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观、庵到底有什么区别,“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这种说法准确吗?

增广小文


寺原来是政府机关,白马寺之后,寺又有了和尚修行场所的意思。观里住的是道士,庙里住的是尼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是个笼统的俗语。模糊了寺和庙的区别。

既然是区别这四个词,那应该是是从里面住的是谁来区分。

寺里住的是和尚;庙里住的是祖先;观里住的是道士,庵里住的是尼姑。

寺和庙容易弄混。先说这俩。

寺原来是政府机关,比如太常寺、大理寺、鸿胪寺。

因为汉明帝刘庄梦到一个头顶放光的金人从西边飞来。于是臣子迎来两位印度高僧传佛法。刚到洛阳,只能先住在国宾馆——鸿胪寺。考虑到传法不变,就专门建了一个场所,因为是白马驼经来的,又是政府给建的,就取了个白马寺的名字。从此,寺就增加了一个意思。佛教徒居住地。此后,各地此类场所就开始叫“寺”。后来一些外来宗教的活动场所也叫寺。穆斯林的清真寺,基督教的大秦寺。

庙最开始是祖庙。

天子供奉祖先的地方。开始是大臣仿效,后来百姓也纷纷建起自己的家庙宗祠。

皇帝陛下、文武大臣、清白人家,都有祭祀祖先的地方,可以请祖宗保佑。像那些不清不白、被家族禁止入祖坟的下九流也想着平平安安,少点麻烦,怎么办?他们也给自己的行业找了个祖先,建个庙,祭拜一下,比如管仲庙、二郎庙。后来,像二郎神这样的,一个顶好几个,你也拜我也拜,香火盛了,这样的庙就越来越多。

祖庙建的气势恢宏,神庙建的豪华气派。老百姓从它们的外观上分不清它们谁是谁,再加上当时老百姓大多不识字,所以寺庙就经常混为一谈。所以,“跑了和尚跑不了寺”才有了姊妹篇“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寺和庙分不清,为什么观和庵就很容易和寺庙分清呢?

很简单,这两个的外形太有个性了!

观一般长这样。最少两层起。

道观长这样,是周天子定的。晋代的葛洪在《<关尹子>序》中这么说:

今陕州灵宝县太初观,乃古函谷关候见老子处,终南宗圣宫乃关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楼,改号楼观,建老子祠。道观之兴,实祖于此。

葛洪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观,是周穆王为老子修的,那是在关尹子目送老子出关处的留念。登高望远,不忍老子离去,所以站的很高,能多看一会儿。

因为道观有这么个典故,血统一下子就高贵起来了,越修越高,还要修到山顶上,所以特别好辨认,不会出错。

和道观的出类拔萃不同,庵一向是很朴素的。庵开始是草屋的意思,听着就那么朴素。后来两位高僧到白马寺传播佛法后,由于佛门广大,一些信女抛家舍业,毅然决然跳出红尘,出家去了。比丘和比丘尼在一起修行,一般来说,会引起误会。于是,一些比丘尼就简简单单造一个简陋的茅草屋,作为修行场所少数几个人在一起修行。所以庵堂一般是很简朴的。像这样:

总之,观和庵很好分,寺里主要供奉佛像,庙里主要供奉祖先或神像。当然,也有一些寺里请了财神来客串,想来不是什么正经的和尚,有的寺里主神竟然是赵公明,想来是檀越的手笔了。


月淡风青


在我们印象中,“寺”和“庙”似乎就是和尚居住的地方,是和尚宣讲法事吃斋念佛的地方,一般人认为两者并无区别,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其实错了!“寺”和“庙”其用途和供奉主体不同,两者有严格的区别。

简单来说就是:“寺”供奉的主尊是佛或者菩萨。比如少林寺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保护佛教的神;还有十八罗汉神像、释迦摩尼像,这些都是佛,少林寺是拜佛的。(如图)





佛教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两汉(东汉、西汉)期间传入我国的,然后本土化,分成几大枝,各有一套理论。

(到了唐朝,唐僧取经只是为了解释这些佛经,因为他发现各地佛经翻译有误)。

随着佛教的出现,僧侣居住的地方就叫“寺”,“寺”是随着佛教的兴起而出现的。

“庙”供奉的主尊是鬼神,是人们的偶像,是祭祀的中国祖先。比如孔庙、龙王庙、关公庙,娘娘庙等。

庙里不一定有和尚,和尚是佛教徒。“和尚”最早是对有一定修为僧人的尊称。到后来是对男性僧人约定俗成的一种统称。

也就是说和尚是拜佛的。他们不拜“庙”里祭祀的鬼神和咱们的祖先,换言之,和尚是住在寺里的。

但是中国历史上有一句俗语叫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意思是说,人可以逃脱,但是你所居住的地方或者某些东西并没有消失,早晚会捉住你的。




了解了“寺”和“庙”的区别,现在发现这句话是错误的。

和尚从来不住庙里,和尚跑不跑和庙没有任何关联。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寺。”亲们明白了吗?以后把这句俗语改过来吧。

接下来咱说说“观”和“庵”的区别:

“观”是道士居住的地方,所谓“观”最早是皇上为了迎接仙人而修建的地方。比如汉武帝为了迎仙人做法和死去的李夫人相见,特意在甘泉宫修建了“延寿观”。现在武当山上的道观很出名,有兴趣的亲们可游览一番。

原先“观”里没住着道士。有记载最早住进道观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的顽疾被迎进了皇宫内的“昆明观”。




【观者,于上(皇上)观望也】从此以后,道教徒为了感谢皇恩,于是就把道教建筑或所住的地方称为“观”。

“庵”词典解释为小茅草房,泛指道教中尼姑所住的地方——尼姑庵。

古代道教也存在着男尊女卑的现象,道士住的地方称为道观,有能力的女道姑才能住进道观。

本来道观只住男道士,到后来有修为的尼姑要去道观听讲经,慢慢就和男道士住在了一起,其中的猫腻你懂得。

没有修为的尼姑就只能住在尼姑庵,从“庵”字可看出尼姑之间的地位差别。

武则天最早出家就住在尼姑庵,还是个下等尼姑,拖地洗衣服什么活都要干,到后来尼姑们知道她是皇上的情人后,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把她当姑奶奶供奉着,这就是狗眼看人低。



秉烛读春秋


现代的寺、庙、观、庵一般是指宗教或祭祀用的建筑物,寺、庵用于佛教,观用于道教。寺为男性佛教修行者的礼佛和居住地,而庵是供女性佛教修行者礼佛和居住用的。而庙涵盖的范围就很广了,和尚住的地方也可以叫做庙,而庙里却往往并没有和尚。

寺,最早见于西周金文,本义为持取,即持的古字。《说文解字》: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引申为古代官署的名称,如包拯入主的大理寺等。后来用以指佛教中和尚礼佛居住的建筑。

庙,始见于西周金文,最早的庙是古人供奉祭祀祖宗神位的建筑。后来庙也指神仙的住址,如土地庙、城隍庙等。再后来与寺混用,也可用以指佛教中和尚礼佛和居住的地方。

观,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本义指仔细、认真的看,或展示给别人看。《说文解字》:观,谛视为。引申为观景的台榭。后来用以指道教的修行场所,即道观。

庵,最早见于西周金文。《说文解字》:庵,覆也。大有余也。为用茅草盖的圆顶的小房子,如草庵,茅庵等。本义为不对外开放的房屋,引申为尼姑礼佛居住的小寺庙。

由上可见,庙并非专指佛教和尚居住的地方。它更多的是用于供奉祭祀祖宗神位的建筑,如果是皇帝祭祀祖先就叫太庙,是达官贵人就叫家庙,是庶民百姓的就叫祠堂。它还可引申为朝廷,即庙堂之上。所以庙里住的通常不是和尚,如果和尚跑了你去找庙的麻烦,很可能就会失望。故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句话是不确切的。


画月成眉


寺、庙、观、庵,只有在特指宗教场所时才可以比较其异同。同样,关于神、仙、鬼的定义,也是丝毫马虎不得的。



寺是拜神的地方。佛寺和清真寺,供奉的是佛或者真主。不管这个神的名称叫什么,他们都是外来的神。可见,“寺”这个字不是随随便便叫的。只有那位真神坐镇,此地才可以称之为寺。


“寺”原是官府的一个办公所在地的意思。比如,鸿胪寺和大理寺,就相当于后来所说的礼部和刑部。特别是,鸿胪寺的职能还包括主持官方祭祀的事宜,所以,在佛教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后,就借用了“寺”这个字,指明它具有宗教场所的用途。



庙是拜鬼的地方。古人云:人死曰鬼。不论庙里面供奉的是祖先,还是先贤,他们都已经是过往在世的人了。请注意,在这里,鬼不是一个贬义词。


那么,人为什么要拜鬼呢?古人认为,这个世界可分为三层(粗略来看),天上、人间与地下,而天上的神或者仙与地下的鬼,都会对人间的人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不虔诚地向他们祈祷是不行的。


庙最早是祭拜祖宗的。后来,扩展到祭拜先贤、佛教中的菩萨和原始宗教中的各路神秘的力量。比如,有家庙、祠堂,也有文庙、关帝庙、观音庙、妈祖庙和山神庙等等。



观是迎仙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仙的住所在天上。仙是道教体系中的特有概念。观是道士的居所,也是接迎天上的仙的地方,像什么白云观、紫云观等等,均是如此。


观的本意是凝视远方的意思。仰望星空,瞭望神仙,不就是道士们的主要功课之一吗?所以,这个“观”字用得妙。



庵是女性佛教徒专用的拜佛场所。 因为古人认为男女有别,特别是佛教还有一些清规戒律,所以,干脆就为女性佛教徒专门开辟了尼姑庵。


庵的本意是小茅草房的意思。清心寡欲的尼姑,在庵里面静心修行,显然是正正合适的。



在这里,还有几个重要的概念,也必须澄清一下。神和仙有什么区别呢?一般来说,神是至高无上的,甚至有时是与生俱来的,比如佛祖释迦摩尼。另外,神的道行,远远大于仙。


与神相比,仙就弱多了,仙是人后天修炼成的。比如,八仙过海之中的八仙,都曾经是人间的人。他们通过修炼和累积功德,最终成为了天上的仙。



再有,仙与鬼有什么区别呢?当然,仙和鬼都具备很强的法力,不过,仙是在生时修炼而成的,而鬼是死后才被推崇的。


就拿文庙和武庙来说吧。一个供奉的是孔夫子,一个供奉的是关云长。他们都是死后才成为文圣或者武圣的。所以,没有人说他们是仙。也正是如此,供奉他们的场所一般称为庙。


待佛教逐步中国化以后,佛教也有了庙的概念。由于观音是菩萨不是佛,就只好退一步,所以,观音庙的说法,就比较常见了。


现在,寺庙和观庵等等叫法,常常混合着用。有时,已经不需要分得这么清楚了。所以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这样的话,也不算错。不过,稍微了解一下寺、庙、观、庵其中的异同,以及神、仙、鬼等等说法的确切定义,还是很有必要的。


俚言杂谈


首先,寺、庙、观、庵的区别极为明晰

寺,僧人住所的通称。但最初寺的含义并非如此,它指的是掌握法度的官者、有地位有权力的人的住所,《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一切经音义》:“寺,治也,官舍也。”《三苍》:“寺,治也,官舍也。” 《汉书·元帝纪》:“城郭官寺,”其注为:“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佛教传入后,僧人的地位非同一般,其住所也应与“官舍”无异,便称“寺”,传东汉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自东而来,初住洛阳“鸿胪寺”,后改建为“白马寺”。所以,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寺”在梵语中称“僧伽蓝摩”,意为“僧众所住的园林”。佛教大兴的隋唐以后,寺作为官舍、官署的越来越少,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庙,古代供祀祖先、供神佛或特殊重要人物的地方。秦以前,庙有很严的等级和规模,如《礼记》云:“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其他古老的神社相混,既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

祠,古代为纪念名士、有威望者等特殊人物而修建的供舍,类似于庙,故而把孙祭祀祖先的地方称“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书·循吏传》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东汉末,兴修建祠堂而彰显家族门第之风,祠堂日渐增多。

观,初为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地方,类似“天文观察台”。《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道,作为老子提出的一种至高的精神追求,凡人皆仰望之,所以,借“观”之意,以“观道”,《诸经论》注:“以无常等不同的行相观照诸法为观。” 汉武帝曾建“延寿观”,后建“观”之风甚盛,传最早住进皇家之“观”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入“昆明观”。自此,道教信徒感激之至,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庵,古时所谓的“结草为庵”,就是供人居住的草庵、庵子,一种小草屋,《释名·释宫室》:“草圆屋谓之庵。”它的本义是,不对外开放的房屋,汉以后建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更是“不对外开放的房屋”了,也就成了佛教女子的专用建筑名称了。

其次,“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的说法不准确

庙是古代供祀祖先、供神佛或特殊重要人物的地方,它的功能和作用就是供奉的地方,而不是居所,因而跟僧人和尚没有任何关系。


作家剑锋的园子


小时候喜欢看电视剧里的人物,会有人会凶神恶煞的对负债人说,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也就意味着讨债的人要在人家家门口蹲着等着他回来。不怕他跑,因为即使负债的人跑了,讨债人也可以去拿他的资产去抵押现金出来。负债人终究还是免不了一顿教训的。小时候也就是从这样的印象里学到了一个道理,就是生活中千万不要随便欠别人的东西。一个是自己心里会不舒服,还有一个也是万一还不上会导致这样很严重的后果。

下面转到正题,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平常见到和尚是不是在庙里见到的呢?其实不是的,和尚僧侣这一类的人物通常是生活在寺里。比如说我们看活佛济公的时候,这是一部在国内比较知名的关于佛教的电视剧。这里边的和尚也不是住在什么娘娘庙啊,土地庙啊这些庙里,而是住在一个寺里,就是当时比较著名的灵隐寺嘛,苏轼在杭州的时候也是和灵隐寺的和尚交游甚密。

所以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寺是一个佛教徒的地方,里边住的是佛教的信徒,也就是俗称的和尚。寺里面供奉的主神是佛或者菩萨。比如说我们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少林寺,少林寺里边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佛教中的人物,是保护佛教的神,同时里面还有十八罗汉神像,释迦摩尼的像等等,这些都是佛教的人物。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大概是从东汉那会儿传进来的。也就是说寺这个东西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外来物,是佛教在我国扎根之后发展出来的一个东西。

而与之不同,庙就是我们本土的文化的表现了,庙里面一般供奉的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偶像和祖先,比如我们知道的关公庙,孔庙,娘娘庙,龙王庙,土地苗,也就是说这里面供奉的是我们中国文化神话体系中的一些人物,是我们本土的东西。

而关于寺庙的区别,如果我们身边有这种宗教文化的话是可以很轻松将它们辨别开来的。比如在西安比较著名的景点里,有唯一的藏传佛教寺,广仁寺,然后城墙外还有一个是叫法门寺,这里面是供奉着佛陀释迦摩尼的指骨舍利的。大家知道西安市佛教东传的进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地点,所以关于佛教的文化这里留存的也有很多,几年前开放的法门寺地宫,其中也是许多佛教宝物。西安景点之一大雁塔也是玄奘取经归来储存并翻译佛经的地方,这都体现着浓厚的佛教因素。然后城墙内还有一个景点叫都城隍庙,这个庙就很明显的是有道教的文化在里边,也就是我们中国本土的文化。

所以说寺庙其实我们分得还是很清楚的,只是到现在寺庙成为一个词语,代表一种宗教层面的文化,所有的现代人会比较分不清楚寺和庙之间的区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个说法,现在看来肯定也是不准确的,可能只是因为说着顺口才出了这么一个俗语,准确的说法就应该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寺,毕竟和尚是住在寺里的。


沉醉古诗文


寺、庙、观、庵,现代人的理解都是宗教场所。寺和庙是僧侣居住和佛家祭祀活动场所;庙也被用来做祭祀鬼神的场所;观是道家道家居住和祭祀活动场所;庵是女性僧徒居住和祭祀活动场所。不过,在古汉语中,它们所代表的含义跟现代完全不同,自然“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句话,在某些场合就有问题了。

寺,在古代是官署办公地点,而且不是一般的官署,是专指卿士办公场所。比如在汉代,中央机构划分为三公九卿,三公办地点叫“府”,九卿办公地点就叫“寺”。大家最熟悉大理寺,就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鸿胪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太常寺,负责礼仪祭祀的机构等等。

寺,是如何演变成佛教场所的呢?相传,佛教传入中国后,西方来的佛教徒,通常被安置在鸿胪寺居住,后来特地新建一所独立场所,取名白马寺,从此僧侣活动场所,都以寺取名。

庙,最早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叫太庙,卿大夫祭祀祖先的地方叫家庙。西周时期,就基本确立天子祭七庙(也有九庙的情况),分别为三位始祖,四位先祖。三位始祖永世祭祀,四位先祖随着老皇帝驾崩,不断变化,保持现任皇帝以上四代。

后来,庙的范围扩宽,除了祭祀祖先,又变成祭祀各种鬼神的场所,比如土地庙,关帝庙、孔庙、城隍庙等等。

观,最早是用于观景的亭榭、楼台等建筑,如宫观。据说汉武帝迷恋方术,请了很多方士来帮他实现成仙的愿望。这些方士很多就被安置在宫观里,后来,观就成了方士、道士的活动场所。

庵,其实是一个很平民化的建筑,原指小草房,一般是指过着隐士或半隐士生活的文人,自己搭建的简易居住地,通常会给它起一个某某俺的文雅名字。如桃花庵、老学庵,麒麟庵等等。

南北朝以后,有了专门为女佛家弟子建造的活动场所,庵这个词就成了混用词。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按照现代意思就是,人跑了,家跑不了,因为和尚就住在庙里。不过,按古代意思,庙最早根本不住和尚,是祭祀鬼神的地方,那这句话就解释不通!


寻根拜祖


寺——指男人信仰佛教后,“出家”削发为僧,(和尚),佛家为这些人专设的住宿处。

庙,——在农村很普边,古时的将軍,或地方官员。对人民有贡献,爱人民的。人民爱戴他,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给他修了庙,常期顶拜它。后渐渐地演化为“神”,(迷信色彩严重)。一般不住人,只有一人“庙官”看管。

观,——是道教的道人居住的地方。道人不削发,并留有长发。

庵,——女人信仰了佛教“出家”了。剃去长发,削发为“尼”,佛家专设供女人们常住的地方,(男人住的为寺,女住的为庵)。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只是人们口头语,不指以上话题。

但不知对不对,请赐教!


liujianweng


哈哈,我看一位优质作者朋友解释的非常清楚了。但是读起来很累。我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讲吧。其实这种说法算正确的。

寺:古代是政府办公的场所之一,比如大理寺,鸿胪寺,都和宗教无关。寺,就是政府办公的地方。为什么现在我们觉得“寺”就是僧人的地方了呢?很简单的,就是因为以前的官名不存在了,就只有“少林寺”这样的寺庙留下来了。“XX寺”,就是政府备案批准,和尚修行办公的地方;

庙:一般是一个家庭、宗族或群体参拜祖先、偶像和鬼神的地方。比如说孔庙就是拜孔寺祖先就是孔子的地方;关公庙就是拜民间偶像关公的地方;奶奶庙(一般是泰山奶奶)、土地庙、雨神庙就是拜民间鬼神的地方。

观:是道教的办公场所;

庵:是尼姑的办公场所。

那为什么说“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呢?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严格来说好像不正确,实际逻辑是正确的。从定义上来看,“庙”是没有“寺”那么庄重宏大的,一般比较小。“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本身是一种威胁,所以自然会洋溢着一种蔑视、不屑和贬低。这就像现代吧,吵架的时候会说“我打烂你脑袋”,而不是说“我打烂你的头”。因为“头”有“头领”的意思,“脑袋”成了贬低的称呼。我还听过两个人吵架,意思想拆了对方的房子,但他不说“我拆了你的房子!”而是说“我拆了你的狗窝。”我们就不能理解成他真去拆他家狗住的窝,而是在多一种蔑视的眼光看他的房子。

你觉得我说的对吗?觉得我说的对,麻烦点个赞呗。


画展策划


俗话讲“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其实这是错的,和尚并不住在庙里。那么,寺、庙、祠、观、庵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分别介绍:

寺 《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汉代,九卿中有鸿胪卿,职掌布达皇命,应对宾客,其官署即“鸿胪寺”,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庙 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

祠 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祀堂日渐增多。

观 《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庵 古时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

寺、庙、祠、观、庵各有区别,请大家不要混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