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审丑艺术浅析苏童作品《米》的艺术魅力

苏童一直擅于用“丑陋”的笔杆来书写现实生活,这是他早期文学作品中呈现的主要特点。

1,《米》讲的是什么

米是人类从远古时代便熟悉的粮食作物。它是一种为人类存活繁衍提供能量的食物,也因其充饥和疗养的功用成为人类推崇的一份佳品。人们称誉它“味甘性平,益精强志。”伴随着农耕文明向现代社会的进步,米也不仅是粮食的一种,更成为了写作材料的一种。

以“米” 的意象来写作并非是苏童的开创之为,但通过本性温和的“米”来叙述这样一个充满阴暗、复仇、压抑逼仄的故事,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主人翁五龙摆脱饥饿贫困的人生历程,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乡村与都市的纠缠与冲突,随着食欲的满足而又落入性欲的陷阱。五龙为“米”而来,也终于死于回乡火车的米堆上。

用审丑艺术浅析苏童作品《米》的艺术魅力

流浪的五龙初到城市就被码头兄弟会的人侮辱,后来虽然到了大鸿米记行当伙计,但米行的冯老板、两个女儿织云、绮云都对他厌恶至极,将他看做一个要饭的,用狠毒的语言和手段侮辱他。

这一切都让五龙觉得只有仇恨才是他坚强的理由。虽然最后他得到了米店,也娶了米店的女儿,有了儿女,但他对他们没有爱,他有的只是仇恨。加入码头兄弟会后,他一步步的对仇恨的人实施报复。

对米的特殊情感,让他有一种变态的心理,并用变态的方式对待家人。他的儿孙几乎都是在他的戕害下变成了“精神病”者。

用审丑艺术浅析苏童作品《米》的艺术魅力

2,《米》中的审丑艺术

在《米》中他将审丑艺术的内涵展示的淋漓尽致。在对丑陋丑恶事物进行描写时,并不表层化地付诸于感官、感情,而是用冷漠的叙述语调加以简单的描绘,把情感体验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这是苏童审丑情结的表现方式。

他没有放过底层社会中任何一个丑恶的人,任何一件丑陋的事情,《米》中看似不可思议发生的事情就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发生着。关于暴力、死亡、欺骗、淫荡、背叛、贪婪……苏童似乎有着太多陈述不尽的故事。由于他独特的审丑情结的存在,我们得以在《米》中看见这样一群异化变形令人无奈的丑恶人物。

对于审丑艺术的多次运用,苏童也曾有明确的态度,坚持这样的写作可以更全面反映社会现实。

用审丑艺术浅析苏童作品《米》的艺术魅力

将日常生活中偶尔出现或者以隐晦形态出现的丑恶事物加以夸张化地特写,在苏童作品中更像是一种独特的“写实”,《米》中对于金钱的渴望和不择手段,也影射着当代社会中纸醉金迷、利益熏心的生存状态,并非完全虚无的丑恶描写。

当然,随着审丑艺术地兴起与发展,各种为博眼球、拼怪异的作品同时也鱼目混杂进当代文学的叙写中,一些刻意制造低俗色情的作品举着“非理性”的旗子大肆宣扬极端审丑主义。苏童的审丑绝不同于裸露层次的审丑艺术,他并不以作品中的色情暴力和丑恶为噱头,相反,苏童的审丑是富于理性的,偏于冷静的,其中融进了反思和追问,属于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审丑主义范畴。

这样的丑陋描写只让人感受到真实,感受到确证的悲哀。

用审丑艺术浅析苏童作品《米》的艺术魅力

3,审丑艺术的启示

丑在一定情况下是比美更为深刻的,正如苏童所构建的这个破败不堪的瓦匠街,它是城市文明的缩影,但它不是高大的、繁华的、其乐融融的。而正相反,它是肮脏的、堕落的、令人不堪的所谓城市。这样的瓦匠街比一个整洁欢乐的瓦匠街更能引起我们的关注,触发我们的思考。

为什么在不断走向文明的人类前进之路上,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格格不入的与城市相联系的丑物?是一个城市的变异?还是整个工业文明的丑恶表现?种种思考让这里的丑比千篇一律的美更加触动人心。

审丑的“审”稍不同于审美的“审”,审丑更强调的是审视,即我们可以通过审丑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和道理。审丑的目的在于批判和改进,我们透过审丑文本中审丑部分的描写,可以生发否定现实的勇气,从中找到了人性恶的源头和开口,进而找寻抑制其生发的手段和路经。

用审丑艺术浅析苏童作品《米》的艺术魅力

透过这样的途径观照整个暗藏丑恶的社会,以便更加清晰关于美丑的分界。在一定程度上,审丑的终极目的在于审美,通过审视丑恶判断是非黑白,在对丑的展现中自然形成对美的巨大渴望,从而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从这个层次来看,苏童《米》的丑比美有更加深刻的作用,它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揭示事物的内在真实性。不仅是对审丑形式的简单借用,更是通过文中多个典型人物的丑恶表现来审视工业文明大环境下群体性的丑恶表现。从而触发人们的思考,探寻解决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