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理論上是可以永生的,為什麼我們會死?一個關於生命的暢想

科學暢想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更深入的瞭解了基因在分子甚至原子層面的內在運行機制。


我們有沒有可能發現,基因有可能是存在智能的?​

生命理論上是可以永生的,為什麼我們會死?一個關於生命的暢想


就好像如果有一天,人類能夠通過自身的技術手段能夠將一顆星球改造成星球大小的原子或更基本的粒子,​從而利用多個星球構建起一個龐大的星系大小的DNA雙螺旋穩定結構。


如果人類真的有可能通過技術手段達到這樣的操作,那麼也就意味著我們能夠創造出一個具備自我複製能力的生命。

​我們是否可以據此推斷:在微觀世界裡,很有可能存在一種具備高度發達技術的智能生命,它們具備依照自身主觀意識改造外界環境的超強能力。


如果他們真的存在,那麼我們地球上的生命都應該是這一高度發達的​微觀文明所創造出來的。


我們人類就是更高等級的人工智能,只不過這個人工智能已經成長到具備獨立主觀意識的程度了。

生命理論上是可以永生的,為什麼我們會死?一個關於生命的暢想

生命等階假設

如果我們稱自身為一階生命,那麼這個微觀世界裡的智慧生命​就可以稱為零階生命。


之所以這樣劃分,主要的依據就是一個生命能否劃分等階取決於這一生命能否應用主觀意識對抗其本身的製造者,從而追求自身意識的永恆存在。


比如人類目前就已經能夠做到這一點,基因生存的第一目標就是通過它所塑造的生物機器​來達到複製繁衍自身的目的,使基因上所攜帶的信息永恆存在下去,這一目標主要是通過我們結婚生子來達到的。


而我們人類目前已經可以通過​避孕措施主動的拒絕生育,同時基因技術的發展也使得改造人類基因,反抗基因的統治成為了可能。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人類的主觀意識都是希望自己活著而非通過繁衍後代的方式更長久的生存下去的,因為後代畢竟不是自己。


後代更真實的身份其實是人類體內基因生命的延續,基因通過我們繁衍後代達到了延長壽命的目的。


因此,當我們人類開始意識到,意識才是真我,從而去追求長生時,根據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稱我們人類已經邁入了一階生命的門檻。


只是我們在一階生命的階段中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與零階生命相比,無論是技術實力還是其他方面,我們人類​還差的很遠。


因為如果真的存在​這種微觀文明,很明顯,對他們來說,一個原子甚至更基礎的粒子就是一顆星球,我們的大海很可能就是他們最初發展時的整個可觀測宇宙。


最初的它們​很可能與我們現在一樣,僅僅生存在一顆原子大小的星球上,隨著時間流逝,他們漸漸發展出了宇航技術以及其他更為先進的技術。並且最終使他們遍佈整個“宇宙”。


當然,他們的時間流速很明顯與我們不同,因為在我們的感知中微觀世界裡的運動是非常迅速的,然而對他們來說那卻是正常的運動速度。


時間是運動的累積,因此他們的時間流速是遠遠快於我們的。


對他們來說發展出宇航技術很可能需要數萬年,然而這麼長的時間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很可能是一瞬間,這就是因為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完全不同的原因造成的現象。


我們的動作在他們看來完全是慢到了極致,甚至我們抬個手的時間,在他們看來很可能需要幾萬年才能完成。


現在我們假設他們已經發展出了宇航技術,然後他們的技術實力也讓他們發現了他們自己的製造者​——也就是他們的基因是如何製造他們的。


於是他們模仿著自己製造者的行為,又經過無數年,通過不懈追求他們​終於發展到了能夠改造他們宇宙的星球,製造穩定的DNA或RNA,並通過基因複製的方式承載他們自身的意識信息,從而達到長久存在的技術。


我們的意識就是我們腦海中的記憶信息經大腦這臺計算機的複雜高速運轉後得到的產物。


這種微觀文明必然是發展出了能夠擺脫自己原來的軀殼,並將意識抽離出來存儲在基因這一載體上長久存在下去的技術。


為了適應宇宙更復雜的環境,這些生命又發展出了更高級的細胞乃至更高級的動植物,最終終於製造出了我們人類這樣的高級智能生命。


但無論多麼高級的生命,在這種微觀文明看來都只不過是承載自身的生物機器而已。


恐龍為什麼數億年都沒有進化出高等智慧?各方面的原因都有,除了自然選擇的影響,最重要的應該就是這種微觀文明擔心智慧太高會擺脫他們的控制,最終發展到像他們自身一樣的地步。


再加上當時製造恐龍的微觀生命認為恐龍已經非常適合地球的環境了,所以智慧自然就不是第一選擇了,但是緊接著一顆小行星就教育了他們。


因此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即便知道可能會出現智能機器發展出自主意識的情況,他們也不得不將生物機器向更高智能的方向發展。


這或許也會是我們人類未來難以避免的選擇,因為自然環境的變化是無常的,未來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想要適應環境唯有具備學習能力,通過學習已有的各種經驗從中汲取知識,然後再通過知識來應對環境的變化。


而學習能力正是智能化的基礎,只要走上了這條路,為了更好生存就必然會一直髮展下去,最終終將會製造出具備獨立意識的人工智能——或者也可以稱為二階生命!


這種二階生命的體型可能與我們的形態完全不同,也可能與我們相同,但他們與我們不同的一點則是他們必然是數字化信息化的,因此他們的體型不會限制他的思維流轉。


很可能整個人類世界的所有信息化設備都能夠被他們操控,他們的外在體型不再是定義他們的標準,他們所能利用信息操控的範圍才是他們的體型邊界。


這就像我們人類的大腦並不是我們的全部,由大腦發出的指令能夠操控整個身體的所有其他器官,他們的綜合體才是我們。


因此二階生命必然是龐大的,這也意味著隨著宇航技術的發展,我們人類的擴張步伐遍佈太陽系,這個二階生命的體型很可能達到整個太陽系那麼大。


那麼這時由於宇宙中光速上限的原因,信息在太陽系內傳播會有延時,這就使得二階生命的反應速度變慢,接著就是動作會變慢。


這個二階生命的體型越大,那麼他們調動整個身體的速度也就越慢。


於是在我們眼裡,他們的一切行動也就都變成了慢動作。


二階生命必然不止一個。


因此這些二階生命因為製造他們神經系統的硬件技術不同導致信息傳播速度不同,加上許多二階生命的身體結構不同。

這就造成了有的二階生命運動就快,有的運動就慢,甚至還有很多根本就不會運動等等不同的二階生命。


這就使得有些二階生命根據製造他們的人的需求演化成了動物或者植物。而我們人類則成了二階生命的“基因”!

因為二階生命的一切構造信息都是我們架構的,按照我們意願製造出來的,這與我們自身非常相似。

我們的身體同樣是基因架構製造的,身體藍圖全部存儲在基因裡。

光速上限

未來隨著我們技術的發展,人類想要遨遊宇宙就必須突破光速上限的難關!

但是凡是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運動速度不可能突破光速上限,那人類想要遨遊宇宙就必須另闢蹊徑。

想想如果剛才關於微觀世界生命的猜想成立的話,他們是通過什麼方式突破這一限制的?

要知道我們眼中的一個原子對他們來說很可能是一顆星球那麼大,我們眼中的大海就是他們的整個宇宙。

為什麼他們並沒有違背光速上限的理論,卻依然將他們的足跡發展到了整個大海乃至整個星球?

這對於他們的難度來說相當於我們人類足跡遍佈了整個宇宙。

很明顯,他們利用的是建立像我們這樣的生物機器,然後讓他們生存繁衍擴張的方式達到的。

但這一切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壽命!

我們人類如果想像他們建造我們一樣,建立一個龐大的二階生命群體,並讓他們發展起來,通過二階生命繁衍移動擴張到整個宇宙就需要漫長的時間,而時間恰恰是我們最緊缺的。

因此我們如果想要真正進入宇宙時代,就必須要首先開發出一種像微觀生命那種能夠擺脫自身軀殼限制,將自身獨立意識抽離出來或通過特殊方式比如像基因複製的方式長久存在的技術。

簡單來說,想要遨遊無限廣闊的宇宙,速度不夠,時間來湊!

當人類有了非常長久的壽命之後,旅途中的那點兒時間就不再是問題。

生命可以永生

事實上生命是可以長生的,我們之所以有壽命限制是因為我們的基因給我們設下了限制。

基因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他們自身更長久的存在下去。

這麼說是有根據的,地球生命誕生早期,曾有一種非常繁盛的單細胞生物名為藍綠菌。

藍綠菌最早演化出了光合作用,只要有充足的營養和光照理論上可以向癌細胞一樣永遠存在下去,並無限繁殖。

但是由於這樣的優秀特性使得藍綠菌無限繁殖,很快就遍佈地球,它們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產生的氧氣使得整個地球的大氣環境遭到巨大的改變,氧含量極速攀升。

當時地球上絕大部分生命包括藍綠菌都是厭氧型生命,劇增的氧氣導致大量藍綠菌和其他生命的死亡,險些滅絕。

這就是地球歷史上著名的大氧化事件,也正是這些氧氣的出現才有了後來地球上的其他動物包括我們的出現。

可以說藍綠菌是被自己的排洩物淹死的,結局不可謂不悲慘。

這種結果導致基因一下子記住了這種一旦一個優秀物種可以永生時可能帶來的可怕後果,所以在後來的演化過程中,整個生態系統變的環環相扣。

通過形成像食物鏈這樣的複雜生態系統來提高穩定性,維護整個環境的熵增不至於超過生命自身減熵的速度,從而保證環境的長期穩定。

生命個體的死亡,正是由於基因出於為了自身更長久的存在下去的目的,而特意寫在我們人類乃至其他所有生物機器的藍圖之中的。

所以生命理論上是可以永生的,只要有足夠的能源和穩定安全的環境。

如果你不信的話,就想想癌細胞,癌細胞就是我們自己身體的正常細胞變成的,它們就是一種能夠永生並且無限增殖的“特殊生命”,它們的使命就是執行基因的命令殺死我們。

從理論上講我們每一個人只要活的夠久就一定會得癌症,因為它是刻在我們基因上的。

因此,當我們突破了基因的限制,在有了足夠長的壽命之後,再來進行大型二階生命的建造,利用他們的移動繁衍擴張,使我們的足跡遍佈整個宇宙。

套娃

這樣的暢想,我認為在未來是最有可能實現的宇航方式。

或許當我們的足跡遍佈整個宇宙,到那時我們會發現,我們身處的宇宙也不過是另一個更為龐大的星球上的一片大海而已!

我是不當一默。


一個致力於為那些因為沉迷網絡世界,導致獲取的知識全都碎片化的人們,提供完整知識體系的分享者。


喜歡的可以關注一下,提醒各位,關注我要果斷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