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老师给学生上网课,学生不愿意参加怎么办?

树人之人


要求老师给学生上网课,学生不愿意参加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不愿意参加的,大多数学生的自控力都不强,能坚持很久的学生不多,其实还是有办法转化他们的。

第一,大棒伺候--制度约束和要求到位

目前已经开学,虽然是网络上课也要按照正常上课来要求,同时请家长帮忙监督上课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毕竟老师鞭长莫及,同时强调如果不按时听课,或者迟到会有什么样的惩罚措施。经过这样的要求会让大部分同学服从上课!

第二,萝卜等候--表扬鼓励和单独问候

本人目前教高三化学,也是网络授课,每天我都会表扬一部分同学,作业认真完成的,将其作业照片发到班级群里甚至家长群里,点名表扬,特别是那些本身有抵触情绪的同学,除了表扬作业以外,还要表扬他们坚持听课,有时候更要单独发微信问候,“

今天是不是起晚了啊”“你这几天坚持得不错,继续努力哦”等等,我觉得效果很好,令我意外的是,班级一个平时几乎不听课就睡觉的同学,反而坚持得更好,很少上课迟到,是我给他的“萝卜”发挥了奇效,关键是他觉得老师在关心他,能够从他的感受出发,现代的学生特别看中这种关注!

第三,画张大饼--理想希望和坚定信念

洗脑还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脑海中充满未来大学的憧憬,就会产生动力,作为教师应该生动地上好学生的心理引导课和生涯规划课,多从身边的例子谈起,可以是教师自己的例子,也可以自己的学姐学长的例子,这样的事例更贴近学生,说服力也会更强!

最后祝您授课顺利,学生进步!


催化剂小强


简值就是乱弹琴!在这特殊时期,不上网课能干什么?整天吃了睡,睡了吃,看电视,上网聊天、打游戏。就任由孩子胡来吗?

古话说得好“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首先是家长:你应该对孩子严格要求,让他体会到生活的不易。然后耐心开导他习品性,知礼仪;孝父母,敬长辈;勤学习,勤劳动;乐奉献,求上进。你把这些都教育好了,我不相信孩子不会不愿上网课。

第二是老师:孩子不愿上网课,肯定是对学习无兴趣。我们要把课堂上得生动、形象、有趣。我们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耐心开导,谆谆教诲。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作为一个专业教师,既不能不照顾孩子的兴趣,也不能由着孩子任性胡来。

上好网课,是目前疫情未消除、不能开学的情况下唯一可选择的补救措施。不能说孩子不愿,我们就不上了。这不是瞎扯?


平常人的世界


要求老师上网课,而学生不愿意参加,做为教师首先要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果是老师的网课没有吸引力,那么老师应该切实改进授课方法,增加网课内容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激发学生往下学习的动力。比如数学可以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题目给学生做,让学生从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语文可以多设计一些启发性哲理性的文章,多跟踪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

如果是学生缺少自控力和约束力,不愿意参加网课,老师可以联系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比如一天中,哪些时间段是用来上网课的,哪些时间段是可以看电视玩的,只有学习好了,就能玩好,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电脑人海洋


学生上网课自然不比校园集体上课,大家正襟危坐,支耳倾听,一有风吹草动,便招来大声斥责。学生大都规规矩矩,不敢胡作非为。现在宅在家里,学生们颇感轻松自由,大大地松了口气。毕竟家长的脸色远比师道遵严来的亲切随和。现在家庭普遍较富裕,小孩生活无忧无虑。过去那种"家贫出孝子,孝子早出道"。少了许多,但仍然还有。这甚少能说明贫穷会使人勤奋,舒适使人懒散。学习是要勤奋好学才能上进,我们不希望所有的好学生都是家道贫寒的学子。现在新冠疫情还未消除,学生都宅在学里,但是学习总不能荒废。于是上网课就成了每日必行的功课。有教养的家庭自然有好习惯,比较自觉上课学习,只有散漫难改的个别学生,放任自由。不过隔离其间不能随意外出,因此,贫图玩耍的只有困在家上网看看电影玩玩游戏,学习早就置之不理,家长的督促如同儿戏。追究起来都与家庭的教养有关,好习惯有利于成长,何时何地都能自觉成长。有了坏习惯,犹如树苗偏歪需另绑直条协助其成长。换句话说就是要严加管束,不厌其烦慢慢开导。人非朽木,持之以恒,终能开化。

幸好此次疫情应该已是强弩之末,据说三月未可能开学。即将结束宅家上网课的不便,开学开望。同学一定欢呼雀跃,准备迎接崭新的学习日子到来。


第N次接触


要求老师上网课,而学生不愿意参加,做为教师首先要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果是老师的网课没有吸引力,那么老师应该切实改进授课方法,增加网课内容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激发学生往下学习的动力。比如数学可以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题目给学生做,让学生从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语文可以多设计一些启发性哲理性的文章,多跟踪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

如果是学生缺少自控力和约束力,不愿意参加网课,老师可以联系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比如一天中,哪些时间段是用来上网课的,哪些时间段是可以看电视玩的,只有学习好了,就能玩好,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教育与名师


部分不愿意看视频、不做作业,家长也不配合的学生。我们可以暂时将目前网络授课关于学科理论、文化知识、等与应试相关的内容方面放一下。把教育的重点放在防疫知识、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音乐欣赏等这些方面。慢慢去做这部分学生及家长的工作,要有一种静待花开的心态。

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会进行一些各方面的平衡,不可能每个人都学习第一。所以老师在纠结于孩子学习状态的时候,如果真的担心孩子的学习状态。就应当通过比较婉转,不要通过比较激烈的手段来制止。

其实对于孩子的学习,他们的成绩绝不取决于他们的学习习惯,更多的取决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对于那些家庭不管不问,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孩子,毕竟是是少数,这种少数不能够让我们把它,变成社会正常状态。而更多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关注,需要家长的辅导,特别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可是网上授课非常复杂,涉及到家长是不是有时间在家庭里面毕竟生存的压力要大于辅导孩子压力。






千城暮雪g


网课是疫情期间中小学包括大学的特殊教学方法,我国中小学生的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课桌上学习,而今疫情形式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政策,其实网课这种教学方法,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是可行的,但是对学习学习自觉性不高、自控力不好的学生,可能这样的网上教学几乎等于0,平时在学校有老师监督,他都不能学习,何况面对手机或电视,他又怎能学习好?

针对不愿意网上学生不愿意学习,老师也只能做思想工作了,还是老生常谈的工作方式。

第一、学习的重要性,正如钟南山院士那样,我们必须要用知识做我们的铠甲,在未来的战场,我们才能做到百步穿杨、百战百胜的人生。

第二、感恩教育,父母在疫情期间都冒着生命安全为你工作,老师在疫情期间也没有休息,让他有所感动。

第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疫情期间很多感人的故事,医生、志愿者、社区干部他们都是有益于社会的榜样。



3少爷


你问的问题是现在不少教师和家长面临的问题。

首先要问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参加网课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电话进行沟通,或留言沟通,听听学生真实的想法,针对学生的实际原因作出相应的对策。如果是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就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学生。

其次要了解客观原因。如家庭的上网条件怎样?家庭学习环境是否利于学生学习?教师的线上授课是否受学生欢迎?作为教师也要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喜欢怎样的教学内容?怎样教学设计才能吸引学生?作业如何布置?等等。

只有主客观原因都分析了,针对这些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我想学生也会愿意上网课的。


乡村微教育


这个假期可能是

老师和家长们联系最多的一个假期,

家校沟通频繁,

可以说每天都在进行着——

统计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

转型当“主播”上课,

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

为焦虑、烦躁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有时候还要关心家长的近况。

在如此繁重、高频的家校沟通中,

有的教师即使遇到棘手的问题,

也能够顺利解决;

有的教师面对“不讲理”的

学生或家长时,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得体而让人如沐春风。

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

处理复杂的关系不仅需要智商,

更需要较高的情商。

前不久,

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的627个孩子,

在一叠新课本中,

惊奇地发现了一本“无字之书”!

翻开语文书,

扉页上写了四个标点符号,

落款是他们喜爱的俞富根校长。

俞校长说,

签名和写“无字之书”,

是希望在这个“非常假期”里,

带给孩子们一个惊喜,

同时也是跟孩子做个小游戏,

让孩子们的居家生活有意思。

也参与到这个“游戏”里来。

这一次“高情商”的家校互动

一下子拉近了学校和家长的距离。

600多个亲手签名,

也让家长们感受到了俞校长的辛苦。

疫情尚未结束,

开学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

孩子们居家学习这段时间,

老师们的辛苦劳作如何能

更好地转变成家校之间的润滑剂,

让更多的家长理解老师的辛苦、

懂得老师的付出呢?

高情商的老师

会寻求家长的认同

每个人都希望被认可,我们总是喜欢与欣赏我们的人交朋友。“认同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心理需求。家长与教师之间也是如此。

若老师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家长成为自己真正的同盟军,就需要在双方之间建立“认同感”。

有经验丰富的老师说,我与每届学生家长打交道时,我都会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告诉家长: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能力是有限的,除了教育以外,其他方面所知甚少,而家长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有的甚至做出了很优秀的成绩,希望在交往中,向大家学习更多行业的知识,以扩大自己的眼界,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听我说要向家长们学习,我能感觉到大家的脸上都闪着光彩。这样,我与大家的距离就自然而然亲近了。”

非常时期,老师们当上“主播”在家给学生“上网课”,像“网课翻车现场”等诸如此类的调侃纷纷上了热搜:有的老师不熟练操作把美颜开到满级,有的老师误点了静音自己浑然不知。老师们大多没有在线教学的经验,初期出现一些“状况”也在所难免,可能在直播技术上不如一些家长甚至学生。

这个时候,老师们不妨适当“示弱”,不懂就是不懂,不熟练就是不熟练,给自己一点时间,给家长一些时间,“示弱”的背后,家长看到的是老师们为顺利上好直播课,使出浑身解数的那一份敬业心!

高情商的老师

有信心做教育专业人士

当与家长意见不合或者发生“矛盾”时,教师首先要理解家长。家长毕竟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对教育持有偏见甚至错误观点,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有时过于偏激,其实正是他们的教育困惑累积到一定程度没办法解决的时候。

越是非常时期,老师越要提醒自己冷静下来,暗示自己:家长不是不认可教师,不是与教师敌对,而是不了解我们所做的工作。家长越是情绪激动,教师就越要倾听、了解他们的困惑到底在哪里,是在哪个方面认识有偏颇,要像“医生”一样,耐心地“诊断”。

疫情持续到现在,不少学生和家长都难免心情烦躁、焦虑,尤其是一些家长要返工,孩子在家“上网课”,感觉分身乏术,忍不住吐槽、抱怨,对于老师布置的打卡、下载等任务不理解。

这样的特殊时期正是体现教师专业性的时候,老师要把握每一次和家长沟通的机会,把每次与家长的对话当成一次专业提升的途径。在与家长或是学生的交流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在考验老师们的专业素养。老师们要以专家的视角,为家长做分析提对策,在你有条不紊分析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的时候,家长定会对您刮目相看。

高情商的老师

会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努力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与家长发生矛盾最难以释怀的是,自己的辛苦付出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家长面对的是一个孩子,老师面对的是全班的孩子,关注点自然不同。

但是大多数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起码一开始在主观愿望上都是想配合学校与教师工作,只是在后来的接触中沟通不畅或缺乏沟通,才导致矛盾的发生。

有老师说,我经常把与学生的交往写成日志发在QQ空间里,家长一看与孩子有关,一般都会感兴趣浏览,其实我是有意识地在向家长传递一些信息。当我把自己的做法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后,一方面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情,另一方面,也让家长看到我们工作的不易。

当然,这不是向家长诉苦,而是让家长有理解教师的意识。一位老师曾写文章说,一位女家长看到她发的日志里,写到自己身体不好、睡眠不好的情况,这位家长非常热心地打电话告诉她怎么养生,老师自己则以请教的态度听她“指导”。从那以后,这位家长主动参与班级服务的意愿越发强烈。

高情商的老师

会展现自己的幽默感

疫情期间上网课,

不仅诞生了一波网络主播,

也炸出了一波“段子手”,

平时不知道,

老师幽默起来,

也是很有综艺天分的。

教游泳,

但是无法下水一对一教学。

没问题,

办法总比问题多。

请相信,

好玩、有趣的老师,

不仅学生喜欢,

家长也喜欢。

高情商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情商是可以训练的。情绪是外界刺激带给人的一种反应,虽然有时强烈,但都会有一定的时限,就像我们被细菌感染后会发烧一样,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既然它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种可观察分析的现象,我们就可以找到方法去认识它,找到它的规律,逐渐发现各类事件与自己情绪的关系,最终我们慢慢就会对一些事件产生“免疫”或逐渐“脱敏”。

成为高情商的教师有两个要点:一是要有丰富的经历,二是要善于认识和总结。人生经历过的情绪事件类型越多,总结得越充分越细致,就越能摆脱情绪的控制,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因此,每一次情绪袭来的时刻也是认识它的良好时机,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不要被它完全控制,不要失去认识它的客观角度,我们要像认识发烧一样,找到引起我们发烧的原因。

教师的自我调节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尽可能为教师创造一种心情舒畅的外部环境也十分重要。不论是学校还是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尊师重教的氛围,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让老师们能够安心教学,外部环境好了,处理问题自然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心里充满爱的老师,他的爱会流进学生的心里。做老师的,一点一滴的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好老师一般都有高情商,懂得如何正确地爱学生,长大了的学生也会懂得如何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世界。


哈尔滨新区教师宋哥


有句话叫做天高皇帝远,疫情期间,学生在家是自由的,老师给学生上网课,既是上级的要求,也是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责任感。学生不愿意参加,说实在的,老师确实也不能拿学生怎么样。只是做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想必都有在家长群里无数次的提到,要求家长督促好学生完成了上网课的学习任务。学生不愿意参加网课学习,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家长督促不到位,二是学生不重视,三是网课水准不高,或者说吸引力不大。对于不愿参加网课的学生,我想我们的老师依然还得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电话家长,说服家长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力度,其二跟学生诚恳交流,不以说教的方式交流,而是真真切切站在为学生着想的角度去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三,提高网课水平,以说教的方式讲课,不是不好,没用,但未必是最好最有吸引力的。要知道现在学生都爱上网看视频,那些视频为什么能吸引人,说明别人有特色,有亮点,我们做老师的也需要参考借鉴并改良,力图使自己的网课通谷易懂,幽默风趣。最重要的是,做老师的想办法弄懂学生的心思。不愿参加网课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个别几个的学生,老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心思,从班主任那,从家长那收集学生的心理想法和学习的动机,不要动不动的说教批评或含沙射影。说真的,大多数中年老师已经跟不上新形势,可以说要被淘汰了,网课不同于学校课堂,学生感受不到课堂的严谨,所以,既然我们不得不利用网络来上课,那么我们就必须改变我们长期以来的那种课堂态度,用一种更符合现状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上课。同样是知识,结果不变,但方式变了,相信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心理的教学方式。我记得有一句话,赞美比说教批评更有效。所以我们的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口水,平时看不惯,舍不得的赞美,在这个网课上,你尽情的用,一是让学生通过你的赞美来喜欢你,二是通过特色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愿意上你的课。总之,不懂的,多上网看看,多借鉴。不要把什么责任都归于学生的身上,今时不同往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