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防晒剂及其配方举例

物理防晒剂的典型代表为二氧化钛、氧化锌,此外也用高岭土、碳酸钙、滑石粉等。这类防晒剂主要对UVB波长有较强的散射作用,可单独或与其他防晒剂复配使用,具有化学惰性,使用安全。这类防晒剂容易在皮肤表面沉积形成白色层,影响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但其安全性、稳定性是普遍公认的。美国FDA在1999年将二氧化钛列为其批准使用的第一类防晒剂,最高配方用量可高达25%。另外超细二氧化钛、氧化锌除对UVB有良好的散射功能外,对UVA也有一定的滤除作用,目前日本已成功地合成出一系列UVA型二氧化钛屏蔽剂。尤其是超细氧化锌被认为是可得到透明防晒剂中最为广谱的品种,超细氧化锌的最大紫外线滤除波长为370nm。虽然微粒化的氧化锌、二氧化钛可以高效屏蔽紫外线,且透明性好、安全性好,但存在易凝聚、分散性差,难以添加至化妆品中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通常采用表面改性处理以改善其分散性差的问题。

配方举例

配方1:防晒霜


物理防晒剂及其配方举例

制备工艺:分别将A组分、B组分混合、加热至70℃,将二氧化钛充分分散后,将A组分加入B组分中,充分搅拌、乳化后,冷却至45℃,加入香精,混合均匀即可。

物理防晒剂及其配方举例


配方2:防晒乳


物理防晒剂及其配方举例

制备工艺:将A组分加热到80℃,混匀,室温下,将B组分缓慢加入A组分中,均质,搅拌冷却得产品。

配方3:二氧化钛微囊防晒霜

物理防晒剂及其配方举例

制备工艺:

①室温条件下将尿烷加入去离子水中溶解得溶液A,备用;

②将氯化钠、羟苯甲酸酯预混后加入溶液A,得溶液B,备用;

③取霜剂辅料聚甘油基-4-异硬脂酸酯、异壬基异壬酸酯、环聚二甲基硅氧烷、鲸蜡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和二辛基苹果酸酯,混匀,加热至75℃后冷却至65℃;

④取二氧化钛聚电解质微囊(微囊中TiO2载药量为30%)加入③所得混合物中,均化得混合物C;

⑤将②制得的溶液B加入混合物C中,混匀即得产品。

配方4:纳米TiO2防晒霜

物理防晒剂及其配方举例

制备工艺:

①B组分在100℃下均质搅拌,灭菌20min;

②A组分和乳化剂C组分混合加热至75℃,均质搅拌20min;

③B组分降温至80℃左右后,将A组分和乳化剂缓慢加入正在搅拌中的B组分,同时调整温度至78℃,乳化20min;

④缓慢加入已经溶解的硬脂酸,并冷却搅拌10min,降温至45℃时加入香精,之后减速搅拌至凝固后出料。

物理防晒剂及其配方举例

配方5:W/O防晒霜

物理防晒剂及其配方举例

制备工艺:混合分散A组分后,添加已混合溶解的B相进行混合,得到防晒霜。

配方6:高效防晒粉底液

物理防晒剂及其配方举例

制备工艺:

①将B组分中的硅酸铝镁、黄原胶、银耳提取物用甘油润湿,然后加入水相锅中,搅拌,依次加入B组分的其他物质,升温至80℃,保温10min,直到完全溶解;

②乳化锅的搅拌速度保持在30r/min,将B组分真空吸入,低速均质5min;

③将A组分的原料依次加入油相锅中,加热至80℃,然后将A组分真空吸入乳化锅中,开启搅拌,低速均质10min,并降温至45℃;

④将C组分加入乳化锅中,搅拌均匀后加入D组分;

⑤搅拌降温至38℃时出料。


物理防晒剂及其配方举例

配方7:维生素A、维生素E防晒霜

物理防晒剂及其配方举例

注:对维生素A而言,1国际单位(IU)=0.3μg。制备工艺:

①按配方将三压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等油性原料加热熔化,加热至90℃;在另一搅拌器中放入三乙醇胺等碱性物质加去离子水溶解,加热至90℃;

②搅拌下慢慢将碱液加到油性原料中,直至完全中和乳化,生成乳白色的稠糊状的软膏,停止搅拌,继续加热10min;

③当温度降至50℃以下加入防腐剂、维生素A、维生素E及香精等,搅拌均匀,即为成品。


物理防晒剂及其配方举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