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孩子最終是外人,沒必要生兒育女,大家怎麼看?

於曉西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不能單純的用內人外人來看,都是血脈親人,哪來的外人一說,生孩子不僅僅是養兒防老,他對我們人的一生來說有很多現實的意義。

生孩子的現實意義在哪裡?

其實生孩子的現實意義,雖然有些比較傳統老舊,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確實,很多人潛意識裡還是有這些思想,這些思想也不是說絕對沒有道理,至少說其中有那麼一條或者兩條,我們是認同的,或者即便不認同,但是事實上他卻有這樣類似的意義:

  1. 養兒防老思想:養兒防老,其實這是很多人的一種思想,儘管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比較開明瞭,但是這個仍然有一些現實的意義,人老了難免有生病的時候,如果行動不便了,而自己的伴侶卻已經不在世上了,或者離了婚了,最終都需要一個兒女在人生的最後階段給自己端茶倒水,服侍自己吃藥吃飯。
  2. 傳宗接代思想:養兒防老還比較好一點,傳宗接代確實是一種不好的思想,因為伴隨著傳宗接代的另外一個思想就是重男輕女,所以這種事情我不是太贊同,但是確實我們人也是俗人,有時還是渴望有一個自己的親生孩子,把自己的血脈延續下去,當然不僅僅是傳宗接代的問題,可能還需要把養兒防老這種思想結合起來看。
  3. 夫妻感情的延續:兩個人從相識,相知相戀,再到相守,這是需要很大的緣分,尤其是男人,可能要打敗無數個潛在的對手,甚至雙方可能還會經過一次兩次失敗的感情,還有各種矛盾掙扎,最後才會走到一起,所以非常不容易,夫妻之間有一個共同的孩子,這種血脈會把夫妻之間聯繫得更加緊密,這也是愛的結晶。
  4. 父母夢想的延續:人生一輩子哪會事事如意,不管是愛情,婚姻,家庭還是事業,或者學習這一塊都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可是人生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但是孩子就好像是另外一個自己,儘管我非常不贊同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孩子頭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一下思想,孩子學習的成功,孩子自己夢想的實現,孩子家庭的幸福,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自己在圓夢。
  5. 有孩子家庭更完整:一個新生家庭如果只有夫妻兩個人,儘管看起來兩個人的私生活方面更加的自由,但是少了一個小寶寶,會少了很多樂趣,沒有孩子的家庭也不完整,最重要的是如果做兒女的沒有生下孩子,老一輩的父母也會感覺很失望,覺得對於孩子這一塊有所欠缺,甚至有的時候覺得自己沒有給兒子找好老婆,導致最後沒有後代。如果是兒子,自己不想要孩子,父母也會在心裡責怪自己沒有把孩子教育好。

為什麼會覺得孩子是外人?

其實覺得孩子是外人,可能是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一種矛盾,歸根結底還是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問題:

  • 孩子在原生家庭長大,父母一味的寵愛,一味的付出,會讓孩子一味的索取無度,老是覺得孩子就應該這樣子,最後培養出來的孩子可能就比較任性自私,或者是一個媽寶男,啃老族,不孝子。
  • 原生家庭如果教育過於嚴厲,孩子的性格可能會比較拘謹內向,沒有自己獨立的主見,這會導致在新生家庭當中,兒子聽老婆的話,怕老婆沒有主見,害怕老婆生氣所以對自己的父母不敢過分太好,甚至讓老婆掌握了家庭的財產大權,老婆不給錢,想孝順老爸老媽都做不到。
  • 可能覺得孩子是外人,一方面是因為孩子會有自己的家庭,另外一方面現實當中確實是老人對孩子一生都在付出,但是到老的時候,孩子們照顧老人確實不像老人照顧孩子那麼周到,再加上孩子們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責任,要照顧老婆孩子,要在外面賺錢,所以有時候家長確實感覺自己和孩子們之間像外人,孩子的老婆才是孩子的親人。
  • 小寶寶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到組建家庭的過程中,從開始天天和父母朝夕相處,再到後來讀書之後住校每週末或者每一個月才回家,然後讀大學可能要節假日和寒暑假才回家,再到後來組建家庭出門工作,可能一年回家一次,甚至幾年回家一次,打電話的次數越來越少,孩子和父母之間越來越像親戚而不是親人,就在每年過年走動一次,而且每年回家整天出外打牌,走親訪友,回到家裡面,老爸老媽還要伺候孩子們吃吃喝喝,根本就沒有享福,到孩子們自己,有了後代,做父母的還得做牛,做馬的去照顧孫子孫女。

生孩子不是投資也不是交換

  • 儘管我們現實生活中確實是希望養兒防老,但是真正可以依靠孩子的地方確實還是少,但是並不能因為這樣我們就不生孩子,有了孩子,一個家庭比較完整,也比較溫馨,比較熱鬧,再說有孩子總比沒孩子好,哪怕孩子對父母再不好,除了個別極端不孝的,多多少少都會盡到一些為人子女的責任。
  • 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明白,生孩子並不是一種等價交換,並不是我們對孩子做了多少事,孩子就要對我們做多少事,我們應該抱著盡人事聽天命的思想,今天我把你撫養成人了,成家立業了,將來你是否孝順我,那就得失隨緣了,這年頭求人不如求己,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我們在撫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應該自己累積資本,自己給自己養老。
  • 其實孩子們的壓力也很大,不是他們不想對父母做的更好,畢竟現實就是這樣子的,物價增長很快,但是工資水平有限,一個人的能力也有大小,男人一般都是家裡的主心骨,需要承擔的責任太多,所以需要幹事業,往往老人生病了,風風雨雨幾十年一併回到解放前,孩子們對老人盡到贍養的義務,但是孩子們也有撫養自己孩子的義務。

所以做父母的也應該多多理解孩子,我們首先要給自己準備一筆養老金,另外再給自己買一份養老保險和人壽保險,當我們生病的時候,自己能拿出錢來看病,但我們死了這一份人壽保險還有一筆生命價值留給自己的孩子,沒有給孩子增加太多的負擔,那麼孩子們對老人態度可能也就會更好了。


其實人生在世,不管是父母兄弟姐妹還是自己的伴侶或者孩子,哪怕夫妻能白頭到老,但是當初我們來到人世間的時候是孤零零的來,走的時候也會孤零零的走,人的身體和靈魂都是彼此的過客,何況家庭成員間誰又不是誰的過客呢?

說孩子是外人也好,不是外人也好,都沒有太大意義,孩子怎樣對我們,關鍵在於我們怎樣教育孩子,所以不能因為將來會出現不好的結果,孩子有可能會不孝順,然後我們就不生孩子,假如我們教育的好,孩子也會成長為一個好孩子,勇於擔責,對國盡忠,對父母盡孝,對妻兒盡責。


育兒教主


我一個朋友姐姐的孩子三十歲了,打遊戲借網貸,父母幫他還了四十萬,沒過多久又借起了,弄得他媽五十多歲了還貸款做生意幫他還帳,生意也不太好,勞累得人老了十歲,瘦了起碼二十斤。還有個朋友的兒子二十六七歲了還不踏實工作,交了女朋友就找他爸爸要錢,還給他爸爸直接說要錢來開房,最近也是徣了好幾萬網貸。還有個熟人的女兒天天往外跑,晚上家裡人都睡了才回來,在外面懷著孩子要生了才讓家長髮現,生下來孩子父親是誰都不知道,自己卻把孩子甩給家裡人跑出去兩年都沒回來了。還有個朋友女兒都三十三歲了,因為疫情她和兒子被困在她爸家近二個月了,自己房間也不收拾,吃了飯碗都不收一下,成天除了吃飯吃零食就是看電視打遊戲,兒子衣服髒了也不給他換一下,換下來還是外公洗。過年才回來一次,到她爸爸、奶奶家禮物也不買點,反正長輩對她好都是應該的。總結一下,這個女兒還算乖的,沒有向爸爸伸手要錢。看著身邊這些孩子我覺得不要孩子是最明智的。這些孩子都是被溺愛的,孩子不是你越寵就越是你對他(她)好,從小對(她)就要個正確的教育方式,溺出來的孩子只會讓你最終以悲劇收場,讓人覺得孩子最終都是外人


獨倚朱闌


我覺得孩子最終是外人,沒必要生兒育女,大家怎麼看?

我覺得人活著早晚有一死,沒必要累死累活地活著,也沒必要掙錢,因為錢乃生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我覺得,人也沒必要結婚,無論男人和女人結婚,還是女人和男人結婚,那個和你結婚的人都是外人。

我覺得飯也沒有必要吃,因為吃了拉,拉了吃,你不嫌麻煩嗎?......


麥穎媽媽


當看到這個問題,第一感覺是:可能是父母遇到了某些育兒問題了或者是看到社會上某些負能量的事蹟,才有感而發的!

我是位剛成為一名新手媽媽!我感覺從懷我家寶寶到她出生,雖然說中間因為妊娠反應有些難受以及順產的時候那個疼痛,但是現在回想痛並快樂著的!

作為一名新手媽媽,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懂遇到寶寶哭鬧哺乳期漲奶月子裡腰疼傷口的恢復夜裡起夜熬的我直抓狂😫,但是這個過程,也讓我成長了,給了一次如何陪伴一個小生命一點一滴的成長,現在我家寶寶6個月19天了,她會哭會鬧,你都她衝你笑,偶爾會無意識喊出媽媽👩,真的那時候你會感到好幸福~

不知道是哪位哲人說過,陪伴孩子成長,就是重回生命最初的快樂時光,是一件多麼值得我們感恩的事情啊!




紅茶心飛揚


我不認同你的看法,自從有了孩子,我感覺孩子就是我的所有,為了他我願意放棄所有。每個孩子都是母親十月懷胎辛苦生下來的,不知道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我覺得能有這種想法的父母,一定是被孩子傷透了心,總認為孩子是來要債的。

生兒育女人之常情,我覺得沒有孩子的家庭並不完美,雖然說沒有孩子,也就不會因為孩子而煩惱。不會為他學習傷腦筋,不會為孩子結婚生子而操心,看似特別輕鬆,但是等到自己年紀大了,逢年過節看著別人兒孫滿堂,再看看自己的家冷冷清清或許你會後悔。

我老公有兩兄弟,他弟弟還沒有成家,老人常常急的睡不著覺,四處找人做媒,但就是成不了。老人時常在感慨,如果當時不生兩個兒子,現在別提有多自在啊!退一步說,如果當時只生一個兒子該多好啊!是啊!沒有孩子的確會少操很多心,不用為孩子學習費心,不用為孩子買房拼命加班掙錢,也不用為孩子結婚而著急……但是想想未來,兒孫繞膝,自己這一輩子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陪讀媽媽談教育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我不認同你的觀點。人的一生,長大結婚生子,應該每個過程都要經歷過,體驗過,這樣的人生才算完整,才算完美。生子教子,是一項很偉大,很了不起的工程,就算孩子們早晚要長大成人離開,可是整個懷孕生子育兒的過程,有興奮、驚喜、傷心、難過、著急、失望等喜怒哀樂。感覺這段體驗真是妙不可言。

我生子人生的體驗

大寶13歲,二寶6歲,兩個孩子都是意外到來,剛好身上有些積蓄,一切都順理成章。做了媽媽後,真正體會到父母原來養大我們那麼不容易,真心更加感恩父母,而且和我母親的關係更加親密。婚後生活很是坎坷,說不清的幸福,做不完的家務,道不明的苦楚。也許正是百味夾雜,生活才顯得耐人尋味。有了孩子,更加知道感恩父母,更加清楚責任的意義,也體會到不同的幸福感,親情和血緣的無窮魅力,也體會到生活很是不容易,總是苦中有樂,樂中帶酸,酸中有甜,細細回味,這也是很奇妙的經歷。

特別的女人

我鄰小豔,從小就有點不同,男生性格,不愛說話。初中畢業後我們就各奔東西,去年暑假時聽我母親說,她今年都四十了,現在還是一個人,以後也不準備結婚,要辦個出家證什麼的,準備一生自己過。也許是她姐姐難產離世對她有很大打擊,也許是她這些年的不好經歷,實在猜想不出她為什麼有這樣的決定。女人應該好好愛自己,愛自己最好的方式,也要學會愛別人或者被愛,被愛滋養的女人幸福感更多,愛到情深處,一切水到渠成,生孩子也是件很幸福的事。

不想生孩子的原因

每個人都值得被愛,每個人都要學會去愛。一生漫長,一定有一個屬於你的伴侶在等你,當你們彼此深愛時,孩子就是你們深愛的結晶。像題主這個問題,不難看出你沒有遇到對的人,或者你曾經受到過傷害,又或者你的童年有不同的經歷,你沒有感受到被深愛,以前的生活對你有些許的影響等等。你必須要戰勝自己,戰勝過去,慢慢去享受新的生活,慢慢學會去愛,慢慢感受被愛。不能把過去的經歷壓抑自己太久,如果實在走不出,可以看些心理書或者找心理醫生。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 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 努力像陽光,溫暖每個人;傳遞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書霞育兒說


首先得問問自己,生兒育女是為了什麼?

我曾看過一段話:孩子,感謝你選擇做了我的孩子。因為你,我的生命才能如此完整,我的人生才能如此飽滿,我的經歷才能如此豐富。

我有一兒一女,我生活很幸福。

我媽養了我們兄妹仨。這一輩子她最後悔的是,當年因為計劃生育政策,自己沒堅持多生兩個。

這次的疫情,空巢老人有多難,建議你試著瞭解一下。


成長佑欣


我生的是個兒子。兒子十三歲那年,我和我丈夫離婚了,兒子跟我生活。兒子和我的感情一直很好,因為他父親在家時,經常出差或在外地工作,兒子就是跟我長大的,他很愛我這個媽媽。兒子研究生畢業工作後,開始談女朋友,開始戀愛。很快我就發現孩子人在家心不在家,後來人也不在家了!我知道孩子最愛的人己經不是我了!老話說:“娶了媳婦忘了娘!”真的沒錯。其實想開了也沒錯,他娶媳婦的那一刻,伴隨他前行的應該是他媳婦了,愛他媳婦沒錯。做父母的放開手就對了,保持一定的距離,相互關愛,相互幫助就好!


楊圈圈666


孩子永遠不是外人,這是我的心聲,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是青春的告白,是我們歲月的見證,孩子對於個人來說是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對於社會他是一個人也有他的意義,我外公無數次告訴我人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最重要的,他也沒有細講,總之就是說過很多次,我都印在腦海裡。我也有幾個沒有孩子的朋友,大多都是身體的原因沒有生育,記不住那個作家說的,一個女人要是沒有孩子就像一幅畫沒有顏色……還有真真丁克的朋友,看起來快活得很,就算你說下天來也不感冒,有自己的人生觀~總之,孩子能帶給你更豐富的人生,也很可能讓你勞累費心,可是人不就是來吃苦的,從苦裡感到甜,愛就是一種付出和給予,孩子是否孝順,是否成功是他自己的造化,做父母的盡心盡力愛孩子就好了,其他的順其自然,沒有孩子的都能善終,有孩子的又能怎樣呢……





m芒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提問的朋友是遇到了某些教育問題,對孩子失望了,或是看到了社會上一下負面的消息,才會有這樣的感慨。

生或者不生孩子都是個人的權利和選擇。在沒有生孩子之前,我覺得生不生都無所謂,不生,就過好二人世界,生了,就好好教育孩子。自從知道自己懷孕,一個小生命在我的身體裡慢慢長大,我開始體會到生命的奇妙,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我會每天撫摸肚子和他交流,從他一開始住進我的身體我們就建立了情感的聯結。雖然懷孕的過程很痛苦,但真的是痛並快樂著,期待他的模樣,期待他的到來,就覺得一切苦痛都值了。

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不假。經歷了生孩子的疼痛,養育養育孩子的點滴,彷彿是在經歷我小時候的成長過程,開始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也更加知道感恩。先在孩子9個月了,會清晰地叫爸爸媽媽,雖然陪伴他成長的日子也會有煩惱,但是看到他燦爛的笑臉,聽到那一聲甜甜的媽媽,就覺得心都被融化了,再多的苦和累都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有了孩子,又有了新的動力,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最好的都給他。這種給予,是不求回報的,這就是父母之愛的無私和偉大吧!有了孩子,我只想陪伴他健康快樂地長大,唯願吾兒愚且魯,平安喜樂過一生,我只想著參與他生命的過程,還沒想過他將來的孝與不孝。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孩子終歸會長大,會離開我們,去過自己的人生,這是我們一開始就要做好心理準備的。

如果孩子不好,那說明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我們要想辦法幫他改正。如果孩子大了,開始過自己的生活了還是不好,父母也要試著放手,不要再把他當做孩子,讓他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這是我作為父母之後的一些見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