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防晒劑及其配方舉例

物理防曬劑的典型代表為二氧化鈦、氧化鋅,此外也用高嶺土、碳酸鈣、滑石粉等。這類防曬劑主要對UVB波長有較強的散射作用,可單獨或與其他防曬劑復配使用,具有化學惰性,使用安全。這類防曬劑容易在皮膚表面沉積形成白色層,影響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但其安全性、穩定性是普遍公認的。美國FDA在1999年將二氧化鈦列為其批准使用的第一類防曬劑,最高配方用量可高達25%。另外超細二氧化鈦、氧化鋅除對UVB有良好的散射功能外,對UVA也有一定的濾除作用,目前日本已成功地合成出一系列UVA型二氧化鈦屏蔽劑。尤其是超細氧化鋅被認為是可得到透明防曬劑中最為廣譜的品種,超細氧化鋅的最大紫外線濾除波長為370nm。雖然微粒化的氧化鋅、二氧化鈦可以高效屏蔽紫外線,且透明性好、安全性好,但存在易凝聚、分散性差,難以添加至化妝品中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通常採用表面改性處理以改善其分散性差的問題。

配方舉例

配方1:防曬霜


物理防曬劑及其配方舉例

製備工藝:分別將A組分、B組分混合、加熱至70℃,將二氧化鈦充分分散後,將A組分加入B組分中,充分攪拌、乳化後,冷卻至45℃,加入香精,混合均勻即可。

物理防曬劑及其配方舉例


配方2:防曬乳


物理防曬劑及其配方舉例

製備工藝:將A組分加熱到80℃,混勻,室溫下,將B組分緩慢加入A組分中,均質,攪拌冷卻得產品。

配方3:二氧化鈦微囊防曬霜

物理防曬劑及其配方舉例

製備工藝:

①室溫條件下將尿烷加入去離子水中溶解得溶液A,備用;

②將氯化鈉、羥苯甲酸酯預混後加入溶液A,得溶液B,備用;

③取霜劑輔料聚甘油基-4-異硬脂酸酯、異壬基異壬酸酯、環聚二甲基硅氧烷、鯨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和二辛基蘋果酸酯,混勻,加熱至75℃後冷卻至65℃;

④取二氧化鈦聚電解質微囊(微囊中TiO2載藥量為30%)加入③所得混合物中,均化得混合物C;

⑤將②製得的溶液B加入混合物C中,混勻即得產品。

配方4:納米TiO2防曬霜

物理防曬劑及其配方舉例

製備工藝:

①B組分在100℃下均質攪拌,滅菌20min;

②A組分和乳化劑C組分混合加熱至75℃,均質攪拌20min;

③B組分降溫至80℃左右後,將A組分和乳化劑緩慢加入正在攪拌中的B組分,同時調整溫度至78℃,乳化20min;

④緩慢加入已經溶解的硬脂酸,並冷卻攪拌10min,降溫至45℃時加入香精,之後減速攪拌至凝固後出料。

物理防曬劑及其配方舉例

配方5:W/O防曬霜

物理防曬劑及其配方舉例

製備工藝:混合分散A組分後,添加已混合溶解的B相進行混合,得到防曬霜。

配方6:高效防曬粉底液

物理防曬劑及其配方舉例

製備工藝:

①將B組分中的硅酸鋁鎂、黃原膠、銀耳提取物用甘油潤溼,然後加入水相鍋中,攪拌,依次加入B組分的其他物質,升溫至80℃,保溫10min,直到完全溶解;

②乳化鍋的攪拌速度保持在30r/min,將B組分真空吸入,低速均質5min;

③將A組分的原料依次加入油相鍋中,加熱至80℃,然後將A組分真空吸入乳化鍋中,開啟攪拌,低速均質10min,並降溫至45℃;

④將C組分加入乳化鍋中,攪拌均勻後加入D組分;

⑤攪拌降溫至38℃時出料。


物理防曬劑及其配方舉例

配方7:維生素A、維生素E防曬霜

物理防曬劑及其配方舉例

注:對維生素A而言,1國際單位(IU)=0.3μg。製備工藝:

①按配方將三壓硬脂酸、單硬脂酸甘油酯、甘油等油性原料加熱熔化,加熱至90℃;在另一攪拌器中放入三乙醇胺等鹼性物質加去離子水溶解,加熱至90℃;

②攪拌下慢慢將鹼液加到油性原料中,直至完全中和乳化,生成乳白色的稠糊狀的軟膏,停止攪拌,繼續加熱10min;

③當溫度降至50℃以下加入防腐劑、維生素A、維生素E及香精等,攪拌均勻,即為成品。


物理防曬劑及其配方舉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