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時間前溯一年,1916年7月29日,蔡鍔率護國軍進入成都,標誌著護國運動的塵埃落定,此時袁世凱也病死了。1916年8月8日,蔡鍔因疾離開成都,遠赴日本就醫。應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這句老話,沒了有著“護國英雄”的威望和軍政才能的蔡鍔坐鎮督川,此時坐在成都這座山頭的是原護國軍中的滇系羅佩金,時任四川都督,川系劉存厚,時任川軍第一軍軍長,黔系戴戡,時任四川省長,原本都是把著槍桿子割據一方、自成派系的軍閥,這時為了各自的利益,都想做大王。巴蜀大地上不可避免的演繹軍閥混戰的亂局。

1917年4月18日晚,辛亥後的成都爆發了第一次巷戰,即“川劉滇羅之戰”。歷時7晝夜,以滇軍撤出成都告終。

1917年7月5日,“川劉黔戴之戰”,成都爆發第二次巷戰,歷時12天。黔系撤出成都,川系勝出。一切都是暫時的,巴蜀之後更陷入軍閥割據混戰的怪圈...

Gambel在1917年6月11日從上海出發,溯揚子江而上,到達成都時,用影像記錄了這兩次成都巷戰後的瘡痍景像。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皇城城牆邊被焚燬的民房

川劉滇羅在成都巷戰進行到第二天晚上,滇軍將皇城周圍的民房商鋪全部灑上汽油,予以焚燒,說是要掃清視界,同時防止川軍利用民房伏擊,叫做“亮城”, 成都百姓對其切齒痛恨;為了突出滇軍的兇惡形象,數百川軍又戴上紅邊邊軍帽,扮成滇軍幫著四處縱火。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遠處明遠樓的屋頂隱約可見,皇城外的大片民房已經毀於戰火。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戰火四起,泥菩薩也難自保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彈殼彈片是打鐵的好材料,這不利用上了!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戰火掠過,遍地狼藉。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川劉黔戴在成都巷戰,黔軍沿路連搶帶燒,更讓成都居民憤恨不已,認為黔軍比滇軍更壞,群起幫助川軍,為打巷戰的川軍指路。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皇城城牆被炸開的豁口。成都市民在皇城城牆豁口的外側看熱鬧 。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皇城城牆被炸開的豁口。皇城城牆豁口的內側,坍塌的豁口處站著是戴灰邊邊軍帽的川軍。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川劉黔戴的成都巷戰,川軍從民間徵用了一口柏木棺材,將火藥放進去,外面加上鐵箍,然後挖一隧道,直通皇城城牆底下,為的就是把火藥棺材放進去。當地雷爆炸時,聲音驚天動地,皇城城牆被炸開了三丈多長的豁口。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法國駐渝總領事館,於1902年設立在成都的行館,也在成都巷戰中遭了殃。


戰火停息,愛熱鬧的成都市民進入皇城。此處是在明遠樓北望致公堂。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皇城大門內。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石獅冷眼看風雲變幻。

成都1917年是什麼樣子,老照片帶你溫故

經歷戰火後“四川督軍署”的牌子還掛著,門前用作掩體的青石板被挪開一邊,愛湊熱鬧的成都市民有機會來耍一下。

總督府,民國年間一會兒叫四川督軍署,一會兒叫省長公署,一會兒又叫四川省政府,不過不管名字怎麼變,它都是當時四川省的行政中心所在地。


影像源自美國杜克大學

部分資料編摘自關河五十州的《草鞋軍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