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封小舅子大官,小舅子跪在地上哭:只求活命能每天喝酒就行。对此你怎么看?

可笑小子


小舅子郭得成能力低下无大功,朱元璋轻视,小看他。其实,小舅子十分聪明能干,早就看清朱元璋为人。朱元璋是卑鄙无耻的小人,不是正人君子。朱元璋迟早会对功臣悍将,骄兵悍将大开杀戒,这是良弓藏,狗肉烹的事实加以详加说明。小舅子郭得成在朱元璋面前装疯卖傻,装什么都不懂小屁孩,装低能儿,装傻子,以表现对朱元璋尊敬,敬重,忠心,愚忠。朱元璋生性多疑,没有抓到郭得成反对,反抗,讨厌,厌恨他的把柄,不好治郭得成的罪。一次,无意中骂了朱元璋是和尚,这是郭得成酒后误事造成的。郭得成酒醒后,才知说错了话,一定会遭朱元璋报复,牢狱之灾,甚至杀头,砍头。郭得成抢先一步,抢占先机,时机,第一时间当起和尚来了呀!这样,他才得到朱元璋的谅解,理解,原谅。后来,在一件刑事大案中,牵涉到郭得成。郭得成无官一身轻,一心做了和尚。朱元璋知道小人,对手,敌人在陷害自己的小舅子,也绝对不中敌人鬼计,奸计,反间计。至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在杀人如麻的游戏中,对小舅子涉嫌干坏事网开一面,就因为小舅子郭德成无官一身轻,一心当好和尚,对他十分放心,还一百个放心。


中国美6220


朱元璋有个兄dei,叫徐达。帮着朱元璋打天下,出生入死,两个人好得能穿一条裤子,俩人的媳妇就是妯娌。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称帝,徐达被封魏国公。

有一天徐达媳妇进宫探望皇后,无意中说了一句你家房子真大。当然啦,皇宫肯定大啊。朱元璋就把徐达媳妇当场弄死了,跟徐达说你媳妇是个逆妇,我帮你弄死了 徐达还得进宫谢恩。最后,徐达被监禁,身上发疮不能吃发物,朱元璋赐之蒸鹅(发物),徐达疮发身死。

这种人,要是我姐夫,我也得跪地上哭着求活下去。

据说朱元璋晚年脾气更加暴戾,经常赐庭杖(朝廷之上一言不合拉下去打pp),不少大臣死于庭杖。以致大臣们上朝前都与家人抱头痛哭,生离死别,若平安下朝,则欢庆生还。

当然啦,这是后话。


伟大的人贩子


这个故事见于巜明史》。

朱元璋的这个小舅子姓郭名德成,为人圆滑,做事聪明,平生最大的嗜好,便是嗜酒如命。

别人喝酒误事,他却借酒明志,从而在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掀起的一片血雨腥风中得于保全性命。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此人看着糊涂,却有着常人不具备的大智慧。

他的父亲郭山甫原是濠州城里的一号人物,在朱元璋还未发迹之前两人便有了交情。这郭山甫不仅有识人之明,更是见机果决,看好朱元璋日后必有飞黄腾达之日,遂将自己的三子一女全部托付于他,当真是下足了赌注。

事实证明郭山甫确非凡人一个。朱元璋成为大明王朝开国皇帝之后,郭山甫其它两个儿子都凭战功封侯,女儿郭采莲更是被封为宁妃,颇受恩宠,协助马皇后打理后宫一切事务。

唯有郭德成被封为骁骑舍人,官职不大,等同闲人。究其原因,倒也不是他碌碌无为,亳无战功;更不是朱元璋不念郎舅之情。事实上朱元璋几次要封他做大官,他都抵死不从,一一婉拒。

别人都是惟恐官小,哪有人是嫌官大的?这等奇葩自然引起了朱元璋的好奇之心。却听郭德成跪伏于地,一边谢恩,一边振振有词:

臣性耽曲蘖,庸暗不能事事。位高禄重,必任职司,事不治,上殆杀我,人生贵适意,但多得钱、饮醇酒足矣,余非所望。

翻译过来,大致是说:我这个人喜欢喝酒,喝了酒就容易误事,你如果让我身居高位,万一我因酒误事,你还不把我给弄死呀?所以这官我是不当的,金钱美酒倒可以有,而且不妨多多益善,其它的东西就算了吧!

这句话看上去有三分滑稽,却藏着为人臣者的十分智慧。所谓"伴君如伴虎",君王所虑,无非是怕有人威胁到他的王权,为此他不惜大开杀戒。如果有人表明自已对权力不感兴趣,君王自然会对你"宠遇益厚",满足你对金钱美酒方面的追求。

郭德成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敢抗旨不遵。自古名利二字,不是上套的绳,就是埋人的坑,引多少英雄成白骨。为何?都只因只知道得,不晓得这世上还有舍之一字。

不舍哪来的得?郭德成舍弃了权力,得到了善终,比及当年激流勇退,泛舟五湖的越国大夫范蠡,虽不及亦差之不远矣。


煮茶道史


朱元璋的这个小舅子是个聪明人,背后还有一点惊险又有趣的故事。

这个小舅子是谁

这个小舅子就是郭德成,安徽凤阳人,朱元璋的老乡,明初开国功臣。此人有以下有个重要标签:

  • 1、为人豁达,性格机敏,淡泊名利。一生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杀敌甚多,但是从不计较个人名利。明朝建立后,和他同时期的将领都封公为侯,但是他仅仅做了骁骑舍人的一般官员。

  • 2、他是一个外戚。朱元璋还是红巾军低级官员的时候,从郭德成家乡经过,他的父亲会看面相,看出朱元璋“公相贵不可言”。于是将女儿嫁给朱元璋,也就是后来的郭宁妃,三个儿子郭兴、郭英、郭德成都跟着朱元璋随军入伍。后来郭家满门富贵,其中郭山甫封营国公,郭兴、郭英都以功封侯,女儿也成为朱元璋的妃子。

  • 3、此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嗜酒如命。这是一个缺点,但是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优点。此人无时无刻都离不开酒,其最大的酒友就是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的好酒友

早在军中作战的时候,郭德成就是朱元璋的好酒友,行军作战,难免胜败,高兴了饮酒庆祝,失败了借酒消愁,这时候酒就成为朱元璋的好伴侣,每每这个时候,总是郭德成陪在朱元璋身边解闷。

明朝建立后,作为酒鬼的朱元璋依然忘不了郭德成,所以还是经常把他请到宫中来一起饮酒。

有一次觥筹交错间,朱元璋对他说:哥们,你这些年来功劳也不低,骁骑舍人这官太小了,再加封你个更大的官吧。本来郭德成还是酩酊大醉的状态,没想到这时候马上就清醒过来,跪在地上不停的推辞说:“臣性耽曲糵,庸暗不能事事。位高禄重,必任职司,事不治,上殆杀我。人生贵适意,但多得钱、饮醇酒足矣,余非所望。”(我昏聩无能,不问政事,德不配位,我就喜欢喝酒,别的高官厚禄没有什么奢望。)

郭德成非常明白朱元璋的为人,随后便是不停地磕头坚辞不受,朱元璋内心那是相当高兴,因为他最忌讳的就是权力,朱元璋此后还是经常邀请郭德成去皇宫喝酒。但是郭德成实在不想去,但是又不得不去。他知道长期这样下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说不定哪一天脑袋就掉了。

被逼出家为僧

有一次在皇宫陪朱元璋喝酒的时候,朱元璋看到他乱糟糟的头发,说他是个醉汉疯鬼,没想到郭德成直接说:“我也很讨厌这些脏头发,要是剔成光头才好呢”?刚说完这话,他就后悔了,因为朱元璋当过和尚,对光头很敏感。同时他也看到朱元璋脸色也顿时变了。

这次他是真害怕了,回家后,二话没说,马山就找寺庙做了和尚,整天只知道身披袈裟,念经拜佛了,朱元璋也不好意思找他喝酒了。

后来,朱标死后,朱元璋大杀功臣,很多人都遭到了灭顶之灾,他的两个哥哥也受到了一些牵连。而只有这个疯癫癫的酒肉和尚弟弟,保住了性命。

这小子真聪明!但是躲得了十一躲不过十五,到了靖难之役的时候,这哥们摊上大事了。。。。你们知道什么大事吗?


人民正能量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称帝后的朱元璋要封小舅子郭德成做大官,

郭德成却跪在地上哭着说:“妹夫,我也想当大官,可我不是当大官的料,到时候会耽误你的事儿,你就当个屁把我放了吧”。

最后郭德成说:“如果皇上对我好,每天能让我喝上酒就行了”。朱元璋见小舅子态度坚决,于是就放弃了封他当大官的念头。

从此以后郭德成醉生梦死、疯疯癫癫,朱元璋背后称小舅子为“疯汉子”。

公元1380年,明朝政坛发生了“胡惟庸谋反案”,朱元璋一怒之下诛杀了三万多人。



朱元璋的“瓜蔓抄”令所有的人心惊胆战,郭德成也被牵连其中,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朱元璋居然把小舅子放了,这到底为什么呢?

要想弄清这件事儿,咱们还得从头说起。

朱元璋的老丈人叫郭山甫,原籍山东巨野,后迁居安徽凤阳。

郭山甫是个算命先生,有一次,30来岁朱元璋带领红巾军队伍经过他面前时,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朱元璋有帝王之相。

郭山甫回到家后,急忙叫来自己的三个儿——郭兴、郭英、郭德成。让他们赶紧投奔朱元璋,嘱咐三个孩子好好跟着朱元璋干,将来他做了皇帝不会亏待你们兄弟三个的。



▲郭山甫

哥仨听从父亲的话加入了红巾军队伍,老大郭兴,老二郭英做了朱元璋的警卫员,老三郭德成年龄小,不适合于上战场,朱元璋让他做了“炊事员”

郭山甫的眼光确实很毒,朱元璋到后来果然作了皇帝,哥仨算是跟对了人。

老朱称帝后大行封赏,郭兴,郭英哥俩成为了“淮西24功勋”里的人。郭兴被封为巩昌侯,郭英被封为武定侯。三兄弟中郭德成功劳最小,只是一个品级很低的骁骑舍人。

到后来,朱元璋纳哥仨的妹妹为妃,这就是朱元璋的郭宁妃。郭宁妃在马皇后死后,成了名义上的皇后。


▲郭宁妃

套用赵本山小品中的一句话,“人和人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同时追随朱元璋,两个哥哥成了侯爷,一个妹妹成了王妃,只有郭德成还是一个小小的骁骑舍人。估计也就是一个营级干部。

朱元璋感觉过意不去,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一幕:“想封郭德成当个大官”。然而郭德成却拒绝了,只是说“有肉吃,有酒喝”就行了”。

朱元璋说:“这条件不高,我宫里有许多好酒,你随时可以来,好酒、好肉,好菜、管够。”

郭德成是个实诚人,隔三差五就到宫里找老朱喝酒,老郭的酒量并不大,也许是老朱故意灌他,反正每次老郭都是喝的酩酊大醉,被人架着回家。

有一次,老朱又邀请小舅子去宫里喝酒,老朱从屋里拿出了一坛百年陈酿“女儿红”,对小舅子说:“今咱们不醉不归。”



朱元璋每次喝酒都说这句话,每次都是郭德成大醉而归,而老朱却不醉。

郎舅二人推杯换盏,“哥俩好啊,五魁首呀,六六六啊……”。

老朱和郭德成玩起了猜拳。亲们想想看,郭德成那俩心眼能玩得过朱元璋?

只见郭德成频频举杯喝酒,朱元璋一个劲儿的倒酒。功夫不大,郭德成酒喝高了,手舞足蹈,在地上直打滚。

朱元璋看看时候不早了,自己也开心够了,于是派人把郭德成送回家。郭德成要叩谢朱元璋好酒、好菜好招待,俯身要拜。

老朱见他醉态十足,衣冠不整,头发乱蓬蓬的,于是笑着对他说:“看你头发披散,真像个醉鬼醉汉”。



郭德成摸了摸乱蓬蓬的头发,脱口而出:“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了,明天我剃成光头,那才痛快呢!”

朱元璋一听变了脸色,心想,“我曾经出家当过和尚,这小子分明是嘲笑我,但一看他醉醺醺的样子,好像又不是出自本心。

“也许是酒后失言,我观察观察再说”。朱元璋打定了注意。

第二天,郭德成醒酒以后,回想昨天说的话,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懊悔的只想抽自己一耳光的。

明明知道老朱在皇觉寺出家当和尚,他对光、明、亮这些词很敏感,昨天我喝高了神经搭错路说了句“要剃光头”。这不是明摆着找死吗?

郭德成越想越怕,他明白朱元璋心黑手辣不会放过自己。怎么办呢?郭德成陷入了苦思冥想。


▲郭德成

过了几天,郭德成真的进了寺院剃了光头,真的做了和尚,整日身披袈裟念着佛经。

朱元璋这才息怒了,原来小舅子真是一个疯疯癫癫之人,我还以为他说剃光头是嘲笑我呢!哈哈……

郭德成用“假说真做”躲过了一劫。

综上所述,郭德成确实嗜酒如命,但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他也看透了朱元璋是一个怎样的人。与其哆哆嗦嗦的伴君如伴虎,不如敬而远之,陶醉在自己的小天地。

讲真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为臣之道,也只有看破红尘,境界升华到一定格局的人才能做到这些。

朱元璋这样的人永远看不透郭德成的内心世界,自以为多么高明,其实是被郭德成的外在表现骗了。


▲胡惟庸

在胡惟庸案件中,他的哥哥郭英虽然早已去世,但仍未逃脱朱元璋的惩罚,郭英被削夺了爵位,成了庶民。还多亏大哥郭兴死的早,否则不堪设想。

“胡惟庸谋反案”涉及到3万多人,郭德成也被牵连进去了。但是,在朱元璋的心中,郭德成就是一个“酒疯子”,他根本不相信郭德成会谋反,于是把郭德成释放了。

最后一句话:喝酒成瘾并非一无是处,假如郭德成不喝酒、而是做大官,肯定会被胡惟庸拉入阵营,事情败露时,肯定会被老朱砍头。由此看来,郭德成因酒得福了。


秉烛读春秋


朱元璋的这个小舅子叫郭德成,是朱元璋嫔妃郭氏的哥哥,他和哥哥郭兴一起,随朱元璋转战沙场,立了不少战功。郭德成对功名利禄看得非常淡,只对喝酒一事非常有兴趣,可以说是嗜酒如命。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宴请郭德成,还称要封郭德成一个大官当当。郭德成慌忙拒绝,称自己愚笨不堪,好酒无度,明显不是当官的料,拒绝为官。只希望天天有美酒喝就行了。其它的,别无所求。

(郭德成)顿首谢曰:“臣性耽曲糵,庸暗不能事事。位高禄重,必任职司,事不治,上殆杀我。人生贵适意,但多得钱、饮醇酒足矣,余非所望。”帝称善,赐酒百罂,金币称之,宠遇益厚。-《明史》

朱元璋一听他这么说,就没难为他。封官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郭德成年轻的时候,就跟着朱元璋打江山,很清楚朱元璋的为人。朱元璋和越王勾践一样,也是只能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朱元璋表面上礼遇开国功臣,但实际上非常不放心。总觉得这些功臣会篡夺明朝江山,总想着收拾整顿明朝功臣。

而且朱元璋本来就是那种脾气暴虐的君王,一言不合就杀人。在朱元璋手下当官,真的是九死一生,郭德成对此心如明镜,不想做朱元璋的刀下鬼。所以就找个理由拒绝了朱元璋给他封官的赏赐。

后来,朱元璋罗织罪名,对开国功臣大开杀戒,血流成河。导致明朝的开国功臣都屠戮殆尽,只有郭德成等极少数人躲过一劫。当时的是人都称赞郭德成有见识。他对朱元璋和明朝政治了如指掌,所以提前避祸,才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


袁卫宇


都别抢,我来答。

这个人是朱元璋的大舅子,而不是小舅子。大舅子是指丈夫称呼自己妻子的哥哥,小舅子是指丈夫称呼妻子的弟弟。朱元璋的大舅子就是郭德成,他的妹妹被封为宁妃。

说起朱元璋和郭家的渊源,颇有一点当年刘邦的风采,刘邦当年一穷二白的时候,吕太公觉得他长得器宇轩昂,将来大有作为,就把自己的爱女吕雉嫁给了刘邦。朱元璋也是一样的,他当年还没有发迹,还是起义军中混的时候,有一天打郭家经过。

郭德成的父亲郭山甫远远看见朱元璋,他懂得一点相面之术,顿觉此人龙行虎步,相貌非凡,用他自己的话说,朱元璋将来贵不可言。又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说:“你们将来都是要封侯列爵的人。”

封侯列爵是不是真的只有郭山甫知道,总之他自己相信了。于是带着一家人跟随朱元璋,这剧情简直魔幻到编剧都不敢这么写,非但如此,郭山甫还把自己的儿女郭氏嫁给了朱元璋。

后来大明建立,郭氏果然被封为宁妃,郭山甫自己也被封为营国公,他的儿子们都被封侯。

看来这位郭山甫也是一位不显山不露水的高人,他的儿子郭德成,也就是朱元璋的大舅子却有点显得与众不同,按理来说,郭德成早年也是跟随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人。

功劳虽然不大,但好歹有苦劳,而且又是大舅子,加官列爵肯定是少不了的事情。但是明朝建立以后,郭德成偏偏只做了一个骁骑舍人,很普通的官员,属于闲职不管事。

相比之下,他的兄弟郭兴、郭英都被封为候,按理来说他本来也应该封侯的,但这倒不是他犯了什么过错,而是他自己不愿意。

朱元璋曾找到说:“大舅子,我给你封个大官做。”

郭德成一听,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说:“多谢陛下赏识,但是我脑袋跟浆糊似的,只喜欢喝酒,不喜欢官事,您要是让我做了官,那真是害人害己。”

老朱本身就是一个很廉洁的人,一看大舅子这么识趣,心里非常高兴,一想到那些挤破脑袋想做大官的人,不免更加喜欢自己这位大舅子了。

于是两兄弟经常聚在一起喝酒,每次朱元璋喝开心了都会赏赐他很多钱财。

果不其然,都说喝酒误事,这个郭德成就出洋相了。

有一次朱元璋和他喝酒,两人都喝的很开心,郭德成更像是撒了欢的野马似的喝的那叫一个开心。喝高了难免就有点下盘不稳,跟滩烂泥似的倒在地上。

朱元璋见他这个样子,就说:“蓬头垢面,像个疯子似的。”

郭德成迷迷糊糊的摸了一把自己的头发,说:“留着这些头发甚是闹人,干脆把它剃光了才好。”

此言一出,朱元璋立马变色。原道是朱元璋早年因为迫于生计,曾经在皇觉寺当过小和尚,许多年以来朱元璋一直隐瞒这件事,所以除了身边亲近的人,谁也不知道,知道的人也不敢去揭皇帝的老底。

郭德成虽然是无心一说,但是朱元璋却觉得他是话里有话。

但是老朱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一看郭德成醉成这幅熊样,就命人把他送了回去。酒醒之后的郭德成从其他人那里得知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顿时只感到五雷轰顶,怎么办呢?

赔礼道歉?以死谢罪?

郭德成想的是头发大把大把的掉,只差个伍子胥似的一夜白头。一见这掉了满枕头的头发,郭德成急中生智,急急忙忙跑到寺庙里把自己的头发给剃光了,当起和尚,不过虽是和尚,但不过是做做样子,过了几天顶着一个铮亮的大光头去见朱元璋。

后者一看,乐了,认为郭德成是真的很讨厌那一头长发,于是顿时心结散开,不再怀疑郭德成。

还对自己的嫔妃们说郭德成是一个奇男子,这话朱元璋只评价过一个人,那就是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而郭德成因为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后来在三大案中都幸免于难,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短处,有自知之明的缘故。

所以做人一定要拎得清自己的分量,最怕的就是德不配位。


围炉谈史


这个确有此事,这个人叫郭德成,他自己倒不怎么出名,而他的两个哥哥比较出名,分别是郭兴,被封为巩昌侯,另外一个是郭英,被封武定侯,他还有一个妹妹叫郭宁莲,被封为宁妃,在马皇后与李淑妃死后,就统领后宫之事。

郭德成的两个哥哥战功比较多,所以能够封侯,也居高位,郭德成的战功就比较少了,所以只做了一个骁骑舍人的小官,两个哥哥是侯,妹妹是皇妃,郭德成的官就显得小,其他人也都获得晋升。

有一天,朱元璋碰见郭德成,他就对郭德成说:德成呀,你的官比较小,要不,我升你做大官吧。

郭德成先是拜谢,然后说:皇上呀,您对我的厚爱,我心领了,但是我这个人呀,脑袋瓜不行,又喜欢喝酒,要是让我当大官,管那么多政事,我可是管不来,到头来,那岂不是害了自己,也害了国家嘛!您就赏我每天喝酒好啦!

朱元璋,其实也就是随便说一下,不过,他也很喜欢郭德成的态度,就赏赐了郭德成很多的好酒和财宝给他,甚至还经常邀请他到皇宫后花园饮酒。

有一次,他陪朱元璋在后花园饮酒,因为酒实在太好喝了,他就多喝了几杯,后来觉得实在不行了,就起身向朱元璋告退,可是实在醉得厉害,连头发都乱了,朱元璋就笑着说:看你头发乱的,就像一个醉鬼。

郭德成说:我也不喜欢这头发,要是把它剃了,那就更痛快了。朱元璋一听,脸色大变,因为他当过和尚,最忌讳别人说和尚。不过他看到郭德成的样子,也知道他是无心的,只是酒后失言,就让他回去了。

郭德成酒醒之后,才想起自己失了言,可是该怎么办呢?他没法跟朱元璋解释呀,否则又再次让朱元璋不满,他想了好几天,最后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进寺庙,把头发给剃了,真的做了和尚。

朱元璋看到了郭德成的样子,之前的不满就完全没有了,还觉得趣事一件,后来朱元璋大杀功臣,郭德成一点事也没有。

历史简单说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一时间群雄并起,争霸天下,最终获得胜利的 人不是心狠手辣的朱元璋,也不是占据富庶江南的张士诚,反而是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曾经连口饭都混不上朱元璋, 如今却成了掌管天下的皇帝,令人啧啧称奇。

不愿提及的过往

朱元璋做了皇帝,再不是当年饿得要死的放牛娃了,曾经的那段历史也并不光彩,他肯定不愿意有人再提起,寒酸的出身,“布衣皇帝”的“美名”,朱元璋其实一点也不喜欢,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呢,事实就是如此,没办法改变。

或许穷困潦倒的朱重八改变不了什么,但是至高无上的朱元璋皇帝却不一样。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他身边的那些个文人谋臣却对此深有研究,朱元璋身为放牛娃的事实自然不能改写,毕竟朝中很多开国功臣都知道他的底细,但是家谱却能改变,经过明朝文官的粉饰之后,朱元璋再也不是连名字都不会起的家庭出身,他的祖上一直给追溯到了朱熹,他们老朱家一下子显得书香扑鼻起来。

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者也。

朱元璋对此极为满意,他简直太喜欢朱熹这位“老祖宗”了,甚至科举考试都要靠朱熹所作的《四书》。相反,他最讨厌别人叫他朱重八,更不许别人提及当年放牛时期的时期。即便是不可避免地提及,那也要修饰一番,比如他小时候偷吃地主家的牛,将牛尾巴插在了石头缝里糊弄地主,最终他才是赢家。然而实际呢?指不定被地主打成什么样呢。

相对于放牛娃,当乞丐的“黑历史”他更反感了,尽管许多人都说朱元璋当乞丐期间,对民间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在后来取得天下。这种说法虽然看似美好,恐怕朱元璋自己都不愿意相信,一个吃不上饭的乞丐,朝不保夕,每天看人家的脸色讨生活,温饱尚且无法满足,哪里来的闲心去观察别人的疾苦呢?

在朱元璋不愿提及的过往中,他最不爱提及的便是自己做和尚的事情,因为和尚这个职业看似高贵,但是在当时可不是什么讨好的职业,当时的盛行的佛教是藏传佛教,他的这个和尚真是一点光也借不上,而且他在寺庙里只是一个最低等的小和尚,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每天的工作无非是砍柴、打水、做饭、收拾卫生,为大和尚们端茶、倒水、揉肩捏背或者给人家洗脚。如果服侍得不到位,没准经常被人家打骂伺候,这样的丢脸的时候,如今的朱元璋当然不愿意提及了。

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酒后的嬉笑话也危险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自然没人敢再提那些前尘往事,但是当年朱元璋和濠州兄弟们一起打天下的时候,大伙儿难保不会拿这些事情和朱元璋开玩笑,乱世的打打杀杀本来就辛苦乏味,大家刀尖上讨生活,今天活着明天不一定有命在,一群好兄弟在一起,这样互相说对方以前的事情来打趣也是在所难免。好在,这群兄弟也都了解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就不再说这些陈年往事了。

但是有人他就不开眼啊,比如嗜酒如命的郭德成。郭德成也是濠州人,是最早一批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濠州兄弟,他的哥哥郭兴开国后极为显贵,他的妹妹嫁给了朱元璋,当了宁妃,郭德成自然而然就成了皇亲国戚了,再加上他们哥俩功劳很大,开国后郭德成也经常与朱元璋一起饮酒聊天。

朱元璋成为皇帝后,也向往以前的和兄弟们一起的生活,他可以向往,但是其他人却不能当真,一旦真的和他无拘无束起来,那恐怕就要遭殃,哪怕徐达和汤和也不行。郭德成自然了解他的这位“上位”的秉性,一起喝酒的时候也会谨慎小心,但是郭德成他嗜酒如命,见了美酒就控制不住自己,和朱元璋一起饮酒,还是没能控制好自己,很快喝醉了,躺地上打起滚来,帽子都滚掉了。朱元璋看到之后哈哈大笑,指着郭德成的头说,看你的头发都快掉没了,少喝点酒吧。郭德成一听,随口说道,头发少算什么,我恨不得直接剃光了。朱元璋一听,变了脸色,郭德成这句话啥意思?讽刺我当过和尚吗?

帝顾见德成发种种,笑曰:“醉风汉,发如此,非酒过耶?

郭德成第二天醒酒之后,将自己昨天与朱元璋饮酒时的每一句话都过一遍,这才大惊失色,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于是,他当天就去了寺庙,剃光了头发,真的出家做了和尚。朱元璋听说以后,与宁妃说,本以为郭德成开玩笑,没想到他真的想去做和尚,这才解了心疑。

高明的“疯汉子”

后来,蓝玉案发,郭德成虽然受到了牵连,但是却留住了自己的性命。直到此时,再回想郭德成所作的一切,才觉得这个人真的很高明。

开国之初,郭德成只是一个小官,朱元璋认可他们兄弟几人的功劳,又因为有宁妃这层关系,想要封他做一个大官,但是郭德成却婉言拒绝了,说自己能力差,会有负皇恩,说什么也不接受,还跪在地上对朱元璋说:“只求有命能每天喝酒就行”,这样没出息的话说出来,尽管当时惹得朱元璋很不高兴,但是对比起日后丢掉性命来说,此事做的却再正确不过,拒绝高官厚禄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在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的,还真没有几人。

太祖以宁妃故,欲贵显之。德成辞。帝不悦。

还有一次,郭德成进宫面见皇帝,朱元璋给了他一些金子,让他偷偷拿回去,不要四处声张。郭德成在离开的时候,却假装喝醉酒,将藏在靴子里的金子故意露出来让负责掌管门禁的阍人看到,上报朱元璋后,得知是上位所赏,这才算了解此事。事后有人问郭德成为什么这样做,他机敏地说道,秘而不宣,岂不是偷吗?万一是上位的试探怎么办呢?

尝入禁内,上以黄金二锭置其袖,曰:“第归勿宣。”德成敬诺。

由此可见,郭德成虽然有大功在身但是却不居功自傲,嗜酒如命却比谁都要清醒,他最终能保全自己,看似运气,却绝非偶然啊!

参考文献:《明史》《智囊全集》


野史日记


朱元璋的这个小舅子叫做郭德成,是郭山甫的三儿子。当年,朱元璋刚参加郭子兴的队伍不久,有一次路过郭山甫的家,据说郭山甫有相面之才,当他看到朱元璋后,就称赞他是富贵之相,此后将贵不可言。

于是他立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朱元璋,而他的这个女儿,就是后来在朱元璋的后宫中,地位仅次于马皇后和李淑妃的郭宁妃。 不仅如此,郭山甫还让自己三个儿子都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后来,老大郭兴和老二郭英在战场上都立下赫赫战功,再加上裙带关系,开国后都被封侯拜将。唯独老三郭德成,由于才能和战功都较平庸,只被封了一个骁骑舍人的芝麻官位,也就是皇帝护卫军中的一员。



等到洪武三年时,朱元璋有意提拔和培养郭德成,就决定把朝廷中极为重要的都督一职交给他来担任。毕竟郭德成作为堂堂皇帝的小舅子,却只能在护卫军中混个闲差,实在太丢人。

但是呢?当朱元璋准备授予他这个官职时,郭德成却非但没有高兴,反而连忙的跪在地上连声推辞。 郭德成的这个行为,让朱元璋感到不舒服。郭德成见状,只好立马摘掉帽子,跪在地上哭着谢罪说了这样一段话:

“臣性疏狂嗜酒,谬讬高位,必且旷职,斧钺之诛,将必及臣,臣愿陛下赦臣,臣留此头饮酒,不羡万户侯也!”

翻译一下就是:感谢皇上对我的厚爱,但我这个人脑袋瓜不灵,整天不问政事,只知道喝酒。如果做了大官,万一喝酒误事,害了自己不说,还耽误陛下的大事,那岂不是罪孽深重,到时陛下肯定会严厉惩罚我。所以,还请陛下能够放过我,让我留着这个性命可以天天喝酒就够了,至于万户侯我是一点都不羡慕!



听完这话后,朱元璋真是肺都气咋了,直接开骂到:“所谓烂泥扶不上墙,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吧!”最终,朱元璋只能放弃重用郭德成的想法,但还是额外赏赐了他三万亩地和一百坛美酒,让他从此做个衣食无忧的开心酒鬼。后来,郭德成也真就天天喝酒玩乐,什么事也不干,也是逍遥自在。

但有一次,郭德成陪朱元璋喝酒,结果郭德成喝得酩酊大醉,甚至在朱元璋面前醉态尽显,衣冠不整,头发凌乱,朱元璋见郭德成秃头很严重,就劝他少喝点酒,以保住这点头发。谁知醉酒的郭德成顺着皇帝往下说:“这乱糟糟的头发简直烦死人,改天直接剃成光头,当个和尚算了。”

这话一说,郭德成就后悔了,因为朱元璋曾经就因当和尚而剃过光头,所以最讨厌别人在他面前提光头这件事,这会让他觉得是在暗自嘲讽他的过往。也正因为此,当时朱元璋的脸色就变得有些难看,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发作,只是让郭德成别在喝酒,然后就径直离开。

第二天,等郭德成酒醒之后,想起来自己说的胡话,顿时下出一阵冷汗,为了补救,他干脆跑去寺庙剃成光头当了和尚。朱元璋听说后,直接对郭宁妃赞叹道:“你的弟弟德成,还真是个奇男子,原先我以为他讨厌头发是假,想不到他还真去做了个醉鬼和尚。”说完,哈哈大笑。

当是,郭宁妃肯定在心中暗想:“我弟要不去当和尚,他还能活么?真是的!”不过郭宁妃在表面上,还是跟着朱元璋一起笑道,总而言之,我这个弟弟自小就是个疯子,我们都管不住他,陛下不用搭理他!

后来,朱元璋开始大肆杀害昔日的功臣,尤其是在胡惟庸和蓝玉案中,郭德成和哥哥郭兴因和蓝玉关系较好,都受到牵连,郭兴直接被削去爵位戴罪在家,但朱元璋觉得郭德成觉只爱喝酒,整日衣冠不整,又胸无大志,便没有对郭德成进行任何处罚,而最后郭德成也是善始善终,逍遥快活了直到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