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觀、庵到底有什麼區別,“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這種說法準確嗎?

增廣小文


寺原來是政府機關,白馬寺之後,寺又有了和尚修行場所的意思。觀裡住的是道士,廟裡住的是尼姑。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是個籠統的俗語。模糊了寺和廟的區別。

既然是區別這四個詞,那應該是是從裡面住的是誰來區分。

寺裡住的是和尚;廟裡住的是祖先;觀裡住的是道士,庵裡住的是尼姑。

寺和廟容易弄混。先說這倆。

寺原來是政府機關,比如太常寺、大理寺、鴻臚寺。

因為漢明帝劉莊夢到一個頭頂放光的金人從西邊飛來。於是臣子迎來兩位印度高僧傳佛法。剛到洛陽,只能先住在國賓館——鴻臚寺。考慮到傳法不變,就專門建了一個場所,因為是白馬駝經來的,又是政府給建的,就取了個白馬寺的名字。從此,寺就增加了一個意思。佛教徒居住地。此後,各地此類場所就開始叫“寺”。後來一些外來宗教的活動場所也叫寺。穆斯林的清真寺,基督教的大秦寺。

廟最開始是祖廟。

天子供奉祖先的地方。開始是大臣仿效,後來百姓也紛紛建起自己的家廟宗祠。

皇帝陛下、文武大臣、清白人家,都有祭祀祖先的地方,可以請祖宗保佑。像那些不清不白、被家族禁止入祖墳的下九流也想著平平安安,少點麻煩,怎麼辦?他們也給自己的行業找了個祖先,建個廟,祭拜一下,比如管仲廟、二郎廟。後來,像二郎神這樣的,一個頂好幾個,你也拜我也拜,香火盛了,這樣的廟就越來越多。

祖廟建的氣勢恢宏,神廟建的豪華氣派。老百姓從它們的外觀上分不清它們誰是誰,再加上當時老百姓大多不識字,所以寺廟就經常混為一談。所以,“跑了和尚跑不了寺”才有了姊妹篇“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寺和廟分不清,為什麼觀和庵就很容易和寺廟分清呢?

很簡單,這兩個的外形太有個性了!

觀一般長這樣。最少兩層起。

道觀長這樣,是周天子定的。晉代的葛洪在《<關尹子>序》中這麼說:

今陝州靈寶縣太初觀,乃古函谷關候見老子處,終南宗聖宮乃關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樓,改號樓觀,建老子祠。道觀之興,實祖於此。

葛洪的意思是說,第一個觀,是周穆王為老子修的,那是在關尹子目送老子出關處的留念。登高望遠,不忍老子離去,所以站的很高,能多看一會兒。

因為道觀有這麼個典故,血統一下子就高貴起來了,越修越高,還要修到山頂上,所以特別好辨認,不會出錯。

和道觀的出類拔萃不同,庵一向是很樸素的。庵開始是草屋的意思,聽著就那麼樸素。後來兩位高僧到白馬寺傳播佛法後,由於佛門廣大,一些信女拋家舍業,毅然決然跳出紅塵,出家去了。比丘和比丘尼在一起修行,一般來說,會引起誤會。於是,一些比丘尼就簡簡單單造一個簡陋的茅草屋,作為修行場所少數幾個人在一起修行。所以庵堂一般是很簡樸的。像這樣:

總之,觀和庵很好分,寺裡主要供奉佛像,廟裡主要供奉祖先或神像。當然,也有一些寺裡請了財神來客串,想來不是什麼正經的和尚,有的寺裡主神竟然是趙公明,想來是檀越的手筆了。


月淡風青


在我們印象中,“寺”和“廟”似乎就是和尚居住的地方,是和尚宣講法事吃齋唸佛的地方,一般人認為兩者並無區別,只是稱呼不同而已。

其實錯了!“寺”和“廟”其用途和供奉主體不同,兩者有嚴格的區別。

簡單來說就是:“寺”供奉的主尊是佛或者菩薩。比如少林寺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保護佛教的神;還有十八羅漢神像、釋迦摩尼像,這些都是佛,少林寺是拜佛的。(如圖)





佛教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兩漢(東漢、西漢)期間傳入我國的,然後本土化,分成幾大枝,各有一套理論。

(到了唐朝,唐僧取經只是為了解釋這些佛經,因為他發現各地佛經翻譯有誤)。

隨著佛教的出現,僧侶居住的地方就叫“寺”,“寺”是隨著佛教的興起而出現的。

“廟”供奉的主尊是鬼神,是人們的偶像,是祭祀的中國祖先。比如孔廟、龍王廟、關公廟,娘娘廟等。

廟裡不一定有和尚,和尚是佛教徒。“和尚”最早是對有一定修為僧人的尊稱。到後來是對男性僧人約定俗成的一種統稱。

也就是說和尚是拜佛的。他們不拜“廟”裡祭祀的鬼神和咱們的祖先,換言之,和尚是住在寺裡的。

但是中國歷史上有一句俗語叫做“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意思是說,人可以逃脫,但是你所居住的地方或者某些東西並沒有消失,早晚會捉住你的。




瞭解了“寺”和“廟”的區別,現在發現這句話是錯誤的。

和尚從來不住廟裡,和尚跑不跑和廟沒有任何關聯。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寺。”親們明白了嗎?以後把這句俗語改過來吧。

接下來咱說說“觀”和“庵”的區別:

“觀”是道士居住的地方,所謂“觀”最早是皇上為了迎接仙人而修建的地方。比如漢武帝為了迎仙人做法和死去的李夫人相見,特意在甘泉宮修建了“延壽觀”。現在武當山上的道觀很出名,有興趣的親們可遊覽一番。

原先“觀”裡沒住著道士。有記載最早住進道觀的道士是漢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漢元帝的頑疾被迎進了皇宮內的“昆明觀”。




【觀者,於上(皇上)觀望也】從此以後,道教徒為了感謝皇恩,於是就把道教建築或所住的地方稱為“觀”。

“庵”詞典解釋為小茅草房,泛指道教中尼姑所住的地方——尼姑庵。

古代道教也存在著男尊女卑的現象,道士住的地方稱為道觀,有能力的女道姑才能住進道觀。

本來道觀只住男道士,到後來有修為的尼姑要去道觀聽講經,慢慢就和男道士住在了一起,其中的貓膩你懂得。

沒有修為的尼姑就只能住在尼姑庵,從“庵”字可看出尼姑之間的地位差別。

武則天最早出家就住在尼姑庵,還是個下等尼姑,拖地洗衣服什麼活都要幹,到後來尼姑們知道她是皇上的情人後,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把她當姑奶奶供奉著,這就是狗眼看人低。



秉燭讀春秋


現代的寺、廟、觀、庵一般是指宗教或祭祀用的建築物,寺、庵用於佛教,觀用於道教。寺為男性佛教修行者的禮佛和居住地,而庵是供女性佛教修行者禮佛和居住用的。而廟涵蓋的範圍就很廣了,和尚住的地方也可以叫做廟,而廟裡卻往往並沒有和尚。

寺,最早見於西周金文,本義為持取,即持的古字。《說文解字》: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引申為古代官署的名稱,如包拯入主的大理寺等。後來用以指佛教中和尚禮佛居住的建築。

廟,始見於西周金文,最早的廟是古人供奉祭祀祖宗神位的建築。後來廟也指神仙的住址,如土地廟、城隍廟等。再後來與寺混用,也可用以指佛教中和尚禮佛和居住的地方。

觀,最早見於殷商甲骨文,本義指仔細、認真的看,或展示給別人看。《說文解字》:觀,諦視為。引申為觀景的臺榭。後來用以指道教的修行場所,即道觀。

庵,最早見於西周金文。《說文解字》:庵,覆也。大有餘也。為用茅草蓋的圓頂的小房子,如草菴,茅庵等。本義為不對外開放的房屋,引申為尼姑禮佛居住的小寺廟。

由上可見,廟並非專指佛教和尚居住的地方。它更多的是用於供奉祭祀祖宗神位的建築,如果是皇帝祭祀祖先就叫太廟,是達官貴人就叫家廟,是庶民百姓的就叫祠堂。它還可引申為朝廷,即廟堂之上。所以廟裡住的通常不是和尚,如果和尚跑了你去找廟的麻煩,很可能就會失望。故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句話是不確切的。


畫月成眉


寺、廟、觀、庵,只有在特指宗教場所時才可以比較其異同。同樣,關於神、仙、鬼的定義,也是絲毫馬虎不得的。



寺是拜神的地方。佛寺和清真寺,供奉的是佛或者真主。不管這個神的名稱叫什麼,他們都是外來的神。可見,“寺”這個字不是隨隨便便叫的。只有那位真神坐鎮,此地才可以稱之為寺。


“寺”原是官府的一個辦公所在地的意思。比如,鴻臚寺和大理寺,就相當於後來所說的禮部和刑部。特別是,鴻臚寺的職能還包括主持官方祭祀的事宜,所以,在佛教和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之後,就借用了“寺”這個字,指明它具有宗教場所的用途。



廟是拜鬼的地方。古人云:人死曰鬼。不論廟裡面供奉的是祖先,還是先賢,他們都已經是過往在世的人了。請注意,在這裡,鬼不是一個貶義詞。


那麼,人為什麼要拜鬼呢?古人認為,這個世界可分為三層(粗略來看),天上、人間與地下,而天上的神或者仙與地下的鬼,都會對人間的人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不虔誠地向他們祈禱是不行的。


廟最早是祭拜祖宗的。後來,擴展到祭拜先賢、佛教中的菩薩和原始宗教中的各路神秘的力量。比如,有家廟、祠堂,也有文廟、關帝廟、觀音廟、媽祖廟和山神廟等等。



觀是迎仙的地方。我們都知道,仙的住所在天上。仙是道教體系中的特有概念。觀是道士的居所,也是接迎天上的仙的地方,像什麼白雲觀、紫雲觀等等,均是如此。


觀的本意是凝視遠方的意思。仰望星空,瞭望神仙,不就是道士們的主要功課之一嗎?所以,這個“觀”字用得妙。



庵是女性佛教徒專用的拜佛場所。 因為古人認為男女有別,特別是佛教還有一些清規戒律,所以,乾脆就為女性佛教徒專門開闢了尼姑庵。


庵的本意是小茅草房的意思。清心寡慾的尼姑,在庵裡面靜心修行,顯然是正正合適的。



在這裡,還有幾個重要的概念,也必須澄清一下。神和仙有什麼區別呢?一般來說,神是至高無上的,甚至有時是與生俱來的,比如佛祖釋迦摩尼。另外,神的道行,遠遠大於仙。


與神相比,仙就弱多了,仙是人後天修煉成的。比如,八仙過海之中的八仙,都曾經是人間的人。他們通過修煉和累積功德,最終成為了天上的仙。



再有,仙與鬼有什麼區別呢?當然,仙和鬼都具備很強的法力,不過,仙是在生時修煉而成的,而鬼是死後才被推崇的。


就拿文廟和武廟來說吧。一個供奉的是孔夫子,一個供奉的是關雲長。他們都是死後才成為文聖或者武聖的。所以,沒有人說他們是仙。也正是如此,供奉他們的場所一般稱為廟。


待佛教逐步中國化以後,佛教也有了廟的概念。由於觀音是菩薩不是佛,就只好退一步,所以,觀音廟的說法,就比較常見了。


現在,寺廟和觀庵等等叫法,常常混合著用。有時,已經不需要分得這麼清楚了。所以說,“跑了和尚跑不了廟”這樣的話,也不算錯。不過,稍微瞭解一下寺、廟、觀、庵其中的異同,以及神、仙、鬼等等說法的確切定義,還是很有必要的。


俚言雜談


首先,寺、廟、觀、庵的區別極為明晰

寺,僧人住所的通稱。但最初寺的含義並非如此,它指的是掌握法度的官者、有地位有權力的人的住所,《說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 《一切經音義》:“寺,治也,官舍也。”《三蒼》:“寺,治也,官舍也。” 《漢書·元帝紀》:“城郭官寺,”其注為:“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佛教傳入後,僧人的地位非同一般,其住所也應與“官舍”無異,便稱“寺”,傳東漢時,天竺僧人以白馬馱經自東而來,初住洛陽“鴻臚寺”,後改建為“白馬寺”。所以,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稱。“寺”在梵語中稱“僧伽藍摩”,意為“僧眾所住的園林”。佛教大興的隋唐以後,寺作為官舍、官署的越來越少,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用名詞。

廟,古代供祀祖先、供神佛或特殊重要人物的地方。秦以前,廟有很嚴的等級和規模,如《禮記》雲:“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漢代以後,廟逐漸與其他古老的神社相混,既作為祭鬼神的場所,還常用來敕封、追諡文人武士,如文廟(孔子廟),武廟(關羽)廟。

祠,古代為紀念名士、有威望者等特殊人物而修建的供舍,類似於廟,故而把孫祭祀祖先的地方稱“祠堂”。祠堂最早出現於漢代,《漢書·循吏傳》載:“文翁終於蜀,吏民為立祠堂。及時(指誕辰和忌日)祭禮不絕。”東漢末,興修建祠堂而彰顯家族門第之風,祠堂日漸增多。

觀,初為古代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地方,類似“天文觀察臺”。《釋名》雲:“觀者,於上觀望也”。道,作為老子提出的一種至高的精神追求,凡人皆仰望之,所以,借“觀”之意,以“觀道”,《諸經論》注:“以無常等不同的行相觀照諸法為觀。” 漢武帝曾建“延壽觀”,後建“觀”之風甚盛,傳最早住進皇家之“觀”的道士是漢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漢元帝頑疾而入“昆明觀”。自此,道教信徒感激之至,把道教建築稱之為“觀”。

庵,古時所謂的“結草為庵”,就是供人居住的草菴、庵子,一種小草屋,《釋名·釋宮室》:“草圓屋謂之庵。”它的本義是,不對外開放的房屋,漢以後建專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更是“不對外開放的房屋”了,也就成了佛教女子的專用建築名稱了。

其次,“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的說法不準確

廟是古代供祀祖先、供神佛或特殊重要人物的地方,它的功能和作用就是供奉的地方,而不是居所,因而跟僧人和尚沒有任何關係。


作家劍鋒的園子


小時候喜歡看電視劇裡的人物,會有人會凶神惡煞的對負債人說,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也就意味著討債的人要在人家家門口蹲著等著他回來。不怕他跑,因為即使負債的人跑了,討債人也可以去拿他的資產去抵押現金出來。負債人終究還是免不了一頓教訓的。小時候也就是從這樣的印象裡學到了一個道理,就是生活中千萬不要隨便欠別人的東西。一個是自己心裡會不舒服,還有一個也是萬一還不上會導致這樣很嚴重的後果。

下面轉到正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種說法對不對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平常見到和尚是不是在廟裡見到的呢?其實不是的,和尚僧侶這一類的人物通常是生活在寺裡。比如說我們看活佛濟公的時候,這是一部在國內比較知名的關於佛教的電視劇。這裡邊的和尚也不是住在什麼娘娘廟啊,土地廟啊這些廟裡,而是住在一個寺裡,就是當時比較著名的靈隱寺嘛,蘇軾在杭州的時候也是和靈隱寺的和尚交遊甚密。

所以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出來寺是一個佛教徒的地方,裡邊住的是佛教的信徒,也就是俗稱的和尚。寺裡面供奉的主神是佛或者菩薩。比如說我們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少林寺,少林寺裡邊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佛教中的人物,是保護佛教的神,同時裡面還有十八羅漢神像,釋迦摩尼的像等等,這些都是佛教的人物。佛教作為一種外來宗教,大概是從東漢那會兒傳進來的。也就是說寺這個東西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外來物,是佛教在我國紮根之後發展出來的一個東西。

而與之不同,廟就是我們本土的文化的表現了,廟裡面一般供奉的是我們中華文化中的偶像和祖先,比如我們知道的關公廟,孔廟,娘娘廟,龍王廟,土地苗,也就是說這裡面供奉的是我們中國文化神話體系中的一些人物,是我們本土的東西。

而關於寺廟的區別,如果我們身邊有這種宗教文化的話是可以很輕鬆將它們辨別開來的。比如在西安比較著名的景點裡,有唯一的藏傳佛教寺,廣仁寺,然後城牆外還有一個是叫法門寺,這裡面是供奉著佛陀釋迦摩尼的指骨舍利的。大家知道西安市佛教東傳的進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地點,所以關於佛教的文化這裡留存的也有很多,幾年前開放的法門寺地宮,其中也是許多佛教寶物。西安景點之一大雁塔也是玄奘取經歸來儲存並翻譯佛經的地方,這都體現著濃厚的佛教因素。然後城牆內還有一個景點叫都城隍廟,這個廟就很明顯的是有道教的文化在裡邊,也就是我們中國本土的文化。

所以說寺廟其實我們分得還是很清楚的,只是到現在寺廟成為一個詞語,代表一種宗教層面的文化,所有的現代人會比較分不清楚寺和廟之間的區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個說法,現在看來肯定也是不準確的,可能只是因為說著順口才出了這麼一個俗語,準確的說法就應該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寺,畢竟和尚是住在寺裡的。


沉醉古詩文


寺、廟、觀、庵,現代人的理解都是宗教場所。寺和廟是僧侶居住和佛家祭祀活動場所;廟也被用來做祭祀鬼神的場所;觀是道家道家居住和祭祀活動場所;庵是女性僧徒居住和祭祀活動場所。不過,在古漢語中,它們所代表的含義跟現代完全不同,自然“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句話,在某些場合就有問題了。

寺,在古代是官署辦公地點,而且不是一般的官署,是專指卿士辦公場所。比如在漢代,中央機構劃分為三公九卿,三公辦地點叫“府”,九卿辦公地點就叫“寺”。大家最熟悉大理寺,就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法院;鴻臚寺,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太常寺,負責禮儀祭祀的機構等等。

寺,是如何演變成佛教場所的呢?相傳,佛教傳入中國後,西方來的佛教徒,通常被安置在鴻臚寺居住,後來特地新建一所獨立場所,取名白馬寺,從此僧侶活動場所,都以寺取名。

廟,最早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叫太廟,卿大夫祭祀祖先的地方叫家廟。西周時期,就基本確立天子祭七廟(也有九廟的情況),分別為三位始祖,四位先祖。三位始祖永世祭祀,四位先祖隨著老皇帝駕崩,不斷變化,保持現任皇帝以上四代。

後來,廟的範圍擴寬,除了祭祀祖先,又變成祭祀各種鬼神的場所,比如土地廟,關帝廟、孔廟、城隍廟等等。

觀,最早是用於觀景的亭榭、樓臺等建築,如宮觀。據說漢武帝迷戀方術,請了很多方士來幫他實現成仙的願望。這些方士很多就被安置在宮觀裡,後來,觀就成了方士、道士的活動場所。

庵,其實是一個很平民化的建築,原指小草房,一般是指過著隱士或半隱士生活的文人,自己搭建的簡易居住地,通常會給它起一個某某俺的文雅名字。如桃花庵、老學庵,麒麟庵等等。

南北朝以後,有了專門為女佛家弟子建造的活動場所,庵這個詞就成了混用詞。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按照現代意思就是,人跑了,家跑不了,因為和尚就住在廟裡。不過,按古代意思,廟最早根本不住和尚,是祭祀鬼神的地方,那這句話就解釋不通!


尋根拜祖


寺——指男人信仰佛教後,“出家”削髮為僧,(和尚),佛家為這些人專設的住宿處。

廟,——在農村很普邊,古時的將軍,或地方官員。對人民有貢獻,愛人民的。人民愛戴他,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給他修了廟,常期頂拜它。後漸漸地演化為“神”,(迷信色彩嚴重)。一般不住人,只有一人“廟官”看管。

觀,——是道教的道人居住的地方。道人不削髮,並留有長髮。

庵,——女人信仰了佛教“出家”了。剃去長髮,削髮為“尼”,佛家專設供女人們常住的地方,(男人住的為寺,女住的為庵)。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只是人們口頭語,不指以上話題。

但不知對不對,請賜教!


liujianweng


哈哈,我看一位優質作者朋友解釋的非常清楚了。但是讀起來很累。我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講吧。其實這種說法算正確的。

寺:古代是政府辦公的場所之一,比如大理寺,鴻臚寺,都和宗教無關。寺,就是政府辦公的地方。為什麼現在我們覺得“寺”就是僧人的地方了呢?很簡單的,就是因為以前的官名不存在了,就只有“少林寺”這樣的寺廟留下來了。“XX寺”,就是政府備案批准,和尚修行辦公的地方;

廟:一般是一個家庭、宗族或群體參拜祖先、偶像和鬼神的地方。比如說孔廟就是拜孔寺祖先就是孔子的地方;關公廟就是拜民間偶像關公的地方;奶奶廟(一般是泰山奶奶)、土地廟、雨神廟就是拜民間鬼神的地方。

觀:是道教的辦公場所;

庵:是尼姑的辦公場所。

那為什麼說“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呢?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嚴格來說好像不正確,實際邏輯是正確的。從定義上來看,“廟”是沒有“寺”那麼莊重宏大的,一般比較小。“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本身是一種威脅,所以自然會洋溢著一種蔑視、不屑和貶低。這就像現代吧,吵架的時候會說“我打爛你腦袋”,而不是說“我打爛你的頭”。因為“頭”有“頭領”的意思,“腦袋”成了貶低的稱呼。我還聽過兩個人吵架,意思想拆了對方的房子,但他不說“我拆了你的房子!”而是說“我拆了你的狗窩。”我們就不能理解成他真去拆他家狗住的窩,而是在多一種蔑視的眼光看他的房子。

你覺得我說的對嗎?覺得我說的對,麻煩點個讚唄。


畫展策劃


俗話講“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其實這是錯的,和尚並不住在廟裡。那麼,寺、廟、祠、觀、庵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分別介紹:

寺 《說文》雲“廷也”,即指宮廷的侍衛人員,以後寺人的官署亦即稱之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審判機關,太常寺則為掌管宗廟禮儀的部門。西漢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稱為“府”,九卿的官署稱之“寺”,即所謂的“三府九寺”。漢代,九卿中有鴻臚卿,職掌布達皇命,應對賓客,其官署即“鴻臚寺”,大致相當於後來的禮賓司。相傳東漢明帝時,天竺僧人以白馬馱經東來,最初住在洛陽“鴻臚寺”。後來鴻臚寺改建,取名“白馬寺”。於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稱。梵語中,“寺”叫僧伽藍摩,意思是“僧眾所住的園林。”隋唐以後,寺作為官署越來越少,而逐步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用名詞。

廟 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時,對廟的規模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禮記》中說:“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太廟”是帝王的祖廟,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廟”。漢代以後,廟逐漸與原始的神社(土地廟)混在一起,蛻變為陰曹地府控轄江山河瀆、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廟作為祭鬼神的場所,還常用來敕封、追諡文人武士,如文廟——孔子廟,武廟——關羽廟。

祠 為紀念偉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當於紀念堂)。這點與廟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孫祭祀祖先的處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現於漢代,據《漢書·循吏傳》記載,“文翁終於蜀,吏民為立祠堂。及時(指誕辰和忌日)祭禮不絕。”東漢末,社會上興起建祠抬高家族門第之風,甚至活人也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祀堂日漸增多。

觀 《釋名》雲:“觀者,於上觀望也”。觀就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觀察臺”。史載漢武帝在甘泉造“延壽觀”,以後,建“觀”迎仙蔚然成風。據傳,最早住進皇家“觀”中的道士是漢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漢元帝頑疾而被引進皇宮內的“昆明觀”。從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築稱之為“觀”。

庵 古時是一種小草屋,即所謂“結草為庵”。舊時文人的書齋亦稱“庵”,如“老學庵”、“影梅庵”。漢以後建了一些專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於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專用建築名稱了。

寺、廟、祠、觀、庵各有區別,請大家不要混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