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群專欄|疫情對2020年傳統經銷生意催生的變化和商機

作者 :王冠群簡介:快消品營銷商學院院長、《聚焦》作者、現任贏銷力諮詢總裁


一、機會在哪裡?

疫情毫無疑問是危機,危機,有危險,也有機會。機會在哪裡?

洞察商機首先要搞清楚疫情對2020年經銷生意催生了哪些變化。

我們首先來分析疫情對全行業,對快消品,對食品飲料的影響重傷程度:

王冠群專欄|疫情對2020年傳統經銷生意催生的變化和商機


王冠群專欄|疫情對2020年傳統經銷生意催生的變化和商機


王冠群專欄|疫情對2020年傳統經銷生意催生的變化和商機

結合這些重傷排名,贏銷力諮詢團隊對36家商超和120家連鎖便利進行了調研,發現以下變化和商機:


二、疫情對品牌大單品,大中型企業影響相對較小。

自2020年1月23號開始,全國進入封路、封村、封社區模式。很多社區為了確保居民不被感染,一家只發放一張出入證,每隔3天允許一家派出一個人出門採購生活必需品。

消費者在出門之前把要買的東西全部列出了清單,到超市後直奔貨架,買完就走。這就是標準的理性購物。

理性購物有一個關鍵詞:購物菜單。一個品類正常儲存在人類的大腦中的品牌是三個,首選是品類第一品牌。要麼是全國性品牌,要麼是地頭蛇品牌。

比如買紅燒牛肉麵首選康師傅,買酸菜面首選統一,買非油炸方便麵首先五穀道場,買掛麵首選克明,買榨菜首先烏江,買白色巧克力蛋糕首選唇動,買麥麗素首選金絲猴,買牛軋糖首選馬大姐,買杏仁露首選露露,買豆瓣醬首選鵑城、買功能飲料首選紅牛,買葡萄糖飲料首選經口。

贏銷力諮詢團隊的終端調研驗證了這個理論,很多知名品牌的非核心產品銷量遠遠不如核心大單品銷量。非知名品牌銷量更慘不忍睹!

非知名品牌平時在超市主要靠推廣,一推廣就有銷量,不推廣幾乎沒有銷量。

推廣其實就是增加消費者感性購物幾率,推廣就是做品牌沉澱。

也驗證了一個理論:品牌就是知名度+美譽度,意味著消費信任和首選。

大企業必有核心大單品,大企業必有知名品牌產品。大企業抗風險能力相對比較強,不會因為這次疫情倒閉。而且政府會催促大企業復工。

小企業基本沒有大單品,也就沒有認知符號,抗風險能力較弱,一旦沒有推廣,沒有價格優勢或者特殊時期價格不敏感時,銷量就會斷崖式下滑。

這幾年很多經銷商因為品牌產品利潤低放棄了代理,甚至出現品牌產品找不到代理商的局面。這是不是商機?

作為經銷商,評估一下,你代理的產品中有沒有知名大單品,你有沒有和大中型企業合作?你合作的企業發展趨勢是向上還是向下的?

經銷商的規模、地位與你合作的企業、代理的品牌是成正比的。

王冠群專欄|疫情對2020年傳統經銷生意催生的變化和商機

三、疫情對單品類經銷商影響較大,對多品類經銷商影響較小。

如果你只做禮盒產品代理、低溫短保產品代理,只供餐飲產品代理代理、只做白酒產品代理,那這次疫情你就中獎了,很有可能一部分會倒閉。

在中國經銷商群體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多數經銷商只做某個品牌或者某個品類經銷商。比如代理糖果的只做糖果,代理烘焙的只做烘焙,代理白酒的只做白酒,代理方便麵的只做方便麵,代理IP產品的只做兒童產品,代理調味料的只做調味料。美其名曰,精準,聚焦。

這在生意前期是正確的,但到了中後期,就限制了生意的發展。

一個企業要發展遵循路徑:大單品→大單品群。

一個經銷商也一樣。

大單品群就是產品組合,同一品類不同檔次產品組合,不同品類產品組合。

產品組合可以解決兩個問題:

1、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單一品類淡旺季往往很明顯。

2、渠道、倉庫、車輛、人員等資源運用最大化。


渠道是是共用的,渠道就像高速公路,路修通後,只跑一輛車就浪費。

贏銷力小夥伴調研的1000名經銷商中,130多個銷量不受影響的要麼是米麵糧油經銷商,要麼是多品類經銷商。

其中28個同期翻倍的都是多品類經銷商,應了一句話:東方不亮西方亮。

王冠群專欄|疫情對2020年傳統經銷生意催生的變化和商機

四、競爭路徑發生了變化,擠壓式增長成為常態。

經銷商這個群體誕生於1978年後,經銷商的變化是隨著產品需求變化而變化的。

產品需求路徑:產品稀缺(2000年前)→產品豐富(2012年)→產品過剩(2017年)。

經銷商發展路徑變化:坐商(2000年前)→行商(2012年)→服務商(2017年)→品牌平臺商。

伴隨這兩個變化,競爭路徑也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增量競爭(一起增長)到存量競爭(消費需求相對穩定,需求總量不增長),由過去的普遍性增長(幾乎所有的經銷商都在增長)到擠壓式增長:我的增長建立在競爭對手下滑的基礎上。

這次疫情會有一批經銷商倒下,你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增加你的銷量?如何抓?

王冠群專欄|疫情對2020年傳統經銷生意催生的變化和商機

五、疫情催生銷售渠道發生了鉅變。

渠道一直在不斷演化,有意思的是歷次渠道大變革都是由外力在推動。我們先看一下渠道演化路徑圖(王冠群專利分析)

王冠群專欄|疫情對2020年傳統經銷生意催生的變化和商機

從渠道演化上我們可以得出三個結論:

1、渠道演化的動力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國家改革,比如供銷社到流通渠道的誕生。一個是市場變革。

2、渠道演化從單一渠道,到多渠道,再到渠道碎片化。

3、出現一個新渠道,必然會影響老渠道。

就像高鐵出現了影響的不僅僅是綠皮火車,還影響600公里內的飛機航線,以及長途大巴。

回顧這40年,生命力最強的就是流通渠道,2000年前談渠道就是談流通渠道。

這期間誕生的商超、連鎖便利嚴格意義上就是流通渠道的細分和升級,面積再大一些,管理再專業一些而已。本質上都屬於線下渠道。

肺炎疫情下,流通渠道完全停擺,強制關門。至少50%的銷量沒有了,而且是一個月,甚至更長。

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電商渠道,2008年第一個雙十一電商渠道爆發。

通常春節是電商渠道的淡季,小店打烊,物流放假。

今年春節到現在,電商出現小旺季,小店照常營業,順豐、京東春節不休,但由於其他物流停擺,電商並沒有出現井噴現象。

疫情不僅推動了電商春節期間的銷售,也催生了社區分銷,可以肯定的說,社區分銷是今年春節最大的贏家。

封路、封村、封社區,產品如何到消費者手中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社區分銷不僅解決了電商的配送問題,也解決了傳統營銷的分銷問題。

社區分銷是通路精耕的升級,通路精耕是掃街模式,掃的是店。社區分銷掃的是人,以地域為單位的熟人。區別於通路精耕的是工具:採用APP下單(線上模式),配送到人。

這一模式不會隨著疫情的結束而結束,即便疫情結束也會得到蓬勃發展。

王冠群專欄|疫情對2020年傳統經銷生意催生的變化和商機

六、疫情催生銷售模式發生了鉅變。

銷售模式指的是產品通過某種方式,送達消費者手中,完成“製造→流轉→消費者→售後跟進”這樣一個完整的環節。

營銷原來有兩個空間:線上、線下,現在變成三個空間:線上、線下、社群。

傳統營銷是抄單車配到店模式,經銷商通過鋪貨車把代理產品送到店就完成了銷售。電商是通過平臺下單,物流統倉配送到家完成銷售。

社區分銷是傳統營銷和電商的結合,核心是社群,也就是線上與線下的連接,通過APP下單,完成銷售。

社區分銷是以人為核心(團長或者分銷商)。比電商更快捷,比傳統營銷服務更好。

社區分銷也是到家模式,是同城到家,不但解決了便利性問題,還解決了認知、信任和最後500米服務問題。

所有營銷是圍繞人去展開的,人在哪裡,生意就在哪裡,營銷就在哪裡。

消費者在兩個空間生活:

1、地理空間:居住的社區,村莊。

2、虛擬空間:網絡社群(微信群、其他群)。


社區分銷既解決了地理空間的銷售問題,又解決了虛擬空間的銷售問題。

王冠群專欄|疫情對2020年傳統經銷生意催生的變化和商機

七、疫情之後,你能不能抓住商機?

潮水退去,才發現誰在裸泳。

一場疫情,把很多企業和經銷商打回了原型。

經濟上行時,無所謂能力,豬都能飛起來。

經濟下行時,方顯英雄本色。

豬的時代過去,鷹的時代到來。

鷹的特點:自己飛翔,獨立生存。可以藉助風力,也可以逆風飛翔。風越大,它飛的越高。

疫情之後,你能不能抓住商機,逆風飛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