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姓製度並非印度獨有,古代波斯也曾存在

印度種姓制度介紹

提起種姓制度,一般人們都會想起印度,畢竟這一制度對印度的影響從古延續至今。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其中以印度最為嚴重。又稱賤籍制度。


原本的種姓制度並非要劃分階級及人的高低貴賤,而是要確保本身雅利安人的執政權和保持各種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數。

然而隨著馬木路克、蒙兀爾等外來伊斯蘭教征服者統治印度,種姓制度為了政權需要經歷過許多調整,並且在英屬印度時期為符合殖民者需要,被固定、僵化,成為階級森嚴的階序體系。


種姓制度並非印度獨有,古代波斯也曾存在


四大種姓分為以祭司為代表的婆羅門;以武士為代表的剎帝利,當然,君主也屬於這一種姓;

以普通雅利安人為代表的吠舍,他們一般從事普通勞動;

還有以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為代表的首陀羅種姓,他們從事較為低賤的工作。


種姓制度並非印度獨有,古代波斯也曾存在


除四大種姓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外的人,即所謂"不可接受的賤民",又稱"達利特"。他們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

種姓世襲,不易更改,從出生就確定了一個人一輩子最高可能達到的高度,極為可怕。

社會地位高低、經濟狀況好壞,大多與種姓有關。(印度現在仍是高姓佔據覺大部分的財富,低姓幾乎全是窮人)


種姓制度並非印度獨有,古代波斯也曾存在

印度


儘管印度獨立以來,已廢除種姓制度,但幾千年來種姓制度造成的種姓歧視在印度不少地區、尤其是農村仍相當嚴重。(千年的文化不容易那麼快消失,和我們華夏一樣,一些條框仍然存在)

印度的種姓制度有著很多的條條框框,例如種姓內部通婚、前三種姓為"可再生族"等等。

古波斯的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並非印度獨有,古代波斯也曾存在

古波斯國王


而在印度以外,古代的波斯也曾存在著種姓制度,其中薩珊王朝時期(226-651年)尤為明顯。

在薩珊國王之下,伊朗的四個種姓分別是祭司、武士、文士和平民。


種姓制度並非印度獨有,古代波斯也曾存在

伊朗


其中,各個種姓又分為若干等級,執行不同的職責。

祭司種姓內部分為法官、精神導師、神廟管理人員、教師等等,控制司法和教育大權,並且參與國家最重要的御前會議,有權決定國家的重大事件。武士為服兵役的世襲貴族,擔任各種重要官職。

文士為國家機構文職人員,這是薩珊時期新出的種姓,其中包括會記、司書、醫生、藝人、星相家等等。


種姓制度並非印度獨有,古代波斯也曾存在

伊朗古波斯遺址


他們是四個種姓之中獲利最多的種姓。

因此,這個時期國家機構更為完善,國王依靠龐大的官僚機構來統治這個國家。

這三個種姓都屬於特權種姓,政治上佔據要津,經濟上佔有大量財產,免納賦稅。平民種姓又稱納稅種姓,包括農夫(其中少數擁有小塊土地)、工匠和商人。

在四個種姓之下,還有所謂不可接觸的賤民。

在伊朗,這種賤民被稱為"不淨人",專門從事喪葬工作。

中國古代的外交家、旅行家曾經在中亞地區親眼見過"不淨人"的存在,並且留下了詳細的記載。

薩珊時期奴隸制度比過去更流行,但奴隸可以擁有自己個人的財產贖身。成為國王的臣民。(未完待續)


【您的每個點贊 關注,都是對作者創作的肯定】

【如有不同觀點看法,歡迎在評論下方發表自己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