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民谣不是矫情,而是某一刻它触碰到我的心

说起民谣,总离不开一把木吉他,让人想去流浪。没有绚丽的灯光,没有乐队的伴奏,歌手抱着一把木吉他,在舞台上独自吟唱,营造一种孤独、寂寞和伤感。

有人说民谣的歌词质朴无华,但细读近两年爆红曲目的歌词,总也绕不过 “姑娘,爱情,理想,远方,我总结了一下无非是以下四点:

完不成的理想

到不了的远方

忘不了的过去

睡不到的姑娘


我们听民谣不是矫情,而是某一刻它触碰到我的心


民谣歌手渴望远方,生活永远是残酷的,美好的永远在远方,但是远方就像青春期墙上女明星的画报,那么近又那么远。

民谣总是唱着怀旧的主题,一般来说,人上了岁数才会去怀旧,因为对当下和未来别无所求,问题是,还没老,就开始怀旧,只能说明一点,没有诗和远方。

和远方一样被用烂了的还有姑娘,当下民谣最让人腻味的也是这一点,张嘴姑娘,闭嘴姑娘,好像没有姑娘就睡不了觉。

我们听民谣不是矫情,而是某一刻它触碰到我的心

所以有人说听民谣的人很矫情,甚至听民谣的人都觉得自己矫情,

但仔细一想,你矫情的情绪不也是因为民谣在某一刻触碰了你的心吗。

你矫情的理由是你想起了某些事情,这些事情对你至关重要,让你陷入顾影自怜,迷茫彷徨。

当你矫情的时候至少证明你还没被社会的现实麻木,你依旧有主见和思考。


我们听民谣不是矫情,而是某一刻它触碰到我的心

相比于流行音乐,民谣对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它有一种异于其他音乐的东西,

民谣音乐在这个时代,过于沉溺叙述个人内心的细腻情感,追求微小的自我感受表达,

表达的也是很独特的思想,所以对民谣圈外人来说,讨厌这种音乐一点都不奇怪。


我们听民谣不是矫情,而是某一刻它触碰到我的心

但是很多人听民谣已经不是单纯的听歌了,而是寻找一种情感的共鸣。

也许他们根本就不喜欢音乐,只是在音乐中找到了一点慰藉。

就好像我一直认为两个听民谣的人是不能在一起的,那是两份不同的孤独。

孤独的人不可能在承受自己的孤独的时候再去温暖他人,所以没有听过民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我们听民谣不是矫情,而是某一刻它触碰到我的心

你喝过酒吗?不同的民谣都像是不同的酒。

但结果都会是烂醉。

是不是矫情我们不知道,只是在某一刻它触碰了我们的心

那些你笑讽的矫情,却是我内心真实的情感流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