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斑塊脫落?

平常心yyoi


動脈斑塊是血管病變的預警信息,它的出現一是提醒我們存在心血管危險因素,需要及時干預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二是提醒我們斑塊可能破裂、脫落形成栓子,堵塞重要血管可形成梗死。那麼,我們如何預防斑塊脫落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雖然動脈斑塊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但並非所有斑塊均具有較高的危險性。那麼,我們如何鑑別呢?動脈斑塊分為穩定性斑塊與不穩定性斑塊,前者結構穩定,不易破裂,也不易脫落形成栓子;後者破裂風險較高,破裂後可能會誘發血栓形成並堵塞血管,還可能脫落形成栓子,隨血液遊走至管徑較小的動脈,堵塞血管。無論是斑塊破裂,還是脫落形成栓子,堵塞重要血管均可引起梗死,發生於心髒的冠狀動脈後,可形成心肌梗死;發生於頭頸部動脈後可形成腦梗死。當然,並非穩定性斑塊不需要干預,出現動脈斑塊以後,說明可能存在加速動脈病變的危險因素如吸菸、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需要針對這些危險因素,採取合理的干預措施,以延緩血管病變的進展。

那麼,針對不穩定性動脈斑塊,如何才能降低其破裂、脫落風險呢?一定意義上,不穩定性動脈斑塊是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預警信號,需要穩定動脈斑塊,降低其破裂風險,治療包括改變生活方式與藥物治療。改變生活方式為基礎治療,包括少吃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同時低鹽、低熱量飲食,每日堅持半小時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將體質指數控制在24kg/㎡以內,戒菸,限制飲酒等,有助於延緩血管病變。改變生活方式屬於輔助治療,此時最主要的治療措施為穩定動脈斑塊,藥物以他汀為主,他汀通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減少膽固醇流入動脈斑塊內,同時可促進膽固醇的逆轉運,縮小斑塊,增加其穩定性,降低破裂風險;使用他汀類藥物的同時,應評估是否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若出血風險小,未來發生血栓性心血管事件風險較高,建議長期服用,可預防血栓形成。

綜上,出現動脈斑塊後應改變生活方式,同時干預心血管危險因素,以延緩血管病變。穩定性動脈斑塊不易破裂,更不易脫落;不穩定性斑塊破裂風險較高,同時可能脫落形成栓子,需要給予他汀穩定斑塊,同時可給予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預防血栓形成。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 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