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這份“音樂啟蒙”指南,就算是零基礎父母,也能培養出音樂娃

自打有孩子的那一刻起,寶媽就開始小心地呵護著肚子裡的寶寶,早早地就開始給孩子進行胎教,一般的寶媽都可能是給孩子聽音樂,想要培養孩子的音樂細胞;有的父母有條件的話就去參加早教課、胎教班,孩子的教育從沒出生就已經開始了,藝術細胞的培養一刻也不能落下。

在以前,我們可能更加註重溫飽問題,但在現今強調素質教育的社會下,父母都渴望孩子能夠在藝術上有所特長,所以總是讓孩子從小就接觸各種藝術課程,例如練習樂器、練習書法繪畫、練習舞蹈等,想著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和素質。

收好這份“音樂啟蒙”指南,就算是零基礎父母,也能培養出音樂娃

家長都期待著孩子能夠發展得更好,如果在藝術方面有天賦就更好,但有的家長就考慮到,自己本身沒有藝術細胞、沒有一技之長,沒有一點音樂基礎,如何才能夠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增強音樂素養呢?

對於一些父母來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們都想著儘可能讓孩子去接受多方面的藝術培養,畢竟在自己在以前是沒有機會的,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或是有所遺憾,都讓孩子從小就早早地參加各種音樂培訓班,讓孩子能夠在音樂方面獲得成長。

但是,對於孩子的"音樂啟蒙",家長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誤解,音樂教育真的需要從小教育?音樂真的都是需要孩子的天賦,後天練習無法彌補?家長沒有音樂基礎,如何給孩子進行音樂教育呢?音樂啟蒙真的很重要,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的音樂教育呢?事實上,對於音樂教育的問題,家長不必操之過急,這是一個自然、長期的過程。

收好這份“音樂啟蒙”指南,就算是零基礎父母,也能培養出音樂娃

想讓孩子擁有藝術細胞不是困難的事情,家長沒有藝術天賦照樣也能做到,家長不要過於擔心。那麼,"音樂啟蒙"真的有必要麼,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何意義?進行音樂教育,家長要注意什麼問題?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的音樂教育呢?我們就來慢慢地解答。

父母不懂音樂就作罷?

很多父母都知道音樂對於孩子的成長有積極意義,但是在說到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的時候,部分家長就出現畏難心理,因為自己本身沒有藝術細胞、音樂素養也不夠,想從小培養孩子的音樂能力卻感覺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才能引導孩子的音樂能力,輕易地就放棄了音樂啟蒙。

其實,音樂啟蒙並不是專業的音樂教育,家長如果有專業的音樂素養自然是好事,要是家長完全是音樂零基礎也沒有關係,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來彌補自身的音樂能力,慢慢地培養孩子的音樂能力。音樂啟蒙不僅僅是音樂能力的鍛鍊,對於孩子成長有積極意義,家長不要輕易放棄。

收好這份“音樂啟蒙”指南,就算是零基礎父母,也能培養出音樂娃

強化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音樂對於人體有神奇的調節作用,穩定情緒和心態,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進而影響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讓孩子能夠更好地應對情緒問題。

增強孩子的記憶能力。音樂能刺激大腦發育,激活大腦的記憶區域,能夠強化孩子的記憶能力。在練習音樂的過程中,需要孩子調動全身的機體能力,如眼力、手力,更重要的還是腦力等多方面的綜合協調,需要孩子強大的記憶能力來支撐。

音樂能讓孩子懂得專注。音樂有多種音符協調構成,一點點小變化都會帶來感受的大變化,也就需要孩子高度集中去感受音樂本身的變化,在音樂的內容、情感的轉化中去感受音樂的細節,慢慢地就訓練了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能夠更好地集中。

收好這份“音樂啟蒙”指南,就算是零基礎父母,也能培養出音樂娃

家長要警惕這些音樂啟蒙誤區

音樂啟蒙真的就是培養孩子的音樂能力麼?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畢竟音樂啟蒙對於孩子的成長有重要意義,並不是單純音樂能力方面。家長進行音樂啟蒙的時候,要注意這些音樂啟蒙誤區,不要在音樂啟蒙路上走偏。

1、孩子沒有天賦就不用音樂教育。

有的家長說到自家的孩子沒有藝術細胞,平時上音樂輔導班都沒有多大的進步,認為孩子在音樂學習方面沒有天賦,因此也就放棄了孩子的音樂教育。其實,音樂啟蒙並不是以天賦為基礎的,而是需要後天的努力和氛圍,需要外界的引導和耐心等待,這樣子孩子就能獲得音樂素養的提高。

2、孩子不走藝術道路就沒必要。

有的家長認為,如果孩子不是真的對音樂、藝術道路感興趣,那麼就沒有必要把時間、金錢等浪費在這方面,畢竟藝術的培養是一大筆投入,需要家長財力和精力支持。事實上,音樂啟蒙並不是完全專注在音樂能力上,而是對於孩子自身綜合發展的積極作用,例如調動孩子的多感官能力,強化孩子的記憶能力,提高孩子的專注力等,對於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有積極作用。

收好這份“音樂啟蒙”指南,就算是零基礎父母,也能培養出音樂娃

音樂還能給孩子情緒上的支撐,讓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有發洩的去處,提高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也有不錯的作用,讓孩子能夠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3、音樂教育就是接觸專業的樂器。

很多父母對於音樂學習都存在狹義的理解,認為學習音樂就是讓孩子接觸各種專業的樂器,例如鋼琴、小提琴等,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我們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主要是練習樂感,讓孩子感受音樂的氛圍,不一定需要專業的樂器,而是可以是生活中常見的,例如玩具鼓、沙鼓等兒童常見的小玩具,也可以播放音樂讓孩子隨著音樂搖擺,這些都是音樂啟蒙。

想要培養孩子的音樂細胞,家長可以這樣做

音樂啟蒙並不是讓孩子成為音樂天才,而是讓孩子接觸音樂,感受音樂的力量,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很多積極意義。想要培養出音樂娃,零基礎的家長可以學學這些技巧。

收好這份“音樂啟蒙”指南,就算是零基礎父母,也能培養出音樂娃

1、陪伴著孩子一起學習。

家長不要因為自己沒有音樂能力就感到丟臉,不敢讓孩子去接受音樂教育,而是要擺正心態,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畢竟我們也不是完人,總也有不足之處,所以我們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學習音樂,見證我們和孩子共同的成長。在陪伴的過程中,還能夠增強親子交流,讓孩子更加願意參與其中。

2、創造良好的音樂氛圍。

事實上,想讓孩子接受音樂啟蒙,除了讓孩子參加各類音樂輔導班,最重要的還是得有合適的音樂啟蒙氛圍。無論是"胎教音樂",還是在家裡播放音樂,這些都是良好的音樂啟蒙。

大自然就是好老師,世界萬物都能創造出神奇的聲音,如蟲鳴鳥叫、流水、雷鳴閃電等,這些都是不錯的音樂啟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融入音樂,營造出各式的音樂環境,讓孩子隨時隨地的感受到音樂,無形之中去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

想要讓孩子成為音樂高手是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這是一項大任務,不僅需要家長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興趣,畢竟興趣才能引導孩子堅持下去。家長能做的就是讓孩子在良好的氛圍中去感受音樂,不要強迫孩子,而是讓孩子去選擇,畢竟這是孩子的人生,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支持、呵護他們的成長!

我是小D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