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探討史料背後的祕密,聊聊匈奴內遷與民族融合的關係

引言

民族融合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算的上老生常談了,畢竟現在我們的國家,就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國度。但其實大家並不清楚的是早在秦漢時期,這種民族融合的萌芽就已經慢慢開始演化。其中興起於戰國時期的匈奴,就是漢代重要的周邊民族之一,隨著其與兩漢中央政權實力對比的變化,或者向中原地區內遷,或者沿著草原地帶西遷。匈奴的內遷,不僅次數多,規模大, 而且通過他們大範圍的種族遷移也對促進古代民族融合起到了十分深刻的影響。

民族融合:探討史料背後的秘密,聊聊匈奴內遷與民族融合的關係


早期匈奴

戰國末年,一個古老而強悍的遊牧民族在大漠南北崛起了,它就是匈奴。匈奴發祥於“草木茂盛,多禽獸”的陰山河套地區,匈奴是典型遊牧民族,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

“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

這屬於典型的北方乾旱草原型經濟文化。而中原漢族,作為農耕民族,則屬於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旱作農業經濟文化。 戰國時期,與匈奴相近的燕、趙、秦三國就在其東北方修築長城以防止匈奴南下。直到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命令手下大將蒙恬率兵北擊匈奴。蒙恬率32萬大軍大敗匈奴,奪回“河南地”,迫使匈奴 向北退卻700餘里,從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秦始皇“築塞於河上”。同時為了加強北部邊防,秦始皇還在公元前 214 年又將戰國燕、趙、秦三國長城連接起來,重新修繕,並東西擴展,築成西起臨洮,沿黃河北至河套,傍陰山,東到遼東的

萬里長城。至此早期的匈奴就被秦朝擋在了長城以外。

民族融合:探討史料背後的秘密,聊聊匈奴內遷與民族融合的關係


西漢與匈奴

說道漢朝和匈奴的相愛相殺,就不得不提一下大名鼎鼎的“漢武帝”了,西漢王朝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到武帝時,社會生產已得到恢復和發展,內部統治已經鞏固,中央集權大大加強,國力強盛。漢武帝憑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開始了罕見的對匈奴大規模用兵。從武帝開始,經武帝、昭帝、宣帝三朝,七十多年間,漢、匈歷年爭戰,大的戰爭就有十四、五次,也因此戰俘眾多。武帝時期漢、匈戰爭二、三十年,漢朝雖解除了邊患,但雙方傷亡、損失慘重,因此自武帝后期,雙方都不再大規模出兵。經昭帝十三年,戰爭較少,漢、匈雙方大的戰役基本沒有。除了在戰場上俘獲的以外,由於種種原因,武帝、宣帝時期還有大量匈奴人自動降漢,投奔漢地。據《漢書·衛青傳》記載:

武帝元朔三年,軍臣單于死後,其弟左谷蠡王伊穉斜自立為單于,與軍臣單于長子於單發生內戰,於單戰敗,“亡降漢,漢封於單為涉安侯”

除了這些,投降的既有單于、單于太子、名王,也有將、相、當戶、都尉等。他們率領成千上萬的部眾越過長城,進入中原內地。除了貴族之外,還有為匈奴所奴役的部落。如據《漢書·匈奴傳》記載:

宣帝地節二年秋,“匈奴前所得西嗕居左地者,其君長以下數千人皆驅畜產行,與甌脫戰,所戰殺傷甚眾,遂南降漢”。

據不完全的統計,此時匈奴人附漢的,大約共有十餘萬人。西漢王朝對於這些降服的匈奴人採取優待措施,除了將匈奴上層封侯安置於今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地外,還將部分內附的匈奴人編入駐在三輔的長水胡騎和宣曲胡騎。而大部分的的匈奴人眾則安置於屬國,“因其故俗”而治,保持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不變。因此,終西漢之世,內附漢朝的匈奴人並沒有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叛逃。


民族融合:探討史料背後的秘密,聊聊匈奴內遷與民族融合的關係


東漢和匈奴

但等到了東漢的時候,因為王莽亂政致使匈奴不斷南侵,屬國所在地幾乎又都被匈奴所佔。而當時東漢中央政權初建,地方割據勢力尚未肅清,天下疲敝,海內人口僅剩十之二、三,據《漢官儀》記載:

“邊陲蕭條,靡有孑遺,鄣塞破壞,亭燧絕滅”

漢、匈雙方力量對比相差甚大,因此東漢政府對匈奴的侵擾採取消極防禦措施,以防守為主,除了修築亭障、烽燧,加強防禦工事外,還多次將邊民內遷以避胡寇。隨著匈奴的勢力深入到漢朝西北八郡,西漢時內遷的匈奴人或其後裔,除極少數隨漢人南遷外,其餘就與匈奴本部會合了。直到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內部分裂,南匈奴歸附漢朝,匈奴對漢朝的大規模侵擾才基本停止。 東漢時期,匈奴大規模內遷是在南匈奴歸附漢朝之後。由於單于爭立,再加上境內連年旱蝗,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南部的呼韓邪單于比向漢朝稱臣。因還是受到北單于威脅建武二十六年將南單于遷至西河郡美稷縣(治今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北),從此,南單于就長駐於此,直至東漢末年。南匈奴政權在漢朝的支持下逐漸穩定下來以後,或者單獨出兵,或者與漢朝、烏桓等聯合,曾經多次出擊北匈奴,虜獲降伏了大量北匈奴人口。據《後漢書·南匈奴列傳》記載:

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南匈奴左賢王將“萬餘人擊北單于弟薁鞬左賢王,生獲之,又破北單于帳下,並得其眾合萬餘人,馬七千匹,牛羊萬頭”

在漢朝、南匈奴以及鮮卑等族的聯合打擊下,北匈奴連連招架不住加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日趨尖銳,再加上南匈奴內附受到優待,得以安居塞內的吸引,使得不斷有部眾南下投奔漢地,入居塞內。據《後漢書·南匈奴列傳》記載:

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北匈奴“薁鞬骨都侯與右骨都侯率眾三萬餘人來歸南單于。”

數以萬計或數十萬計的北匈奴人民脫離北單于,越過長城,進入中原內地。他們有的歸南單于所統,有的為漢政府直接安置。自呼韓邪單于比附漢至永和五年的幾十年間,塞外匈奴陸續南來歸附,實際留置漢朝者,總數大約有四、五十萬人

匈奴人越過長城進入中原內地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西漢時期除部分有地位的匈奴降者多被安置在關東人口稠密地區外,普通民眾主要被安置在邊地的屬國,絕大多數居於秦長城之外,到東漢初南匈奴內附之後,北匈奴也有大量人口遷入漢地,他們主要在漢朝西北八郡,仍然是在緣邊地區,直到東漢中後期逐漸進入汾水流域以至潁川等中原其他地區,才算是真正進入中原內地。

民族融合:探討史料背後的秘密,聊聊匈奴內遷與民族融合的關係


歷經兩漢匈奴內遷所帶來的優點

一、改變了民族分佈形勢,促進了民族融合

兩漢時期匈奴人大量遷居於內地,其直接的結果就是漢魏時期北方廣大地區的民族分佈形勢有了很大變化。

儘管匈奴遷徙後在一定時期內沒有改變聚族而居的狀態,但畢竟一方面匈奴逐漸遷徙到漢人分佈區,另一方面有的已經離散部落或者從部落中游離出來,散居各地,因此,改變了特定地域民族的單一性,打破了民族隔絕狀態,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佈形勢。這種分佈形勢進一步加強了漢、匈等各族人民的密切聯繫,為各族人民之間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由於各民族交錯雜居,加強了彼此之間的聯繫和相互影響,不同的民風民俗互相漸染,各具特色的文化得以交融,從而大大促進了民族融合的進程。

民族融合:探討史料背後的秘密,聊聊匈奴內遷與民族融合的關係


二、內遷匈奴對中原王朝經濟、軍事、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1、畜牧業

要知道匈奴人本就一個遊牧民族本就以畜牧業為生,據《漢書·匈奴傳》記載:

“其畜之所多則馬、牛、羊,其奇畜則橐駝、驢、騍、駃騠、騊駼、騨騱”

隨著匈奴人的內遷,匈奴人的馬、牛、羊及各種“奇畜”也進入中原。一方面漢政府與匈奴戰爭,匈奴人及其畜群往往被擄獲帶回中原,如公元前 127 年衛青出擊匈奴,據《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載:

在“河南地”捕獲匈奴牛、羊百餘萬頭。

另一方面,漢政府允許內遷匈奴“因其故俗”從事畜牧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留了舊有的生產方式,這樣,匈奴內遷不僅帶來了數以萬計的畜群,豐富了中原牲畜的種類,而且也帶來了畜牧業生產技術,從而促進了內地畜牧業的發展。

到武帝時僅關中地區,在京城附近就有“天子六廄”,每廄“馬皆萬匹”。而且驢、騾、駱駝等匈奴牲畜品種在中原也開始了較為普遍的飼養和使用。以至太初年間漢朝發兵敦煌時有“驢、騾、橐以萬數。”的盛況可見匈奴內遷對中原畜牧業的影響之大。

2、養馬業與騎兵建設

漢代主要外患是來自以騎兵佔優勢的遊牧民族匈奴和分佈在西北的羌族各部,而匈奴等族之所以強盛,主要依靠精湛的騎射技術。為了國防的需要,漢代非常重視騎兵建設。因此,到景、武時期更是出現了“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的景象。隨著匈奴人的內遷,匈奴人所擅長的養馬技術和騎射技術也傳入中原。例如匈奴休屠王子金日磾及其弟倫俱沒入官,輸黃門養馬,所養的馬又好又肥,武帝即拜金日磾為馬監,後步步升遷,貴顯封侯。其後裔金岑,曾為元帝的騎都尉大夫、中郎將侍中。金涉在成帝時被封為為侍中騎都尉,領三輔胡越騎。他們對於漢代的養馬業和騎兵建設是有貢獻的。

民族融合:探討史料背後的秘密,聊聊匈奴內遷與民族融合的關係


結語:

我們能夠發現附漢內遷的匈奴,漢政府採取多種形式的行政管理方式,而這些統治方式多為後世所沿用。西漢繼承發展秦朝安置歸附少數民族的屬國制,東漢則進一步完善了這一制度。漢政府對其採取

“因其故俗”而治的方式,就是服從漢朝統治的前提下,讓他們保留自己民族的生活方式。通過其民族中的上層對其進行間接管理。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更是在邊疆地區效仿漢代設置了使匈奴中郎將等職,中央也沿襲著漢代大鴻臚的建置。隋唐繼承漢晉大鴻臚的職能又予以新的發展,進一步演變為鴻臚卿,至元朝,封建統治者吸收歷代治理經驗,正式形成了我國封建社會處理民族問題的一套完整的制度——土司制度。明、清時期繼續沿用並進一步完備了這一制度。也可以說可以說土司制度的歷史淵源即在於秦漢時期的屬國制等處理民族問題的諸制度。

民族融合:探討史料背後的秘密,聊聊匈奴內遷與民族融合的關係


可見兩漢時期匈奴的內遷產生了深刻的社會影響,使我國廣大地區的民族分佈形勢發生了變化,促進了民族融合,有利於漢、匈雙方的發展。漢王朝的多民族政策還深刻影響了後世,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後世羈縻政策的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