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歌作品必須具備哪些要素?

凡客紅塵


要寫出一首好的新詩,要在思想、句式和音律三個方面下功夫。思想是新詩的神,句式和音律是新詩的形,形神兼具,詩歌才有生命力。

經過千餘年的文化積澱和語言錘鍊,舊詩的格律和修辭已十分成熟,甚至成了顛撲不破的金科玉律了。而新詩出現至今不過百年,加上新詩形式活潑,表達語境多樣,故一直未有統一的樣式,看法和爭議較多。

但既然是詩歌,思想、句式和音律這三個要素不可或缺。思想層次決定了句式使用,句式要求特定的頓挫押韻來配合,才能有朗朗上口的“閱讀美感”襯托意境。最後,靈感迸發才是創作的直接動力。如果靈感來了,不妨寫一寫吧,或許一首好詩就這麼簡單蹦出來的。[耶][耶]

——睡醒的熊 2020.03.12



睡醒的熊


我認為現代詩這樣隨便可以形成,既沒有規例,也沒有什麼技巧!而都是一些神經質的東西,一個亂七八糟的夢境,一種幻覺,一種根本不得調的語法,一驚一咋好文章,所謂的意境!一個白話連篇的文章,既不押韻,又無平仄,你可以說是暗韻!說明是一個非常荒唐的東西,在評定中你可以說他好,也可以說你好,你可以把垃圾當寶,你可以把長篇小說當詩來評定!

所以詩人圈裡面出現了這麼多的精華文章,多數是現代詩。因為它沒有標準,隨編輯的感悟!而其它的一律按規矩辦事,”公事公辦”,稍有差錯也只能當一些雜文看待,因為他認為是按老祖宗延留下來的規則!”照章辦事堂堂正正”???

我認為之所以宋詞這樣受人尊敬和愛戴,是因為有規有矩,有名牌號有格式,有韻律!

如果詩人圈是為現代詩而開辦的,那你也要把握些分寸,也象宋詞那樣立些規矩,讓人刮目相看,讓人敬佩讓人服貼!!!


鎮浪1054355145656


一首好詩應具有七個要素:立意深、構思巧、形象美、感情真、意境高、語言新、手法巧。

(一)思想內容的集中性。詩歌是一定的社會生活的最集中的表現。“意思猶五穀也,文,則炊而為飯;詩,則釀而為酒。”(吳喬《圍爐詩話》)詩歌思想內容的集中性主要體現在:它是通過創造意境(詩的形象)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意境,就是內情與外景的水乳交融,情理、形神的和諧統一,就是具有強烈感染力和啟示力的富於詩味的藝術世界。

(二)表達方法的抒情性。詩歌是一種抒情的文學樣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毛詩序》)詩貴真情。“沒有感情,就沒有詩人,也沒有詩歌。”(別林斯基)“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白居易)“詩的創作貴在自然流露。詩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當摻以絲毫的矯揉造作。我想新體詩的生命便在這裡。”(郭沫若)詩歌的抒情與其他文學樣式的抒情相比較,其表現特別強烈。

(三)語言形式的音樂性。詩是最富音樂性的語言藝術。“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毛詩序),和諧的音韻,鮮明的節奏,是詩歌區別於其他文學樣式的一個基本特點。馬克思說: “既然你用韻文寫,你就應該把你的韻律安排得更藝術一些。”魯迅要求:“新詩先要有節調,押大致相近的韻”。總之,詩的本質是:通過精心製作的語言,形象地表現獨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從特殊中顯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覺世界和情感世界達到和諧與統一。



2020貨常在


一首好詩應具有七個要素:立意深、構思巧、形象美、感情真、意境高、語言新、手法巧。

(一)思想內容的集中性。詩歌是一定的社會生活的最集中的表現。“意思猶五穀也,文,則炊而為飯;詩,則釀而為酒。”(吳喬《圍爐詩話》)詩歌思想內容的集中性主要體現在:它是通過創造意境(詩的形象)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意境,就是內情與外景的水乳交融,情理、形神的和諧統一,就是具有強烈感染力和啟示力的富於詩味的藝術世界。

(二)表達方法的抒情性。詩歌是一種抒情的文學樣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毛詩序》)詩貴真情。“沒有感情,就沒有詩人,也沒有詩歌。”(別林斯基)“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白居易)“詩的創作貴在自然流露。詩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當摻以絲毫的矯揉造作。我想新體詩的生命便在這裡。”(郭沫若)詩歌的抒情與其他文學樣式的抒情相比較,其表現特別強烈。

(三)語言形式的音樂性。詩是最富音樂性的語言藝術。“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毛詩序),和諧的音韻,鮮明的節奏,是詩歌區別於其他文學樣式的一個基本特點。馬克思說: “既然你用韻文寫,你就應該把你的韻律安排得更藝術一些。”魯迅要求:“新詩先要有節調,押大致相近的韻”。總之,詩的本質是:通過精心製作的語言,形象地表現獨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從特殊中顯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覺世界和情感世界達到和諧與統一。



閒情偶記生活點滴


新詩歌仍然是詩, 只是在表現形式上與傳統的古詩詞不同罷了,所以,它必須具備一下三個特徵:

一、清晰的意境。你的詩必須具備使人能夠充分想象的形象和空間,而不是混亂堆積的意象,更不是一些蒼白的形象的羅列,讀了半天,不知道你說了些什麼。

二、語言的高度凝鍊。白開水一樣的語言絕不是詩的語言,磨磨唧唧的肯定不是詩。詩的語言特別講究形象、詩化和凝鍊。

三、內在的韻律。新詩可以不押韻,但是有其內在的韻律,讀著琅琅上口,很舒服。



王振普486


  詩(或詩歌,下同)的要素,或曰有三種、四種、五種,有的甚至認為詩的要素有十二種。

我琢磨以為,詩有六個最基本的要素,缺一則不是詩,多一個則是贅言。

這六個基本要素是:境新、意雅、情感、語新、凝鍊、樂感。

這六個基本要素也可以說是詩歌的本質。

——境新,指一首詩歌必須有意境,而且這個意境必須新穎。如重複前人的意境則不屬於獨創的詩。對於意境來說,無論時空有多大的跨域,無論經歷多少代詩人,只有第一首,沒有第二首。

——意雅,指詩的思想內涵雅正美好。意雅是人性美、人格美的體現。詩格即人格。詩歌的雅正應做到“四不”:不歌頌邪惡,不張揚暴力,不縱橫私慾,不久吟哀傷。

意雅可以重複,不過時空、語言、心境有變化。例如“善”、“愛”、“恨”的內容永恆,內涵沒有變化,但必須有形式和角度上的變化。

——情感,指詩歌創作要傾注作者的真情實感。人的情感因為秉性不同、生活處境不同、閱歷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對同樣的事,同樣的人,同樣的物,有可能認識千差萬別,這就使世界具有了多樣性和豐富性,也會使詩歌呈現異彩紛呈的狀態。

——語新,指詩歌創作必須是作者自己獨創的語言。前人的語言更好是化用而不直接借用。

——凝鍊,指詩歌語言對事物的高度概括、高度集中、高度濃縮,精練、精粹。詩歌語言一般採用節奏鮮明的短句而不用長句,慎用虛詞、連詞。

——樂感,指詩歌語言必須具備音樂性。要讓讀者感到“內韻”即情緒流動或波動的起起伏伏與喜怒哀樂,同時又要感到漢字音韻的抑揚頓挫,即句末押韻與格律詩的平仄。

與其它文體比,真正與其它文學體裁有重大區別的是語言凝鍊和樂感。因為美好的思想內涵、誘人的意境、豐富的情感、新穎的語言在散文等文學體裁中也可以發現。儘管如此,但創作一首詩和欣賞一首詩必須考慮這六個基本要素。

這六個基本要素,並非是孤立的,是相互聯繫的一個整體。好的意境往往能達到高的境界與優美的情景,而好的意境與情景又往往和美好的思想內涵緊密相依,產生在美好境界、美好情景、美好思想基礎上的情感也必定是美好的。

在六個基本要素裡,語言佔了三個,即語言新穎,語言凝鍊,語言具有樂感。將其從不同角度分開來說,是突出其語言的重要性,不僅要講的話很多,而且語言的成敗決定詩的成敗。即是說,這兩個要素亦密切相關,創作鑑賞都要放在等同的位置。語言表述的角度新穎,但囉嗦、拖沓,仍然不是詩性的語言。

具有樂感的語言是詩歌的語言,是詩歌文體獨有的。詩歌語言的樂感和凝鍊互為聲勢,互為相生,樂感有助於凝鍊,凝鍊有助於樂感。如風火相助,風助火威,火借風勢。凝鍊的語言,可發出金石般的音樂之聲;而感覺錚錚之聲,又嘆息語言的凝鍊。

一般研究詩歌的要素,將“形象”納入其中。細細思忖,一切藝術都是塑造的形象或聲音。再說,詩的“境”中、語言中自有形象。形象不過是詩的本質的載體,詩人藉助形象傳達自己的情志。因而,形象屬於詩的“外衣”而不屬於詩的本質要素。“形象思維”乃指創作方法,亦不屬於詩的要素。

有的論者把“意象性”作為詩歌的要素之一,認為“意象性是詩歌藝術最本質的規定性之一”。“意象性”實際上就是指的“意象”,也就是詩人寄寓情志的“物象”,和前段議論的“形象”可以看住是一回事。因而不能成為詩歌的要素。形象也好,“意象”也好,不過都是詩人藉助外物“發言”,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是手段而不是本質。

有的把“韻”與“味”亦歸於詩歌的要素。“韻”指“韻味”,“味”指“詩味”。這兩個概念仍然屬於鑑賞的範疇,而不屬於創作的範疇。“韻”和“味”都蘊藏於詩人創造的意境、情景、境界、詞句和思想情感之中,“韻”與“味”往往要欣賞者在品嚐、咀嚼的過程中才能感覺到,而詩人往往渾然不覺。

有人把詩歌的分行亦作為詩歌的要素。其實這是指文體的形式,不是本質,亦如散文、小說、戲劇一樣。何況,有的詩歌並不分行排列。如果一首詩朗誦出來,也看不見“分行”排列。“分行”排列只是書寫或印刷文本呈現的形式。

有人將“韻”與“律”分開,作為詩歌的三大要素中的兩個(還有一個是“味”)。該處所指“韻”為句末韻,“律”指格律詩中的平仄。“韻”與“律”都屬於音樂的範疇,不宜分開。

有的還把比喻、誇張、擬人等諸多修辭手法統統納入詩歌的要素,這是把詩歌的本質與創作詩歌的方法混為一談,缺乏科學的辨析與把握。

理解和把握詩的六個基本要素,是創作一首詩和鑑賞一首詩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則難以談詩的創作與鑑賞


攀閱


詩言志,歌詠言。要寫好現代詩,首先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不要矯柔造作。要有節奏感,音樂感。語言要精煉,要大致押韻。既要多讀新詩佳作,也要多讀唐詩宋詞,吸取內容和語言精華。


江上俠chenxiliang


詩(或詩歌,下同)的要素,或曰有三種、四種、五種,有的甚至認為詩的要素有十二種。

我琢磨以為,詩有六個最基本的要素,缺一則不是詩,多一個則是贅言。

這六個基本要素是:境新、意雅、情感、語新、凝鍊、樂感。

這六個基本要素也可以說是詩歌的本質。

境新,指一首詩歌必須有意境,而且這個意境必須新穎。如重複前人的意境則不屬於獨創的詩。對於意境來說,無論時空有多大的跨域,無論經歷多少代詩人,只有第一首,沒有第二首。

意雅,指詩的思想內涵雅正美好。意雅是人性美、人格美的體現。詩格即人格。詩歌的雅正應做到“四不”:不歌頌邪惡,不張揚暴力,不縱橫私慾,不久吟哀傷。

意雅可以重複,不過時空、語言、心境有變化。例如“善”、“愛”、“恨”的內容永恆,內涵沒有變化,但必須有形式和角度上的變化。

情感,指詩歌創作要傾注作者的真情實感。人的情感因為秉性不同、生活處境不同、閱歷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對同樣的事,同樣的人,同樣

語新,指詩歌創作必須是作者自己獨創的語言。前人的語言更好是化用而不直接借用。

凝鍊,指詩歌語言對事物的高度概括、高度集中、高度濃縮,精練、精粹。詩歌語言一般採用節奏鮮明的短句而不用長句,慎用虛詞、連詞。

樂感,指詩歌語言必須具備音樂性。要讓讀者感到“內韻”即情緒流動或波動的起起伏伏與喜怒哀樂,同時又要感到漢字音韻的抑揚頓挫,即句末押韻與格律詩的平仄,與其它文體比,真正與其它文學體裁有重大區別的是語言凝鍊和樂感。因為美好的思想內涵、誘人的意境、豐富的情感、新穎的語言在散文等文學體裁中也可以發現。儘管如此,但創作一首詩和欣賞一首詩必須考慮這六個基本要素。

這六個基本要素,並非是孤立的,是相互聯繫的一個整體。好的意境往往能達到高的境界與優美的情景,而好的意境與情景又往往和美好的思想內涵緊密相依,產生在美好境界、美好情景、美好思想基礎上的情感也必定是美好的。

在六個基本要素裡,語言佔了三個,即語言新穎,語言凝鍊,語言具有樂感。將其從不同角度分開來說,是突出其語言的重要性,不僅要講的話很多,而且語言的成敗決定詩的成敗。即是說,這兩個要素亦密切相關,創作鑑賞都要放在等同的位置。語言表述的角度新穎,但囉嗦、拖沓,仍然不是詩性的語言。

具有樂感的語言是詩歌的語言,是詩歌文體獨有的。詩歌語言的樂感和凝鍊互為聲勢,互為相生,樂感有助於凝鍊,凝鍊有助於樂感。如風火相助,風助火威,火借風勢。凝鍊的語言,可發出金石般的音樂之聲;而感覺錚錚之聲,又嘆息語言的凝鍊。

一般研究詩歌的要素,將“形象”納入其中。細細思忖,一切藝術都是塑造的形象或聲音。再說,詩的“境”中、語言中自有形象。形象不過是詩的本質的載體,詩人藉助形象傳達自己的情志。因而,形象屬於詩的“外衣”而不屬於詩的本質要素。“形象思維”乃指創作方法,亦不屬於詩的要素。

有的論者把“意象性”作為詩歌的要素之一,認為“意象性是詩歌藝術最本質的規定性之一”。“意象性”實際上就是指的“意象”,也就是詩人寄寓情志的“物象”,和前段議論的“形象”可以看住是一回事。因而不能成為詩歌的要素。形象也好,“意象”也好,不過都是詩人藉助外物“發言”,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是手段而不是本質。  

有的把“韻”與“味”亦歸於詩歌的要素。“韻”指“韻味”,“味”指“詩味”。這兩個概念仍然屬於鑑賞的範疇,而不屬於創作的範疇。“韻”和“味”都蘊藏於詩人創造的意境、情景、境界、詞句和思想情感之中,“韻”與“味”往往要欣賞者在品嚐、咀嚼的過程中才能感覺到,而詩人往往渾然不覺。

有人把詩歌的分行亦作為詩歌的要素。其實這是指文體的形式,不是本質,亦如散文、小說、戲劇一樣。何況,有的詩歌並不分行排列。如果一首詩朗誦出來,也看不見“分行”排列。“分行”排列只是書寫或印刷文本呈現的形式。 有人將“韻”與“律”分開,作為詩歌的三大要素中的兩個(還有一個是“味”)。該處所指“韻”為句末韻,“律”指格律詩中的平仄。“韻”與“律”都屬於音樂的範疇,不宜分開。

有的還把比喻、誇張、擬人等諸多修辭手法統統納入詩歌的要素,這是把詩歌的本質與創作詩歌的方法混為一談,缺乏科學的辨析與把握。

理解和把握詩的六個基本要素,是創作一首詩和鑑賞一首詩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則難以談詩的創作與鑑賞。



Mr張先森說


一是真實宜人的感情,二是貼切新奇的形象,三是鏗鏘清新的語言。有人說,好詩還具有“深層雋永的託意”;因此,託意應列為第四要素。


wmj自強


帖近生活,感情豐富,言筒意濃,上下對仗,歌頌性強,富有時代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