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一块钱可以买到什么?

桥139090297


看过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应该记得开头有一个镜头,主人公之一的方登找她爸要了5分钱买了两根冰棍和她弟弟一起吃,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物价基本上就没多大的涨幅,所以60年代和70年代基本上也没什么变化。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像粮食,油,布,肉类等等这些生活必需品,那个时候还是要凭票才能买的,也就是说光有钱还不行,没票这些必需品你也买不到。






渝采风


一块钱能买三十三个笔记本,能买五十支铅笔,能买二十张窗户白纸,进城能吃五顿饭,能买酱油十二斤半,能买食盐七斤半,能买大金星钢笔二支,能割猪肉一斤半,能买白布三尺三寸等等。


十三香47


六十年代,一块钱可以买7一8斤米,一块钱能买50斤白菜,一块钱可以买1斤半猪肉,一块钱可以买近40只鸡蛋……。


龙泉西路皖蜀春酒坊


六十年代因为年纪小对有关花钱的事没啥记忆了,有点印象是小孩基本没有啥零花钱,大人高兴了给点也就是几分钱或者一两毛钱,上一元的基本别想,上小学铅笔三分钱一只,带橡皮头的五分钱一只,三四分钱一张大白纸,大人给叠剪成和课本那样装订成本子,写作业用。

我父亲是教师,每月工资42.5元,全家7口人,父亲的工资在家乡属于高收入了,记得有一年的中秋节,生产队会计和得知我父亲放假回家了,晚上会计和对长到家里找我父亲母亲,说生产队遇到困难了,商量我父母买一只羊,谈了很长时间母亲不同意,会计队长赖着不走,苦口婆心劝说,无奈父母同意了买一只羊,八月十四早上,队长会计和羊倌牵着羊送到家来,听大人说:小羊才一年多,会计说:十块钱卖给你们,我妈妈说:太贵了八块钱就留下,不行牵走,你来我回争经了老半天,最后八块钱成交,不知道这小羊出了多少肉,可是全家人过了个丰盛的节,听母亲说卖了羊骨头,和羊皮,羊肉几乎是白落得。

我是79年参加工作的,我是公路养护维护的工作,单位距离家是110公里,坐班车车费是1.20元,我的工资是33.36,加上野外补助每月开45元左右,自己留15元生活费,往家里必须上交30元,在偏远地区,买肉一斤是几角钱,蛋是几毛钱一斤,凭粮票买一斤面粉大米0.185元一斤,(但是限量的),买一只公鸡,论个买,大一些的最贵的不超过1.50元,小一些的七八毛钱至一块一二之间,这是我经历六七十年代的物价。


拭目以网


75O克猪肉,850牛羊肉,百余公里车票,5.55市斤白面,7市斤大米,1.4市斤花生油,3天半的生活费用,12.5斤醋8.5斤酱油,2O个鸡蛋,100斤萝卜,50斤大葱,8斤苹果30斤地瓜,5O合火柴12.5合鱼烟12.5斤柴油15斤散酒5.6尺花布,5个孩子的压岁钱等。


乡神一号


上世纪60年代大樱桃0.52一市斤,大概可买二斤。我在大连地区住,毛蚬子一分钱或二分钱一斤,可以买70---80斤。刀鱼二角多钱一斤,猪肉一等带皮肉九角钱一斤。但当时工资很少,成年人工作十年八年,也只是每月挣三十几元钱。


jizhuzhang


请准备好,别把你吓趴下喽。

六十年代,俺父母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大概在60元左右。记得他们每人31块。

六十年代的一块钱,可以买到什么东西?根据回忆,大概罗列一下。

  1. 猪肉当时7毛一斤,可以买1.4斤。
  2. 十一盒香烟,勤俭牌,单价9分。
  3. 电影可以看二十场,每场5分。
  4. 江米球一百个左右,1分一个。
  5. 芝麻糖五十个,2分一个。
  6. 乒乓球30个左右,3分一个。
  7. 写字本,十六个,6分一本。
  8. 理发六到七次,一毛五一次。
  9. 糖果五到六斤,每斤两毛左右。
  10. 五斤饼干,两毛五一斤。
  11. 小米十斤以上,一毛一斤。
  12. 公交车二十次以上,每次三分到五分。
  13. 铅笔五十支(带橡皮),二分一支。
  14. 七、八本书,一本一毛五左右。
  15. 玻璃杯十个左右,一个一毛五左右。
  16. 照相四到六次(双人),每次二毛七左右。
  17. 大碗茶五十碗,二分一碗。
  18. 压岁钱一个人,一人一块。
  19. 玻璃叭叭三十个,三分一个。

父母每个月六十元,养育了我们兄妹五人。感恩。


耕然夫



谁是我知心


六十年代一元人民币,可买白面五斤多,一斤一角八分,富强粉四斤二角五分一斤,一级去骨猪肉一斤,牛羊肉各买一斤半,牛肉六角五分,羊肉六角三分,夏天买西红柿一脸盆,秋天买苹果一角八直二角一斤、零白酒九分一两可买一斤多,石家庄扒鸡八角五分一斤,中和轩羊肉蒸饺一元三角一斤四十个,比现在中和轩的饺子个还大。


何庆彬2


六十年代,二三线城市一个一级工人的月工资30~31元,一级普工26.86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工资较高);1960年第一批义务兵(1956年入伍是首批义务兵)转业军人到地方,由兵役局按一级工人标准发两个月补贴金共60元(部队没有发补贴)。当时湖南肉价0.81元一斤,湖南腊肉1.1元一斤,青岛肉价0.79元一斤。六十年代初凭证供应还要排队去挤,到了六十年代未供应才好一点,一碗肉丝面0.2元+2两粮票,金华火腿在当地1.4元一斤,到了上海金华火腿1.8元一斤。宁波、温州煮熟的大螃蟹1元一个(一斤多一个)。看戏、看电影不分剧团档次,票价一律0.2元。出市平信邮票8分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