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民族的“大河劇”

談及日本大河劇,我們時常會將其與日本“大和民族”或“大河小說”混淆。大河劇名稱的由來與大和民族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日語中大河劇的拼寫組成為“大河ドラマ”,而大和民族的拼寫則為“やまとみんぞく”,從詞組拼寫上即可看出二者並非是同一事物。再談大河小說,其發源於法國,羅曼羅蘭著的《約翰·克利斯朵夫》被認為是其開山鼻祖。大河小說主旨即反應時代的洪流,通過描寫個人或家族的經歷來反映其所處時代的變遷。而日本大河劇,只是將大河小說的概念進行延伸,其內容並非由大河小說改編而來。


大和民族的“大河劇”

大河劇的概念

大河劇是NHK(日本放送協會にっぽんほうそうきょうかい)製作的一部電視系列連續劇,節目自1963年開播以來走過了54年的歷程,共產出56部作品。大河劇於每週末晚間播出,劇集真實還原了日本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蹟,每部作品基本持續播出一年時間。作為一部衍進了半個多世紀的電視劇系列,大河劇的發展創新經歷了風雨變化的歷練。

大和民族的“大河劇”

環顧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日本媒體環境,電視媒體以其傳播性廣,費用低廉的優勢迅速走入日本民眾的生活。但是由於電視媒體起初發展的不成熟,其製作水平無法與電影相媲美,曾一度被冠以“膚淺”、“鄙薄”的稱號。為了改變民眾對電視節目製作粗糙、內容空洞的偏見,曾就任日本藝術文化局局長的長澤泰治先生於1961年向日本NHK電視臺提出要求,希望能創作幾部長篇的電視劇。正是在這樣的訴求下,大河劇的最初構想誕生了。日本首部大河劇《花之生涯》於1963年製作完成,播出後首集就取得25.6%的高收視率。


大和民族的“大河劇”


在其後的4年間,NHK以“大河劇”這一名稱,以每年一部的頻率再推四部劇集,初步形成了大河劇的風格定位,贏得了口碑,也獲得了比較高的收視率。大河劇系列從1963年開始至今已經拍了56部作品,該系列以其製作規模龐大,出演人數多,情節紛繁複雜,故事整體氣魄雄偉著稱,由此被命名為“大河”系列劇,成為NHK的名牌“商標”。NHK作為日本惟一的國營電視臺,始終要保持嚴肅公正的立場。大河劇也秉承了這一作風,以製作精良和考證嚴謹在日本民眾的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其中大河劇精良製作的獨特之處尤為表現在對演員全方位的選擇,角色多面性的塑造以及方言的運用方面。

演員的嚴苛選擇

大河劇對演員的挑選十分嚴格,日本許多演員都將出演這部史詩鉅作視為最高的榮耀。導演對演員的挑選除了外在形象,演技之外,還會將演員的自身素質甚至結合演員之前出演作品的收視率作為綜合考量因素。出演大河劇的演員都是公認的實力派,2016年大河劇的主演堺雅人曾因在《legal high》和《半澤直樹》中有過精彩表現而入圍攝製組的演員挑選範圍。


大和民族的“大河劇”


大河劇導演談到為何最終選擇堺雅人做主演時曾說,“堺雅人的演技是合格的,也可以說是優秀;但是他最優秀的部分並不在於演技,而是演技和底蘊的結合”。此外,堺雅人在日本出演的電視劇均具有極高的收視率也是他入選大河劇主演的又一原因。尤其是2013年上映的《半澤直樹》,全劇平均收視率為28.7%,刷新了日本民放臺日劇“零收視下降”的紀錄。


大和民族的“大河劇”

日本大河劇中的演員,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令人歎為觀止。例如在日本極有影響力的演員唐澤壽明、坂町隆史、竹野內豐等均在大河劇客串過配角。因為導演對演員的嚴格選取,使得每一部大河劇都有著上乘的質量。即便有些大河劇劇本比較平庸也可以從演員的演技上獲得一定程度的彌補。

角色的多面塑造

日本大河劇中的角色背景主要集中在平安時代,幕末時代,戰國時代。這是因為日本受眾很喜歡亂世中的人物故事,而且這一時期的人物更容易描寫。但日本的歷史並不長,亂世中的歷史名人大多就那麼幾個——平安時代的源義經,幕末的坂本龍馬,新選組。到日本戰國時期,歷史名人稍微多了一些。但是大河劇畢竟已經走過了54個年頭了,人物角色的重複幾乎不可避免。對此,大河劇的編劇通過塑造同一人物在不同的劇中的不同的形象來緩解這種尷尬。其中以“德川家康”這一歷史人物最為典型。德川家康在日本史中可謂是譭譽參半的人物。


大和民族的“大河劇”

一方面他終結了戰國亂世,開創了數百年和平的江戶幕府;另一方面他從豐臣家手中篡奪天下,並在攻下大阪後將豐臣滿門斬草除根,甚至連小孩都不放過。大河劇的製作方則根據德川家康的雙面形象選取不同類型的演員進行演繹,進而將同一角色的多面性充分塑造出來。

在《葵德川三代》中飾演演德川家康的是津川雅彥。津川雅彥是一個正派角色的演員,適合演嚴肅的角色。其在劇中飾演的德川家康也是其正面形象的部分,即開啟江戶幕府,在退隱後仍輔佐秀中,為之後的將軍政治打下基礎。在《真田丸》中飾演德川家康的是內野聖陽。內野聖陽曾擔任2007年的大河劇《風林火山》的主角,其行事卑鄙的精彩演繹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在《真田丸》中製作方選擇內野聖陽來飾演德川家康,成功的將德川家康篡奪豐臣天下的老狐狸形象塑造出來。同時,在《天地人》與《真田丸》中對真田昌幸和上杉景勝的角色塑造也多面性。


大和民族的“大河劇”


真田昌幸在日本史中被評價為“表裡比興之人”,通過背叛籠絡的方式在上杉,北條等大大名(實力極其強大的諸侯)之間周旋。在《天地人》中真田昌幸被刻畫為小人的形象,其言行有時連自己的兒子真田幸村都覺得髮指。然而而拋開政治因素,真田昌幸也有著重情重義,謀略過人的一面。在《真田丸》中真田昌幸著重突出其注重情義的一面,為了自己家族的存續而不惜揹負反覆無常的惡名。


大和民族的“大河劇”


此外,角色多面性的塑造能成為大河劇的獨特之處也得益於日本受眾對歷史人物認識的“臉譜化”並不嚴重。織田信長在日本民眾心中是公認的殘暴,但是也有許多日本人認為如果織田信長奪取天下,日本的發展將會有極大的改善。武田信玄雖然因善戰而被日本民眾視為民族英雄,但他放逐親生父親的行為也被人詬病。日本民眾對歷史人物的認識並不單一化概念化,因此大河劇的編劇們在人物角色塑造的時,對同一個人物有不同塑造也不會引起太大爭議。日本大河劇通過角色多面性的塑造成功化解了人物重複的問題,這雖然是出於日本史較短歷史人物較少而迫不得已做出的“下策”,但也使的觀眾對同一歷史人物有了更全面的瞭解。

縱觀日本大河劇,其以較短的民族歷史作為母題衍生進而出長達54年的歷史電視劇系列。早期大河劇以嚴密的歷史考證及精湛的製作水平而聞名業界,新時期下大河劇對演員選取及題材改編進行數次變革突破,使其在本國受眾心中一直佔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