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父母用“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哈佛博士

本文字數:1447

閱讀時間:

5分鐘

育朵:幫助兩千萬中國家庭解決養育難題

1


有一個小女孩,她出生在貴州某個小縣城,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

從小學到高中,她一共轉了6次學,每到一所新學校,成績在班上都是墊底。


老師罵起她來毫不客氣:“你呀,是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來了。”;

甚至一點也不留情面地對她媽媽說:“這孩子將來連高中也考不上的,趁早送去技校吧。”

許多家長聽到這樣的話,肯定都會著急上火吧,不理智的父母甚至會怒氣衝衝地埋怨孩子不爭氣。

但是,這個小女孩的爸爸媽媽卻並沒有這樣做。


這對父母用“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哈佛博士

雖然女孩學習不開竅,但偏偏很喜歡讀書。

週末,她的媽媽乾脆讓她泡在書店裡看個夠,完了再挑兩本書帶走。寒暑假的時候,也從不催著她學習,反而允許她廢寢忘食地看武俠小說。她的爸爸更是經常以講故事為“誘餌”,“騙”女孩陪他去出差旅遊。坐在火車上,聽著爸爸講書中的故事,是女孩記憶中最美好的場景之一,她總是希望,火車開得慢一點,讓這段時光能夠長一些。


這對父母用“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哈佛博士

就是這樣看上去“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讓女孩受用終生。

高中之後,憑藉博覽群書,強大的知識積累,她一路開掛——高考全省前5,2008年以全額獎學金入讀了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專業,2013年又以全額獎學金保送了碩博連讀,2015年再次以174分(滿分180分)的高分考入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

說到這裡,你可能已經猜出來她是誰了,沒錯,她就是第六季《奇葩說》的BBKING——詹青雲。


這對父母用“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哈佛博士

從小愛看書的她,在辯論場上引經據典,觸類旁通,永遠有理有據,永遠知性優雅。

當然,這一切也要感謝她的父母,小的時候,面對她糟糕的成績、老師的否定,她的父母沒有批評強迫她,而是順應她的節奏,給她土壤,給她陽光,給她營養,然後耐心地等待她開花結果,成長為參天大樹。


2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智能,等待著被挖掘。

加德納曾提到:學生在課堂上“不規矩”的表現很可能就是他們智能長項的所在。比如,語言智能發達的孩子老愛說話;空間智能發達的孩子喜歡發呆冥想,還經常觀察到常人發現不了的東西;肢體運動智能發達的孩子愛搞“小動作”……


這對父母用“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哈佛博士

其實,這些課堂上特殊而不規矩的表現正是一種信號,是孩子在向我們傳達出他們的優勢所在。

美國蓋洛普公司曾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一場優勢運動:用40年時間,對全世界200多萬人進行了天賦優勢的開放性研究,他們發現——

世界上最成功的個體,都是將天賦發揮到極致,而不是彌補劣勢。

如果把一個人的不同能力比作股票,天賦優勢就是那支會持續漲停的股票,在有天賦的領域的投入回報率才是最大的。


這對父母用“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哈佛博士

3

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煙火,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優勢,只要給他適宜的環境和正確的引導,都會大放異彩!

那麼如何發現孩子的優勢所在呢?

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呢?


早教專家“貓博士”袁堅告訴你!


孩子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包括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肢體運動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存在智能

這對父母用“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哈佛博士

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一個孩子的智能構造是獨特的,每一個孩子的學習途徑和能力發展也是不同的,幾乎都以多種智能組合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因此教育應該是開發孩子的多種智能,並幫助孩子發現適合其智能特點的發展道路

這對父母用“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哈佛博士

比如,當我們給孩子“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時,通過簡單的語言描述孩子好像理解不了,那麼我們就得換一種方式。也許你會發現,哦,原來我模仿著鵝的動作,孩子跟著學的時候,他更容易理解這句詩,就是用到了

肢體運動智能。那麼,下一次給孩子講繪本或者跟孩子討論其他科普知識的時候,也可以嘗試嘗試肢體運動智能,來看看孩子的接受程度。


這對父母用“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哈佛博士

其實,孩子的多元智能體現在很多方面


這對父母用“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哈佛博士


而且,每種智能都有不同的引導方式


這對父母用“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哈佛博士


給孩子多重頻段體驗,鼓勵他們發現自己的“最優配置”。哪裡有成功的親子教育,哪裡就有愛的火焰在燃燒。

站在多元的角度觀察孩子,引導他們向著適合自己的方向發展。幫他們燃起自信之火,揚起進取之帆,張揚個性,激發創造力,這難道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嗎?!


這對父母用“不務正業”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哈佛博士

讓我們和“貓博士”袁堅一起

認識多元智能的魅力

共同探索孩子更多可能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