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人生的成敗興衰,濃淡緩急,無不體現在對分寸的把握之中。做人有分寸,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有尺度,是人生的最大學問;把握做人的分寸,掌管做事的尺度,日積月累,才能在分寸間求得人生的高度。分寸,是人生的關鍵。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曾國藩是春秋戰國時代曾子的七十世孫。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他因為在學問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備受後世推崇。讀懂曾國藩人生“六戒”,就學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當今絕大多數男人總是想著要成功,要飛黃騰達,卻沒有辦法,總是碌碌無為,不如多學學曾國藩,曾國藩有一個成功的秘訣: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第一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為別人小的缺點就忽視他的優點,不要因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別人的大恩。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人只要做事就會犯錯,這兩句話都是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一點小過失,一點道德上的小瑕疵,一點小恩怨,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恩情。

《禮記》上說,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意思是喜愛一個人而知道其缺點,厭惡而知道其優點。這就是告誡我們,在待人接物的時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觀、公正地看待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第二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一件事情大家都覺著有利可圖,那就不要去做;如果一個東西大家都在爭奪,那就別去湊熱鬧了。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有害。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而這句話的智慧,恰恰就是我們現在常常會犯錯誤。

國內現在的做事風格,不管是教育,還是商業生活等各個方面,追求的都是“一股流模式”,大家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反正不能落下就是了,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比身邊的人落後。最終的結果都是大家相互磕得頭破血流,誰也吃不飽睡不好。

第三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利益,往往是眾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誰獨佔了利益而不與大家分享,那麼一定會招致怨恨,甚至成為眾矢之的。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謀劃事情,一定要跟有主見的幾個人一起,而不要與眾人一起謀劃事情。因為謀求大事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與氣度,自己看準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別人商量,反倒麻煩。如果別人見識低下,心胸狹小,氣度平凡,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七嘴八舌,會動搖你的意志,也會破壞你的信心和情緒。並且,還可能會被有心人加以利用,造成失敗!

第四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談論他人的缺點不足,就是掩飾自己的短處;誇耀自己的長處就是忌恨別人的優點。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經常說別人短處的人,經常誇耀自己長處的人,可以說是“存心不厚,識量太狹。”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漢高祖劉邦曾經隨便和韓信討論各位將領的才能。劉邦問道:“像我自己,能帶多少士兵?”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帶十萬人。”劉邦說:“那對你來說呢?”韓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韓信後來被殺,不能說與他這種性格無關。

曾國藩這句話的意思,入目三分地畫出了可這種人的精神肖像。那種經常談論別人缺點的人,內心其實是藉此在掩飾自己的缺點;經常誇耀自己長處的人,內心其實是嫉妒或者想掩蓋別人的長處罷了。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庸人,就是普通人,一般的人。對於一般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才氣,只有勤奮工作才能成就事業,所以最忌諱一個“懶”字。。而那些有才的人呢,雖然可憑才氣走捷徑,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自大,故步自封,不肯向別人學習,這也是容易失敗的。

曾國藩是勤勞的好例子,他其實並不聰明,但是卻能以“勤”成就大學問和大事業,可以說正是普通人的榜樣。而如項羽、李自成等,佔盡天時地利,卻因為驕傲而敗亡。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第六戒: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閱歷和識見,並以才能作為輔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於人的謀劃,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看時機會不會來到。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曾國藩明確告訴我們,辦大事要以“識”為主,才氣、才能不過是輔助罷了。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難以成就大事。當然這裡的“識”,不單單指知識,更指的是經驗和見識。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而“人謀居半,天意居半。”則是說,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抱著“盡人事以聽天命”的態度。不要因為有自己不能左右的的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為自己努力了,最終卻失敗了而去怨天尤人。

曾國藩:分寸,是人生的關鍵

古人的智慧,真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放在現代仍然不會過時。

因為這些俗語,都是講述了人性之間醜陋的一點,而只有讀懂了古人的處世智慧,在處理問題上才有了借鑑的思路。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被稱為“古今第一完人”的曾國藩,就掌握了這個思維方式。他之所以能夠成為晚清名臣,成為立德,立言,立功的“聖人”,靠的就是他不僅懂得向高人低頭,也懂得向小人避讓,這就是他的處世智慧。

而這些智慧是他從哪裡知道的呢?其實,曾國藩能有如此的成就,這其中的功勞,離不開馮夢龍寫的一本“奇書”——《智囊全集》。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曾國藩說:“每當夜深入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

除了故事本身的引人入勝,馮夢龍在敘述文字之後的點評也是亮點十足。幫助你更好的理解其意,也體現出了馮夢龍自己的政治觀點或人生態度。

《智囊全集》為什麼這麼有魅力呢?是誰寫的?

這本《智囊全集》是馮夢龍的畢生之作,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進去,就連馮夢龍自己也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書中共收錄自先秦到明代的智慧故事共近2000則,大都信而有徵、查而有據,也被稱作是“小資治通鑑”

但是它比資治通鑑也有意思多了!而且裡面包含的智慧也更讓人驚豔!

在每一則有趣的故事後面,馮夢龍還會加上自己的見解,這也是研究歷史最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難怪也有人說這套書,“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也想要吸取書中智慧,但又怕看不懂的朋友,建議選擇有全部馮夢龍評價的白話文版本,我看的《智囊全集》就是這樣,還由中華文化大講堂做了註釋、講解,所以對比其他版本註釋要更詳盡也更容易讀懂。

平時看看《智囊全集》,感覺哪怕是閒暇時的翻閱,也變得很有意義。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憑藉不是人脈金錢,務必要通透人生六戒

上下兩冊只要79元錢,對很多人來說連兩包香菸的價錢都不夠,卻能換來豐富的人生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