大厂家的品牌油,而且不建议在家贮藏一大桶油,小瓶包装的食用油暴露在空气中用完就扔掉了,能减少很多风险。一旦出现“哈喇油”味道,就说明已经有发霉的趋势,一定要坚决扔掉。

    • 久泡的木耳
    保护肝脏,记得扔掉这些“黄曲霉毒素”食物,别舍不得扔

    木耳

    木耳吃多少泡多少,因为木耳经常泡在水里非常容易滋生黄曲霉,如果不小心吃到肚子里会导致中毒,从而使得脏器衰竭而亡。

    • 未洗净的筷子
    保护肝脏,记得扔掉这些“黄曲霉毒素”食物,别舍不得扔

    木筷子

    筷子如果洗不干净会粘上淀粉等食物残渣,长时间就会滋生黄曲霉菌。如果使用竹筷子因为会产生裂缝导致里面滋生细菌,就要经常更换筷子,而且清洗的时候也要多浸泡一会。建议选择金属筷子,金属筷子不宜出现裂缝滋生细菌。

    那高温烹饪能消除黄曲霉毒素吗?答案是不能。

    很多人说霉变的食物我放锅里蒸一下,或者煮一下,加热了不就能行了吗?但是黄曲霉毒素非常顽固,一般的加热根本无法去除他们,因为只有高达280℃的温度才能够对其产生作用。所以,一般的烹饪方法对黄曲霉毒素根本没有办法消除。

    那么到底该如何避免黄曲霉毒素呢?有没有一些生活中实用的小技巧呢?

    1、油热了先加盐

    做菜的一个小动作可以帮助消除一部分黄曲霉毒素。当食用油加热后先放入盐搅拌均匀,大约十几秒,然后再放菜。这样一个先放盐的小动作可以减少食用油中大约95%的黄曲霉毒素,是不是很神奇。

    2、多吃绿叶蔬菜

    多吃些绿叶蔬菜,绿叶蔬菜中的叶绿素可以阻碍平时我们不小心吃到肚子里的黄曲霉毒素的吸收,能有效的预防肝癌的发生。

    另外,不论食物是因为什么细菌毒素引起的霉变,大家都要积极果断扔掉,否则受到伤害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